劉國英 | 茶人匠心 紅色引領

2021-02-19 時代先鋒

《夜宿天心》 

雲浮山際掩禪院,

月湧天心透客居。

幽徑石寒竹影下,

紅袍味裡夜可無?

流傳百年的茶詩妙句,讚頌的正是武夷巖茶茗樅大紅袍。

尋天下茶,當尋武夷巖茶。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武夷山,找尋武夷茶的韻味,探訪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和它的黨委領頭人劉國英 帶領武夷山茶產業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的故事。

本周六(7月27日)22:00播出

周日(7月28日)13:38、22:26重播

敬請期待

(節目精彩片段)

南平市武夷山是世界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茶文化底蘊深厚,至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武夷巖茶,這種長在巖縫中的茶樹,因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以其「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而著稱。

如今的武夷巖茶,品牌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也成為了尋常百姓的日常雅趣。

這,可以說是幾十代茶人共同奮鬥的結果,但也離不開一個茶人的匠心奉獻。

他就是,劉國英。

劉國英,首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書記、會長。

1967年,劉國英出生於福建省武夷山市黃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83年,作為武夷山市黃村村第一個考上本科的高材生,劉國英考入福建農學院,攻讀茶葉專業。

畢業後的劉國英,機緣巧合之下被分配到武夷山市的武夷鄉九龍山茶廠,從事茶葉栽培管理,加工製作的一線工作。又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與武夷巖茶科研帶頭人,武夷山茶葉界的泰鬥姚月明老先生結緣,拜其為師。

剛到九龍山茶廠的劉國英心裡清楚,雖然滿腹理論知識,但實際操作的技術水平基本為零。於是,他虛心向自己的師父姚老,制茶廠的前輩們學習。

這小小一杯茶,卻是茶人們用生命與汗水換來的。每年做茶的季節,需要在生產一線的車間中熬夜制茶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那時的劉國英,累並快樂著。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書記、會長

首批全國非遺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

在九龍山茶廠五年的時間,那就奠定了我茶葉專業實操水平的基礎,理論水平也在不斷的上升,從實踐中來又到實踐中去。我在武夷山茶業界,在90年代初,做茶水平跟製作技藝的就小有名氣,就做到前茅了。

「做茶和做人一樣,要做好茶先要做好人。」姚老的這句教誨,時時縈繞在劉國英耳畔。

(姚月明與劉國英)

姚月明老師是位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正派的作風,對茶業的熱愛,敢為人先的奉獻精神讓劉國英深受薰陶。

在一線的工作經歷,以及姚老的栽培下,讓一顆共產黨員的紅色種子深耕,讓一顆赤誠的茶人匠心綻放。劉國英不僅接過了姚老的傳承,也錘鍊出了剛正不阿、甘於奉獻的品格與情懷。

1993年5月,劉國英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此後的十年,他也逐漸成長為了引領武夷山市茶界理論和實踐發展的領頭人。

(節目精彩片段)

1999年武夷山摘下了雙世遺的桂冠,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武夷山,武夷巖茶的知名度開始水漲船高,武夷巖茶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然而,隨著武夷巖茶名氣的打響,價格也節節攀升,巨大的利潤讓茶農們開始無序擴大生產,甚至未經批准違規開山種茶。

2000年初,劉國英是南平的首批科技特派員,負責將種茶、制茶技術傳播給更多的茶農、茶企。然而,逐漸「脫軌」的武夷茶產業,讓這位茶業領頭人決心以更高的格局,以更堅決的擔當來引導武夷茶產業走向。

2002年,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成立,劉國英擔任副會長一職。4年之後擔任會長。於是乎,劉國英開始帶領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團結武夷山市的一批茶人,特別是黨員,整治茶園,規範生產,共同推動武夷茶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從2008年開始,武夷山市政府相繼出臺政策限制開墾茶山,2013年全面禁止新開茶園,踐行「兩山」理念。

劉國英也帶領著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對接各個茶企、茶村、茶葉合作社黨支部,黨員帶頭幹,大力倡導保護武夷山生態環境、規範武夷山茶行業環境。通過黨委委員知識講座下鄉,茶企、茶人籤訂「護生態」承諾書,走村入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讓茶人明白規模化生產的效益遠不及精細化生產的效益。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書記、會長

首批全國非遺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

從會長的角度來說,我發揮的作用就會更大一些,就能夠團結我們武夷山市的一批的茶人來共同來推廣、推動武夷茶品牌,弘揚武夷茶文化。到了17年以後,(武夷茶行業)各個企業裡面其實都有黨員,但是這些黨員在管理上都非常分散,都分布在各個不同地域。後面我們在上級黨委跟武夷山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我們把行業支部進行整合,成立了行業黨委,也就是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成員)

以黨建強化茶人凝聚力,以黨建引領行業規範發展。2017年2月,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成立。黨委書記劉國英一直將黨建工作擺在首位,強化紅色引領,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這裡是武夷山市黃村村。作為「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與發展過程中的總顧問,劉國英同黃村村茶人一道,將周邊119家微小規模企業集中起來,「抱團取暖」。探索當地茶葉的生產和銷售模式。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 宣傳委員

武夷山市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

在整個發展歷程中,我們極力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劉國英會長他自己做到表率作用,每一年我們舉辦四期的講座,劉國英會長親自親力親為。劉國英會長還要求「茗川世府」黨支部要黨旗飄起來,身份亮出來,作用強起來。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定理:「劣幣驅除良幣」。在武夷巖茶市場,這個現象表現為假冒偽劣巖茶的魚龍混雜。

2017年之前,武夷茶出現了價格虛高的現象,一方面給眾多消費者留下「武夷巖茶高攀不起」的印象,不利於市場開拓;另一方面給了外地假冒茶可乘之機,導致本地不少茶企的庫存一年比一年多。

劉國英和武夷山市的茶人自有辦法。

(2017年鬥茶賽現場)

2001年,劉國英組建了武夷鎮巖茶協會,舉辦首屆武夷山市民間鬥茶賽

2011年,升格為海峽兩岸民間鬥茶賽

2017年,首屆武夷山市武夷巖茶平價優質茶評比大賽

2018年,優質商品茶評比大賽

近20年來,這種鬥茶賽的形式,不但恢復了武夷山市千百年前的鬥茶傳統,也逐漸成了推廣武夷山巖茶,促進品質提升,規範巖茶市場價格的良性模式。

此外,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還以「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試點,邀請武夷山市非物質傳承人專家庫的13位專家作為「茗川世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專家顧問團隊,共同為買賣雙方把關,共同探索建立「茶葉定級銷售機制」。

(「茗川世府」合作社)

黨建引航,專家護航。在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黨委的指導下,茗川世府合作社黨支部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茶農+網際網路」運作模式,搭建產銷一體化平臺,「幫老百姓賣茶,賣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

(「茗川世府」平價茶)

通過專家評定茶葉定級銷售,茶農有了穩定的、寬廣的銷售平臺,在專家的指導之下茶農的制茶水平和茶葉品質也有所提高,作為收購商也放心、認可。以黃村村、茗川世府為代表的茶村、茶企、茶葉合作社,再到茶農,真正地得到了長遠的實惠。

限制茶園無序開發,倡導打平價茶品牌.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打出的整治茶業亂象組合拳,用成效告訴茶農,「護本」不等於茶農就賺不到錢。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書記、會長

首批全國非遺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

我發現,確實我們黨建做得好,是能夠跟產業發展,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的。從專家的身份來說,我只是一對一的輔導茶農提升技術。而當了會長以後,在品牌宣傳市場推廣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後面當黨委書記完以後,在黨的引領下,就能夠讓行業發展的一些亂象能夠儘量避免,它發揮作用又更大了,更深遠更長遠,更使產業發展能夠起到更健康更有序,能夠實現更長遠的發展和可持續的發展。

2017年以來,武夷山市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推行「聯學聯建」機制。

劉國英用好用活「聯學聯建」工作機制,牽頭舉辦優質商品茶大賽、巖茶製作技藝交流等活動,廣泛開展武夷巖茶加工製作技藝培訓,為茶業同業公會黨委共建片產業發展「把脈問診」,為一線茶農集體「充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讓武夷茶健康有序發展迸發出勃勃生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0年來,他以傳統「師帶徒」方式帶徒100餘人,以培訓班的方式授課培訓學生6000多人次,有20多位徒弟已成為茶葉加工方面的技師,有10多位徒弟成為茶葉加工高級技師。

(「紅色驛站」授課)

劉國英也由此被人們稱為,茶農的「好老師」。他也知道,要讓武夷茶產業長遠、健康地發展,必須轉變茶人的落後觀念。

(武夷山市黃村村石源壠智慧茶園)

如今,劉國英已經帶領武夷茶人們,走在了武夷巖茶產業的新時代前沿。

現在的武夷山市的茶農們,在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的號召下,武夷茶人開始廣泛建設「智慧茶山(園)」,通過栽培豆科植物等綠肥,進行有機茶園建設;通過茶山(園)氣象因子採集形成大資料庫,從而總結武夷茶種植的規律和經驗,指導茶山(園)的管理,提升茶葉品質。

武夷山茶產業,開始邁向新的、更高的臺階。

劉國英同志任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書記以來,他發揮了他一貫的工匠精神,認真地鑽研、研究茶產業的黨建工作,把茶產業的黨建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活。

通過黨建引領,促進富民強村,促進精準扶貧,保證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對茶產業的決策部署了落到實處。他自己也從一個優秀的制茶大師、專家,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黨務工作者,這一點我們覺得應該為他點讚。 

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要發揮作用,關鍵在於黨組織的領導班子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是否有較高的政治素質,並且有一顆為黨分憂,為民解困,不忘初心,弘揚正能量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

匠心做茶,匠心做黨建,劉國英就是最好的詮釋。

對於武夷山市茶業未來的展望,劉國英託出了他的夢想:

(戳下方視頻)


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黨委書記、會長

首批全國非遺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

相關焦點

  • 【茶人傳】劉國英:振興巖茶的大國工匠
    這師徒代代傳承的不僅是是工匠技術,更是工匠精神,以一顆安於平凡、追求卓越的匠心,堅守初心、執著專注。劉國英在這方面提出了完善設備的各項建議,希望做到降低熱能成本的同時,提高萎凋青葉的質量,現已大有改進。時間回到上世紀90年代,劉國英已經走上了傳幫帶徒、舉辦茶葉實用技術培訓班、無私傳授茶葉製作技術的道路。每到茶香四溢的季節,劉國英走進茶園、茶山,向茶農傳授種茶和制茶技術,如有人來請他,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去。
  • 【專家說茶】劉國英解讀武夷巖茶
    「所謂山場,就是巖茶種植的生態環境,也就是巖茶生長的小氣候,對巖茶品質有重大影響,但消費者不要迷信山場,賣茶者更不要神化山場。」劉國英老師的一句話,給「山場問題」定了性。「山場的確對茶葉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哪怕是武夷山的同一個山頭,山頂和山腳的茶即使由同一個廠家和師傅做,品質都會有差異。」
  • 劉國英:把傳承當分享 因為分享茶更香味更甜
    1987年,福建農學院茶學專業畢業後,劉國英回到武夷山,在九龍山茶場的四年裡,他從新茶園開發、栽培管理、低產茶園改造、巖茶初精製加工技術等方面,向茶農、茶葉局技術人員虛心請教、潛心研究,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並從實踐中總結和提高技術。  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每每遇到有人向劉國英請教,他總是傾囊相授。
  • 認識巖上 | 敬品巖上茶
    2007年劉國英創作的巖上「空谷幽蘭」譽滿茶界。            至今,巖上茶業已經成為一家集科研、生產和營銷為一體的企業,得到業界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連續三屆被評為「武夷山市十佳誠信茶企」。
  • 中建集團「建證力量·紅色基石」「建證匠心·紅色先鋒」 黨建工作...
    中建集團「建證力量·紅色基石」「建證匠心·紅色先鋒」 黨建工作專題平臺正式上線 2020-12-2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匠心制茶,方造世茶的獨一無二
    當今時代,人們都在提倡匠心精神。何謂匠心精神,匠心精神是指像匠人一樣對工作執著專注、對所做的事情和作品堅持精雕細琢、做到極致。正如這一杯世茶的醇香,匠心制茶,方造世茶的獨一無二!當我們駐足於雲霧繚繞的青城山上,青山綠水陶冶之下,感嘆這天地雨露的自然饋贈應該福澤天下大眾,方能不辜負這天地造化孕育的一葉葉好茶。從此,以青城雪芽為茶基底的世茶應運而生!在一年四季的星移鬥轉中,每一種原料的不斷甄選,每一種口味的不斷試驗,晝夜更迭中打造一杯充滿溫度的茶飲。
  • 武夷山茗川世府舉辦「茶百家」紀念茶品鑑會
    劉國英總顧問進行評審講解 茗川世府武夷巖茶專業評審   10月28日訊,為紀念第十屆茶博會和武夷巖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周年,武夷山茗川世府合作社舉辦了「十年茶博、十年非遺、茶百家」紀念茶品鑑會,吸引了眾多茶友前來品茗交流
  • 匠心茶飲,町茶道引領新一輪茶飲新風口
    在異彩紛呈的茶飲市場中,源自臺灣的茶飲品牌「町茶道」,憑藉其獨到的煎茶工藝,以黑馬之姿突破重圍,引領新一輪茶飲新風口。上世紀90年代左右,以茶加奶進行調配的奶茶開始在大城市的街頭出現,並逐漸蔓延全國。在30年的發展中,經歷過粉末時代、街頭時代的茶飲行業,開始對品質更為講究。在新一輪消費升級的推動下,採用原產地茶葉+標準化萃茶模式的新中式茶飲開始嶄露頭角。
  • 金山區漕涇鎮:打造匠心智源紅色「鹽途之旅」
    如今,從鑫智源-阮巷老街-上海城鄉建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黨建服務點-金山烈士陵園,幾個點串起了金山區漕涇鎮「兩新」組織精品黨建線路,每一個點都烙著「紅色印記」,打造成了打造匠心智源紅色「鹽途之旅」。 凝聚紅色力量,匠心築夢未來 紅色之旅的第一站是「鑫智源」,是漕涇工業園區成功創建的眾創空間,現已吸引了45家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入駐,為園區經濟發展起到了「領頭雁」作用。
  • 中國茶走向世界要以文化為引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中國茶走向世界,要以文化為引領,講好茶故事,教會外國人懂得茶、茶文化,喝好茶。 中國茶的獨特生命力、創造力和發展力在於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國茶區別於世界別國茶的最大優勢在于堅守的文化定力、創新的文化活力。
  • 茶的魅力:兩岸品茶會
    十多年前的一天,我也在廈門茶進出口公司工作,在茶文化大會期間,我獨自溜進了公司的茶葉評價室,我指著木架上保存多年的茶葉樣品,想嘗嘗最早的一壺保存樣品。當時還沒有喝老茶的風尚,更沒有珍稀老茶的概念,所以,我,茶葉協會的理事,實現了我的願望。
  • 武夷山:「玩轉抖音」 助力茶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黨委聯合旅遊協會黨委響應&34;號召,充分發揮茶旅行業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舉辦&34;培訓,把握網絡營銷新&34;,通過&34;,助力茶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訓中,講師們就&34;&34;&34;&34;等茶、旅從業者們最關注的問題進行乾貨分享,解讀了新零售模式下抖音的營銷特點
  • 武夷山古茶村舉辦茗川世府制茶能手大賽
    參與互動    黨建引領,產業是根,在新的一年武夷巖茶制茶季到來之際,2017年「聯學聯建」茶旅融合共建片——茗川世府制茶能手大賽在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九曲溪上遊的古茶村黃村盛大開幕。
  • 小罐茶與華為、格力等企業共同入選2020匠心品牌
    日前,由匠心品牌網、環球輿情調查中心聯合主辦的匠心品牌評選工作正式落下帷幕。作為高端中國茶品牌,小罐茶憑藉堅守匠心的品牌文化、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從400多家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與華為、小米、格力、海爾、海信等享譽國際的代表性品牌共同入選2020「匠心品牌」名單。
  • 「茶王」誕生!首屆武夷「雙世遺」杯茶王賽揭榜
    「獲得水仙茶王的是291號……」當福建省種植業技術推廣總站教授級高級農藝師蘇峰、武夷山市茶業局副局長劉德發、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現場分別揭曉水仙、肉桂和大紅袍的茶王名單時,觀眾席裡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 「我得茶王啦!」
  • 吳裕泰 百年茶企的初心與匠心
    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書新表示,百年老字號吳裕泰的「變」與「不變」,始終傳承和詮釋著初心和匠心。   百年老字號轉型   100年前,以吳裕泰為總號的茶葉店有11家分號;100年後,吳裕泰是一個擁有80平米茶莊和60平米茶社、員工不過40人的國有企業
  • 呔茶| 為什麼悄然走紅,匠心做茶,著力打造網紅茶飲品牌
    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呔茶TACTEA所想要表達的態度。MORE.素色純白的色調簡約舒適的裝飾讓人寧靜沒有負擔簡潔大氣的格調與氛圍看似漫不經心卻透露著高級感給人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視覺上刪繁就簡TAITEA / 滿杯紅柚心挑選進口新鮮紅柚讓人食慾滿滿圓潤飽滿的果肉大片大片的貼在杯壁堪稱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 大自然的限量款,小罐茶獅峰龍井以匠心傳遞最美春天禮
    春風又綠江南岸,歷經幾番篩選和小罐茶人的匠心,這一片翠雲終於可以以小罐茶春茶的形態和大家相約了。然而這些原葉經過的只是制茶前的小考驗,後面仍有六道精選的關卡在等待著它們。  小罐茶獅峰龍井,向來不易!
  • 御茶| 在世故凡俗裡堅守匠心!這杯茶要火了!
    手工、緩慢、量少在以快為尊的今天匠作已然成不了「主流」即使有千年沉澱的茶飲也難免落入俗套勾兌、茶粉、添加劑可也有那麼少部分人依然堅守著匠心之道1.守·制茶初心 在世故凡俗裡堅守匠心一杯好茶的根本在於茶葉,而好茶葉的根本則在於茶葉的生長環境以及制茶工藝,茶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但東方才是茶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