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潛艇艇長 帶你走進潛艇兵的戰鬥生活

2020-12-17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記者孫智英、欒寶玲、通訊員茆琳

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艇長唐春燁接受中國軍網記者採訪。中國軍網記者孫智英 攝

「經過一周的準備,我駕著潛艇緩緩駛離碼頭。白露剛過,秋高氣爽,多雲的天,微微的風,讓繁忙緊張的出海考核透出一絲愜意,相比遭遇兩次強颱風的那次出海真是舒服了很多。」在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艇長崗位上實際任職已經12個月的唐春燁,講述最近一次出海考核時,感覺像是駕著遊艇出遊,而說起最驚險的那次出海,他卻說得風輕雲淡,像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一樣。

我睡覺的「床」功能最多

執行某次遠航任務期間,唐春燁所在的潛艇遭遇了兩次強颱風,風力達到15、16級,當時他們是從航經的海域正面通過,在水下深潛的「蛟龍」晃動幅度達到12度,而在平時,潛艇潛在水下幾乎是不晃動的。

遭遇颱風的那晚,唐春燁從床上掉下來三次。他說,當時的狀態,大家側身睡覺的話是側不住的,因為潛艇晃動幅度太大沒法睡覺。他只能平躺著,兩手使勁兒抓著床板。

潛艇上的床難道沒有護欄嗎?記者疑惑地問。「有些床是有護欄的,但是我睡覺的床沒有,它還有其他功能。」他神秘地說。

潛艇上空間狹小,環境逼仄,床位少、官兵多,能利用的一米多長的地方都會成為官兵睡覺休息的「床」,他的床是屬於功能最多的一個地方,這個床既是餐桌也是會議桌,既是書桌也是臨時手術臺,最後才是睡覺的床,大家輪流值更,自然也是輪流睡覺,床一直都處於使用狀態,那晚他值更結束,剛躺上床就摔了下來,把旁邊凳子上睡覺的戰友也砸醒了。

經過驚心動魄的幾小時,強颱風還未遠離潛艇所在海域,但是他的下一個值更時刻又要到了。

潛艇破浪前行。(資料圖)

聚少離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

有一對龍鳳胎的唐春燁迎接了孩子的出生,卻因為執行任務沒有等到孩子滿月就出海了。他說他已經是非常幸運的父親了,因為他的很多戰友的孩子都是在執行任務期間出生的,出海前他們的寶寶未出生,也不知道胎兒性別。出海後,身處大海深處,與世隔絕,他們無法與家人聯繫,自然無法在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性別。待任務結束回來以後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大家在潛艇上會猜一猜即將出生的孩子的性別,靠岸後,急急忙忙奔回家中探望,才知道自己猜的對不對。大家把這種由於工作性質無法見證孩子出生無法知道孩子性別的情況,稱之為一種生活給予的小驚喜。

雖然駐地離家不過25分鐘車程,但是唐春燁回家的時間並不多,偶爾周末回趟家,也會像準備出海執行任務做準備工作一樣,精心計劃好回家要做的事,在陪伴家人這件事上,恨不得一天當成兩天過。

唐春燁說,我的很多戰友是在條件非常艱苦的部隊,有的在島上,遇上颱風,兩個月也下不了島。我的同學當中有十幾個人現在都是艇長,大家回家的頻率差不多,一個月能回駐地的家一次就很不錯了,比起那些家在外地、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的戰友,我已經很知足了。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告訴你。」這句話,是潛艇部隊官兵對家人說的最多的話。

聚少離多,是潛艇部隊官兵與家人相處的常態。他們因為執行任務,無法見證孩子的出生,無法給孩子過生日,無法陪伴孩子的成長。但是,正如唐春燁艇長說的一樣,潛艇部隊的官兵天性樂觀,遠航歸來,他們剪短長長的頭髮,刮掉蓄滿的鬍子,清清爽爽的回家,他們想讓孩子在第一時間見到一個精精神神的爸爸。

年近九旬的潛艇老兵寫給支隊的信。

有封信我一直「裝」在手機裡

在支隊的軍史館,存放著一封信,這是一對年近九旬的夫婦寫給支隊的信。這對夫婦既是戰友也是夫妻,他們是胡介山和羅治淮,最為珍貴的是,他們是中國第一代潛艇兵。這封信是他們2015年來支隊參觀時所寫,字跡舒展豪邁,筆鋒遒勁有力,字裡行間還在向人們訴說著他們參觀支隊的激動心情。

唐春燁將這封信拍了下來,一直存在自己的手機裡,每當工作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會看看這封信。

唐春燁說,兩位年近九旬的老兵,參觀完支隊回去後特意寫下這封感謝信,與其說是感謝,不如說是他們對潛艇兵歲月的追憶和對中國海軍潛艇事業發展的讚嘆。

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是新中國第一支潛艇部隊,是開創中國潛艇事業先河的種子部隊。1954年6月19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成立海軍潛艇獨立大隊,人民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宣告誕生。

「回想當年……我們時常回憶那火一樣的青春年華。」在條件艱苦的新中國潛艇事業開創之初,這兩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潛艇兵,從零基礎學起,克服沒上過潛艇、沒有教材、沒有經驗、沒有專業知識等難題,將一生的歲月奉獻給新中國潛艇事業,60多年後回「娘家」,他們對潛艇部隊戀戀不捨的這種情懷,不就是「聽黨話、愛海洋;當種子、開先河;敢犧牲、打硬仗;圖強軍、築夢想」的先鋒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這兩位老兵像開墾北大荒的先驅者一樣,他們燃起了一堆篝火,我們一代一代的潛艇兵給這堆篝火添柴,讓這團篝火越燒越旺,反過來照亮更多人,溫暖更多人。」唐春燁艇長用這個形象的比喻給我們講述了他對「先鋒精神」的理解。

其實,對於這種精神財富的傳承他也有著自己的方式。

唐春燁艇長寫的《艇長日記》,他要把《艇長日記》當作孩子十八歲的成人禮。

「我將記述並感悟自己在潛艇艇長崗位上的點點滴滴,在我的可可、樂樂十八歲那一天,以此作為成長的禮物送給他們。」在《艇長日記》裡,唐春燁寫下這樣的話。

雖然,他的孩子現在才4周歲,但他已想好了要把《艇長日記》當作十八歲的成人禮送給孩子,他想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經歷和感悟用日記的方式跟孩子一起分享,這也許是他這個軍人老爸特有的「陪伴」與「掛念」,對於孩子而言,這也是最好的家風傳承。

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艇長唐春燁接受中國軍網記者採訪。中國軍網記者孫智英 攝

在這支潛艇部隊,有兵齡超過29年的老班長,也有剛入伍的「00後」新兵,他們在流動的國土上守衛著祖國的海疆,在大洋深處的波峰浪谷間,共同忍受著遠離親人的孤獨,也一起享受著亮劍深藍、決勝深海的戰鬥豪情!

(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厲害了,我的潛艇艇長!
    中新網三亞4月8日電 題:厲害了,我的潛艇艇長!  中新網記者 李純  「厲害了,我的艇長!」這是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某艇雷彈班長張寧介紹艇長鄧小春時說出的第一句話。即將出航,鄧小春總是第一個走上艦橋。
  • 海軍某潛艇艇長陸敏:去遠航,一個崛起的民族在我身後
    他的世界很小:下過潛艇的人都知道,潛艇內部就像人塞滿心、肝、脾、肺、胃、腸的胸腔和腹腔,艇體內有上千臺儀器設備、幾千條管路、上萬個閥件,潛艇兵就工作、生活在這些設備、管路的縫隙裡。艇長的戰位也僅有0.3平方米。在這僅容轉身的戰位上,陸敏駕馭著國產最新型常規潛艇,穿行在深海。陸敏性格沉靜,唯一的愛好是釣魚。仿佛是一種隱喻,大洋巡弋,對手常常把潛艇比作一條狡猾的魚。
  • 探秘|走近深海「龍宮」,感受潛艇兵的十二時辰
    ,問我也不能告訴你……」一首《不要問我在哪裡》唱出了潛艇兵的誓言和自信唱出了潛艇兵的使命和擔當潛艇內兩側管路密布、儀器設備繁多空間狹小密閉,被潛艇兵稱為「龍宮」深秋時節,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320艇組織全科目訓練,經獲批准,記者隨艇出海走進神秘「龍宮」,記錄下了潛艇的十二時辰申時:潛艇離碼頭出港「報告艇長,信號臺同意我艇離碼頭出港」無線電兵將信息傳遞給艦橋「 報告艇長,軍旗降下、國旗升起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潛艇的最大優勢是能夠長時間的水下隱蔽潛航作戰,一次潛航的時間長短是一艘潛艇戰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中外潛艇部隊的經驗表明,潛艇兵長時間的水下生活,會造成艇員體質明顯下降,出現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血壓降低、腰腿疼痛、皮膚潰瘍等症狀。外軍核潛艇極限長航歸來時,許多艇員是被擔架抬下艇的。所以,讓潛艇裡的官兵在海下如何待上幾個月都能保持戰鬥力,這是世界各國海軍都在認真研究的問題。士兵在海底下生存幾個月如何保持正常戰鬥能力,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來說。
  • 德軍王牌潛艇艇長的毀滅
    德軍三個王牌潛艇艇長毀滅 1941年2月下旬,鄧尼茨派遣他的幾名作戰經驗最豐富的艇長前往西北海防區全力展開一場閃擊戰。3月6日晚,4艘潛艇在西北海防區發現了西行的OB-293運輸船隊,並對其進行了長達24小時的攻擊。
  • 中國海軍潛艇兵水下巡邏時夥食通常六菜一湯
    資料圖:中國潛艇兵在潛艇內用餐艇長李國慶大聲命令道:「緊急下潛!」頓時,號令聲響徹艙室,官兵在各自戰位上開始了緊張的操作,海水湧進主水櫃的聲音撞擊著耳膜,下潛深度顯示屏上的數字快速地跳動著,潛艇朝著大海深處扎去……艇長李國慶告訴記者:「隱蔽力就是潛艇的戰鬥力。一般說來,潛得越深就越隱蔽,當然,風險也就越大。就是我們常說的,越危險的地方就越隱蔽。」
  • 揭秘潛艇兵的生活:在海底不見天日,潛艇兵如何堅持數月的?
    揭秘潛艇兵的生活:在海底不見天日,潛艇兵如何堅持數月的?眾所周知,在部隊中,一些兵種的待遇是非常好的,比如說大家熟知的飛行員。由於每一個飛行員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因此任何一個都是國家的財富,所以待遇好一點也是應該的。
  • 中國潛艇兵選拔要求十分嚴格 牙齒必須整齊
    然而,當2011年底入伍的新兵早已結束新訓、在部隊的各個崗位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在海軍潛艇學院,卻仍有一批新兵在接受集中訓練。他們是去年年底入伍的潛艇新兵,對於他們而言,「新訓」時間長達7個月。  潛艇兵為何如此特殊?又有何特殊?筆者帶您走進中國潛艇兵的搖籃海軍潛艇學院,去揭開潛艇兵的神秘面紗。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曾60天沒見過陽光(圖)
    原標題:29年潛艇老兵揭秘百米深海下的「吃喝住行睡」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央廣網7月26日消息(記者楊宸琇)作為藍色海軍方陣裡最神秘的隊伍之一,特殊的戰鬥崗位使潛艇兵的生活也蒙上了一層面紗
  • 神秘有趣的潛艇生活:上個廁所,操作錯誤會被噴一身?
    潛艇兵一直是最神秘的軍隊之一,他們怎麼生活?怎麼上廁所?能否洗澡?【軍武次位面】作者:嘿喵"要知道,潛艇兵不同於其他兵種,潛艇兵從出航的那一刻起就會待在潛艇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執行幾十天的任務。直到返航回到碼頭才能重見天日,這是很多普通人都無法忍受的,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很有可能會直接精神崩潰。今天我們就仔細講一講潛艇兵們的「悶罐」生活。
  • 全怪潛艇艇長沒有銷毀密碼本
    我們的故事,也就從這麼一臺恩尼格瑪密碼機和一個疏忽大意的潛艇艇長說起。恩尼格瑪密碼機在當時是個非常複雜的東西,想要破解這個密碼機,就必須了解它的構造。這個名字繞口的密碼機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裝置,叫做'轉子'。在你按下鍵盤的A鍵時,上面的燈泡B卻可能亮起來。
  • 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網絡媒體國防行】探秘潛艇兵水下生活:洗澡、吃蔬菜很奢侈   中新網7月26日電(記者 張尼)床板寬度不足五十公分、艙內平均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一周只能洗一次澡……這些在常人看來難以忍受的生存環境,恰恰是潛艇兵們出海時要面對的常態,在堅守軍人職責的同時,他們也在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 二戰傳奇:土豆、馬桶也是武器,擊沉潛艇不在話下!
    突然,一艘德軍U-132號潛艇出現在側方。潛艇艇長很高興,這種運輸艦手到擒來,功勞簿上再添上一筆,或許就可以晉升了吧。於是他命令潛艇跟上去,在距離運輸艦幾百米的地方發射魚雷。寧靜的海面驟然沸騰,運輸艦像綻放的煙火升騰起來。艇長下令上浮,確認攻擊效果,艇員們也很興奮。
  • 揭開潛艇兵神秘面紗:選拔要求嚴格 牙齒須整齊
    魚雷發射管脫險訓練一名新兵,從踏上告別家鄉的列車,到走上部隊的戰鬥崗位,需要經歷什麼?最容易得到的答案是:2~3個月的新兵訓練。然而,當2011年底入伍的新兵早已結束新訓、在部隊的各個崗位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在海軍潛艇學院,卻仍有一批新兵在接受集中訓練。他們是去年年底入伍的潛艇新兵,對於他們而言,「新訓」時間長達7個月。潛艇兵為何如此特殊?又有何特殊?筆者帶您走進中國潛艇兵的搖籃——海軍潛艇學院,去揭開潛艇兵的神秘面紗。
  • 潛艇兵:「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海軍某潛艇基地某艇員隊為遂行任務提供可靠心理支撐—— 助潛艇兵突破「心理島鏈」 海軍某潛艇基地港口,一艘黑色的「鋼鐵巨鯨」悄然駛離碼頭,一頭扎進萬頃碧波,消失在茫茫大海。出航就是出徵,下水就是戰鬥——潛艇兵必須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近年來,海軍某潛艇基地某艇員隊針對艇員工作的特殊環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預防工作,成功突破橫亙在官兵心理上的一個個「島鏈」。官兵駕馭「鋼鐵巨鯨」馳騁深海大洋,出色完成多項重大任務。
  • 為什麼說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十分艱苦呢?
    相信一提到解放軍潛艇兵,很多人都是為之很羨慕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潛艇兵的夥食方面的待遇了,要知道,現如今解放軍的夥食標準裡面最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水下生活的時候,沒事做還可以看看水下的生物們。但是,不好意思,今天又來給大家潑冷水,潛艇兵的水下生活可沒有那麼好!要知道近年來潛艇部隊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因為各種先進的設備相繼投入使用,所以潛艇兵們在水下生活的時間比以前要更加長久了,水下的生活可不想我們想像中那種多姿多彩,相反是相當艱辛的,要知道第一個就是潛艇完全封閉的。
  • 372潛艇政委:一名潛艇兵需要什麼樣的心理素質?【2】
    原標題:372潛艇政委:一名潛艇兵需要什麼樣的心理素質? 潛艇內部空間管路密布,極其狹小;在出航的過程中,艙室全程封閉,不見陽光,不分晝夜;同時,在潛艇內工作,還需要忍受油汙味、飯菜油煙味、人的體味等等汙濁的空氣。 這種環境要求潛艇兵必須有極其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 一戰時這艘德國潛艇上鬧鬼:揭秘流傳了100年的幽靈潛艇傳說
    圖片:首航時一名潛艇兵落入水中,而隨後的下潛試驗中潛艇險些沉入海底。隨後的幾次試航倒是很順利,當艇員們以為厄運已經離去的時候,最大的一次事故發生了。在一次返回港口後裝卸魚雷的時候,一枚魚雷爆炸了,炸死了5名艇員。而其中有一名叫做修巴魯茲的中尉。
  • 小鯊魚潛艇撞擊K-19秘聞,美軍死活不承認,6年後真相才解密
    於是艇長立馬下令排除壓載水艙的壓載水,然而這一舉動並沒有阻止潛艇的下沉。隨後艇長再次下令全速前進、升降舵上升,排除壓載水,最終K-19號潛艇衝出了水面,艇長立馬觀察潛艇受損情況,然而水面部分並沒有任何的損傷,隨後潛艇向北方艦隊報告:與不明物體相撞,請求返航檢查。
  • 中國潛艇兵不敢吃蘿蔔 因易在人體內產異味氣體
    資料圖:水兵乘坐潛艇出海在海軍藍色長城的方陣中,有一支神秘的兵種——潛艇兵。特殊的戰鬥環境使潛艇兵的生活充滿了傳奇色彩。今天,我們為您揭開潛艇神秘「最生活」的面紗,看完你醉了沒有?最「挑食」:黃豆、蘿蔔不受歡迎潛艇兵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熱量,為保持充足的體力,潛艇兵的夥食標準一直不錯。潛艇上最金貴的要數新鮮蔬菜和淡水了,艇內雖有冷凍和冷藏的冰庫,因容積不大,因此水下要吃新鮮蔬菜常常以蔬菜罐頭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