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座右銘
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對手
丁永偉,海軍新型潛艇的艇長。一見面,筆者覺得他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一派儒將風範。然而,艇員們悄悄對筆者說:「別忙列印象分,跟他出一次海,再作判斷!」
此次演練,該艇奉命前出執行布雷任務。航渡途中,聲吶戰位報告:航線上發現一艘「敵」驅逐艦,建議繞行。大家說:繞道正好,省得被這個「冤家」糾纏上,完不成布雷任務,回去肯定挨批。
丁永偉掐指一算,眼冒寒光:「繞啥!送上門的『大餐』豈有不吃之理,解決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麻煩!」
「作戰長解算目標數據,魚雷準備攻擊!」這一刻,這艘驅逐艦的命運已定。它受命而來,負責收集演練數據,全無防備。
演練講評,總指揮哭笑不得:這個丁永偉,簡直「嗜血如命」!
丁永偉常對艇員們說:到了戰場上,絕不能有任何的僥倖心理!在反潛手段十分發達的今天,潛艇稍不留神便會成為水面艦艇和直升機的「獵物」。
先敵發現,先敵攻擊,一擊致命,絕不留情。這一理念已經滲入了丁永偉的靈魂。
丁永偉去年孤身前出數百海裡,以一敵四的戰例,至今仍讓艇員們津津樂道。
那次,他的對手是一支驅護編隊:一艘驅逐艦加3艘護衛艦,還有一架潛艇的「天敵」:反潛直升機。
1個小時前,丁永偉連破支隊潛航距離和不充電時間兩項記錄,率艇來到這個伏擊點。
驅護編隊的位置清楚地標註在電子海圖上,丁永偉等待著最佳攻擊機會。
操控臺上指示燈開始閃亮,目標已經進入攻擊範圍!
「一、二號發射管魚雷發射!飛彈解除保險!」「反艦飛彈兩枚,分別攻擊左、右護衛艦,發射!」「三、四號魚雷攻擊後方護衛艦,發射!」
這就是丁永偉疾風驟雨般的進攻風格。
不久,控制室傳來報告戰況評估:「敵」艦兩艘「沉沒」,兩艘「重傷」。「魚雷準備,目標:兩艘『受傷』敵艦!」「他們已經失去戰鬥力掉頭撤退了,咋還打?」
丁永偉眼珠一瞪:「只有沉在海底的驅逐艦才永遠不會攻擊你,給我打!」這一戰,不僅受到了海軍的通報表彰,還讓丁永偉「冷面殺手」的名聲不脛而走。
在戰場上,丁永偉是個讓對手撓頭的角色;在訓練場上,他是讓艇員們叫苦不迭的「鐵血教頭」。
丁永偉很「無情」。新兵下艇後遊泳訓練,有膽小不敢下水的,他一邊挨個往水裡「扔」一邊吼:「我的艇不要孬種,一個星期學不會都給我走人!」別說這招還真靈,不出3天,艇上沒有一個「旱鴨子」。
丁永偉太「苛刻」。一個星期五的晚上,他告訴作戰長:你們部門下周一拿出一套對某型反潛機的反制措施。作戰長說:「明天不是休息麼?」他嗓門大得嚇人:「休息?周二出海與反潛機對抗,搞不好我們就永遠在海底休息!」
兩天後,一套新的潛航充電方法使潛艇尾跡變「線」為「點」,減少了海上暴露時間,使潛艇的海上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解放軍報 張剛 孫欽富 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