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的圓明園,為何到了今天就剩下了一堆石頭?還有的東西去哪了

2020-12-16 指點江山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之後,3500名英法聯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澱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多年後,根據人民大學圓明園研究學者王道成所言,在圓明園事件中損失的國寶數量,並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史學界只能根據為數不多的清代史料,估算出圓明園遺失文物的大體數量。

其實,清朝時期有一本關於圓明園的「陳設清冊」,這個《內務府陳設檔》是清宮內務府每年對其所轄各處殿堂陳設物品進行清點時所立的「陳設清冊」。其中,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勤政殿、佛香閣等圓明園建築中的陳設,這部作品的記載的陳設極其詳盡,甚至,精確到每一張桌子上的物件。

可惜的是,這本《陳設清冊》並沒有流傳下來,這部珍貴的資料極有可能與圓明園一起被付之一炬了。去了這部權威性的參考資料,如今,我國的圓明園文物追回工作變得愈發艱難。今天,我們對圓明園文物的盤點均源於文物學家的考察和研究。《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的作者史樹清先生,在著作中提到這樣一件事:

「1973年初我國出土文物展覽代表團遠赴歐洲,前往法國參觀位於巴黎東南方七十公裡的楓丹白露行宮(也被稱作楓丹古堡)。早在1863年,拿破崙三世在這座行宮中新建了中國館,將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期法軍掠奪的大量國寶收藏在其中。

楓丹白露行宮中國館的正門外,擺放著兩尊石獅子,館中陳列了超過一千件來自中國的文物,其中,有三百二十件對外展出,這些文物均是1860年十月法軍從北京掠奪的「戰利品」。由於,中國館中陳列的文物太多,所以,我們只說一下其中較貴重的幾件。

在展廳的金漆桌案及多寶格上,擺放著數件年代在商周時期的青銅製品,及大量明清兩代官窯燒制的瓷器,其中,就包括宣德年間的青花碗若干、康雍乾時期的彩釉瓶、罐、花盆等。除了這些較為珍貴的文物外,中國館中隨處可見景泰藍燻爐、各式玉雕、如意、刺繡,還有成對的象牙犀角。」

僅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即可管中窺豹,可見,圓明園失竊的文物無不是價值連城奇珍異寶。

其實,圓明園事件中我國損失的又豈止文物?

圓明園本身就是一座世界文明奇蹟,可惜這座建築卻先後經受了四次「死劫」,在這四場劫難後徹底淪為丘墟,如今我們僅能在圓明園故址上看到一些殘垣斷壁。

1860年,由於清廷扣押了英方使者,剛剛進行了劫掠的英軍在圓明園中縱火,八成建築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園林中珍貴的草木也受到嚴重的損害。同治年間,朝廷對殘存的圓明園建築進行了統計,發現圓明園僅剩十三座相對完整的景觀。例如方壺勝景、蓬島瑤臺等修建在池塘中的景觀,由於英國士兵沒有船隻,所以這些建築免於焚毀。

一場火劫,已將大部分建築付之一炬,不過,這僅是圓明園災難的開端。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際,許多駐守在京城的清軍被打散了編制,這些散兵遊勇成為禍害京郊的兵痞。這些兵痞為了謀財,自發組織前往圓明園中砍伐古木,將這些珍貴的古樹燒成木炭賤賣,從中漁利。除此之外,部分殘存的木質建築均被兵痞拆毀。在這場「木劫」中,圓明園遭受的破壞,我們已無法估量。至此,圓明園中所有古樹、木製建築全部被破壞。

溥儀遜位後,盤踞在京城的軍閥再次對圓明園殘存的石料進行洗劫,由於,此時的圓明園廢墟已無人管理,亦有民間百姓肆意取用圓明園中的石材。例如:軍閥王懷慶在修建達園時,曾帶人搬運了大量圓明園的石料。據說,張作霖的陵墓也用到了圓明園的石料。如今,我們在北京大學西門內看到的一對華表,也是當初燕京大學翟牧師從圓明園遺址中私拆的。

在經歷了上述三場劫難後,圓明園於1917年前後迎來了「土劫」。在此期間,許多農民進入圓明園,對圓明園故址進行了最後一輪破壞。

在新中國建成後,來到圓明園中開荒的農民越來越多,對圓明園山形水系的破壞也愈發嚴重。根據1980年的統計資料來看,當時在圓明園範圍內總共有七個生產隊,共有農民兩千餘人,住戶近三百家。農民們為了開闢稻田,挖山填湖,徹底破壞了圓明園原本的山水格局。為了修建民宅、搭建牲棚,農民們通常會就地取材,挖山取土。

在圓明園的悲劇中,最令人唏噓的是,圓明園的山形水系,竟是在最近幾十年破壞殆盡的。

那麼,現在圓明園為什麼還保留著殘垣斷壁的樣子,其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讓國人記住這段歷史,以史為鑑,繼往開來,使其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教育下一代青少年,並且,對其修復會使歷史文物的教育價值蕩然無存。

其次、保護英法聯軍的侵華暴行的罪證,所以,現在的遺址才具有真正的文物價值。

最後、若是對其進行修復,則是對歷史文物的徹底破壞,且修復圓明園無論在建築質量上還是規模上,都無法達到原有的水平,最多只可能是增加一處新的人造景觀而已。所以,這就更顯得沒有必要,保留著其原本殘垣斷壁的樣子豈不是更好。

參考資料: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圓明園遭遇的「四劫」》】

相關焦點

  • 被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為何只剩一堆石頭?其他東西去哪了?
    自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後,這座曾被視為世界文明奇蹟的建築,就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遺留在那裡,用它們那空寂無瀾的眼神,默默的打量著這個世界,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它們在說什麼?百餘年來,人們意欲一探究竟,然而面對著一片廢墟與散落其中的石頭,最終卻也只能悵然若失的離去。
  • 圓明園真的就被燒得片甲不留麼,那些不怕火燒的石質建築去哪了?
    圓明園真的就被燒得片甲不留麼,那些不怕火燒的石質建築去哪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搶劫了圓明園,然後縱火焚燒。圓明園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景點。圓明園有大量建築,大火不會把建築石料焚毀,那些石頭最後到哪裡去了?為什麼只剩下大水法等少量石料?答案很令人汗顏:圓明園殘留的石頭大都被中國人搬走了。也許是魯迅說的:國民的劣根性。這些東西是皇上公家的!拿了也白拿!皇上視民如草芥,草民視皇上如仇寇!
  • 今天,圓明園罹難160周年
    圓明園,曾被譽為萬園之園.本是由康熙帝賜給四子雍正的一片園林,雍正帝即位後,將明園重新建設改造,從原來的六百餘畝打大到了三千餘畝。後又先後經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位皇帝共一百五十多年的經營,把圓明園建立成了座可以避署、聽政、處理軍務等集多項功能為一體,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在哪?8尊現世6尊已經回國,還有4尊下落不明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在哪?8尊現世6尊已經回國,還有4尊下落不明一百五十八年前,中華大地原本擁有燦爛而文明的瑰寶文化的圓明園被一群外來侵略者所燒毀,這場史無前例的侵華掠奪浩劫讓國人和世界為之感嘆,這次暴行使得中國的寶物毀壞殆盡,乾隆耗費人力物力修建的圓明園付之東流,而在那次火燒圓明園的過程中,許多中國流傳百年的詩詞繪畫瓷器還有其他寶物一部分被毀於一旦,一部分流入到了國外。
  • 圓明園的廢墟
    」長春園西洋樓海晏堂遺蹟徜徉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裡,我只能憑藉歷史的記憶與殘留的廢墟,去想像這座曾經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是怎樣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贏得「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的美譽與輝煌
  • 圓明園流散石頭正「回家」:拆遷現場買回3000塊城磚 自家煤棚找出...
    比如去年9月1日上午,拉回來「石頭374塊、墩子3個、條石14塊」。作為監督,還有工作組中另一人在每頁籤名,證實文物數量——裝車後計數,卸車後核准。武根壽說,「最難運的是特別大的條石,得在條石下面墊木樁,七八個人用粗繩子捆住鋼筋才能拉拽出來。」一開始,文物回收工作組大都是尋覓地表看得見的磚瓦石塊,但隨著拆遷工作的推進,有很多地塊已被推平,不少石塊埋藏地下。
  • 圓明園的十二獸首,8尊已經回歸中國,剩下的四尊呢?答案很無奈
    圓明園的十二獸首,8尊已經回歸中國,剩下的四尊呢?答案很無奈懂歷史的人或許都知道,曾經圓明園有十二生肖獸首,其實這個圓明園就是康熙賜給雍正的一個園子,後來也是經過了,乾隆的修繕才得了一個「萬園之園」的稱號。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當時圓明園的十二獸首,八尊已經回歸中國,剩下的四尊呢?答案很無奈
  • 圓明園的十二獸首,八尊已經回歸中國,剩下的四尊今何在?
    圓明園裡的十二尊獸首是可以計量一天的,它們還有一個小時時長的限制,是為了計量一天的二十四小時,這十二尊獸首可以說是圓明園特有的景色,它們的雕工十分的精緻,可以說是栩栩如生,它們不僅有著外在的顏值美,還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這些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還代表著我國當時綜合國力是很強的。
  • 圓明園值得去嗎?圓明園被毀前是什麼樣子的
    來圓明園建議買個聯票,裡面包括門票、遺址公園門票和全景沙盤。那最具標誌性的斷壁殘垣就在聯票中的遺址公園裡。園子不是一般的大,去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歷史背景,否則你能看到的你應該看到的就真的太少太少了。所有的所有都被毀了,地面建築幾乎沒有,就連石頭的構件也不多見。
  • 在燕園尋訪圓明園:北大石刻文物巡禮
    ​今年是圓明園焚毀160年,自1860年遭劫後,圓明園的文物一直四處流散。小件文物最先遭劫掠,石質構件因為價值相對較低,又過於笨重,往往會被外國侵略者忽略。但在隨後的時光裡,這些石刻因為種種原因也在不斷外流,散落到民間乃至海外。今天的北大校園在1952年前原屬於燕京大學。燕大以西郊多座園林為基址,巧妙地將校園建築融入到山水景觀中,形成了今天的燕園風景。
  • 圓明園珍寶無數,被哄搶後,剩下文物去哪裡了?毀在中國人手上
    ,館內還有1000多件中國文物,這些都曾是圓明園中的物件,但這些很難拿回來了。 比如青花碗,彩釉製品,玉製品和刺繡等等,這些也大多都是清朝製品,還有商周時期的青銅製品原先也在圓明園中收藏著,如今卻是被當作展覽品,這些當時只是圓明園中的裝飾品和日用品,但也是當時技藝高超的匠人製作,在後世的價值自然是極其珍貴的,有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這些物件只有中國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它們的價值,外國人無法領會這些,他們只能是在博物館內認為這些物件稀奇而已。
  • 在滿樹的金葉子中,感受北京秋天的絢爛~走進寶藏景點圓明園
    念叨了好多年的圓明園,終究還是來了!誰說園子裡只有幾塊破石頭?,怎麼能不去旁邊的北大清華看看呢?左手清華,右手北大,想去哪間大學隨便挑,還沒高考的時候,這兩所學校是大家的第一志願,在經過社會的歷練之後,發現再厲害的學霸都一樣要面對社會的毒打,還是待在象牙塔裡最舒適。
  • 遊記:北京圓明園和頤和園深度體驗 送給想去北京人
    那年跟同學說,想去北京。可是去北京玩什麼呢?同是華北人,「早就把北京逛了遍」這種話說出來都不為過。我們倆想了半天,最後一致決定還是去頤和園和圓明園兩個皇家園林轉一圈。其實這兩個地方我們倆跟著家裡人也都去過,但是我們倆自己去,還是第一次。說去就去,當天晚上就買了票,定了附近的賓館,第二天就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路。
  • 圓明園龍首首次現身,240萬歐元拍賣,十二生肖獸首今天都在哪!
    但是在英法聯軍侵華時把這十二生肖獸首全部奪走,一直到今天都不能全部追回。但是就在12月17日,之前一直被傳言的龍首竟然在法國巴黎現身了,而且還是在拍賣行,最後這個獸首被240萬歐元拍賣掉。這是圓明園龍首流失海外以來首次現身。跟其他獸首不一樣的的是,龍首是裡面傳承最悠久的,而龍首被華裔買家拍得。
  • 吳哥窟的石頭是從哪來?為去源頭探究竟,天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他告訴我,已經走過十公裡了,哎呀,我的媽,於是我趕緊往回走,終於來到了高布斯濱,這就是石材開採的源頭,山不很高,上面有水源,水雖然不大,但是一年四季都有,想一想,這些石頭開採出來以後是怎麼拿運到吳哥城裡面去的呢?誰能告訴我?我明天繼續講。給你開個玩笑啦,還是現在就告訴你吧!
  • 運氣測試:去海邊玩耍,你想撿哪一堆石頭回家?測你內心離不開誰?
    運氣測試:去海邊玩耍,你想撿哪一堆石頭回家?測你內心離不開誰? 往期回顧: 塔羅佔卜:你第一眼喜歡哪朵花,測出是否會有人對你一見鍾情? 情感測試:午餐你會首選哪一種面?測出你晚年是操心命還是享福命? 靈籤佔卜:若你面前有3碗面,你會先吃哪碗?
  • 巴黎聖母院和圓明園:同是被燒,待遇為何如此不同?
    圓明園佔地3.4平方公裡,相當於四個半紫禁城的大小,是座水景園,在山水環繞中分布著150多個景點,且中西合璧。據記載,圓明園每年光維修窗戶就要花去十萬兩銀子。
  • 圓明園12獸首,有8尊「回國」了,剩下的4尊在哪裡?
    圓明園12獸首,有8尊「回國」了,剩下的4尊在哪裡?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從古代到現在一直都有十二生肖的說法,12個生肖和12個地支相互對應,每一年都有一個對應的動物,今年就是狗年。曾經清朝的時候修建了圓明園,並且因為是皇室的需要,這座園林修建的特別奢侈,裡面所有的裝飾品和擺件都是十分精緻的,估計許多對這座園林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園林的中央有一座噴泉,噴泉周圍有12個銅首,分別就是12個生肖的頭部塑像,這12個銅首分別代表了一天中12個不同的時辰,當時間每過去一個時辰就會換一尊銅首,嘴裡噴水,到了正午的時候,所有的銅首嘴裡會同時噴出泉水。
  • 圓明園壘起「文物長城」, 8萬餘件虎皮石、石構件、城磚回歸故園
    「這一排都是圓明園出來的石頭,當年戶主摳了圓明園的石頭建起來的,這裡還有一方柱礎,就是上面放柱子的石頭基座。這些文物都要慢慢掏出來。」張建忠說。他家離圓明園不遠,有一次在樹村附近遛彎兒,他偶然見到一位賣廢品的大爺,車上的石頭個頭極大,「不是凡石」。他探聽到老爺子在哪裡收到的廢品,便摸到了樹村地區的一處拆遷現場。一進入拆遷區,他就知道,這滿地亂扔的一大堆青磚,不是過去普通平民能用得起的,個頭大,一塊就有四五十斤重,有的上面還有字。「是老磚,不是老百姓用的」。
  • 遊圓明園有感,宏偉園林變成一堆廢墟,成了百姓休閒懷古好去處
    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是清朝最大的皇家園林。有長春園,圓明園和綺春園組成。建築華麗精美,裡面珍貴文物無數。1860年,英法聯軍闖入北京,鹹豐帝倉皇逃到了熱河(承德)。可惡的英法聯軍在當地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