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和我們建交的第一個西方國家,是誰呢?

2021-01-10 狼群講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和黨中央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多少國家願意承認新中國,並願意在第一時間內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

為此在1949年10月1日的晚上,毛主席和一眾中央領導們,可以說是徹夜未眠。尤其是蘇聯是否願意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更是毛主席迫切關心的問題。

幸運的是,1949年10月2日,蘇聯致電周恩來,稱蘇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願意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也因此,蘇聯便成為第一個和我們建交的國家。

在這之後,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也先後和我們建立了外交關係。但我們也發現,最先和我們建交的,大多都是社會主義國家,那麼第一個和我們建交的西方國家,是誰呢?

有的人說是英國,因為早在1950年1月,英國就承認我們的新中國。但實際上不然,因為英國一直等到1972年才真正的和我們建交。

要知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被分為五種,分別是:盟國、大使級、代辦級、斷交、戰爭狀態。而我們一向奉行不結盟運動,因此大多數國家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便是大使級,也就是所謂的建立外交關係。

那麼,中國和英國之間的外交往來,都經歷了哪些波折呢?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英國就已經在考慮是否和中國共產黨建立非正式的外交關係。也正因如此,在北平、天津等地解放後,英國的領事館也依然存在。

即便是發生了紫石英事件,英國駐紮在南京的大使館也依然保留著。這是因為,信奉利益至上的英國,他們不甘心放棄在中國的諸多資源,他們還希望著能和新中國搞好關係,然後繼續在中國的土地上牟取利益。

也因此,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英國更是急於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因為偌大的中國,能給他們帶去太多太多的利益。

不過毛主席認為,新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因此暫時不急於跟英國建交,但前期準備可以先準備起來。再加上當時毛主席正在和蘇聯進行談判,在這個傳出英國準備同我們建交的消息,無疑是有利於我們和蘇聯談判的。

然而因為在國民黨問題上的分歧,因此在1950年1月,雖說英國單方面的宣布和我們建交,但我們還是堅持先談判再建交,一定要把相應的問題和分歧一致,才能正式建交。

也因此,隨著後來的韓戰以及一系列的事件,中國和英國的最終建交事件,便被拖到1972年。

所以,英國並不是第一個和我們建交的西方國家。第一個和我們建交的西方國家,實際上是瑞典,他是在1950年1月14日宣布承認新中國,隨後在1950年5月9日和我們正式建交的西方國家。而我們駐瑞典的第一位外交大使,便是耿飈將軍。

緊隨其後的,便是丹麥,在1950年5月11日和我們建交,芬蘭則是在1950年10月28日和我們建交。

在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下,瑞典作為西方國家,為何會跟我們建交呢?

是首先,瑞典是中立國,再加上他的經濟也很發達,因此不受美國的控制和威脅,也不需要美國的經濟援助,自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其次,瑞典距離蘇聯,還是挺近的。而蘇聯和中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如果瑞典和中國處理好關係,那麼他在面對蘇聯的時候,至少不會有太大壓力。

另外,新中國雖然剛剛成立,但也是世界大國,和中國建交,對瑞典的發展也是具有一定幫助的。

也因此,在這些原因的考慮下,瑞典便成為了第一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

相關焦點

  • 和新中國建交的第一個西方國家是?這個陰謀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英國是最早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準確的說英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在1950年1月6日英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英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則是到了1954年6月7日。
  • 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第一個西方大國,為什麼是法國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首先與我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主要是丹麥、瑞典、芬蘭等北歐小國。由於美國的反對,西方大國與我國的正式建交進度相對緩慢。1950年1月,英國率先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七日,兩國互派代辦,處於半建交狀態。英國這麼做是為了在香港問題上進行溝通。
  • 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第一個西方大國,為什麼是法國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首先與我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主要是丹麥、瑞典、芬蘭等北歐小國。由於美國的反對,西方大國與我國的正式建交進度相對緩慢。1950年1月,英國率先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七日,兩國互派代辦,處於半建交狀態。英國這麼做是為了在香港問題上進行溝通。
  • 芬蘭:與新中國不經談判即建交的西方國家
    芬蘭  整整65個年頭前的今天,芬蘭,這個當時在中國鮮為人知、位於遙遠北歐的小國,與剛剛成立一年零28天的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探秘新中國與芬蘭之間的早年交往,讓人們不禁有久已鍾情、相見恨晚的感覺。  一、在西方國家中第一批承認並與新中國正式建交  芬蘭與其北歐鄰國瑞典和丹麥一樣,都是第一批承認並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
  • 10個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你知道幾個?
    1949年10月2日,新中國和蘇聯建交。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圖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蘇聯與新中國建交紀念郵票。圖片來源:高品圖像1949年10月4日新中國與保加利亞建交。保加利亞,全稱保加利亞共和國。因民族名而得名,意為「叛逆者」。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南部。
  • 如果加州獨立,第一個和他建交的國家會是誰?你絕想不到
    如果加州獨立,第一個和他建交的國家會是誰?你絕想不到大家知道,美國是個聯邦制國家,從法理上講,美國有1部聯邦憲法,還有50部州憲法,美國人,擁有美國國籍的同時還有所屬各州的國籍。理論上說,美國的50個州都有權利從美國獨立出去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 【老照片】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武鋼,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其前身武漢鋼鐵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武鋼的破土動工,承載著新中國的「鋼鐵夢」,為共和國打造鋼鐵脊梁。創建新鋼都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
  • 禮儀漫談:新中國建交內情(九)
    ——與瑞典、丹麥建交  當年,北歐國家受美國控制較少,其外交行動自主程度較大,所以瑞典、丹麥承認新中國較早,建交談判進展也比較順利。  與瑞典建交  瑞典是西方世界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並與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1950年1月14日,瑞典外交部長奧斯丁·安登致電周恩來外長,通知中方「現決定法律上承認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政府」,「準備」與新中國「在平等及互相尊重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際法規現存慣例基礎上建立外交關係」。
  • 英國1950年1月率先承認新中國,為何直到1972年中英才建交?
    並且,英國政府在「紫石英號」事件後並沒有放棄既定政策,南京解放後,英國大使館也留在了原地。與英國急於同即將建立的新中國發生外交關係相反,未來的新中國領袖們在制定新中國外交戰略時早早地確定了不急於同西方國家建交的方針。但是新中國並沒有關閉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大門。
  • 我國首次降半旗致哀的外國人是誰?他是率先與我們建交的法國總統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前前後後曾有16位外國領導人在離世後,享受過我國天安門廣場降半旗的頂級待遇,比如史達林,胡志明,格奧爾基·達米揚諾夫等人,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和我們一樣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領袖。
  • 堪比巴鐵: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它是第一個承認合法性的中東國家,並...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很多國家因為顧忌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在不明朗的力量對比中無法站隊,因為並不敢貿然承認新中國的合法性。尤其是非社會主義陣營的一些國家,更是沒有理由承認新中國的合法性了。
  • 新中國第一個外交傳奇往事
    1947年5月,當時擔任中央後方委員會書記的葉劍英在山西臨縣三交鎮正式宣布成立中央外事組,共有20多名成員,下設研究、翻譯和新聞三個處。這些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在戰爭環境下培養的一批外事幹部。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後來成為新中國開展外交工作的骨幹力量。隨著解放戰爭的進程,中央外事組的工作和駐地也在不斷調整。
  • (禮儀漫談)新中國建交內情(十六)
    ——與法國建交(上)  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中法實現建交意義深遠。  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堅決支持越南人民抗擊法國殖民者的民族解放戰爭。法國不承認新中國,而與退守臺灣的國民黨政府繼續保持「外交關係」。  1958年,奉行獨立自主政策的戴高樂重新執政後,提出「歐洲人的歐洲」之主張,並將義大利、聯邦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團結在自己的周圍,與美、英形成對抗,以便擺脫美國的控制。中國當時也受到美國的孤立、打壓,所以堅決對抗美國。同時,中蘇論戰加劇,雙方關係出現裂痕。
  • 禮儀漫談:新中國建交內情(九)
    ——與瑞典、丹麥建交  當年,北歐國家受美國控制較少,其外交行動自主程度較大,所以瑞典、丹麥承認新中國較早,建交談判進展也比較順利。  與瑞典建交  瑞典是西方世界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並與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1950年1月14日,瑞典外交部長奧斯丁·安登致電周恩來外長,通知中方「現決定法律上承認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政府」,「準備」與新中國「在平等及互相尊重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際法規現存慣例基礎上建立外交關係」。
  • 我國首次降半旗致哀的外國人是誰?他是率先與我們建交的法國總統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前前後後曾有16位外國領導人在離世後,享受過我國天安門廣場降半旗的頂級待遇,比如史達林,胡志明,格奧爾基·達米揚諾夫等人,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和我們一樣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領袖。
  • 中國和瑞典慶祝建交六十周年
    1950年5月9日,瑞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由此打破了中國在西方的外交孤立。北京和斯德哥爾摩分別成立了大使館。 六十年後,兩國關係已臻成熟。中國和瑞典的經貿合作日益密切。 瑞典駐上海總領事姚漢森(Bengt Johansson)先生說:「我對雙方關係的發展及其在新領域的穩步拓展感到高興。
  • 英國1950年1月率先承認新中國,為何直到1972年中英才建交?
    並且,英國政府在「紫石英號」事件後並沒有放棄既定政策,南京解放後,英國大使館也留在了原地。與英國急於同即將建立的新中國發生外交關係相反,未來的新中國領袖們在制定新中國外交戰略時早早地確定了不急於同西方國家建交的方針。但是新中國並沒有關閉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大門。
  • 中國和瑞典慶祝建交六十周年
    1950年5月9日,瑞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由此打破了中國在西方的外交孤立。北京和斯德哥爾摩分別成立了大使館。 六十年後,兩國關係已臻成熟。中國和瑞典的經貿合作日益密切。 瑞典駐上海總領事姚漢森(Bengt Johansson)先生說:「我對雙方關係的發展及其在新領域的穩步拓展感到高興。
  • 解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越關係:八年抗法鬥爭與邊界戰役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越關係片段追述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越關係晴空萬裡中越友誼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和胡志明等兩國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的。新中國是第一個與越南建交的國家。中國在越南八年抗法鬥爭中給予越南怎樣的幫助?陳賡參與邊界戰役中做出了怎樣的決策?中國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建立駐越大使館的?本文將為你一一呈現。
  • 俄羅斯將首次播放新中國成立彩色紀錄片
    (觀察者網訊) 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4日報導, 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歷史"頻道主編、紀錄片導演阿列克謝∙傑尼索夫表示,俄羅斯電影檔案中發現的大部分(關於新中國成立)彩色新聞紀錄影片此前從未向公眾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