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推動血液在身體內流動的動力,一旦血壓出現異常,那麼血液流通就會受到影響,很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的疾病,對於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而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年人的血壓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導致血壓總是忽高忽低的,這樣對於血管的損傷是很大的,甚至還會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平時控制好血壓的穩定,是現在很多老年人比較關心的話題。
01老年人的血壓多少才算正常呢?
經專家表示,一般健康的老年人,收縮壓正常在90—140mmHg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而在平時測量的時候,在這之間波動的話,一般就不必過於的擔心,但是如果平時測量的血壓高於140mmHg,那麼就屬於典型的高血壓,這種高血壓也是很多老年人容易高發的疾病。
02如果老年人的血壓值超出這個標準的話,別慌,做好3件事,血壓或許平穩
1.控制好體重,避免肥胖
目前為止,麼體內肥胖是影響血壓升高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身體一旦過胖,那脂肪過多,容易壓迫到正常的血管,那麼當身體出現供氧供血不足的現象,身體各個機能需要大量的動力,才能維持血液循環暢通,那麼在這過程中就很容易導致血壓的波動。因此,要想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的範圍之內,那麼平時如果有肥胖的高血壓患者,第一時間要進行體重的控制,否則血壓很難穩定。
2.低鹽清淡飲食
一旦出現高血壓這樣的疾病,那麼在日常飲食中要避免吃一些導致血壓升高的食物,尤其之前口味比較重的高血壓患者,在發現血壓經常不穩定的時候,平時在飲食中儘量減少過多的鹽分攝入,因為鹽分一旦攝取過多,很容易導致血液黏稠,而且大量的鈉離子進入身體之後,身體無法及時吸收消化,不僅血管健康會受到影響,而且還會導致腎臟功能的降低,血壓也會居高不下。因此,要想保持血壓的穩定,平時飲食上儘量清淡,減少一些重口味鹽分多的食物攝入,對於血壓的穩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3.定期做好血壓監測
日常生活中,如果老人的血壓總是反反覆覆的,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的疾病,因此平時監測血壓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發現血壓波動過大,那麼就能及時採取相關的調理措施來保證血壓的平穩。但在監測血壓的時候要注意,一般血壓值在早上剛醒的時候測量的時候,比較準,當血壓一直趨於穩定的時候,那麼平時就可以進行晨起之後和臨睡前的血壓測量,來幫助藥物劑量的調整。
總而言之,老年人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及時關注自己的血壓,一旦出現血壓總是居高不下的情況,及時去醫院進行針對性的藥物控制,平時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也要多加的注意,以免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