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夾山寺——闖王李自成傳說

2020-12-25 湖南行

天下寺院眾多,就寺廟建築而言都有些「審美疲勞」了,但一段傳奇的歷史或者是傳說,吸引我來到石門夾山寺。

這段傳奇是關於李自成的。闖王李自成兵敗後的歸宿,史學界主要有二說。一為通山說,認為李自成是在1644年潰逃至湖北通山九宮山被殺,年僅三十九歲。二為夾山說,即李自成沒有被殺害,而是逃到石門夾山寺禪隱,法名奉天玉大和尚,卒於1674年,終年約七十歲。據說在湖南澧州、石門一帶的民間,也長期流傳著李自成遁跡石門夾山靈泉寺為僧的故事。

到底哪種說法可靠?各有證據,也也都沒有特別可靠的證據。在夾山寺有間簡單的展室,自然展出了不少支持夾山說的證據,主要是清初以來各種文獻資料,包括朝鮮李朝實錄中的記載。歷史學家都說不清楚的事情,我們僅是匆匆一遊,憑這些從文獻中摘出的隻言片語自然更沒資格做出判斷。但參觀了寺院裡及周邊的幾處遺址,倒是讓我愈加相信夾山說了。

一是在寺院裡有一個規模很大的地宮,由大悲殿側後方一門進入地宮,發現地宮內巷道縱橫,連接起一間間地下石屋。據說地宮面積很大,但大部分已坍塌,現在修復的只是一部分。如果是一座普通的寺院,有何必要修建這麼大的一座地宮?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在寺院裡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二是寺院附近的野拂維禪師塔,位於新修建的闖王陵內,系一整塊青灰砂石雕鑿而成,塔身呈鼓型瓜狀,塔身上陰刻:「傳臨濟正宗第三十三世野拂維禪師塔,康熙壬午年四月吉旦。」

據明史專家考證,野拂就是李自成的侄子李過,字補之。順治九年冬,來夾山寺拜「奉天玉和尚」披剃,是臨濟宗第33世傳人,曾「化」得大批錢財使夾山寺「興復舊觀」,最後圓寂於慈利縣成萬聖庵。這座塔是他為了孝守師父陵寢,才立此生塔。而他的師父、「奉天玉和尚」,現在便被支持夾山說的人認為是李自成。

三是1980年發掘出的奉天玉和尚墓,這個墓地有個地下墓室,裡面為一墓三穴,右穴是座化缸,中間是骨灰罈,左穴只剩下若干碎瓦片。在墓室牆壁上看到和一張「壙符碑」的照片,這塊碑就是從墓室左穴出土的。壙符碑兩邊是一幅對聯:身披北鬥頭戴三臺,壽山水遠,石朽人來。中間的字符就看不懂了,雖是漢字筆畫,但組合在一起就如天書,不知其意。陪同的管理處處長給我們解釋,說這些字符隱喻著「闖王陵」三個字,說明夾山寺即為闖王李自成最後的歸宿處。但我也在網上看到一篇學術論文,認為類似的壙符碑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是道教特有的「陽壙符」,並非湖南、陝西獨有,在臺灣,至今仍廣泛使用。

前些年,依託這座奉天玉和尚墓修建了一座「闖王陵」。由紫石牌坊、神道 、陵寢、明樓等組成,基本上仿照帝王陵寢的規制修建。修建這座闖王陵,主要還是出於旅遊開發的角度吧。其實,即便沒有李自成的傳說,夾山寺也值得一看,是真正的古寺。始建於唐,各代屢加修繕,但到民國之後,日益衰落,加之破四舊、「文革」的拆毀,僅存清道光年間重修的大悲殿。

大悲殿總體外形是常見的佛殿,磚木結構,重簷歇山頂,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大殿前簷東西兩側不用柱,而是兩堵呈45°角的山牆,這種形制的佛殿在其他地方還沒有見到過。殿前牆壁上分別嵌有康熙年間的《重修夾山靈泉功德》碑和道光年間的《重修夾山靈泉寺》碑。

近年來,夾山寺陸續恢復了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等,皆為漢地寺廟的標配。但也有特色,進山門,便是一個湖,有九曲橋通往湖心亭,再從橋上走過便能天王殿,加上寺廟所在是一片茂密的山林,古樹參天,如同幽靜的園林,少了些寺院的森嚴。

相關焦點

  • 湖南常德石門夾山寺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導遊詞
    闖王陵園:位於夾山寺西側山坡塢形地,坐西向東佔地30畝,是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兵敗後化名奉天玉禪隱夾山寺圓寂後的安葬地,由一組仿古建築和綠化帶組成,莊嚴肅穆、氣勢雄偉。陵園內有如下景觀:陵衛、李自成禪隱夾山紀念館、永昌池、大順橋、紫石牌坊、神道、石相生、陵寢、野拂塔、明樓、碑刻長廊。
  • 闖王李自成旗倒九宮山,死因謎團至今無法解開
    縣誌講闖王被害的地點是小源口,族譜又說闖王死於牛跡嶺;一個說是程九百聚眾打死的,一個說是他姓金的外甥「鋤死」的。因此,國學大師章太炎曾撰著《李自成遺詩存錄》、《再書李自成事》等文章,對李自成死於九宮山的說法提出「六不可信」的置疑。
  • 我的家鄉——石門
    我的家鄉——石門湖南日報小記者、常德市石門縣第一完全小學276班 周唐秦指導老師:任小玉春天,可以去夾山寺春遊踏青;夏天,可以去爬壺瓶山,去山上避暑;秋天,可以來嘗一嘗石門的橘子;冬天,還可以去東山峰滑雪和賞雪景。春天的夾山寺廣場人山人海,有來寺廟燒香拜佛的,有帶孩子來廣場遊玩放風箏的,還有的三五成群的在人工湖旁邊聊天曬太陽的。夾山寺是石門縣著名的歷史人文景點,國家AAA級景區。
  • 再探青城古鎮闖王李自成墓地
    再探青城古鎮闖王李自成墓地 作者 王新文 自從青城古鎮旅遊業開發以來,關於闖王李自成的故事與傳說就非常之多。採訪的記著全國紛至沓來。以至於青城古鎮文化站,葦茨灣李家,以及闖王李自成墓地成了大家關注的交點。
  • 闖王李自成"吃活人"的真相:福王朱常洵被活燉
    1629年(崇禎二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十一年在潼關戰敗,僅率劉宗敏等十餘人,隱伏商雒叢山中(在豫陝邊區)。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魚腹山(腹一作復)被困,以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其時中原災荒嚴重,階級矛盾極度尖銳。
  • 「楚南名剎」石門夾山靈泉禪院
    常德石門夾山國家森林公園因境內東西雙峰對峙、南北一道中通而得名「夾山」。園內群巒疊翠、空氣清新、環境幽雅,以人文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美,成為江南名勝。 夾山地處洞庭平原與武陵山脈結合部的澧水之濱,距石門縣城10公裡,因「兩山相夾,一道中通」而得名。作為武陵山的餘脈,夾山有著譽滿中外的靈蹤聖跡。這裡是夾山靈泉禪院,俗稱夾山寺,是公開佛教活動場所。夾山寺建於唐朝時期,已有1100多年歷史,曾長期居於澧水流域文化中心位置,也是中國禪茶文化的發源地。
  • 闖王李自成當年留下的寶藏都藏在哪裡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在闖王高迎祥麾下任闖將,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繼稱闖王。
  • 闖王李自成九屠南陽城,實則是為報兩箭之仇
    有一次他在街上實在饑渴難耐,看見路上有西瓜皮,正要彎腰撿起時,竟然有個地主模樣的壞人,惡作劇似的把西瓜皮翻扣在地,並踩上一腳不讓他撿,還取笑他這個陝西來的窮蠻子......被羞辱的李自成懷恨在心,從此便偏執地認為河南人比其他地方的人都壞,暗暗發誓,有朝一日出人頭地,一定要把河南人挨家挨戶殺個乾淨,以報此辱。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並未有正史記載。
  • 洪範寺——李自成的最後歸隱之地?
    村民大多知道寺中隱山大師白天為人晚上化身為龍的傳說,言隱山大師常與龍下棋。  令筆者驚訝和感興趣的是當地居然有一位退休老教師懷疑當年的隱山和尚便是李自成,因沒有證據無法確認,旁人也就一笑了之,並不當真。然而關注李自成十餘年之久的筆者卻引起了注意。
  • 常德石門縣長郭碧勳出鏡《中國推介》向全球推介石門
    其中,壺瓶山被譽為「地球怪圈」上的「自然迷宮」和東半球上的「諾亞方舟」;夾山寺是東亞茶道源頭、闖王李自成兵敗禪隱之地。高峽出平湖、奇泉飛瀑布、溶洞藏石林、茶山伴花海等景色奇觀,常帶給大家「一朝入石門,猶如進畫中」的美妙感受。
  • 李自成侄子李過原來寫了這麼多日記和回憶錄,但是,讀了不許笑喔
    甚至,有關李自成出家的地方,高達十四種說法。這其中,又以禪隱湖南石門夾山寺之說影響最大。實際上,查一下《清世祖實錄》卷十八中收錄的清英親王阿濟格奏報以及《烈皇小識》卷八所附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逆闖伏誅疏》,就可以確知李自成身死於湖北通山縣九宮山下。
  • 石門竟然藏著幾座仙境,夢幻飄渺疑是蓬萊……
    夾山寺 位於夾山寺西側山坡,是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兵敗後禪隱夾山寺圓寂後的安葬地。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氣候溫暖溼潤,有山水環繞,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93.6%,在熱季的閒暇時間來這裡體會佛道禪茶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所街鄉
  • 「原創」 闖王李自成:為什麼我打不過清軍?
    九宮山風景今天是侯老師採訪的第三站,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景區開了一家網紅民宿,據說生意興隆,遊客盈門。在當地旅遊部門的幫助下,我和闖王約定了訪談的時間。2020年7月的一天,我在九宮山景區管理處一位朋友的陪同下,順利到達了闖王的民宿。
  • 銅川濟陽寨 宋塔的冬季回憶 明朝防範闖王李自成?
    銅川市印臺濟陽寨,位於市一中和市五中後山,曾於明末防範闖王李自成南下侵襲而在同官城西丘塬上所建,後因寇慎出名。闖王李自成
  • 「闖王」李自成留給南陽的兩個遺蹟,一個成廢墟、一個無人注意
    01文化遺蹟:大約50年前,當姚雪垠先生筆下的長篇小說《李自成》問世時,一時風靡全國,作為茅盾文學獎的獲得者、這是姚老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姚老輾轉三十年的心血李自成與南陽李自成與南陽的瓜葛,源於「九洗南陽」的這一歷史事件!很多年以後,人們回看這段歷史,都對這一事件有著深深的不解。偌大的南陽怎就讓闖王如此的憤恨,竟「九洗南陽」?當翻開記載,從中才能看到那個曾經「輝煌」的南陽城!那個兵家必爭之地!
  • 石門打開湘鄂邊界旅遊大門 迎來國慶開門紅
    參觀遊覽夾山寺。遊龍王洞。遊壺瓶山大峽谷。紅網時刻常德10月8日訊(通訊員 王建平 汪盛前)「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國慶假期間,位於湘鄂邊界的常德石門各大景區,先後有40多家湖北荊州旅行社積極組團到石門旅遊,使很多來自湖北的遊客首次遊覽了僅一山之隔的壺瓶山美麗風光,全縣7天長假接待的旅遊人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石門縣是革命老區,旅遊資源豐富,南有「千年禪茶夾山寺」、中有「億年龍宮龍王洞」、北有「湖南屋脊壺瓶山」等有名的景區景點。
  • 2020旅遊宣傳片:這裡是石門
    這裡是石門湖南特色旅遊名村、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羅坪朝幕雲遮霧繞四季鮮麗如新仙陽湖翠嶺環水、一碧萬頃湖水美、魚兒肥是釣魚者的快樂大本營瀟湘楹聯第一鎮——維新是紅軍名將王爾琢及抗日名將鄭洞國故裡徐向前元帥題名龍王洞等旅遊景點珍珠般地鑲嵌於湖光山色之間唐宋元三朝御修的楚南名剎——夾山寺
  • 撲朔迷離的李自成寶藏在哪?300年追尋無果,十三種傳說哪個可信
    正如張獻忠江口沉寶傳說一樣,三百年來被無數「探寶人」追尋。 2017年,考古人員展開「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挖掘工作,找回了12000多件寶貝,證實了民間傳言不全是謠言。張獻忠僅是個「西南王」,李自成是天子,他獲得的巨額財寶,都到那裡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