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雯婭

2020年12月10日,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會召開,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在會上介紹了「十三五」期間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

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總體情況

到2019年底,煙臺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08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佔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6%,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海洋工程裝備與製造、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等產業產值居全省地級市首位。煙臺市先後獲批全國首批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海洋經濟大市重點產業發展情況

現代漁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集中打造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裡灣、丁字灣等4條海洋牧場發展帶,亞洲最大的海洋牧場建造項目——「百箱計劃」正式啟動,「長鯨1號」 「長漁1號」 「耕海1號」 等一批多種類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示範工程投入運營。2018年,農業農村部首場海洋牧場現場會在煙臺召開,海洋牧場「煙臺模式」全國推廣。海洋牧場產業集群入選全省首批十強產業「雁陣型」產業集群,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目前,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佔全國的1/8,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10萬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海工裝備製造業優勢更加突出。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全國五大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基地之一,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80%在煙臺製造。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巨濤重工、中柏京魯船業等骨幹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佔據領先地位。中集來福士建造的大國重器「藍鯨1號」「藍鯨2號」在南海順利完成兩輪可燃冰試採任務,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為挪威船東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進的三文魚深水養殖工船交付使用,達到全球最嚴格的挪威石油標準化組織標準。

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全市在研海洋來源生物新藥品種10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被納入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了綠葉製藥、東誠藥業、瑞康醫藥、榮昌製藥等多家生物醫藥領軍企業,推進重大疾病防治藥物原始創新,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生物「藥谷」。東誠藥業、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不斷加大;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深海生物等突破海洋功能性食品、製品和化妝品等關鍵瓶頸。

海洋交通運輸業規模化發展。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86億噸,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8位,是國內第五大商品車物流貿易港。煙臺港40萬噸級碼頭獲批投用,成為全國第5個能夠停靠40萬噸級巨輪的港口。煙臺港創新「採礦+河運+海運」模式,打造「幾內亞礦山源頭—煙臺港西港區—魏橋廠區」鋁土礦全程供應鏈物流體系,形成幾內亞至中國的海上鋁業絲綢之路,滾裝車運輸、商品車出口、對非貿易量等指標位居全國港口前列,中鐵渤海輪渡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鐵路輪渡企業。

海洋文化旅遊業高端化發展。「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品牌不斷叫響。海洋文化旅遊業產值突破千億元。海上世界、芝罘仙境、歡樂海灣等一批重大項目全面啟動,成功舉辦國際海岸生活節、全國放魚日主會場活動、世界海參產業博覽會(獲授永久舉辦地)、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全國醫養結合工作現場會等特色活動。

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加速起勢。加快推進海上調水工程,海水淡化能力不斷提升。萊州華電、開發區八角電廠、海陽核電、長島海島海水淡化等17個項目投入運營,海水淡化能力達到7.89萬噸/日,居全省第二位。金正環保、招金膜天等龍頭企業在海水淡化技術和設備生產等方面達到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中集來福士啟動全球首個海上海水淡化平臺研製項目,推進海水淡化、海工裝備、海洋風電等產業融合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央省主流媒體點讚煙臺]煙臺海洋牧場建設成全國焦點
    亮眼的數據顯示,煙臺海洋經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11月29日在煙臺召開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是海洋經濟領域一次高層次的研討會議,邀請了自然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等部門和機構的9名權威專家,就紮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會議的召開,再次讓煙臺海洋經濟發展成果,尤其是海洋牧場建設得到全面展示。
  • 山東煙臺:培育八大主導產業 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2017年5月18日,中集「藍鯨1號」在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可燃冰成功,自此,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穩定試採海域可燃冰的國家,開啟了能源利用新時代。圖為中集來福士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基地。 (煙臺市發展改革委供圖)35年前,國家設立了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山東煙臺市和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其中之一;時隔35年後,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落地。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向海洋經濟大市強力邁進
    煙臺市先後獲批全國首批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0日上午,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專場召開。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煙臺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王培學、煙臺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巖通報了相關情況。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花落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
    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
  • 煙臺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成果豐碩
    據孫成列介紹,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煙臺視察中集來福士期間強調:海洋牧場建設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一年多來,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積極踐行總書記指示,加快建設山東海洋牧場綜合試點菸臺先行先試區,全力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發展海洋經濟 建設海洋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要求我們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全局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那麼,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從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新時代,海洋經濟將迎來什麼樣的發展新機遇?一場以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大會,11月29日在山東煙臺舉行。
  • 以高質量發展獻禮黨的生日④|經略海洋,煙臺向深藍進軍
    尤其是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作出重要指示:「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海洋牧場即採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像放牧牛羊一樣,利用自然海洋環境,在海上「造田」,把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這種養殖模式,更能有效實現養殖模式從「資源掠奪型」向「耕海牧漁型」方式轉變。
  • 田園牧歌+海市蜃樓的煙臺名片:清泉海洋牧場
    ,來到煙臺清泉海洋牧場考察的情形。 2018年,山東以全新姿態開啟經濟轉型發展新路徑。煙臺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核」之一,在海洋經濟強市戰略引領下,一批企業擔起創新發展的先行軍,清泉海洋牧場業主方煙臺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即其佼佼者。
  • 山東:「拔」海起牧場 「耕」海新牧歌
    如今,在我國廣袤的海洋新牧場裡,一曲海上新牧歌正在唱響……海中有「金山銀山」 一條魚增值53倍今年10月,全國首座坐底式海珍品養殖網箱「國鮑1號」,在山東長島南隍城島海域投入使用。當記者登上位於山東省煙臺市區漁人碼頭以東海域的「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時,遊客張先生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他的「戰果」:1個小時左右,他就在這裡釣到14條紅加吉魚。遊客在位於山東省煙臺市區漁人碼頭以東海域的「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上展示垂釣成果(9月2日攝)。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向海而生 奮力開創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新局面
    集中打造萊州灣、廟島群島、四十裡灣、丁字灣等4條海洋牧場發展帶,亞洲最大的海洋牧場建造項目——「百箱計劃」正式啟動,「長鯨1號」 「長漁1號」 「耕海1號」 等一批多種類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示範工程投入運營。2018年,農業農村部首場海洋牧場現場會在煙臺召開,海洋牧場「煙臺模式」全國推廣。
  • 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10萬畝 海工裝備年產值650億元 「海工+牧場...
    質量發展大會,共商海洋經濟發展大計。   「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牧場示範之城,形成了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格局;我們全力建設海工裝備製造之城,引領全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我們全力建設海洋旅遊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如今,海洋再次被寄予厚望——「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山東半島海洋經濟區的起點菸臺市,在去年迎來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的落地,這也標誌著以海洋經濟推動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建設,將成為煙臺市未來的重點任務之一。
  • 透過「天眼」瞰滄海 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在煙臺...
    9月17日,國家海洋衛星山東數據應用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在煙臺自貿片區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舉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明森,山東省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東共同為中心揭牌並致辭,煙臺市副市長李波、煙臺開發區工委委員劉厚波參加活動。
  • 煙臺打造複合型海洋牧場 奏響海上「田園牧歌」
    中國山東網煙臺4月26日訊 (記者 景立婷) 2018年,煙臺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實現3814.1億元。2019年,煙臺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推進現代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將水產養殖、精深加工與旅遊、文化、康養等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建設富有特色的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百箱計劃」以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建造為開端,在煙臺海域布局高端裝備型現代海洋牧場,未來計劃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打造海洋牧場煙臺模式。
  • 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已有105處省級以上示範區(項目)
    原標題: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已有105處省級以上示範區(項目)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
  • 煙臺加速挺進海洋經濟大市!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
    「十三五」以來,我市推進海洋牧場向規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打造山東海洋牧場綜合試點菸臺先行先試區。制定出臺《關於支持海洋牧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強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城市建設政策保障。現代海洋漁業。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描繪「海工+牧場」大海洋藍圖
    沿著煙臺海岸線東行,距離萊山區漁人碼頭不遠的四十裡灣海域,全國首座大型智能化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悄然靜臥,猶如一朵美麗綻放的「海上花」。6月份,海洋牧場平臺「長漁1號」成功在長島北部的南隍城島周邊海域交付,成為全國首個示範應用5G技術的海洋牧場平臺。緊接著,7月份,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在萊山區漁人碼頭海區營業,成為煙臺城市名片——「海上之花」。從海上油氣田,再到海上糧倉,中集來福士正繪製著一張大海洋產業藍圖。
  • 「六新」澎湃新動能 動能 轉換看煙臺|描繪「海工+牧場」大海洋藍圖
    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沿著煙臺海岸線東行,距離萊山區漁人碼頭不遠的四十裡灣海域,全國首座大型智能化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悄然靜臥,猶如一朵美麗綻放的「海上花」。6月份,海洋牧場平臺「長漁1號」成功在長島北部的南隍城島周邊海域交付,成為全國首個示範應用5G技術的海洋牧場平臺。緊接著,7月份,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在萊山區漁人碼頭海區營業,成為煙臺城市名片——「海上之花」。從海上油氣田,再到海上糧倉,中集來福士正繪製著一張大海洋產業藍圖。
  • 敢闖敢試再出發 煙臺開發區經略海洋「乘風破浪」
    煙臺自貿片區擁有發展開放型海洋經濟的優越地理區位,是具有較大開發潛力和支撐引領作用的新經濟增長極。3月9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海洋經濟創新中心、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總部基地揭牌暨項目入駐儀式」在開發區舉行。從基地接收到完成功能改造,開發區僅僅用了102天。依託基地建設的全省唯一的1000平方米經略海洋專題規劃展廳同步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