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少數民族全套傳統服飾首進大陸高校

2021-01-20 全球紡織網
臺灣少數民族全套傳統服飾首進大陸高校

2013-10-30 14:17:02 來源:中國紡織報

  日前,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秘書長戴錦花在湖北武漢向中南民族大學捐贈了臺灣14個族群、共28套原住民傳統服飾。

  據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館長劉衛國介紹,這是臺灣少數民族全套傳統服飾首次進駐大陸高校。此次捐贈的28套臺灣原住民服飾,除了臺灣高山族系下分的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魯凱族等10個分支外,還包括撒奇萊雅族等4個族群。

  據悉,這28套服飾目前已進入該校民族學博物館館藏登記,明年初,中南民族大學博物館將正式啟動臺灣原住民傳統服飾展覽工作,預計年底對公眾開放。

相關焦點

  • 戴錦花女士向湖北捐贈臺灣少數民族服飾
    戴錦花女士向湖北捐贈臺灣少數民族服飾 2014年08月14日 09:56:24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混搭的臺灣少數民族服飾長啥樣?
    海外網2月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近日,臺灣遠東百貨公司推出了一則「金雞報喜」宣傳廣告片,片中不同族群的男女模特穿著不同服裝恭賀新禧。她說,廣告中出現了草率拼貼式的少數民族服飾(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混搭」?),顯得對臺灣很無知。她還具體指出,在其中一組模特中,男孩講阿美族語,戴鄒族女性頭飾;女孩看似穿阿美族服,頭飾卻拼貼阿美族的羽毛與鄒族圓球,阿美族服袖口上還出現排灣族山型紋。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研究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意義
    傳統代表前人積累下來的生活習俗和社會活動等經驗,與現代相比是涵蓋了以前歷史時期的生活或社會活動。對少數民族傳統服飾進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想要留住傳統,它是針對少數民族服飾中出現的「現代派」而言,這種「現代派」不是指少數民族服飾的現代設計創新,而是指那些恣意摒棄原本民族傳統製作方法、材料運用以及理念的偽「現代派」。
  •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在臺灣展出 人氣爆棚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近日,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在臺灣佛光山舉行,展覽將持續至3月18日。據了解,這次在佛光山展出的雲南25個少數民族服裝服飾精品達213套、572件。集中體現了雲南傳統民族服飾的藝術特點和雲南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出的燦爛文化。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雲南省民族服裝服飾展,主要展示雲南各少數民族不同材質、不同製作工藝藝術的服裝;二是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和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手工藝術品展示;三是民族樂器、宗教法器、祭祀圖畫、經文典籍、生產工具等生活用品展示。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服飾文化,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常常使人驚訝,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很多與現代美學觀相一致的設計表現效果,這讓現代的我們百思不得其解。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之前我們就說過自然是「最具天賦的設計師」,世界萬物之美及各自功能的擁有都來自於大自然的安排。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傳統漢服與少數民族服飾區別和關聯
    在少數民族人群中,雖有現代西方服飾的流行,但整體上他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的使用率和重視度遠遠在漢族之上。如果說漢服更象徵統治階級的「禮」規,那麼少數民族服飾則更顯實用性和人性化。由於沒有太多傳統禮教的束縛,少數民族服飾展現的是生存需求和人性本能。北方少數民族服飾更具功能性,如與防寒設計相關的立領、翻領、皮毛衣帽、革靴等;南方少數民族服飾則更具有裝飾色彩,尤其是女性服飾,常以五彩刺繡裝飾來盡情展現美麗,展現對生殖、繁衍的崇拜,以及通過服飾區分性別、年齡、婚姻狀況。
  • 大陸新人在臺灣花蓮體驗少數民族特色婚禮
    原標題:大陸新人在臺灣花蓮體驗少數民族特色婚禮  新華網臺北12月8日電(記者吳濟海、姜克紅)來自上海的15對新人,8日晚在臺灣花蓮集體體驗具有當地特色的太魯閣人婚禮,為自己留下難忘而美好的甜蜜回憶。   新人們還穿上太魯閣人傳統服飾,欣賞太魯閣人的口簧琴、慶豐舞、勇士現代舞、族群融合舞,與少數民族朋友共同聯歡學跳勇士舞、傳情舞,並按照當地婚禮習俗背新娘。儀式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李海濱、劉曉丹夫婦第一次來到花蓮。劉曉丹說,臺灣很好地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一直想來體會,很高興終於成行。花蓮的山海美景給劉海濱留下了深刻印象。
  • 臺灣少數民族版芭比娃娃 傳統禮服驚豔亮相
    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據華夏經緯網7月20日報導,臺灣泛泰雅族各支派失傳已久的傳統禮服,透過美麗的娃娃再現。失落已久的泰雅族北勢群新娘頭扇、烏來屈尺群纏頭、賽德克族以編織品混合花布的服飾等,令人驚豔。     據報導,臺「行政院原民會」補助輔大織品系與手工娃娃師傅張從惠、少數民族服飾專家尤瑪‧達陸等人合作,由8位民族織物技藝師,以娃娃再現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禮服,昨天現身「原民會」。     臺灣少數民族服飾娃娃,由創辦輔大織品系的羅麥瑞修女牽線。
  • 「北漂」的臺灣少數民族青年,如何在大陸找到國家認同
    為配合漂流木文化藝術團的表演,楊品驊在前門大街擺了4個攤位,銷售臺灣少數民族農特產品及工藝品,起初生意不好做,每天賣多少,決定藝術團成員當晚吃什麼東西。伴隨漂流木文化藝術團名氣日興,楊品驊創立了一個臺灣少數民族工藝品牌集成平臺,幫助臺灣少數民族工藝品提高銷量。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高級定製設計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的高級定製設計觀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設計與製作正是一種高級定製設計觀的體現。它既通過外在表象來展示服飾設計與製作的高級感,同時也更是通過製作者融於製作全過程的真心來展現高級定製精神。雲南少數民族服飾的外在高級定製設計表現,首先,量體裁衣。雲南少數民族服飾常常是婦女們為自己或家人而制,完全依照服飾穿著者本身的身材而打造。其次,服裝從材料到製衣全部由手工完成。
  • 一場大陸學子與臺灣少數民族學子的邂逅
    來自兩岸二十多所中學的百餘位師生歡聚一堂,大陸與臺灣學生各佔半數。前來的臺灣學生裡,少數民族學生佔大多數。臺灣博屋瑪民族實驗學校初中生柯韻寧說,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大陸,「一下飛機,聽到在臺灣也能聽到的閩南話,瞬間感受到了家一般的親切感。」這位泰雅人小姑娘介紹了本族的語言和文化,希望進一步了解中華語言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服飾文化,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的銀質服飾裝飾
    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具有聽覺藝術感受的設計理念,在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那些垂綴在服飾上的銀飾除了帶來動感之美外,也帶來了聽覺之美。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具有打破常規的銀衣肌理之美,在服飾中,按照形、色、質三個基本構成要素,材質也是服飾構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 特寫|「北漂」的臺灣少數民族青年,如何在大陸找到國家認同
    伴隨漂流木文化藝術團名氣日興,楊品驊創立了一個臺灣少數民族工藝品牌集成平臺,幫助臺灣少數民族工藝品提高銷量。前幾年,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在古樸靜謐的五道營胡同裡開設了一家音樂餐飲酒吧,這是大陸第一家臺灣少數民族音樂餐飲,它很快成為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族人到北京的落腳地,也是大陸少數民族音樂人的根據地。
  • 臺旅會在北京推廣臺灣少數民族部落主題旅遊
    ,邀北京及山東等地組團社業者共同研議以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為主題的優質行程產品。(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供圖) 鍾欣 攝    11月14日,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北京辦事處與臺灣少數民族主管部門在北京舉辦旅遊推介會,邀北京及山東等地組團社業者共同研議以臺灣少數民族部落為主題的優質行程產品。
  • 張志軍訪烏來 傾聽臺灣少數民族心聲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中新社新北6月26日電 題:張志軍訪烏來 傾聽臺灣少數民族心聲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新北市烏來區瀑布廣場26日下午較往常更加熱鬧。當天,這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國臺辦主任張志軍。
  • 臺灣首個「服飾文化館」開館 演繹傳統服飾變遷圖
    黃耀輝 攝  中新社臺北二月二十七日電(記者黃耀輝 陳立宇)以教育傳承、產學結合、世界服飾交流為宗旨的「臺北服飾文化館」,今天下午在臺北市西園路開館。  記者在該館二樓看到,從「阿嬤」百年縫紉機、衣櫥、舊式旗袍、婚禮服、「龍鳳圖騰」的研究,到當今時尚服飾展示,傳統服飾文化承傳等,館內演繹了一幕幕傳統服飾的變遷,讓許多到場的嘉賓驚嘆。  現場參觀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傳統服飾好漂亮,休閒時穿著有點古老當時尚的自豪感。  服飾館的三樓是時裝演示區。
  • 為什麼大陸高校在臺灣「一夜爆熱」
    不久前,臺灣公布了學測(相當於大陸的高考)成績,人們隨即發現,大陸高校一夜之間成了大熱門,申請去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好幾倍,且申請者多為頂標(相當於大陸過重點線)成績,競爭相當激烈。忽如一夜東風來臺南是傳統的「綠色大本營」。去年,臺南女中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僅有2人,但今年多達20人,猛增10倍。
  • 臺灣少數民族表演鄒族文化樂舞
    恩施女兒會開幕式活動現場(中國臺灣網 雍紫薇 攝)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恩施消息 18日上午,「再約女兒會——鄂臺少數民族手牽手」活動開幕式在恩施州民族廣場舉行。為了對遠道而來的臺灣少數民族同胞表示熱烈歡迎,恩施土家族展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也表演了原住民族鄒族文化創作的樂舞。  恩施土家族歌舞中透露的熱情感染了現場所有的嘉賓,當臺灣少數民族青年穿著五彩的民族服飾出現時,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現場的觀眾也隨著臺灣少數民族樂曲跳起來,享受著兩岸民族文化交流帶來的歡樂。
  •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2012年11月16日 08:0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少數民族大陸「過冬」體驗:又「凍」又「暖」
    (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   「身處溫度在零下的北京,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凍』!」來自臺灣的卑南姑娘莊詠晴對記者說。12月7日至12日,來自臺東、花蓮的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來到北京參加了北京市臺聯組織的參訪活動,體驗了一把「零下之旅」。但也是在與臺灣不一樣氣候的北京,他們感受到了像家人一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