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

2020-12-20 塵埃聊文化
圖/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保定市始建於元代,位於華北平原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衝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

保定有著悠久的歷史。轄區內自然景觀和人 文景觀交相輝映,革命紀念地和文物古蹟各具特色。保定建城於 宋代,自清朝康熙年間開始,就成為河北的省城,一直到解放 後,都是河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目前,市內保存有 始建於元代的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建於明清兩代的鐘樓和大慈閣,有著名的清代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 周邊轄區 內,有聞名全國的戰國「燕下都」遺址;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 清西陵、定州開元寺塔等文化古蹟。

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地處河北保定市蓮池區,是保定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豔」。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古蓮池不僅以「林泉幽邃,雲物蒼然」聞名,更因與蓮池書院同處一址而聲名遠播。總面積為2.4萬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積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島為界分為南北兩塘,蜿蜒曲折的東西二渠將兩塘溝通一體。南塘呈半月形,外圍峭壁環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規則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楊柳垂絲。水心亭居其中。蓮池自古就環水置景,以水為勝,因荷得名。前人曾用「幾疑城市有蓬萊」形容她,有"城市蓬萊"、"小西湖"的美譽。

大慈閣

大慈閣始建於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慈閣是一組寺廟建築群體,因其主體建築稱大慈閣而得名。1956年9月,大慈閣被列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7月,大慈閣被重新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又叫古鳴霜樓,位於保定市裕華路,緊鄰大慈閣,背後是鐘樓商廈。樓內藏鍾,鐘體通高2.55米,口徑2米,唇厚17釐米,鑄成於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據《中國名勝詞典》介紹,該鐘早於西安鐘樓大鐘203年,早於北京大鐘寺大鐘552年。該鐘造型莊重,比例科學,選料考究,以生鐵為原料,採用我國傳統工藝——無模鑄造法澆鑄而成。千百年來,它經受了無數次的撞擊和風雨滄桑,至今完好無損,體現了我國古代冶煉技術的高超水平。

保定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散發著它獨特的文化魅力!

相關焦點

  • 歷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 「喚醒」名人故居
    原標題:「喚醒」名人故居核心提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名人眾多。名人故居如散落在古城繁華深處的明珠,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和記憶。保護名人故居,有利於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古城風韻。為此,我市出臺《保定市名人故居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對轄區內名人故居進行調查論證。
  • 《保定市總體城市設計(2020-2035年)》(草案)《保定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市總體城市設計(2020-2035年)》(草案)和《保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草案)已編制完成,為凝聚民智、吸納民意,按照開門編規劃的原則,現就兩個規劃(草案)徵求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意見建議。
  • 河北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至6座
    截圖來源:國務院客戶端長城網5月10日訊(記者 鄭光昊 通訊員 王寶松)記者從河北省住建廳獲悉,近日,國務院公開發函致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蔚縣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至此,我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達到6座,分別是正定、承德、保定、邯鄲、山海關、蔚縣。蔚(yu)縣,河北省張家口市轄縣。古稱蔚州,為「燕雲十六州」之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張家口,縣境東西橫距74.55千米,南北縱距71.25千米。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01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一批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2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建委、國家文物局、國家城建總局聯合所做的《關於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並公布了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24個城市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9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來說,留住這些記憶不僅是為了傳承文化、延續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 中國大好河山——河北省保定,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保定市地圖位於河北省中部,南距石家莊131千米,東北距北京市152保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宋有州學,明有府學,清有蓮花池書院。境內著名的景點有清西陵、白洋澱、野山坡、滿城漢墓、狼牙山、冉莊地道戰遺址等。
  • 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
    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繁衍源遠流長,自成一派。細數河北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呢?承德最多「世界之最」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歷史悠久,市內名勝古蹟薈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大的木製佛、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等。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漢意為「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是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等稱號,被譽為「中國乳都」。1、境內文化遺產。
  • 廈門正式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昨日,市資源規劃局副局長陳勇接聽市長專線,向市民介紹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進展情況。據悉,我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現已進入迎檢考核階段。陳勇介紹,申報工作分兩步開展——先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再向住建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廈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下一步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將廈門市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8日下午,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廈門歷史文化名城宣傳片首映式。據悉,下一步,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商丘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二、歷史文化特色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晉梁國、宋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漢興之地」、「兩宋龍潛之地」之稱。
  • 河北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愛自己的家鄉!
    河北省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經過數千年的積澱,形成了豐富、獨特的文化,共有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保定市、邯鄲市、山海關區、正定縣、蔚縣。 1、 承德市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1986年,福州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給福州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物古蹟,薈萃了文化遺產的精華。
  • 這裡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2月7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了遼寧省政府關於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這也是我省繼瀋陽市之後的第二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外,我省還有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分別為:大連市、撫順市、遼陽市、朝陽市、興城市、北鎮市、桓仁縣。公告指出,同意將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東蓬萊市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5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將山東省蓬萊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蓬萊市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我國古代北方海上交通與對外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清時期是東部重要的海防戰略要塞和水軍基地。至今仍保留古代水城、蓬萊閣、戚繼光牌坊等重要文物古蹟。
  • 桂林,簡稱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桂林,簡稱桂,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國際旅遊勝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著名景點灕江、象鼻山、東西巷、靖江王城、蘆笛景區、七星景區、會仙溼地等。桂林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考古機構認定命名的萬年智慧聖地,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旅遊興於南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譽。以桂林山水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桂林遊客入境旅遊目的地全國第四,僅次於京滬鎬。桂林接待過國外元首與政要近200位。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
    圖/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蘇州一景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 保定大型電視文旅雜誌類欄目《文旅名城》正式開播
    出席嘉賓啟動開播儀式 王日成 攝 6月9日,保定大型電視文化旅遊雜誌類欄目《文旅名城》舉行開播儀式,將圍繞文化、文藝、文物等方面,充分挖掘保定文化內涵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鹹陽市
    它東鄰省會西安,西接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現轄1市、2區、10縣,總面積10196平方公裡,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8.66萬,中心城區人口91.5萬,位居陝西省第三位。鹹陽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的都城所在地,也是周、漢、唐等十三個朝代的京畿重地,境內現存不可移動文物2106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32處,尤其是綿延百裡的27座大型帝王陵寢,埋葬著28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唐帝王,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市
    2007年3月18日,國務院批准列金華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二、歷史沿革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分吳越地置會稽郡領縣二十四,而烏傷隸焉(烏傷因顏孝子而名)。西漢興封劉濞王吳地,(烏傷縣)在封內。歷史建築-老火車站 圖片來源:住建部三、歷史文化價值金華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制歷史久遠 秦始皇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會稽郡烏傷縣
  •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排行榜,北京排名第一,看看你所在城市排名
    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特別意義的城市。從行政區劃看,歷史文化名城並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縣」或「區」。不拘泥於行政制式。那麼全國的十大歷史文化名城的排名怎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