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國力羸弱喪失了大片國土,清朝最大時疆域約為1316萬平方公裡,還被當時的西方稱為「東亞病夫」。其實如果真算起來,我們還不是最慘的,被蔑稱為「西亞病夫」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損失的國土更多。
奧斯曼也曾是個盛極一時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最廣時疆域也達到了550萬平方公裡,可惜因為各種原因慢慢掉了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更是因為與俄羅斯的世仇而站錯隊,最終被肢解。
本來《色佛爾條約》下的土耳其會更慘,西邊很大一部分國土要歸於希臘,東邊大部國土要讓給亞美尼亞,國內還有個庫德人鬧騰。
不過土耳其硬生生出了個猛人凱末爾逆天改命,靠著軍事實現了現代化土耳其的獨立。
一、土耳其的世俗化
凱末爾在從軍之初就讀了很多西方文學家的著作,明白奧斯曼帝國最大的弊端就是封建思想太過落後,於是在上臺之後全面西化世俗化,對於很多穆斯林行為、禮節予以打擊,取締蘇丹與哈裡發的宗教權威,還有為了緩和與西方的關係,將做了幾百年清真寺的索菲亞教堂改成博物館。
因其有鐵腕手段加上兵權在握,他在世時一切規定都能順利地推行下去。
但是很遺憾,他只領導了土耳其十五年,對於現代國家的領導人來說十五年是很長,但是要放在一個被伊斯蘭統治了數百年並且穆斯林佔全國人口95%的國家來說就太短了。
凱末爾生前能憑藉個人威望壓制,但他一死繼承者顯然沒有那個能力,不過他還留了一個火種——軍隊。
因為凱末爾生前主張的西方式現代民主,因此有很多人都誤解其意。
1945年,凱末爾的繼任者兼好戰友伊諾努總統公然表示土耳其不應該沒有反對黨,必須要建立一個『多黨制』的現代民主國家,受到總統的鼓勵,沒多久土耳其就成立了24個反對黨。
在這24個黨中,有不少就是以伊斯蘭傳統交易為綱領的,沒辦法,畢竟佔比太大。
二、世俗與保守的反覆拉鋸
1950年到1960年,民選的保守民主黨掌權,開上了倒車轉回到伊斯蘭化。
1960年,軍隊發生政變,將政權交還到世俗派手中。
1971年,伊斯蘭運動復興愈演愈烈,軍方眼看不對,再次政變。
1980年,政黨鬥爭猛烈,伊斯蘭宗旨佔據上風,軍隊又又政變。只是這時民間的伊斯蘭化以前無法阻止,很多凱末爾時期禁止的事情都被堂而皇之擺上檯面。
1997年,軍方為世俗化又又又政變。
40年不到的時間就發生過4次政變,由此可見其國內的保守勢力有多強大。
凱末爾為世俗化的土耳其留下的火種也只能燃到這了。
2002年,正發黨上臺,重又走回了伊斯蘭化。
正發黨黨魁埃爾多安。
三、保守派逐漸全面掌權
埃爾多安此人是一個極為虔誠的穆斯林,早在上臺前就因為當眾朗誦那首著名的「宣禮塔是我們的...」被捕,足見其對伊斯蘭保守文化的狂熱。
他上臺後也是一步步試探,凱末爾時期規定婦女在政府機構等重大場合戴傳統頭巾是違法,他偏偏要帶著這樣打扮的老婆出席。
坐穩位置後更是通過民意一步步的消減軍方的權力,他的經濟搞得很好加上穆斯林的人口比例,民意什麼的不在話下,這樣自然也引起的軍方的不滿。
2016年軍隊做了最後一番嘗試,爆發了7.15政變,但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削弱侵蝕,最終只有100多人參與,這群軍人沒有能夠改變再次改變歷史,卻給了機會讓埃爾多安改變歷史。
埃爾多安藉機逮捕了兩千多名軍人,解職了司法系統兩千多人,同樣還有兩千多名警察、幾百名軍人被開除。
近萬安全人員、兩千多名教師被解職,1.5萬教育系統官員、兩萬多教師被要求強制離職。
最小的政變卻動了最多的人,可能用清洗兩個字來形容更為貼切吧。
從此司法、教育、軍隊三大現代化最重要的系統都被保守勢力掌握,這個倒車已經無可避免了。
四、埃爾多安的奧斯曼美夢
現在的埃爾多安也是一時風頭無倆,對內將索菲亞教堂再度改成清真寺,愈加凸顯保守態度。
對外,想要恢復昔日奧斯曼帝國的榮光,近乎實質性地吞併了敘利亞阿夫林地區,扶持伊德利卜當地反政府軍對抗敘利亞政府,也是想著再伺機吞併。
在利比亞直接出兵幫助本已只剩首都的民族團結政府,擴大土耳其的影響範圍。
有俄羅斯媒體曝出土耳其正在準備出兵幫助亞塞拜然,就早幾天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邊境衝突,土耳其很顯然是幫助同為穆斯林的亞塞拜然。
經常跨境在伊拉克境內打擊庫德,土耳其甚至在伊拉克設立了很多觀察站和小型軍事基地,有的甚至縱深幾十公裡,可憐伊拉克也是個主權國家對此算是默認了。
五、四面樹敵、野心凸顯
這些都是昔日奧斯曼的領土,其野心昭然若揭。
況且他還把國際上有實力的國家、組織幾乎都得罪了遍。
東方大國航母回國時藉機敲詐,說好的飛彈臨時爽約。
在利比亞剛法國,火控雷達鎖法國軍艦,兩國彼此怒罵對方首腦『腦死亡』,土耳其抓法國人等等。
在敘利亞、利比亞都跟俄羅斯爭鋒相對,還曾把俄羅斯的飛機給打下來。
跟以色列多次對罵,互嗆對方是「劊子手」、「殺人犯」等等。
與歐洲的幾個接壤國家都有領土紛爭,特別是希臘。
埃及也多次警告土耳其不要過界,似乎有親自下場在利比亞對敵的趨勢。
對於美國那恩怨就更多了,本來是親美的,但是16年差點被弄下臺後就開始多次嗆聲美國,還抓了美國牧師,因為買俄羅斯S—400飛彈被美國多次嚴正警告,18年沙特記者也隱隱地威脅美國。
最牛的是當年美國仍在敘利亞支持庫德人的時候,埃爾多安在國會當眾說過一句:
如果美國人不放棄敘利亞的庫德武裝,敘利亞境內的美軍可能會吃到一記「奧斯曼耳光」
看到沒,人家明明白白地表示了自己就是繼承了奧斯曼的意志,也無怪英國雜誌稱呼其為「新時代的蘇丹」。
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雖然他一直如此放肆地蹦躂,讓很多國家恨得牙痒痒卻一直沒人動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其地理位置是在太過重要,正好連接亞歐,控制著水陸交通要道。
君不見埃爾多安每次覺得不爽了沒錢了就拿開閘放難民來威脅,歐盟還得乖乖給錢討好。但是同樣的,歐盟心裡肯定也是不喜歡埃爾多安的。
土耳其還是歐洲抵禦俄羅斯的橋頭堡,在他們心裡,土耳其雖然會讓人感到一陣不爽,但真正的威脅是俄羅斯,如果土耳其全面倒向了俄羅斯,那對於歐洲來說就是噩夢,因此不爽歸不爽也只能無奈咬牙忍下了。
另外土耳其自身的軍事實力也很強,在北約都能排上前列,如果不動用核武器,跟法國放單的話還不一定誰輸誰贏,比起同樣猖狂的卡大佐要強得多了。
有這些因素在,埃爾多安才會顯得有恃無恐。
七、奧斯曼美夢何時能醒?
人一旦狂熱起來,就會忽略掉很多客觀事實,在奧斯曼的美夢刺激下土耳其似乎有些過於自大。
土耳其的實力強是強,但也只有那麼強,現在四面出擊顯然胃口太大了,長此以往,其國力必然難以支撐。
美國當年只是一制裁,土耳其貨幣裡拉就一瀉千裡,可見其國內經濟形勢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現在扣了這麼多環,如果有天沒能運作得好,加上得罪了太多敵人,那勢必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或許也只有那一天這個奧斯曼夢才會徹底醒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