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島: 當炮彈殼變成菜刀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金門島,因為與廈門島一衣帶水,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

當年的陣地工事現在成了著名的景點,當年的炮彈殼現在做成了削鐵如泥的菜刀,當年將軍倡建的酒廠現在產品已熱銷兩岸,當年那個以打漁為生的海島現在成了大陸客買奢侈品的天堂……歷史從來不開玩笑,開玩笑的從來都是自以為是的人。

籤注手續很方便

眾所周知,赴金門遊需提前辦理《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辦理好之後到廈門再辦籤注手續就很方便了。在廈門五緣灣辦證中心可直接辦證,一般只需一個工作日,一次籤注可以在金門停留兩天。這就意味著,遊客可以先在廈門島、鼓浪嶼等地先遊玩兩天,之後拿到籤注手續,再去金門遊覽兩天,五天時間足可完成「廈門金門打包遊」的心願。

真的很近。當我感覺坐上渡輪還沒多久,和同伴也沒聊幾句話,船就靠岸了。繁體字、綿柔的普通話口音以及當地海關人員不同的制服,讓我確信,我真的到了金門島,這個從小就知道的「大名鼎鼎」的地方。

資料介紹,金門舊名「浯洲」、「仙洲」、「浯島」等。本為荒島,晉時中原兵亂,始有人渡海避居於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島上築城,名「金門城」,遂襲用至今。明末鄭成功曾以金門為反清基地及攻臺跳板。明、清兩朝均隸同安縣。民國成立後於1915年設縣。2001年元旦金門與廈門開始試行「小三通」,由金門料羅港直航廈門和平碼頭。

金門本島面積約132平方公裡,東西長而南北窄,最高點太武山(253米)在島之東部。多丘陵、灣岸,烈嶼在島之西南隔海峽相望。生產高粱、甘薯、玉米、大小麥、花生、蔬菜等作物……

「明信片」裡的莒光樓

金門島確實不大,資料沒看完,遊覽大巴就停在了當今金門最著名的景點——莒光樓。莒光樓是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的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所建,由著名建築師沉學海所設計,仿古代麒麟閣三層式建築,外觀雄偉、氣宇非凡。莒光樓是一座水泥鋼骨仿宮殿式建築,飛簷畫棟,碧瓦朱柱,氣派軒昂,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莒光樓用以表彰當兵的英勇事跡,宏揚毋忘在莒的精神,為金門戰地精神的象徵。

金門人說「沒到過莒光樓,別誇說到過金門」,五十多年來常是金門郵票和風景明信片的主題,莒光樓是金門的象徵,現在也通常是大陸遊客的必遊之地和第一站。沿莒光樓往下走,經過莒光湖,湖畔規劃為「金門縣觀光旅遊服務中心」,有金門縣觀光協會、旅行公會、旅館公會。

在莒光樓裡,導遊並非我們在大陸景點通常所見的「美女」型,而是一個健壯微胖的中年男子,頭髮還有些雜白,不過一開口卻是滔滔不絕,幽默風趣又生動。

看坑道,喝「金門高粱」

當天我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去更多的博物館。雖然不少人覺得逛博物館很悶,但其實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和人文,最好的地方莫過於這裡。

到了金門,當年的「戰鬥」遺蹟是不能不看的,所以我們去了翟山坑道。它位於金門縣古崗村翟山腹部,1951年開挖,1955年竣工,皆由當年駐島軍人工一鑿一斧開鑿出來的,主要巖體是花崗巖。坑道分為坑道及水道兩部份,全長約101米,寬約6米,高約3.5米,其中水道呈A字型,全長357米,寬約11.5米,高約8米,可同時容納42艘小艇停舶。

這個坑道與海相連,當時主要作用是供登陸的小艇迴轉及運補人員、物資用。兩岸局勢緩和後,這個坑道的功能就消減了,後來被觀光部門接管,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金門著名戰地觀光景點。

一晃五十年過去了,坑道頂都長出了鍾乳,水道上行走的不再是繁忙的運兵船,而是自由自在的魚。坑道之外,尚陳列著一些退役的槍炮,以及幾輛展示用的坦克……人從陰涼的坑道裡走出,頓時覺得「和平」二字的可貴。

「不能不幹的事」還有去金門高粱酒廠。近幾年來「金門高粱酒」在大陸可謂名聲大噪,口感佳、品質好,且價格合理,一瓶簡裝的750毫升高度高粱酒在廠區內的直銷價價格是大陸的一半都不到,同行的朋友基本上是人手兩瓶(出入海關有限制)。

在中午的午宴上,金門縣交通旅遊局大陸事務課課長何桂泉與我們同桌。高大的他就著金門美食,力邀無甚酒量的我喝幾杯,恭敬不如從命,加上高興,我竟陸續喝了四五杯,居然沒醉,微醺中突然有點傷感:下次什麼時候才能再到金門?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向傑

發自臺灣金門

相關焦點

  • 距離廈門10公裡,距離臺灣省200公裡,金門島為什麼屬於臺灣省?
    今天三哥就來結合地圖來帶大家看看金門島的前世今生金門島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廈門灣,面積151.65平方公裡,人口10.54萬人包括金門本島,小金門,大擔島,二擔島,三擔島,五擔島,猛虎嶼等從東晉元帝開始,金門島上就有了居民,當時正值五胡亂華有蘇,陳,吳,蔡,呂,顏6家移居金門,此後自唐宋元時代金門島逐漸走向繁榮,宋代大儒朱熹曾在此地設燕南書院
  • 日媒稱臺灣金門島居民用大陸舊炮彈做菜刀
    環球網記者趙文杰報導  據日本《每日新聞》9月22日報導,在臺灣金門島的菜刀工廠,有一道不尋常的風景。在熔鐵用的大鍋前,擺著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炮彈。這全都是從中國大陸方向飛來的。這些炮彈將被分割熔化,然後被加工為菜刀。製作一把菜刀大約需要30分鐘,工人師傅稱「一個炮彈可以做50到70把菜刀」。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後,金門島成為國民黨「反共」的最前線。
  • 「炮彈菜刀」賣了50年了!網友:炮彈跟石油一樣,永遠用不完
    被製成刀狀的炮彈殼而隨著戰爭的迷霧和炮彈的煙霧散去,金門島上的工匠用熟練的雙手將致命的炮彈變成了著名的「金門菜刀」,試圖用藝術的方式將這段戰爭的遺蹟衝走,而這段歷史也造就了「金門炮彈鋼刀文化等待加工的炮彈殼「炮彈菜刀」的生產過程包括切碎炮彈、冶煉、錘擊、鍛造以及打磨和拋光,據悉一枚152毫米的「宣傳」炮彈的炮彈殼可以製造40至60把菜刀,這種炮彈殼也是過去金門島上數量最多的
  • 綠島:「大哥的故鄉」,金門島:彈殼的菜刀,這些地方你都知道麼
    金門島金門島吸引遊客的並不是傳說中的美景而是本地自製的菜刀與高粱酒。喜歡喝酒的人一定知道金門島的高粱酒,酒香的醇香給很多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地域的發展過程中總是離不開政治的影響,臺灣及其列島更是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進門島嶼其他小島相比更加的接近大陸。
  • 嫁女兒送菜刀?當初大陸轟金門的炮彈,被當地人做成菜刀當寶貝!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少農村人嫁女兒的時候,一般都會陪嫁一些金銀首飾之類的,可能你不會想到,在我國的南方有一個地方,嫁女兒的時候居然是陪嫁菜刀,這個地方就是金門了,這個距離廈門僅僅10公裡的地方,很容易被大家忽視。
  • 旅遊熱地金門島:距離大陸兩公裡,冷知識這麼多!
    金門島是指什麼?廣義上的金門島是指廈門灣部分島嶼,包含大金門、小金門(烈嶼)和大擔島與二擔島。冷知識大盤點冷知識一:因歷史問題,如今金門由臺灣當局實際控制,作家李敖說過「一國只兩省,一省只兩縣」,這句話正是調侃所謂的民國只有「福建省」和「臺灣省」兩個省,而「福建省」下轄只有兩個縣,就是金門縣和馬祖。
  • 近在咫尺的金門,不僅是高粱酒,還有歪打正著「炮彈殼菜刀」
    一個跑步者曾經建議跑「金門馬」,說完跑完,會有一瓶金門高粱酒來做紀念品,但他說:我寧願要一把金門菜刀,那是用炮彈做的。從廈門到金門,船將在半小時後到達,據說大陸離金門島的位置只有1800米。金門實際上是由大小兩個島組成的,原名「浯州」。這是福建省外的要塞區,因其「固若金湯、雄鎮海門」而得名金門。
  • 金門軍事坑道成景點 當年兩岸炮戰炮彈皮打造菜刀
    林先生說,整個金門島的地下幾乎都是挖空的,「花了大量精力、財力、物力挖的地道、秘密山底坑道,鋪得四通八達的。」記者留意觀察,果然在山坡樹叢間偶爾會有當年的工事和坑道口閃現,記者住宿地的對面就是一個窄小的防空洞口。  記者進入一條對遊人開放的翟山軍事坑道,百米長、6米寬、3.5米高的坑道內引海水為河,並建有裝卸碼頭……巨大的地下空間完全是人工穿鑿而成。
  • 臺灣寫真:金門的炮彈菜刀與「坑道音樂廳」
    林先生說,整個金門島的地下幾乎都是挖空的,「花了大量精力、財力、物力挖的地道、秘密山底坑道,鋪得四通八達的。」記者留意觀察,果然在山坡樹叢間偶爾會有當年的工事和坑道口閃現,記者住宿地的對面就是一個窄小的防空洞口。  記者進入一條對遊人開放的翟山軍事坑道,百米長、6米寬、3.5米高的坑道內引海水為河,並建有裝卸碼頭……巨大的地下空間完全是人工穿鑿而成。
  • 金門特產炮彈打的菜刀出名,老鄉埋怨解放軍打少了
    作者:獨俠客   去金門、廈門旅遊的人,大多會聽導遊介紹「金門三寶」:高粱酒、貢糖和菜刀。這「三寶」聽起來都和廚房有關,但後者算不上當地土產,而是大陸送去的「禮物」,因為這些菜刀都是當年解放軍發射的炮彈打的。   早些年,廈門的姑娘出嫁前,常常要託人帶把金門菜刀做嫁妝。
  • 金門島探秘:公園內擺放碉堡 炮彈製成菜刀(圖)
    五寶·故事  傳統的金門五寶是風獅爺、高梁酒、菜刀、貢糖、面線。這幾樣東西我一樣不少地參觀了。  由於金門是一海中小島,時常風沙肆虐,古時百姓無法理解,以為是妖孽作怪,就在島上建造風水寶塔,各村口放置「石敢當」和「風獅爺」。據金門縣政府統計,「風獅爺」現在還有68座之多。
  • 金門島自由行攻略
    臺灣金門島,是個四面環海的美麗小島,與大陸的廈門島比鄰,海水退潮時,離廈門最近處僅1800米,而離臺灣本土則相距200
  • 金門島揭秘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金門島一直扮演著「反共橋頭兵」的角色,幾十年來國民黨在金門布有重兵,有人稱金門是臺灣的一座兵島。兩岸關係緊張時,金門駐軍最多時達10萬多兵力。金門在未開禁之前,是個戒備森嚴的地方。每天晚上10點以後,老百姓不準點燈,島上一片漆黑。為了防止駐軍官兵與老百姓偷聽大陸廣播,島上不準使用收音機。
  • 中國菜刀一片走天下,為什麼中式菜刀是這個樣子的?
    現在世界上有三種刀,一種是西方菜刀,一種是日本菜刀,另一種是中國菜刀。當用日本和西方的方式烹飪時,多種刀具需要一起使用。大多數中國刀具是一把菜刀就能搞定一切食物。這與飲食文化有關。中國注重美食,並不厭倦美食。它切蔬菜和肉非常精細,所以中國刀,因為它的重量和寬度,切起菜來比較流暢。
  • 炮彈殼那麼大,打完了,能否回收利用呢?那要看是什麼時候了!
    九幾年,我廠把打過的彈殼裝了一車,送回部隊彈藥庫,天氣炎熱,司機跟兩個押解員說,用彈殼換西瓜吃,大家一拍即合,就在路邊跟賣瓜的老鄉商量,老鄉高興得不得了,他們用一個122炮彈殼換了四五個西瓜。路上,幾個人發愁,少了一個炮彈殼怎麼交代。到了庫房,人家當兵的愛理不理的問,你們幹啥呢?押解員說,交炮彈殼,結果,人家直接說,不要不要,全部拉走。
  • 金門島離廈門最近不到2公裡,為何由臺灣管轄,這裡蘊藏著大智慧
    金門島距離廈門市東南端的角嶼僅約1.8公裡,卻離臺灣省卻非常遠,有200多公裡之遠。那為什麼金門卻由臺灣管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門島,了解一下其中緣由。金門島位於廈門灣,面積約151.65平方公裡,人口約10.54萬人,這裡曾經是一座前沿軍事島嶼。金門島孤懸於廈門島東海外,扼廈港咽喉,為閩南屏障。金門島東西長約20公裡。
  • 臺灣很遠,大陸很近——金門島自助遊攻略
    這個蝴蝶形的小島,就是臺灣的金門島。金門、廈門,門對門。金門離臺灣很遠,離大陸很近。與廈門的繁華熱鬧雖一海之隔,但這裡的慵懶舒適,有種遺世獨立的寧靜。在別人眼裡也許看似破破舊舊的小小金門島,卻讓我在這裡流連了近三天的時光。那些狹窄的街巷,陳舊的設施,嗲嗲的聲調,濃鬱的灣灣風情,讓人離開了還在回味。
  • 金門島上曾合法的軍妓們
    金門島上曾合法的軍妓們 2014-10-12 16:40 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