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濤:比乘竹排上學更寒心的是「配備救生衣」

2020-12-14 齊魯時評

  作者:王傳濤

  廣西藤縣陳平村小學陳山分校是藤縣古龍鎮陳平小學的一個教學點,有30多名學生的家與學校之間隔著一座中型水庫——大壬水庫。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這30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撐著竹筏,渡過約500米的水面去上學。對於這樣的危境,學校多次向上級部門與教育局反映過,當地教育局也為孩子們配備了救生衣,要求一旦遇上大風大雨天氣,就通知孩子不用來上課。(9月8日新華網)

  「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現在才明白,李雙江的歌不僅僅唱給了「閃閃的紅星」潘冬子,而且,唱給了廣西藤縣的30多名小學生。然而,看到30幾名孩子這安全感全無的上學之路,所有在歌曲裡或是唐詩宋詞裡聽到看到的關於「竹排江中遊」的美好畫卷,都完全沒有了美感,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殘酷與現實的逼仄。

  在此新聞報導中,筆者注意到,當地的教育局並非完全沒有「不作為」——他們為孩子們免費配備了救生衣。看到這樣的場景,筆者並沒有被教育局的行為感動,而是非常痛恨這種做法。看著孩子們穿著救生衣的場景,筆者有了幾種「穿越」感覺:一是,身著救生衣的孩子,像極了抗洪救災中的那些戰士,然而,問題是,孩子們應該成為戰士嗎?二是,發放救生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落水,可是,當地教育部門為什麼不能像新聞報導出現在網上之後一樣「高度重視」、「尋求解決方案」呢?難道就是要讓孩子們「落水不死」就完事?

  「配備救生衣」簡直像一個笑話。它諷刺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等標語;它蔑視了「以對待孩子的態度來評判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的國際標準。而對比之下,再看一看該縣領導、教育局領導的坐駕,我們似乎就能明白,有些口號僅僅是說的,而不是做的;有的他們已經做了的,從來不會在口號上進行宣傳。

  還是要提一提那一直沒有燒開的「教育投資佔GDP的4%」這一壺水。在去年「兩會」上,我們得知,這個4%的目標,已經實現了。可是,現實是現實,數據是數據,到現在為止,大量事實仍然表徵著這樣的基本情況:要麼,4%的目標沒有實現,只是一個謊言;要麼,教育投資嚴重不均,有些孩子能在教育體制中吃到肉,有些孩子卻連肉丁也吃不到,連肉湯也喝不著。尤其是看一看「天梯上學」、「索道上學」、「竹排上學」這些照片,所有的美好便都可能會成為噩夢。

  我又想起了那部電影——《走路上學》。這部拍攝於2010年的寫實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瓦娃和娜香小姐弟倆,為了到江對面學校去上學,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故事。電影的結局很是美好——在社會各屆的幫助下,當地建成了一座「愛心橋」,瓦娃和娜香最終實現了走路上學的願望。這樣的故事容易催人淚下,也容易成為青少年的心靈雞湯。最終該電影也大獲成功,攬獎無數。可是,我在想的是,難道安安全全去上學不應該是這些孩子的正當權利嗎?政府部門到底為這些孩子做了什麼?

  上學用的交通工具和走的路徑、午休的地點、午餐的質量——這是當下教育中,最先要解決的三個問題。在筆者看來,現實之中,最讓人無法接受的不是以上三個問題得不到解決,而是政府的公車、政府的辦公樓和他們的內部餐廳,讓生活出現了太多的「倒掛」現象。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

;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飛機上為何配備救生衣?
    當然,細心的觀眾還會看到露絲身上穿著的救生衣。無論是乘船還是乘飛機,當這些交通工具在海上遇到緊急情況或需要迫降在海上時,救生衣就成為乘客們生的希望。那麼,有人會問,當飛機飛內陸航線時還需要配備救生衣嗎?對乘客而言,救生衣究竟有哪些用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來談一談機上的救生衣。說到救生衣,許多乘客都會想到海上撤離。
  • 俄舟橋部隊將配備「二合一」防彈救生衣
    新華社莫斯科8月13日電  作為擔負渡河工程保障任務的工程兵,舟橋部隊士兵有時需要同時穿上防彈衣和救生衣。現在,俄羅斯國防部決定為這些士兵配備一種防彈和漂浮功能「二合一」的新式救生衣。  據俄軍事觀察網站近日報導,這種救生衣型號為「海盜船MP」,外觀猶如坎肩,前胸、後背、兩肋、腹股溝等重要部位配有內襯護甲,總重約3千克。  俄專家介紹,救生衣護甲由芳族聚醯胺纖維製成,材料強度是鋼鐵的數倍,但密度遠小於鋼鐵,且完全不吸水。防彈性能方面,部分重點部位護甲可抵禦常用槍械在5米外射出的7.62毫米口徑子彈。漂浮性能方面,該救生衣能使使用者連續漂浮10小時。
  • 上學要坐船鄉村老師給學生買救生衣
    國內統一刊號:CN43-0057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上學要坐船鄉村老師給學生買救生衣
  • 強化救生設施標準 韓國沿海客輪將配備幼兒救生衣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為強化沿海船舶的救生設施標準,韓國海洋水產部於當地時間4日表示,將在2020年前推行沿海客輪義務配備幼兒救生衣等方案。韓國海洋水產部表示,最近搭乘沿海客輪的乘客持續增加,但船上往往僅配備成人及兒童救生衣,而幼兒救生衣不是過於肥大很容易脫落就是難以穿戴,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強化相關的救生設施標準,韓國將在2020年前推行上述方案。
  • 滬要求公園遊船配備救生衣 部分存在問題須立即整改
    東方網4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4月5日,晨報對本市公園的遊船、遊艇項目進行了多地探訪,發現了一些安全隱患,如救生設備不足,遊客不穿救生衣,相關文章已刊登在4月6日A21版。記者昨天獲悉,市公園管理中心從本周一開始,進行了為期3天的公園遊船項目安全檢查,發現部分公園仍未配備足夠的救生設備,另外,遊客隨意在湖邊上下船、安全檢查制度也未落實。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日市公園管理中心將下發通知,要求各公園遊船項目為每名遊客準備救生衣、配備足夠的救生設備,同時安排好各項安全檢查。
  • 車內配備救生衣、圈迫在眉睫了
    那麼,我們通過這個「安全錘」的事情,有關部門是否也應督促公交車公司,可以考慮每輛公交車再強制配備上「救生衣」、「救生圈」等等之類的救生用品呢。都說水火無情,公交車上面因為火情或者其他危險開不了門,打不開窗,已經配備了安全錘,那麼當公交車因不慎墜江、墜河、墜海等情況下,倘若公交車上都配備一定量的救生衣、救生圈等等,我們的乘客在落水後,也會相互自救,也一定能大大減少人員傷亡概率。
  • 濰坊海事處發放高檔救生衣 配有法寶乘客更安全
    市海上搜救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向市民演示新式救生衣的各項功能。  濰坊海事處免費發放200件高檔救生衣,多了信號燈、哨子和夥伴繩  隨著濰坊市水上旅遊行業的迅速發展,水上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10月31日,濰坊海事處向濰坊市旅遊船公司免費發放200件高檔救生衣,並要求旅遊船必須按乘客定額100%標準配備足夠的救生衣,以保證乘客安全。
  • 海口泛舟東湖項目從未向遊客提供救生衣[圖]
    在太湖三山島附近水域,其中8人所乘快艇撞上兩艘貨船間的拖曳纜繩。快艇上的人員都沒有穿救生衣,導致2人死亡、2人落水後失蹤的重大事故。  商報記者走訪海口和三亞部分水上旅遊項目,發現大部分水上項目的救生設備都比較齊全,管理也相對完善。但海口東湖泛舟卻沒有向遊客提供救生衣,安全狀況堪憂。
  • 邵陽沉船事故續:官方暗訪渡口 渡船配備救生衣
    9月14日,邵陽縣塘田市鎮渡口,渡船已配備救生衣。沉船事故發生後,邵陽加強渡口監管,派出專人巡查嚴禁超載,並在客船上配備22件救生衣和消防設備,規定乘客坐船必須穿著救生衣,未成年人過渡須由老師或家長護送。
  • 為什麼飛機上準備的都是救生衣,卻不是降落傘?
    飛機準備的是救生衣,而不是降落傘,在看完原因後才明白:飛機旅行已經逐漸普及,每個人基本上都是乘飛機旅行的。飛機的速度很快,安全係數很高,自然是每個人的第一選擇。有一些緊急的會議和重要的事情,都是通過坐飛機去參加。但是,我們逐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飛機是用救生衣而不是降落傘來準備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看看它。
  • 航班不配救生衣符合民航局規定不能成為"擋箭牌"
    本報10月14日刊發的一封讀者來信《救生衣在哪裡》,引來很多讀者關注和追問。來信所涉及的南航這樣答覆:該航線不需要配備救生衣,這符合民航局的規定。記者多方聯繫民航局,卻未得到任何答案。一些讀者表示:每次乘飛機都要學習一遍安全常識,很多航班還有乘務員演示如何穿戴救生衣,對於救生衣是否存在從未懷疑過,難道這僅僅是個玩笑?
  • 王傳濤:「方舟子與崔永元案」已變成無意義的私鬥
    原標題:王傳濤:「方舟子與崔永元案」已變成無意義的私鬥  作者:王傳濤   因「轉移基因食品該不該吃」產生罵戰,方舟子和崔永元從微博鬧上法庭。22日上午,方舟子認為崔永元用微博侮辱、誹謗自己,向崔索賠30餘萬;而崔永元則提出反訴稱方舟子用微博侮辱、誹謗自己,索賠67餘萬元。兩人庭上互指對方「惡意訴訟」。
  • 海口海事局救生衣行動:60套救生衣贈曲口三渡船
    海事人員解說救生衣新功能。(通訊員供圖)  南海網海口11月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黃丹)11月1日上午,海口海事局深入轄區曲口渡口開展「救生衣行動」,將60套救生衣免費贈送該渡口三艘渡船,並詳細解釋穿戴救生衣的必要性以及穿戴方法,渡船渡工也對贈送的救生衣進行了試穿。渡船渡工對海事部門表達感謝,並表示這些救生衣不僅節省了他們的開支,解決渡口實際問題,也保證了乘客的安全。
  • 建議家庭配備AED、救生衣等
    其中,基礎版是災害發生第一時間自救互救所必需的物品,主要包括應急物品、應急工具和應急藥具在內的3大類共計12種物資清單,可作為家庭必備應急物品清單參考;擴充版是在基礎版的基礎上進行擴充,用來滿足更全面及特殊人群的應急需求,主要包括水和食品、生活用品、應急工具、應急藥具和重要物品及文件資料在內的5大類共計66種物資清單,各家庭可結合實際,作為擴充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參考。
  • 乘竹排穿越於兩國之間欣賞晨霧環繞的德天跨國大瀑布
    下了環保車沿著河邊的小路向前走,就可以看到德天瀑布,也可以坐竹排從水中近距離的欣賞德天大瀑布。為了更好的感受德天瀑布的壯麗,我們打算去乘坐竹排我們的竹排剛一離岸,越南的幾條小船就靠了過來,販賣一些土特產還有香菸。
  • 福建海事局向沿海渡口渡船免費贈送標準化救生衣
    海事人員正在教授船員如何使用新發放的救生衣。東南網10月17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10月17日上午,福建海事局在平潭蘇澳渡口舉行向福建沿海渡口渡船免費贈送救生衣活動,將890件標準化救生衣免費分發給沿海4個地市的100餘艘渡船,服務民眾安全便捷出行,保障其渡船航行安全。
  • 740件救生衣,送上渡船保安全
    為提升水上救生能力,確保過渡百姓的安全,濟寧市地方海事局於近期向轄區渡口渡船免費發放救生衣。據了解,此次發放救生衣的數量有740件,陸續對具備合法手續的渡船免費發放。  海事部門發放救生衣,但如果乘坐渡船的市民不穿,那這些救生衣也就形同虛設。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乘客都不會主動穿上救生衣,特別是湖區百姓,更是不願穿。
  • 學生搭船上學,他給每個人買了救生衣
    剛回到平口完小任教一個月,劉習聰就給班上每名學生都買了救生衣,還給學生配置了雨衣、水鞋、防寒帽和手電,並教他們一些急救措施。但多數時候,劉習聰仍堅持親自護送學生過河回家,送完孩子回到自己家都是深夜11點了。    有一次,劉習聰送班上6名學生搭乘一艘鐵質渡船回家,途中河面上突然颳起大浪,河水灌進船裡大概10釐米深。
  • 5米以下小型船都應配足救生衣
    無論是休閒遊樂的遊船、小快艇,還是孩子們喜愛的碰碰船,長度在5米以下的小型船舶都應為每個乘員配備一件救生衣,每個兒童則應配備一件兒童救生衣。不過,如果設計時未配備遮陽棚,在使用的過程中,也不應再額外加裝。  為了避免超載,《規範》特別明確,船舶應按允許載客的可用面積和設置的固定座位核定載客人數,每一乘客設置一個固定坐椅;若為座箱,每一乘客座位寬度不小於0.4米;核定的乘員總人數不超過6人。
  • 救生衣是什麼材料 救生衣裡面是什麼
    救生衣是什麼材料 救生衣裡面是什麼 2019-11-04 16:06: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救生衣是什麼材料?救生衣裡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