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落戶自貿煙臺 建三文魚生產交易加工中心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 王嬌妮 攝

中新網煙臺11月28日電 (王嬌妮 馬雙軍 徐希水)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這是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

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項目一期產能1萬噸成魚/年,二期產能增加2萬噸/年。

目前,挪威投資方已經編制完成商業計劃書,在挪威融資工作順利。11月14日,完成國內實體公司——諾鮮三文魚(煙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註冊資本6600萬美元。

與此同時,該項目將帶動萬噸級飼料廠、食品加工廠、高品質魚油、高端寵物飼料等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未來,還將通過「引進中轉+陸海接力」模式,支撐和發展黃海冷水團、日韓海域深遠海大西洋鮭網箱野生養殖,產能覆蓋日韓消費市場。

據悉,項目投資方挪威海洋牧場公司總部位於挪威斯塔萬格市,該市於2018年9月與煙臺市結為友好合作城市關係。兩市以「一城、一海、一魚」為發展戰略,在油氣裝備、海洋漁業、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合作。

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特色之一。掛牌以來,煙臺片區高標準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等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完)

相關焦點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花落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
    挪威NORSAL公司海蒂·寶格斯丹董事長在視頻致辭中說,「Norsal陸上養殖項目將採用最先進的生物技術提供最高質量標準的綠色食品。」 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
  • 國內單體最大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花落自貿煙臺
    挪威NORSAL公司海蒂·寶格斯丹董事長在視頻致辭中說,「Norsal陸上養殖項目將採用最先進的生物技術提供最高質量標準的綠色食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黨群工作部獲悉,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
  • 市外辦促成挪威陸上三文魚養殖項目在煙臺自貿區落戶
    充分利用國際友城交流平臺 市外辦促成挪威陸上三文魚養殖項目在煙臺自貿區落戶水母網12月9日訊(通訊員 張春華)2018年9月,煙臺市與挪威斯塔萬格市結為友好合作城市關係2019年5月,市委書記張術平率煙臺市代表團到挪威經貿考察和友好訪問,考察了布雷姆內斯海洋牧場、三文魚育苗廠及加工生產線,與布雷姆內斯漁業公司、斯塔萬格藍色星球漁業協會、海洋牧場公司籤署了4份合作協議,在海洋牧場建設、養殖品種引進、海洋生態修復等方面加強合作。與挪威海洋牧場公司就來煙建設三文魚陸上養殖基地達成初步意向。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花落煙臺 系國內單體最大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
    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
  • 挪威開發商詮釋煙臺陸基項目:籌備兩年半,已萬事俱備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行,項目總投資4億美元,總產能3萬噸。Baugsto和Adshead還負責管理一家挪威海產企業Ocean&nbspAquafarms,該公司系挪威可再生能源深海漁場「Hex&nbspBox」的設計者。籤約儀式上,Baugsto表示:「過去15年間,我和我的團隊向煙臺推薦了許多高新科技項目,我作為煙臺經濟開發區大使,以及煙臺人民的朋友,將繼續將更多高質量項目帶進煙臺市。」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描繪「海工+牧場」大海洋藍圖
    「油轉漁」引領水產養殖走向深海今年4月10日,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JOSTEIN ALBERT」,如期從煙臺港4號錨地啟程前往挪威,助力當地三文魚養殖擺脫峽灣地域限制,實現產量躍升。6月份,海洋牧場平臺「長漁1號」成功在長島北部的南隍城島周邊海域交付,成為全國首個示範應用5G技術的海洋牧場平臺。緊接著,7月份,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在萊山區漁人碼頭海區營業,成為煙臺城市名片——「海上之花」。從海上油氣田,再到海上糧倉,中集來福士正繪製著一張大海洋產業藍圖。
  • 煙臺自貿片區首個外資旅行社項目籤約
    中韓產業觀光旅遊交流會暨項目籤約儀式近日在煙臺自貿片區中韓煙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活動籤約的旅行社項目是煙臺自貿片區引進的首個外資旅行社,市場主體的產生也標誌著又一項試點任務即將落地實施。據悉,此次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形式舉辦,在煙臺設主會場、在韓國首爾設分會場,韓國產業觀光振興協會、首爾外事接待協會、韓國旅行業協會等商協組織主要負責人以及來自韓國首爾及其周邊地區的50餘家企業高管共計100餘人參加,共籤約了旅行社、第四次產業技術展示體驗館、產業觀光振興協會煙臺代表處等多個韓資項目,這為煙臺自貿片區深化中日韓開放合作再添碩果。
  • 敢闖敢試再出發 煙臺開發區經略海洋「乘風破浪」
    煙臺自貿片區擁有發展開放型海洋經濟的優越地理區位,是具有較大開發潛力和支撐引領作用的新經濟增長極。3月9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海洋經濟創新中心、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總部基地揭牌暨項目入駐儀式」在開發區舉行。從基地接收到完成功能改造,開發區僅僅用了102天。依託基地建設的全省唯一的1000平方米經略海洋專題規劃展廳同步對外開放。
  • 煙臺開發區改革案例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煙臺海洋生物轉移轉化中心、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等重大支撐平臺啟動運行,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大數據等領域創新加速發展。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總部基地注重人才匯集,強化海洋智力支撐。
  • 現代漁業為煙臺打造「海上糧倉「 三文魚實現國內養殖
    近日,由煙臺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市海洋與漁業局主辦的「媒眼看煙臺·聚焦海洋強市建設」2018全國媒體煙臺行活動在煙舉行,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生物醫藥、濱海旅遊、海洋牧場、海上交通運輸、現代漁業建設等板塊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將在近30家中央、省市重點新聞網站、平面媒體、移動新媒體上全面呈現。
  • 「六新」澎湃新動能 動能 轉換看煙臺|描繪「海工+牧場」大海洋藍圖
    截至目前,中集來福士已累計交付80餘座各類海洋工程裝備,半潛式平臺訂單數量居世界前3位,已交付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11座,佔國內市場的80%。今年4月10日,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JOSTEINALBERT」,如期從煙臺港4號錨地啟程前往挪威,助力當地三文魚養殖擺脫峽灣地域限制,實現產量躍升。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集中打造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裡灣、丁字灣等4條海洋牧場發展帶,亞洲最大的海洋牧場建造項目——「百箱計劃」正式啟動,「長鯨1號」 「長漁1號」 「耕海1號」 等一批多種類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示範工程投入運營。2018年,農業農村部首場海洋牧場現場會在煙臺召開,海洋牧場「煙臺模式」全國推廣。
  • 透過「天眼」瞰滄海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煙臺...
    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煙臺自貿片區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明森,山東省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東共同為中心揭牌並致辭,煙臺市副市長李波、煙臺開發區工委委員劉厚波參加活動。
  • 挪威三文魚烙上中國印!中集來福士向挪威交付世界最大養殖工船
    三文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厚切三文魚刺身」在吃貨中擁有超高人氣。據了解,三文魚中以原產地為挪威的「大西洋鮭」知名度最高,因為挪威位於高緯度的寒冷地帶,海水冰冷而純淨,擁有養殖三文魚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挪威有著數量龐大的「海上農場」,隨著科技進步,挪威養殖業正採用更先進的餵養方式、科學的加工方法,為全世界奉上優質三文魚。
  • 煙臺海洋牧場休閒平臺添新丁
    東宇海洋牧場休閒平臺是煙臺市全力打造的十大海洋牧場示範項目之一,是煙臺高新區加快推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助力全市打造全國一流海洋經濟大市。煙臺市自2005年啟動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以來,在煙臺海域增殖牙鮃、黑魚、黑鯛等苗種。每年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10億單位以上,煙臺的水更清、海更藍、海洋漁業資源也更豐富。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強化全產業鏈打造,將海洋牧場產業涉及的水產種業、海水增養殖業、海工裝備、水產品精深加工等55家大型骨幹龍頭企業納入雁陣型集群,推動煙臺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成為全省現代海洋產業三大集群之一。
  • 海參為「媒」煙臺「海洋名牌」叫響世界
    展會按照「產區概念+強勢品牌+全產業鏈」的原則,設立國際海參展區、國內海參展區、煙臺海參展區、國家級海洋牧場成果展區、育苗養殖展區、科研技術成果展區、技術設備展區及海洋食材展區等八大專題展區。開幕式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向煙臺市頒授「世界海參產業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牌匾。「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的主產區,引領了全國海參產業的發展浪潮。」
  • 九成產自海洋牧場,品牌價值42.37億元,煙臺海參位列全國農產品品牌價值第24位
    如今,煙臺正向著海洋經濟大市目標高歌奮進,「四帶20群」海洋牧場區建設如火如荼。貴為「海產八珍」之首的煙臺海參,品質為王,九成產自海洋牧場,理應成為鮮美煙臺的城市名片。  煙臺海參,「遊」向深藍。《煙臺晚報》推出系列報導,從海參苗種培育,到淺水到深海的海域養殖,再到各類深加工,對煙臺海參產業鏈現狀進行梳理採訪,讓更多的國人了解煙臺海參,叫響煙臺海參品牌。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項目電子籤約儀式。如同煙臺向海圖強的夢想,澎湃激蕩,奔騰向前——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舉行啟動儀式,開創了煙臺「陸海島」一體化深海養殖新篇章,也開啟了煙臺向海圖強的新徵程。挺進,向深藍。201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百箱計劃」——在煙臺海域投放一百個智能網箱,進而帶動「千箱萬箱」,經略海洋,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 以高質量發展獻禮黨的生日④|經略海洋,煙臺向深藍進軍
    2018年以來,全市新增國家級海洋牧場4處,總數達到14處,全市省級以上海洋牧場達到30處,牧場總面積超過105萬畝。沒有良種,海洋養殖業也無從談起。2019年5月,市委書記張術平率煙臺代表團赴挪威等國訪問時,先後考察了康斯伯格集團產業園和布雷姆內斯海洋牧場、三文魚育苗廠等,並達成了包括海洋牧場建設和養殖品種引進及技術合作等方面的4個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