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
山東、江蘇等6個自貿試驗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一周年之際,9月2日,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總體方案確定的713項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任務平均實施率接近80%。
據唐文弘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開放平臺加快建設,金融服務功能逐步完善,開放型制度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唯一特殊綜合保稅區洋山港特殊綜合保稅區已封關運營,構建了區內「一線」徑予放行、區內不設帳冊、「二線」進出口單側申報等海關監管新模式。國內首單跨關區國際中轉集拼、國內首單全球集貨採購貨物進區免備案手續等創新業務相繼落地。
(圖說: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來源:央視新聞)
產業鏈制度創新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布局前沿科技產業鏈,已落地集成電路企業40餘家,落地生物醫藥企業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目前正積極對接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大飛機總裝、服務、保障的產業鏈企業聚集。
江蘇則充分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優勢,圍繞生物醫藥領域的人才流動互認、產品通關進口、產業鏈協同配套等集中開展創新,不斷破解制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難點、堵點,聚集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機構和一流生物醫藥企業。
唐文弘表示,截至目前,7省區市已累計向自貿試驗區下放省級管理權限約1200項。河北曹妃甸片區創新海事靜態業務辦理模式,將分屬不同機構負責的39項實行集中辦公、集約辦理,將17項業務辦理模式由串聯改為並聯,實現同時受理、同步審核。黑龍江綏芬河片區制定公布100項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和566項「辦事不求人」清單。
各地圍繞戰略定位,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優勢,開展差別化探索。據唐文弘介紹,山東支持成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研發體制機制創新,設立不到一年,已凝聚87個高水平創新團隊,創立64家科研機構,轉化研究200多項前沿技術成果,帶動社會投資超過200億元。
此外,河北雄安片區立足建設金融創新先行區,積極探索監管「沙盒機制」,金融科技監管創新試點順利推進,目前已入盒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企業信用評價管理平臺等5個創新應用。廣西實現邊境陸路口岸全信息化智能通關,雲南創新開展「跨境電商+邊民互市」,黑龍江打造跨境綜合物流樞紐等,輻射帶動沿邊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