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主流媒體點讚煙臺]煙臺海洋牧場建設成全國焦點

2020-12-26 水母網

[中央省主流媒體點讚煙臺]煙臺海洋牧場建設成全國焦點

2020-12-25 07:23:31

來源:水母網   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水母網12月25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煙臺海洋牧場建設的經驗做法,刊發稿件40餘篇,網絡點擊量近千萬……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召開前後的宣傳大數據出爐。亮眼的數據顯示,煙臺海洋經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海洋牧場建設「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11月29日在煙臺召開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是海洋經濟領域一次高層次的研討會議,邀請了自然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等部門和機構的9名權威專家,就紮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會議的召開,再次讓煙臺海洋經濟發展成果,尤其是海洋牧場建設得到全面展示。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個,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國家級14個,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新裝備、新模式、新技術不斷湧現,煙臺又一次吸引了全國新聞媒體的目光。

近年來,煙臺全面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海洋強省戰略,將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修復海洋生態環境、增殖漁業資源和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山東海洋牧場綜合試點菸臺先行先試區,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煙臺連續兩年將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列入全市百項「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力推進,全面開展「4帶、10點、100箱」海洋牧場示範工程,累計投入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多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多億元,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5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20萬畝,示範推廣了「海工+牧場」聯動模式、「陸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漁帶小漁」共享模式等三大模式。

人民日報客戶端《大咖齊聚煙臺,共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秘訣》,新華社《「拔」海起牧場 「耕」海新牧歌》,光明日報《海洋牧場:科技打造「藍色糧倉」》,經濟日報《發展海洋經濟 建設海洋強國——「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中國金融信息網《煙臺: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爭做經略海洋「排頭兵」》……煙臺作為全國海洋牧場建設的「先行者」,不斷吸引諸多媒體的關注。記者獲悉,在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前後,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央廣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等中央級媒體,鳳凰網、搜狐網、騰訊網、今日頭條、大眾網、中國山東網、山東新聞網、魯網等主流網絡新媒體,大眾日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煙臺廣播電視臺等省市地方媒體,以及大小新聞、煙臺時刻、煙臺發布等新聞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均對煙臺海洋經濟建設,尤其海洋牧場建設進行相關報導。各新聞媒體的報導圖文並茂、靈活生動、深入淺出,形成多品種、規模化、分層次、全方位的傳播模式,在兩微一端等平臺同步推送,實現多種樣態的融媒體傳播,產生聚合效應,有效擴大了煙臺海洋經濟和海洋牧場建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國海洋經濟領域掀起了一股「煙臺風」。

張秀秀

版權聲明  新聞爆料熱線:0535-6631311

相關報導

相關焦點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雯婭2020年12月10日,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會召開,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在會上介紹了「十三五」期間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
  • 煙臺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成果豐碩
    據孫成列介紹,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煙臺視察中集來福士期間強調:海洋牧場建設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一年多來,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積極踐行總書記指示,加快建設山東海洋牧場綜合試點菸臺先行先試區,全力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煙臺海洋牧場休閒平臺添新丁
    東宇海洋牧場休閒平臺是煙臺市全力打造的十大海洋牧場示範項目之一,是煙臺高新區加快推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助力全市打造全國一流海洋經濟大市。  活動現場建設煙臺特色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截至2018年底,煙臺已建成百萬畝海洋牧場
  • 煙臺打造複合型海洋牧場 奏響海上「田園牧歌」
    中國山東網煙臺4月26日訊 (記者 景立婷) 2018年,煙臺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實現3814.1億元。2019年,煙臺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推進現代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將水產養殖、精深加工與旅遊、文化、康養等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煙臺:海參養殖九成在「海洋牧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鍾建軍 張菁煙臺是全國重點漁區和優勢水產品主產區,水清、灘淨、岸綠、灣美、島麗,盛產眾多名優水產品,其中尤以「煙臺海參」更為突出。據悉,煙臺的海參養殖方式為綠色天然為主。全市海參養殖面積59.6萬畝,主要是海洋牧場底播增養殖53.55萬畝,佔89.86%。據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科長譚孝介紹,煙臺的海參養殖方式為綠色天然為主。
  • 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來源:中國網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近年來,煙臺市累積投入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總面積達到110萬畝,居全國首位。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主產區。全市有大小島嶼230個,沿岸分布有萊州灣、龍口灣、芝罘灣、丁字灣等7處較大海灣,是眾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近海漁業生物品種有200多個,如海參、鮑魚、扇貝、對蝦、名優海水魚類、海帶等。
  • 田園牧歌+海市蜃樓的煙臺名片:清泉海洋牧場
    ,來到煙臺清泉海洋牧場考察的情形。煙臺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核」之一,在海洋經濟強市戰略引領下,一批企業擔起創新發展的先行軍,清泉海洋牧場業主方煙臺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即其佼佼者。複合型清泉特色海洋牧場的一大使命便是修復海洋生態,恢復生物種群,而人工魚礁建設正是這一宏偉目標的紮實基石。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
    水母網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王聰 )今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啟動。這是中國海工北方總部落地煙臺的第一個實體項目。項目實施方——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由中集集團、國豐投資控股集團、煙臺業達經濟發展集團、長島旅遊集團四方合資於2020年4月16日在開發區成立,首期註冊資本8億元。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發布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就煙臺市在未來海洋牧場建設方面的規劃和布局回答了記者提問。據介紹,煙臺市通過高標準建設海洋牧場示範區、高科技支撐海洋牧場體系、高水平建立海洋牧場管理體制機制、高效益獲取海洋牧場運營成果,推進海洋牧場向規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快打造山東海洋牧場綜合試點菸臺先行先試區。
  • 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智能網箱開建
    12月22日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首批量產智能網箱開工建造暨「海市蜃樓·煙臺八角灣海上藝術城」項目籤約活動舉行。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建設富有特色的海洋經濟大市的重要舉措。「百箱計劃」以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建造為開端,在煙臺海域布局高端裝備型現代海洋牧場,未來計劃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建設亞洲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打造海洋牧場煙臺模式。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四川在線記者 向宇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向海而生 奮力開創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新局面
    」+「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第三場發布會重點發布了煙臺市「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  據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介紹,到2019年底,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08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佔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6%,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海洋工程裝備與製造、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等產業產值居全省地級市首位。煙臺市先後獲批全國首批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 煙臺加快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
    2019年12月27日,2020年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在亞洲最大的郵輪型豪華客滾船「中華復興號」上啟動,200餘項「八菜一湯」產品陸續推出,開啟「鮮美煙臺」文旅賀年盛宴。冬遊產品的勃髮式創新,是旅遊發展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以來,煙臺加快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的一個真實寫照,四季皆「鮮美」的城市形象愈發鮮明。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花落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
    11月28日,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
  • 煙臺駛入深藍:海洋的深處是什麼?
    今年年初,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煙臺代表團團組會議接受媒體集中採訪時,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表示,煙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自2018年6月山東省政府批覆設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至今,經過近2年的建設,長島入選全國第三批2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1.16%。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描繪「海工+牧場」大海洋藍圖
    沿著煙臺海岸線東行,距離萊山區漁人碼頭不遠的四十裡灣海域,全國首座大型智能化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悄然靜臥,猶如一朵美麗綻放的「海上花」。「這個項目是國內船廠首次拿到國外主流油公司的總包合同,從前端設計、採購、建造等各個環節都由我們來做,意味著公司晉級到了一個總包公司的層次,煙臺在世界海工領域的話語權也逐漸增強。」傅強說。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③煙臺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六個...
    煙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曲波主持新聞發布會12月1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煙臺市「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
  • 挪威海洋牧場項目落戶自貿煙臺 建三文魚生產交易加工中心
    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11月28日電 (王嬌妮 馬雙軍 徐希水)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這是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
  • 海參為「媒」煙臺「海洋名牌」叫響世界
    展會按照「產區概念+強勢品牌+全產業鏈」的原則,設立國際海參展區、國內海參展區、煙臺海參展區、國家級海洋牧場成果展區、育苗養殖展區、科研技術成果展區、技術設備展區及海洋食材展區等八大專題展區。開幕式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向煙臺市頒授「世界海參產業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牌匾。「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的主產區,引領了全國海參產業的發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