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年夜飯吃什麼?中國最摩登的城市,也保留傳統的年夜飯習俗

2020-12-18 麻小薯的旅行世界

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

剛過完除夕夜,你家的年夜飯是怎樣的呢?過年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全家人圍坐在桌前,吃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與許久不見的家人在年夜飯上聊聊家長裡短。而今年的年夜飯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人都選擇在家裡吃年夜飯,甚至很多人退訂了原本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搶著定好的年夜飯。

那麼今年你在家裡都吃點什麼呢?作為全國經濟中心的上海,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其實也有著傳統的年夜飯特色,有幾道菜是年年必有,而上海的年夜飯習俗也透露著江南地區的特色,那老上海的年夜飯都有哪些講究呢?

上海人吃年夜飯,有一樣東西不會少,就是圓臺面,無論是在家吃還是上飯館吃。因為上海人講究排場,所以圓臺面的尺寸大小,都能顯示出這家人對於年夜飯的重視程度。每當大年夜這天,全家老少圍坐在大圓桌旁,用一頓豐盛的美食來告別這一年。

上海年夜飯的上菜順序非常講究,第一輪上的是冷菜,冷菜屬於開胃前菜,強調討口彩。冷菜中的王牌就是四喜烤麩,上海年夜飯的講究多,菜名要討口彩,喜字討喜,而烤麩諧音靠夫,寓意家裡的男人來年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上海人喜歡吃甜口,所以甜滋滋的烤麩就成了整桌菜最受歡迎的一道。

涼菜中還有海蜇皮和皮蛋很受上海老一輩人的喜歡,這兩樣也是上海人年夜飯檯面上必備的菜色,上海人平時生活過得經濟實惠,但又想吃點河鮮,而海蜇皮的價格比海蜇頭便宜,所以涼拌海蜇皮就成了經濟又實惠的涼菜。而皮蛋向來就是中國人超喜歡外國人聞之色變的奇怪食物,上海人也喜歡吃皮蛋,皮蛋配醬油,過年時再來點小酒,即便沒有大魚大肉,也吃得有滋有味。

而另一道一定會有的就是燻魚,將青魚去頭去尾,放滾油裡炸至金黃出鍋,再浸入醬油中,等醬油味融進魚肉中就能開吃了,上海人喜歡濃油赤醬,而燻魚所具備的鮮、甜、香、濃,就成了上海年夜飯桌上的元老級涼菜。

涼菜完了就是熱菜,對於小孩子來說,最喜歡的就是糖醋排條,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濃油赤醬,永遠是飯桌上最先被清空的菜。糖醋小排骨肉相連,肉質緊實,濃稠的醬汁澆在飯上,是絕佳的下飯菜。

其次是水晶蝦仁,如果過年沒有這道菜,年夜飯似乎就沒那麼完整,這些蝦仁也不是冰凍的那種,而是用整隻蝦徒手剝去筋的。有的家庭喜歡單炒蝦仁,也就是最原汁原味的水晶蝦仁,有的喜歡配著青豆、筍丁一起炒,將蝦仁點綴得有聲有色。

上海人年夜飯的桌上有一道菜,名字非常喜慶,就是全家福,是年夜飯的大菜,底湯是雞湯,會用火腿和鹹肉吊鮮,裡面的食材非常豐富,肉圓、肉皮、冬筍、燻魚、菠菜、百葉包、線粉,就像一個小火鍋。

而說到點心,八寶飯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八寶飯,但似乎只有在上海,八寶飯才做得格外精緻,一整個八寶飯,蒸得半透明的糯米,筷子一戳,豆沙就滿溢出來,裡面鑲嵌著各種乾果,寓意著甜甜蜜蜜。再甜點之外,也會來點鹹點,春卷就是最好的搭配,脆脆的金色外皮包裹著黃芽菜肉絲冬筍香菇,用料可謂非常實在。

雖然說如今的年味淡了,下館子的也多了,但許多傳統的上海人還是會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備足豐富的美食,來與家人共聚。今年的大年三十與眾不同,許多人沒有辦法與家人團聚,而要上前線,而我們也只有乖乖待在家裡,陪伴家人,才是能做得最多的。那麼今年你的年夜飯吃什麼呢?你的家鄉有什麼特色的年夜飯菜色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年夜飯的由來?年夜飯的禁忌是什麼?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
    什麼是年夜飯?年夜飯特指農曆除夕晚餐。也是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頓晚餐。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古老的傳統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眾多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過年不回家這也讓年夜飯成為了空談。年夜飯的由來?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接著就是守歲。
  • 大年三十年夜飯,一家人團團圓圓聚一桌,你家年夜飯都有什麼習俗
    在傳統春節,出門在外的人不管山高路遠、天寒地凍,回家的路有多艱辛,他們卻依然想著在大年三十年夜飯前趕回老家,就是為了能與家人團聚,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吃頓年夜飯。年夜飯,是春節期間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家庭宴會。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 上海人過年又興"土味兒" 買"土"年貨回家吃年夜飯
    素來以「海派」「洋氣」著稱的上海人,今年春節又興起了「土味兒」。從備辦年貨、吃年夜飯,到新春採購、商家營銷,帶著幾分「土氣」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習俗重受青睞。   「土」年貨俏起來   大米、糯米、傳統糕點……這些並不起眼的「土疙瘩」,今年成了上海頗為俏銷的年貨、年禮。
  • 年夜飯大調查:花了多少錢?吃的是什麼?
    對於中國人來說,年夜飯是春節最閃亮的「巔峰時刻」——一年中所有的辛勞、思念,都在圍坐團聚享受美味的這一刻,化為濃濃的親情與幸福。2018年的年夜飯你花了多少錢?在哪兒吃的?吃的是什麼?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10人一桌的年夜飯基本2000元,人均「起步價」100元至150元,高的要到300元。二線城市的年夜飯價格也並不低。
  • 2018年除夕夜吃什麼好?除夕年夜飯傳統食物盤點
    2018年除夕夜吃什麼好?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 年夜飯的由來 傳統年夜飯的8道食譜
    過年回家,除了看看許久未見的父母,享受一家人難得的團聚時光,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合家團圓的吃一頓年夜飯。 除夕晚上的那一桌飄香四溢的年夜飯,是家家戶戶過年最重要的儀式感,沒有年夜飯,這個年都過得沒滋沒味的。
  • 大年三十 | 包郵區年夜飯吃什麼?
    大年三十,滿含期待的團員家宴即將展開:粵菜結合本幫菜吃出海派滋補新意,取盡江南食材的杭幫菜堅守傳統習俗與風味,魚米之鄉的水鮮加一點黃酒變得出神入化……
  • 年夜飯吃什麼?全國各地的過年「硬菜」熱乎出鍋嘍!
    除了四熱和四冷,還得有四肉菜,四湯菜,北京人吃的就是全面。上海上海人過年置辦年夜飯的菜式雖然不盡相同,但有8道菜是誰家飯桌上都不會少的。東北地區的年夜飯除了小雞燉蘑菇等大家熟知的菜,豬皮凍、醬雞爪子、蒸螃蟹以及蒸蝦等,也出現在東北人的飯桌上。陝西人吃年夜飯,就不用多說了。
  • 年夜飯的來歷 年夜飯的菜名及意義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年,大年三十最重要的習俗之一是年夜飯。年夜飯上的菜都是很有寓意的。那麼,年夜飯的來歷是什麼呢?年夜飯上的菜名及意義又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年夜飯的來歷  一年一次的年夜飯主要指的是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人們會在拜祭神靈與祖先之後團圓聚餐。在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等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
  • 天南海北年夜飯:煙臺「特色」年夜飯傳統製作,南方人多半沒吃過
    01本期導讀:天南海北年夜飯:煙臺「特色」年夜飯傳統製作,南方人多半沒吃過今天是北方的小年夜,明天是南方的小年夜,小年夜一家人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吃頓紅紅火火的小年夜的晚餐,也當是給年夜飯提前練手了。早早預習一遍,春節準備年夜飯也不至於慌慌張張,年夜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每個地方也總有自己「拿手」的特色過年飯。煙臺「特色」年夜飯--應當數膠東的大餑餑,傳統製作,南方人多半沒吃過。每到過年一家人聚在一起,都會準備各種各種的大餑餑,祭祖或者供奉先祖都會用到,還會做一些送禮或者是過年期間吃。
  • 南北方年夜飯吃什麼?2018年各地年夜飯菜譜大全
    2018年夜飯什麼時候吃  年夜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的時候吃。  農曆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晚上的最後一頓飯就被叫做年夜飯,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又稱「團圓飯」、「團年」或「合家歡」,這頓飯意味著告別舊歲迎來新歲。
  • 除夕年夜飯的來歷,南北方年夜飯差異大,你更喜歡在哪裡過年
    過年最少不了的當然是年夜飯了,那麼年夜飯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年夜飯,中國南北方的年夜飯有什麼特點或區別呢?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我國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了,而這飯可是要慢慢吃地,從入席開時,一直吃到深夜,表示對逝去歲月的留戀之情,以及對新年的美好期望。
  • 去哪兒吃年夜飯?「年夜飯旅遊團」來了
    「年夜飯」旅遊產品由此應運而生。   來自上海的王阿姨報了一家五口的「蘇州+烏鎮+無錫拈花灣3日2晚跟團遊(5鑽)」年夜飯旅行產品,人均1500元左右。行程包含了價值1888元/桌的拈花灣5鑽酒店「歡天喜地年夜飯」,在拈花灣古鎮和烏鎮西柵古鎮內住宿。   「之所以選擇年三十報團出發,是因為旅遊吃年夜飯的形式,既熱鬧有年味,又省錢省力。」
  • 你們年夜飯都吃什麼,你認為哪幾道菜是年夜飯裡必不可少的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之為團圓飯,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我國地域廣袤,氣候溫差大,從而衍生了截然不同的南北差異飲食文化。年夜飯,不只是吃美食,更是我們中國文化的象徵。
  • 年夜飯的由來 閩南人年夜飯習俗盤點
    年夜飯的由來  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接著就是守歲。  西晉周處的《風土誌》 說:「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 蔣介石退守臺灣,春節除夕夜一個習俗,仍保留在大陸時的傳統
    蔣同樣要求他的兒孫也要學習傳統文化,日常生活中講著寧波家鄉話。到了蔣家的第4代,移民到加拿大的蔣經國兒子蔣孝勇,擔心孩子丟了中國文化,為培養興趣,讓他們從讀金庸小說開始。每逢過春節,蔣介石讓管家張燈結彩,布置的跟大陸過年氣氛一樣。
  • 我們和7個有趣的年輕人聊了聊,今年的年夜飯準備吃什麼
    可能我們會懶洋洋的,也可能到那時,我們已經把考伯沙拉、泰式冬陰功湯、三文魚蘆筍和氣泡酒變成年夜飯裡的新傳統,也未可知。新的一年,祝假期愉快、吃得開心。四川羊肉湯 (Yuki 供圖)年夜飯呢,一般是家裡的長輩做,但現在我也願意回家露一手,一起做一起吃、我擅長做涼菜,各種涼菜,今年我準備挑戰川式的紅燒牛肉+滬式南乳紅燒肉。紅燒肉是在上海生活的時候看美食節目學的,四川年味大多都是家常菜,我想在菜式或者擺盤上有點創新(笑)比如做點海鮮類的,潮汕的醃蝦醃蟹,還有泰式冬陰功湯。
  • 中國過年吃年夜飯,越南吃什麼?為什麼靠海卻不吃海鮮?答案亮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春節了,我們知道在中國春節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在鍋春節的時候,我們會準備非常豐盛的年夜飯,而且一家人在一起非常熱鬧,那我們隔壁的越南之前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他們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中國過年吃年夜飯,越南吃什麼?為什麼靠海卻不吃海鮮?答案亮了。
  • 福州人年夜飯吃什麼?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一年一度的團圓飯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沒有什麼比和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團圓飯更重要了。
  • 舌尖上的新年 大年三十年夜飯,你家吃什麼?
    ,但以農業文明為底色的年夜飯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它可能來自你的記憶深處,可能來自幼時年夜飯的餐桌,它可能是爸爸做的糖醋排骨,可能是媽媽炒的蛋炒飯。無論你有多孤獨多心煩意亂,只需一口你便會明白,這個味道,總會無條件地接納你。當然,重要的不是我們吃什麼,而是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