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春來百花開

2020-12-24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樹木開花,謂之華。」由一盛開花朵的原始象形字演變而來,華夏民族的邦國之名可謂藏盡了對花的偏愛。即便是在細雨紛紛的清明時節,再多的清冷孤寂怕也抵不住「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盎然生機。

  順應時令而生發,一樹樹深深淺淺的花蕊從枝頭綻放,因「百花」成名的百花嶺自是不甘落後。從半山下到谷底,再迴環著往上,漫山遍野的花兒映著雨林、青天與春水,一路奔跑肆意打滾,仿佛是為了慷慨成全這場春天的盛宴。

  如此繁花似錦,也算得上不負「百花」之名。

  清明一候桐始華

  百花嶺又名「白花嶺」,之所以得名,一說是遍山長滿白花。若是清明穀雨時節上山,便知這話一點不假。

  驅車穿行在蜿蜒山道,一路滿目青翠層層鋪染,深深淺淺的綠意中,一簇簇白花兀自開得蓬勃酣暢,傍於溝谷,立在山野,將蒼茫的天地渲染出幾分清雅。下車後徒步靠近,發現白花朵朵如銅鈴狀掛在樹梢,內裡卻透著淡淡的紫粉色。

  經隨行的海南植物專家黃青良科普,方知此物喚作「木油桐花」。

  綴滿枝椏的木油桐花盛放時,遠看山林枝頭如紛紛冬雪,炫爛得令人陶醉。只是它們往往生長於山野鄉間,「滿院桐花鳥雀喧」的景致,城裡人難得一見。清明過後氣溫回暖,一陣陣和煦的春風吹過,木油桐花撲簌簌落下,就像是四月天裡下了一場雪。

  信奉「天人合一」的古人,將清明節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桐始華,即是清明的第一花信,喻示著三春之景到清明絢爛至極致,但同時由盛轉衰,既是春景最盛時,也是春逝的預示。

  清明一候桐始華,指的是泡桐的花朵。雖說與木油桐花既不同科也不同屬,二者之花在外部形態及花期上卻有諸多相似之處,因此把木油桐花當作百花嶺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也未嘗不可。

  儘管花姿惹人醉,木油桐卻並非「等閒之輩」。唐《本草拾遺》記載:「罌子桐,有大毒,壓為油,毒鼠立死。」文中所提及的「罌子桐」,即指油桐。

  由此,木油桐花之美,遠觀即可。

  花開花落時光流轉

  百花嶺的春分兩色,蓬蓬勃勃的木油桐花獨佔一半,另一半則被競相綻蕾盛放的百花搶了去。

  茫茫遍山的白色桐花中,偶爾夾雜著幾樹猩紅,花朵宛如飛鳳,有頭有尾有翅有足,正是金鳳花開。不似桐花清冷,金鳳花樹高達3米,花冠橙紅色,邊緣金黃色,如火焰蝴蝶般常年於枝頭盛開,是熱帶地區最有價值的觀賞樹木之一。

  因花開滿樹同似火,常有人將金鳳花與鳳凰花弄混。細細辨認後還是能發現,鳳凰花花瓣呈紅色,花絲對比花瓣長度較短,而金鳳花的花色到底平淡了些,卻又憑著遠伸出於花瓣外的花絲,更顯俏麗。

  人們常說海南有土就長樹,有樹便開花。漫山遍野的熱帶雨林裡,紅的、紫的、黃的花兒,爭相從枝椏間探出頭,初見是含苞的嬌羞,細看時眼前便是大片的彤彤如霞。別看當下開得熱鬧,但凡碰上一場稍大些的風雨,只需一夕,眼前的絢爛立刻凋零。

  佇立於百花嶺半山腰的一樹樹木棉花便是如此。早春二月,紅豔豔的木棉雀躍地開滿枝頭,陽光透下來,一地碎碎跳動的光影。若論花論果,木棉算不得多麼特別,只是被賦予「英雄花」的深意後,便能引人思緒萬千。

  百花爭春之中,一朵一枝各具風情。四時流轉更替,一樹樹的花開花落裡濃縮萬物衰榮,同樣也載滿人們的愁思與歡愉。

  下轉B11版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熱帶雨林「博物館」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1752年,瑞典植物學家奧斯伯克乘船前往中國。途經爪哇時,他看到一棵樹的樹幹上長出很多美麗的花朵。奧斯伯克認為自己發現了無葉的寄生植物新品種,並把這些花命名為寄生楝。
  • 《海南日報》點讚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讓遊人流連忘返
    9月10日,《海南日報》第008版面,以」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專題,從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呈現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讓遊人流連忘返,「闖入」百花深處;探秘百花嶺「物種基因寶庫」了解瓊中百花嶺上萬物生。
  • 志·訊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十五)——科普,海南瓊中百花嶺, 「闖入」百花深處
    步入百花嶺景區,左側一株蒼勁雄偉的高山榕躍入眼帘。開放生長的特性,讓這株榕樹撐起濃密的枝丫,從樹枝上垂掛而下的「氣根」多達數十根,落地後又成為「支柱根」,衍生成另外三株粗壯的大樹。就這樣,柱根相連,柱枝相託,枝葉擴展,由此形成遮天蔽日的奇觀,底部最為粗壯的樹幹甚至需要三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環抱。隨著海拔上升,百花嶺的植被群落在垂直分布上也呈現出明顯變化。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帶你「解鎖」瓊中百花嶺新玩法
    而從熱鬧繁華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城進入百花嶺原始雨林區,不過7公裡的距離,頗有「大隱隱於市」之感。  相比五指山、黎母山、霸王嶺等海南名山,主峰海拔1100米的百花嶺名氣不算大,卻憑藉著匯聚雨林、飛瀑、溫泉、湖泊、溪流、溝谷、奇石與黎村苗寨的「十八般武藝」,成為海南中部生態景區中頗為神秘的世外桃源。  短暫沉寂數年後,百花嶺景區於日前重新開門迎客。
  • 探秘百花嶺「物種基因寶庫」:百花嶺上萬物生
    隨著海拔上升,百花嶺的植被群落在垂直分布上也呈現出明顯變化。以百花大瀑布為中心,海南樫木、白桐、滑桃樹、破布木等低海拔喬木廣泛分布;行至天池一帶,鴨腳木、楓香、無患子、毛丹、南酸棗等中海拔植被漸次密集;再往上攀登,則是大葉水榕、皺皮油丹、毛丹、嶺南酸棗等高海拔植被的樂土。
  • 探秘百花嶺「物種基因寶庫」—— 百花嶺上萬物生
    隨著海拔上升,百花嶺的植被群落在垂直分布上也呈現出明顯變化。  以百花大瀑布為中心,海南樫木、白桐、滑桃樹、破布木等低海拔喬木廣泛分布;行至天池一帶,鴨腳木、楓香、無患子、毛丹、南酸棗等中海拔植被漸次密集;再往上攀登,則是大葉水榕、皺皮油丹、毛丹、嶺南酸棗等高海拔植被的樂土。
  • @三亞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探秘百花嶺「物種基因寶庫」:百花嶺上萬物生
    ■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於偉慧  「一個旅行家要想在一片熱帶雨林裡找到兩株屬於同種的樹木,簡直就是徒勞。」這是19世紀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從雨林考察歸來後,在日記中寫下的感受。之所以發出如此感慨,只因熱帶雨林作為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幾乎孕育出世界上大於一半的動植物物種,物種之豐富實在讓人難以分辨。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探秘百花嶺「物種基因寶庫」:百花嶺上萬物生
    ■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於偉慧「一個旅行家要想在一片熱帶雨林裡找到兩株屬於同種的樹木,簡直就是徒勞。」這是19世紀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從雨林考察歸來後,在日記中寫下的感受。之所以發出如此感慨,只因熱帶雨林作為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幾乎孕育出世界上大於一半的動植物物種,物種之豐富實在讓人難以分辨。
  • 這樣的瓊中百花嶺令人流連忘返
    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呈現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讓遊人流連忘返「闖入」百花深處■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百花嶺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城營根鎮西南方7公裡處,是五指山腹地令人神往的風景區,是觀瀑覽勝尋幽消夏的絕妙去處,驅車前往百花嶺,沿盤山公路往上,飛瀑、大樹、溝谷、奇石與雨林的獨特景觀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9月2日下午,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探幽雨林,感受自然之美,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
  • 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 遊人流連忘返
    海南報記者 李天平 攝在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遊客抬頭仰望古榕樹。,驅車前往百花嶺,沿盤山公路往上,飛瀑、大樹、溝谷、奇石與雨林的獨特景觀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9月2日下午,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走進國家公園,探訪熱帶雨林」全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探幽雨林,感受自然之美,深入了解景區踐行「先保護後開發,邊開發邊保護」理念的探索之路。
  • 這樣的瓊中百花嶺令人流連忘返
    瓊中百花嶺先保護後開發,呈現雨林最原始、完整的面貌,讓遊人流連忘返  「闖入」百花深處  ■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於偉慧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探百花秘境 賞嶺上奇景  還未深入百花嶺景區,採訪團成員便感受到了熱帶雨林的神秘與魅力:景區大門處,屹立著一棵樹齡逾百年的高山榕樹,樹高30米,樹冠碩大,樹幅面積達200餘平方米,不斷衍生的榕須從樹上垂下
  • 海南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瓊中百花嶺公園景區 陳元才/攝從2015年底開始,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進行全面提檔升級改造,以「百花仙境,菩提福地」為總體定位,修建棧道、蓄湖引水、宣揚環保引苗種樹、改造瀑布天池景觀,景區旅遊設施基礎配套逐步完善……瓊中百花嶺景區風光 陳元才/攝
  • 海南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陳元才/攝從2015年底開始,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進行全面提檔升級改造,以「百花仙境,菩提福地」為總體定位,修建棧道、蓄湖引水、宣揚環保引苗種樹、改造瀑布天池景觀,景區旅遊設施基礎配套逐步完善……在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董事長李合嶺看來,生態是百花嶺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海南瓊中百花嶺,給你一段安靜的發現之旅
    百花嶺位於海南瓊中縣城東南面近6公裡處,主峰海拔1100米,百花嶺風景名勝區是海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之一。 百花嶺因百花仙子和黎族青年的美好愛情故事而得名,景區內景點眾多,百花瀑布、菩提秘境、萬年神樹、觀音廟、百花湖等景觀。適合來一次安靜的發現之旅。
  • 海南瓊中百花嶺雨林植被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尋訪海南吊羅山、尖峰嶺、百花嶺裡的「高壽」珍貴樹種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於偉慧千百年來,海南熱帶雨林裡的氤氳水汽,將連綿群山滋養得鬱鬱蔥蔥。據統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已記錄有野生維管植物3577種,隸屬220科1142屬,有各類保護植物432種,其中不乏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
  • 瓊中海鼎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試營業開業儀式
    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試營業開業儀式。林學健攝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內溪水。林學健攝百花山水風景美,遊玩觀光好去處。1月8日上午,瓊中縣海鼎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試營業開業儀式迎來了第一批遊客,揭開了百花嶺景區「百花仙境,菩提福地」的神秘面紗,為瓊中全域旅遊再添山水一景,成為觀賞山水漫城的新景點。開業儀式上,歡樂喜慶的《奔格內》歌舞表演響徹百花嶺,景區內人潮湧動,聚滿了市民遊客,一片歡天喜地的氛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原名百花嶺風景名勝區)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鎮,總用地規劃25平方公裡,是以百花嶺風景名勝區為核心的雨林文化旅遊區從2015年底開始,海南百花嶺雨林文化旅遊區進行全面提檔升級改造,以「百花仙境,菩提福地」為總體定位,修建棧道、蓄湖引水、宣揚環保引苗種樹、改造瀑布天池景觀,景區旅遊設施基礎配套逐步完善。「剛開始建設景區的時候,我們將開發的重點向生態傾斜,在充分尊重自然與當地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堅決不大修大建,不亂砍一棵樹,合理開發熱帶雨林景觀。」
  • 海南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0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 通訊員 範群 林學健)8月16日,海南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海南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