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白菜,聽到菜名人們就明白了這道菜的主要食材,並且腦中自動浮現開水煮白菜的畫面,並不覺得有什麼美味可言。然而正宗的開水白菜絕不只是表面「水煮菜」那麼簡單,它位列四川十大名菜,曾被周恩來周總理點名加入國宴,自此成為國宴第一鮮,招待了中外的無數名人。
據傳這道菜是清末的一位御廚所創製,御廚黃敬臨來自四川,是一位川菜名廚,受到慈禧的賞識,因此遭到一些小人的嫉妒和排擠。很多人暗地裡嫉妒他但不好明面上為難他,便貶低川菜,說川菜味道麻辣,是底層人吃的東西,外觀粗俗不應當入貴人的口。黃敬臨為了穩固地位,絞盡腦汁經過百般嘗試,創立了一道足以留名美食史的千古名菜——開水白菜,化最繁為最簡,滋味妙不可言,為川菜正了名。
開水白菜看起來樸實無華,清澈明亮的湯麵上漂浮著幾片嫩白嫩綠相見的白菜葉子,散發清香的氣息,一掃川菜色彩濃烈口味厚重的傳統印象,味道清鮮柔美,稍作品嘗便覺勝過萬般的佳餚。有人曾作點評,開水白菜是白菜一元開水千金,意思很明白了,開水白菜的精髓就在於它的開水,即所用的湯底。開水白菜不在乎主料的浮華與否,在於用湯的嚴謹與苛求。樸實無華的表象下盡顯精煉的菜品味道與深厚的造詣。
四川的廚師對於湯水的要求代代相傳:味要濃厚而不油膩,清鮮而不淡薄。開水白菜的湯水看似清澈如水,實則經過了許多道工序。先用老母鴨、老母雞、排骨、火腿、乾貝燉成一鍋湯,烹製時間大約為四個小時。再選取細嫩的雞胸肉,剁碎成茸狀,倒入鮮湯攪拌成漿水,再倒入鍋中,起到吸附雜質的作用,反覆幾次後,鍋中略顯渾濁的湯水徹底變成清透入水,散發出一陣陣撲鼻而不濃烈的鮮香。
白菜取材也不能隨便,用的是將熟未熟的東北大白菜,取其中發黃的嫩心,微微過熱水後用清水漂冷,去除菜腥味,最後用做好的湯水反覆淋澆至燙熟,用過的湯水倒掉。燙好的菜心放進碗底,輕輕往裡上面倒入新鮮的湯水,開水白菜就製成了。因為製作過程並不簡單,原料要求極其高,在最初至少需要兩名熟練的大廚掌勺配合,並且要在一個空間寬敞專業設施齊全的廚房中,周圍還需一些熟練的廚師打下手,才能做出一道開水白菜。
在封建時代,這道菜絕不是普通人吃得起的,最初只有慈禧太后一人獨享美味。到了現代,最正宗的版本還是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得起。雖然普通人在家也可以做簡化版的,用好點的雞湯和鮮嫩的白菜,也能嘗到美味,解膩清口,但傳說中一口清湯勝過無數海味山珍的開水白菜只有名廚才能制出。開水白菜看著平平淡淡,品嘗起來卻令人身心愉快,難怪儒雅溫和的周總理獨獨鍾愛它,並欽點加入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