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夜間消費」火熱 服務類消費蘊藏巨大潛力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今年「十一」黃金周各項數據紛紛出爐,夜間消費成為市場亮點之一。此外,旅遊、文化市場上多項消費數據出現增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發展夜間經濟有助於帶動當地整體消費的增長,而旅遊等消費方式的廣受歡迎體現了消費升級的趨勢。

  商務部網站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另外,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

  夜間消費成亮點

  據本報記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上海、北京等地出臺了推動夜間經濟發展、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的相關政策。記者留意到,全國各地夜間消費成了消費數據的亮點之一。

  天津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六個市級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總共實現營業額3384.13萬元,累計客流量達169.25萬人次。浙江省商務廳官網數據顯示,監測武林路國際商業街區夜間人流量比去年國慶黃金周提升15%左右,夜間銷售額約佔整體銷售額的40%。

  從中國銀聯發布的2019年國慶期間銀聯網絡交易數據來看,今年國慶假期夜間22點至凌晨6點,夜間餐飲消費金額同比增長55.5%,高於餐飲行業平均增幅,其中深圳、濰坊、廣州等地成為全國夜間餐飲消費增長最快的城市。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認為,從習慣和文化上來說,夜間消費具備很多特點和特色,如對許多人來說,夜間的餐飲更利於交流和溝通。餐飲可以看作夜間經濟的紐帶,而進一步發展包括餐飲在內的夜間經濟有助於帶動當地整體消費的增長。

  旅遊觀影受熱捧

  從公開數據來看,旅遊、觀影等過節方式受到越來越多民眾青睞。

  商務部網站顯示,國慶期間,一批主旋律影片引發國慶觀影熱潮,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突破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以上。重點監測影城、KTV、主題樂園等體驗型消費場所客流量同比增長20%以上。

  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國慶七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國慶假期,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將達到198萬人次,7天合計出境遊突破700萬人次。

  多項數據增長背後體現了近年來消費升級的趨勢。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表示,旅遊、觀影、看展等消費方式的廣受歡迎體現了居民從物質消費到精神和內容消費的持續升級。從旅遊領域看,眾多新興旅遊線路和目的地的出現反映了居民消費偏好和結構的多元化。同時,觀影數據的增長則體現了內容消費的進一步提升。

  陶金分析稱,未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不斷提高,服務類消費、內容消費、體驗式消費等領域將得到長足發展。

來源: 證券日報    轉自: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詩絮

相關焦點

  • 2019夜間旅遊市場數據報告:消費潛力巨大,品質待提升
    中國旅遊研究院夜間旅遊課題組立足服務人民美好生活,根據研究院自主調研平臺調查數據,系統研究夜遊市場的供需情況、結構特徵、制約因素和發展前景,研究認為,夜間旅遊作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拉動旅遊消費、推動供給側改革和豐富深度文化體驗的重要途徑,將為旅遊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 店寶寶:這個市場蘊藏巨大潛力,你有關注過嗎
    毫無疑問,作為全球唯一老年人口上億的國家,我國的銀髮市場蘊藏著巨大潛力。《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指出,從2014年至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佔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由此看來,隨著老齡化的持續深入和老年人消費潛力的增長,我國的「銀髮市場」正在爆發越來越多的可能。
  • 「黃金周」河南吸「金」強勁 消費市場全面復甦
    政商共謀 釋放消費潛力深入開展「2020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鄭州市「十一黃金周」系列促消費活動採取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商品服務同步促銷、商旅文遊購娛一體的「1+N」模式,涉及零售、餐飲、家居、家電、服裝、汽車、旅遊等多個領域,涵蓋時尚購物、特色餐飲、文娛休閒、旅遊觀光、展銷展會等12大板塊。據商務廳重點監測企業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27家大型商超累計銷售10.35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鄭州市5家商貿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22.1%。
  • 特殊黃金周數據超預期!從十一黃金周看中國消費內增長
    不僅旅遊消費欲望旺盛,黃金周期間家裝、觀影、婚宴、家電、汽車和金銀珠寶等也均呈現明顯「報復性消費」現象。看電影、逛展覽、觀演出、去健身等成為居民休閒度假的熱門選擇。「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網上訂餐、定製旅遊等新型消費在黃金周期間不斷蓬勃壯大。
  • 一起點燃節假日消費熱情(邁入「十四五」·聚焦消費新亮點③)
    過去一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蘊藏的消費潛力在節假日集中釋放,「假日經濟」效應顯現,其中最受益的莫過於旅遊、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行業——   2020年勞動節假期長達5天,期間1.15億人次遊客出行,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   之後的國慶節、中秋節假期重疊,消費規模繼續走高,8天假期裡,全國共接待遊客6.37
  • 消費熱情!「擴大節假日消費」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過去一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蘊藏的消費潛力在節假日集中釋放,「假日經濟」效應顯現,其中最受益的莫過於旅遊、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行業——2020年勞動節假期長達5天,期間1.15億人次遊客出行,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之後的國慶節、中秋節假期重疊,消費規模繼續走高,8天假期裡,全國共接待遊客6.37億人次,鐵路、公路
  • 黃金周「點燃」消費季!江蘇300場文旅消費大餐邀你來體驗
    據介紹,作為文旅消費季的「開場首秀」,長江路文旅集聚區將以「黃金周」點燃「消費季」,推出「1+3+100」系列文旅消費活動,如南京長江路風尚周、長江路東箭道夜巷活動、長江路城市設計展,「品讀研學遊玄武」 「深巷尋味品玄武」 「尋古覓今探玄武」等等,百餘場文旅「潮流」活動為全省系列活動的精彩呈現打好頭陣。
  • 「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夜間消費復甦風頭正勁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一線、新一線城市夜間消費最為活躍,成都更熱衷夜間消費根據「銀杏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從全國夜間消費數據情況來看,以北上廣深南京為代表的一線、新一線城市夜間消費最為活躍,復甦程度大幅領先於二、三線城市。成都市率先拉開夜間消費的帷幕,從今年3月至11月末,成都市夜間消費復甦指數穩居全國首位。
  • 銀聯商務發布「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夜間消費復甦風頭正勁
    一線、新一線城市夜間消費最為活躍,成都更熱衷夜間消費根據「銀杏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從全國夜間消費數據情況來看,以北上廣深南京為代表的一線、新一線城市夜間消費最為活躍,復甦程度大幅領先於二、三線城市。成都市率先拉開夜間消費的帷幕,從今年3月至11月末,成都市夜間消費復甦指數穩居全國首位。
  • 多地出臺措施豐富「夜生活」 夜間經濟成消費新亮點
    鼓勵醫美品牌機構延長夜間服務時間,定期在夜間開展醫美新產品體驗、醫美設備體驗、醫美義診活動、醫美專題講座、醫美行業服務規範宣傳等系列活動。延長公共圖書館夜間開放時間,完善夜間服務設施,建設品牌書店、社區書吧、24小時自習室等。7月,北京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將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
  • 便利店,如何讓夜間消費更便利?
    人民視覺浙江杭州市的消費者夜間在無人便利店購買商品並自助結算。 人民視覺買洗髮水、吃快餐、購報紙雜誌……小區門口24小時提供服務的便利店,是許多城市街頭的一道風景,也成為消費者夜間購物的便利之選。然而,數量不夠多、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影響了便利店滿足人們夜間消費需求的能力。
  • 廣州黃金周接待遊客1400萬人次 文旅消費加速回暖
    一場壯觀的國慶主題燈光秀亮相珠江北岸,改造升級的北京路步行街搶在國慶期間驚豔亮相,200餘場「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吸引八方遊客……這個黃金周,廣州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城市商圈人氣漸旺,居民消費加速回暖。國慶中秋假期,廣州策劃了以「十一黃金周 快樂到廣州」為主題的「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共推出4個主題200餘項活動。鄉村旅遊火熱,紅色文旅成為體驗新熱點,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打卡新亮點。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廣州鄉村遊市場共接待遊客523.77萬人次,其中1日至4日,廣州每日接待鄉村遊遊客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 黃金周結束,消費復甦浪潮席捲全國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首個黃金周,中秋國慶喜相逢拼出8日長假。無論是回鄉,還是出遊;無論是抓緊假期時光辦大事,還是宅家享受難得閒暇;無論是要吃好喝好,還是要愉悅精神……消費行為都不可或缺。隨著「雙節」假期的結束,各項消費數據紛紛出爐,總結而言實物消費、服務消費均亮點頻頻,消費復甦浪潮席捲了全國。歷經疫情,消費對於提振經濟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 瞄準巨大消費潛力 國常會確定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措施
    會議指出,旅遊消費潛力巨大,所以在支持「網際網路+旅遊」措施中明確,支持建設智慧旅遊景區,普及電子地圖、語音導覽等服務,打造特色景區數字展覽館等,推動道路、旅遊廁所等數位化建設;鼓勵景區加大線上營銷力度,引導雲旅遊等新業態發展,出臺規範發展網際網路+旅遊民宿的措施,但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保留線下服務;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加強旅遊安全監測和線上投訴處理,打擊坑蒙拐騙等。
  • 服務企業紛紛推出線上優惠 「雙11」服務消費走俏
    「隨著供給側的產業結構升級,服務業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服務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打破了服務消費供需雙方在時空上的限制,使服務消費市場增長潛力加速釋放。可以說,新技術催生了新業態。」趙萍說。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出臺多項舉措推動線下服務消費加速「觸網」,充分釋放線上經濟潛力。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疫情在深度抑制線下密接式消費的同時,也給線上消費帶來了寶貴的機遇,在線醫療、智能體育、線上教育等服務消費蓬勃發展,要因時順勢、抓住契機,進一步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 中國人文消費蘊藏萬億級市場
    2016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至64.6%,我國經濟結構轉變為服務主導型,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國家層面採取多種措施繼續促進消費轉型升級。大眾生活層面,中國消費者開始有意識地構建生活方式,消費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從功能性層面向精神層面升級。
  • 黃金周消費數據出爐 「吃喝玩樂」全面爆發
    作者:Emma Zhang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也是中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隨著小長假的落幕,不同行業的消費數據也陸續浮出水面。
  • 背街小巷的蝶變新生,錦江夜間經濟激發新一輪消費潛力
    綠楊陰裡穿小巷鬧花深處藏高樓在錦江的巷子裡既有靜謐幽轉之景也不乏喧囂熱鬧之時8月8日,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對錦江區方所、IFS「哈哈轉樂園」、「夜遊錦江」等夜間休閒娛樂項目進行了報導,再一次將錦江的夜間經濟拉回到眾人的視線中。
  • 雀巢&美團:2020餐飲夜間消費與夜宵品類報告(附下載)
    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晚間消費時段延長,夜間餐飲消費正在從夏季專屬向全年延伸。>,餐飲夜間消費上升的趨勢明顯。2、25~35歲是夜間消費主力軍由於中國各地飲食習慣和文化差異較大,夜間餐飲消費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差別。夜間餐飲消費的第一大品類火鍋,在西南和西北地區的熱度最高。
  • 白領夜間消費呈現15大特點:夜間消費不超200元,兩消費場景成夜經濟...
    具體細分不同性別的白領夜間娛樂方式,我們可以發現在聚餐、泡吧等項目上男性均高於女性,而逛書店、上興趣班、美容類自我提升項目上女性數倍於男性。  來自美團平臺的數據顯示,上海人與杭州人最「愛美」,上海的美容美髮美甲等麗人訂單佔全市總訂單的1.02%,杭州的麗人訂單佔全市總訂單的0.94%,包括北京在內,這三座城市在麗人方面的夜間訂單都超越了全國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