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菜鳥收網快遞體系:從永久免費到向快遞公司每單收取1分錢

2020-12-17 一心一意要掙錢

《晚點LatePost》還了解到,阿里正持續尋找入股韻達的投資機會,這些動作都意味著,阿里對整個快遞體系開始收網。

文 | 管藝雯

編輯 | 宋瑋

《晚點LatePost》了解到,菜鳥正通過今年6月電子面單升級後的綠色一聯單向快遞公司收取每單1分錢的技術服務費。而2015年4月,菜鳥曾稱,其電子面單系統將永久對商家和快遞公司免費開放。

(左為菜鳥推出的一聯單,右為二聯單)

電子面單從過去的兩聯單變為一聯單,面積縮小近一半,面單成本也從5分錢降至3分錢左右,節約成本2分錢,具備成本更低、更環保、效率提升、用戶數據保護更深入等優勢。

《晚點LatePost》了解到,菜鳥採取的舉措是,快遞公司願意為每張電子面單一聯單支付1分錢的,菜鳥將會開放接口,即商家在發貨時可以選擇列印對應快遞公司的一聯單模板,目前合作的快遞公司包括百世、申通、圓通、中通等。上述四家中,阿里是百世集團第一大股東,是申通快遞、圓通快遞第二大股東,是中通快遞第三大股東。

每張一聯單節約的2分錢成本,菜鳥和快遞公司各分1分錢,菜鳥的1分錢由快遞公司支付給菜鳥,官方稱為技術服務費,這就意味著,原本成本為3分錢的菜鳥電子面單一聯單,商家實際需要支付4分錢。

多位快遞公司人士告訴《晚點LatePost》,由於菜鳥掌握淘寶、天貓商家發貨時的打單入口,因此快遞公司一般都會選擇合作,如果不支付這1分錢,快遞公司將無法使用菜鳥的一聯單,只能使用成本更高的二聯單。

有部分快遞公司人士認為這是一種變相收費,「具體落實要在旺季以後,雙十一不能出問題。」

一位通達系快遞公司高管向《晚點LatePost》表示,「一聯單在技術上並不難實現,但菜鳥也有付出,它也需要盈利,菜鳥和快遞公司其實是各取所需。」

一位接近菜鳥方面的人士告訴《晚點LatePost》,現在依然可以認為菜鳥的電子面單是免費的,菜鳥只是對其提供的新一代一聯單增值服務進行了收費。首先使用一聯單是自願行為,二聯單永遠可以免費使用;

其次,如果快遞公司使用菜鳥的一聯單,菜鳥抽取的技術服務費來自於利用新技術幫其節約的成本。「一聯單的技術並不簡單,菜鳥收取的技術服務費並不足以覆蓋其為此投入的研發成本。」上述人士說。

電子面單被視為菜鳥為快遞行業帶來的重大改變。此次調整有三個原因:

數據方面,整個行業的數位化進一步向菜鳥集中;

盈利方面,阿里巴巴CEO張勇曾在今年5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透露,2018年中國500個億包裹中,有300多億個包裹使用了菜鳥電子面單,隨著一聯單的佔比越來越高,1分錢/單的技術服務費將會給菜鳥帶來不小的收入;

競爭層面,面對拼多多和京東的競爭,拼多多包裹量增速飛快,京東物流已經實現盈虧平衡,菜鳥需要對快遞公司有更強的把控力。

此外,上周阿里進一步增持菜鳥至持股63%。《晚點LatePost》還了解到阿里正持續尋找入股韻達的投資機會,這些動作都意味著,阿里對整個快遞體系開始收網。

菜鳥之於阿里:

三次關鍵轉折

戰略更明確

菜鳥2013年成立至今,6年歷史中有三次關鍵轉折:第一次,2014年萬霖從亞馬遜離職加盟菜鳥,帶來國際化視角;第二次,阿里兩次增持菜鳥,菜鳥從阿里體外回到體內;第三次,2018年3月阿里CEO張勇第二次兼任菜鳥董事長,加速資本整合和新零售物流一體化。

2014年,萬霖加盟菜鳥,此前曾供職美國亞馬遜總部,負責分撥中心、末端優化和全球購等業務的經驗,先後幫助菜鳥梳理出「天網、地網、人網」的三大布局,後調整為「快遞、倉配、驛站、跨境、農村」五大戰略;推動搭建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達的智能物流骨幹網,並提出「一橫兩縱」戰略(數位化、新零售和全球化供應鏈網絡),逐步幫助菜鳥壯大,給其帶來了國際化和專業視角。

2017年9月和上周11月8日,阿里對菜鳥兩次增資,持股比例從47%增至51%再到如今的63%,阿里從大股東升級為菜鳥的絕對控股股東。

兩次增資,既向外界傳遞出阿里將會在物流上持續投入的決心,更重要的是,菜鳥的願景是成為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的物流基礎設施,股權上的持續加注會帶來更高效的決策和協同。

張勇於2018年3月再次兼任菜鳥董事長,也是為了加速行業整合,其在上任後迅速推進了對四通一達的資本動作。在張勇的操盤下,同年5月,阿里聯合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2019年3月,阿里投資46.65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菜鳥之於阿里,不再只是面向電商平臺的物流系統,而是致力於面向整個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成為服務於整個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

比如之於新零售,菜鳥比阿里其他任何的業務單元都更能直接觸達線下,阿里在其新零售戰略的整體布局中,將淘寶視為「天」,而「地」則是菜鳥,也就是說,新零售在物流層面的落地配送,必須由菜鳥來支撐。

目前菜鳥已經孵化出了多隻「鳥」適應不同場景,包括即時配送的蜂鳥,落地配的丹鳥,紮根農村市場的溪鳥等。

菜鳥對四通一達:

自己試水到投資收網

阿里對快遞公司的態度,經歷了從自己試水到戰略合作再到投資收網的轉變。

在2013年成立菜鳥之前,阿里曾考慮過打造自己的電商物流平臺取代「四通一達」,2010年,阿里投資定位為電商物流的星晨急便,但由於後者加盟式擴張致使總部管理失控,幾次轉型未果資金損失嚴重,兩年後星晨急便宣告倒閉。

在投了星晨急便後,阿里又投資了萬象等區域落地配,希望以阿里的幹線加區域落地配來對抗全國性的四通一達,但這個戰略已經基本放棄。阿里還曾考慮過從早期扶持一家快遞企業,百世成為了最早被阿里納入其物流生態體系的物流企業。阿里從天使輪開始,一路扶持百世合計6輪投資,還幫助百世收購了當時最弱的匯通。

但百世戰略不清晰,且上市後持續虧損,業務量目前依然排在中通、韻達、圓通之後,遠遠不足以支持阿里電商平臺快速增長的包裹量需求。

阿里自2009年舉辦第一屆雙十一狂歡節後,電商的巨大勢能迅速釋放,接下來每年雙十一成交額都成倍暴增,快遞公司「爆倉」事件也在2011、2012年達到頂峰,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可能一周都收不到;而與之對應的是,京東由於自建物流,足以支撐「211限時達」當日下單當時送達的配送時效,深受消費者好評。

這讓阿里備受壓力,於是在2013年,阿里聯合銀泰、復星、順豐、四通一達等共同組建菜鳥網絡,以整合行業資源,應對每日快速增長的包裹量。這一年的雙十一,「爆倉」不再,1.56億個包裹順利運送。

目前,日均配送1億個包裹已經成為阿里的常態,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雙十一,阿里實現了單日12.92億包裹量的新紀錄,這需要物流公司的聯合作戰,而阿里則是那個統籌者。

菜鳥成立後的6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童文紅掌管時期和張勇掌管時期。一位快遞行業人士向《晚點LatePost》表示:「兩個人側重點不同,童文紅重業務合作,張勇重資本整合。」

百世之後,阿里在2015年投資了當時年業務量第一的圓通,但第二年,圓通即被中通超過;在2018年5月,阿里又投資了排名第一的中通快遞;今年3月,阿里又46.65億元投資了申通。

目前,除了韻達,阿里已經投資了「四通一達」中的全部「四通」:阿里是百世集團第一大股東,是申通快遞、圓通快遞第二大股東,是中通快遞第三大股東。據《晚點LatePost》了解,阿里正持續尋找入股韻達的投資機會。

菜鳥目前面臨的競爭主要來自拼多多,拼多多的電子面單系統於今年3月才正式上線,但增速飛快,根據拼多多的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包裹量已經佔全國快遞包裹量的四分之一,而阿里系的包裹量佔比約60%。

面對拼多多的競爭,阿里在物流上需要更強的把控力。《晚點LatePost》了解到的情況是,阿里投資申通之前,拼多多和順豐都和申通洽談過投資,且開出的價錢更高,但阿里迅速殺入並拿下了申通。

上述快遞行業人士表示,「這其實是申通的主動選擇,如果申通選擇拼多多,阿里系會把申通給掐了停止合作,而拼多多養不起申通這麼多加盟商。可以說,阿里是申通在全世界最好的接盤俠。」

收網剛剛開始,《晚點LatePost》將會持續跟蹤菜鳥與四通一達的動態。

相關焦點

  • 阿里菜鳥將向快遞公司每單收取1分錢
    PingWest品玩11月12日訊,據晚點LatePost報導,菜鳥正通過今年6月電子面單升級後的綠色一聯單向快遞公司收取每單1分錢的技術服務費。而2015年4月,菜鳥曾稱,其電子面單系統將永久對商家和快遞公司免費開放。
  • 阿里菜鳥收費:向快遞公司每單收1分錢,一年能收到多少錢?
    說起阿里的菜鳥物流,相信大家非常清楚了,這是阿里在菜鳥2013推出的物流平臺,目前甚至是整個中國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從去年的數據來看,全中國一年運送出500多億個包裹,其中有60%多是通過菜鳥的物流平臺走的,也就是說菜鳥體系提供的包裹超過 300 億個,足以說明菜鳥物流的強大。而昨天,網上突然傳出了一則消息,說菜鳥物流又開始了一項收費政策,正通過今年6月電子面單升級後的綠色一聯單向快遞公司收取每單1分錢的技術服務費。
  • 阿里菜鳥將向快遞公司每單收取1分錢技術服務費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阿里最新資訊 > 正文 阿里菜鳥將向快遞公司每單收取1分錢技術服務費
  • 菜鳥快遞體系收網:永久免費變收費1分錢
    《晚點LatePost》了解到,菜鳥正通過今年6月電子面單升級後的綠色一聯單向快遞公司收取每單1分錢的技術服務費。而2015年4月,菜鳥曾稱,其電子面單系統將永久對商家和快遞公司免費開放。《晚點LatePost》了解到,菜鳥採取的舉措是,快遞公司願意為每張電子面單一聯單支付1分錢的,菜鳥將會開放接口,即商家在發貨時可以選擇列印對應快遞公司的一聯單模板,目前合作的快遞公司包括百世、申通、圓通、中通等。上述四家中,阿里是百世集團第一大股東,是申通快遞、圓通快遞第二大股東,是中通快遞第三大股東。
  • 天下終歸沒有免費的午餐,馬雲開始收網計劃,收技術服務費!
    而隨著網絡電商的興起,快遞行業也變得十分火爆,中通,圓通,申通等等快遞行業迅速起家。電商時代也促進了快遞行業的發展。這個時代是快遞行業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快遞行業最壞的時代。電子商務的穩定物流量加上新型直播帶貨,新媒體銷售的銷量暴增,對於快遞行業的市場需求量可以說是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快遞服務公司也迅速進入市場,各大快遞企業之間競爭十分激烈。
  • 「永久免費」的菜鳥驛站,靠什麼賺錢?
    風波過後,菜鳥「躺贏」隨著豐巢道歉,持續了半個多月的快遞櫃風波總算告一段落。回看這場快遞櫃公司與消費者的博弈,其實是一個雙輸的結局:豐巢損失了一部分用戶的好感,12小時的免費時間也未能推廣;消費者的呼聲得到了回應,但依然沒能阻止豐巢全面收費。
  • 沒有「免費午餐」?馬雲終於開始「收網」,阿里這項服務要收費!
    從去年的數據來看,全中國一年運送出500多億個包裹,其中有60%多是通過菜鳥的物流平臺走的,也就是說菜鳥體系提供的包裹超過 300 億個,足以說明菜鳥物流的強大。近日,網上有消息稱,菜鳥物流開始升級面單系統,將其二聯式面單升級為一聯式面單,成本也從原來的5分錢(面單紙更大),降低了2分錢,因為一聯式面單是3分錢(面單紙更小)。
  • 阿里「這項服務」開始收費
    目前,包括「三通一達」在內的一大批快遞企業,都已成為「阿里系」的成員。以2018年507.1億件快遞為例,其中有300多億件快遞都來自「阿里系」。由此可見,菜鳥網絡在中國快遞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以前各大快遞公司都是各自為戰,現如今,在菜鳥網絡的帶領下,大部分主流快遞公司已經合併成了一個快遞網絡。菜鳥網絡利用阿里的技術,建立了一個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平臺,為電商、快遞、倉儲等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 菜鳥裹裹派單服務升級,讓消費者雙11高效寄快遞
    具體做法是調整原來完全依賴跟快遞公司總部的合作模式,連接更多網點;改搶單為直接派單,選用快遞公司的專職快遞員。 現在菜鳥裹裹不僅提供快遞下單入口,後端運力的調度平臺、快遞員的實操平臺也由其負責,分別命名為「菜鳥鏢局」和「菜鳥包裹俠」APP。
  • 「快遞黑馬」極兔是拼多多的嫡系嗎?
    因極兔創始人李傑有OPPO背景,而OPPO的投資人段永平同時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極兔速遞尚未出道時,就被業內視為「拼多多系快遞」。針對這種說法,拼多多與極兔都對虎嗅稱:「不予回應」。而虎嗅從業內渠道了解到,目前拼多多與極兔並無戰略合作關係。什麼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六大上市公司的快遞業,是否還有容量接納一個全網型的快遞公司?
  • 菜鳥驛站:快遞保管將長期免費
    不過,就在同日,菜鳥驛站方面表示,暫存包裹的服務不會對消費者收費,無論存放多久,都會免費妥善保管,這項政策持續不變。「沒關係,不管多久,我們都會免費好好保管,不會收5毛錢。大家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候來取走。」石家莊某小區菜鳥驛站站長如是說 。據了解,近來因疫情隔離等原因,許多人無法及時回到住地,收取快遞不便,菜鳥驛站成為免費暫存包裹的地方。
  • 取快遞不收一分錢!菜鳥驛站究竟靠什麼賺錢?真實原因讓人意外!
    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在收發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快遞公司應運而生,以便能夠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上「分一杯羹」。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快遞數量已達630億件,這表明網絡購物對群眾的熱情,如此龐大的快遞數量,自然需要一個全面的系統支撐,現在所有城市都能看到快遞站,事實上,它是一個支持巨大物流的終端。
  • 阿里又一服務收費
    當支付寶成為第三方出現時,一開始為了吸引用戶,支付寶提現一直打著免費不收手續費的名號。 馬雲創辦菜鳥驛站時就承諾過,電子面單永久性對快遞公司和商家免費開放。
  • 菜鳥驛站不是慈善機構,取件「永久免費」,為啥商家卻日賺500?
    菜鳥驛站不是慈善機構,取件「永久免費」,為啥商家卻日賺500?眾所周知,「豐巢風波」過後,原本眾多快遞公司中口碑最好的順豐,這一次可謂讓大部分用戶沒了好感,反而啥都沒做的菜鳥聯盟,卻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然而根據順豐公布的數據可知,豐巢其實一直處於虧本的狀態,其中2019年更是虧損高達7.81億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禁好奇,既然豐巢一直處於虧本狀態,而菜鳥驛站不是慈善機構,取件「永久免費」,為啥商家卻能日賺500呢?
  • 阿里旗下菜鳥裹裹上門取件服務,對快遞一線網點是利是弊
    菜鳥裹裹菜鳥裹裹支持國內外快遞運單查詢、線上預約寄快遞、快遞自動跟蹤、菜鳥驛站代收服務、快遞進度實時提醒等服務軟體,同時覆蓋國內外141多家快遞公司。寄件服務:免費預約上門取件、寄件,北上廣深等城市承諾寄件,未按時攬收,可獲得相應賠付。快遞員:一鍵查找附近快遞員,寄快遞、查快遞直接聯繫效率高。價格:網購包裹免費發件,優先退款,買保險裹裹免費寄快遞
  • 假冒「阿里菜鳥」騙加盟費,一「空殼公司」全程造假詐騙近百萬
    掛羊頭賣狗肉 低價誘惑引人上鉤李某等人最初在城區開展同城快遞業務,後註冊成立「濟寧阿里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但公司和業界有名的阿里巴巴、菜鳥網絡沒有任何關係,公司也沒有固定辦公地點,甚至連快遞資質都沒申請下來。
  • 不招一個快遞員,雙11菜鳥裹裹如何幫上億人寄快遞?
    消費者在菜鳥裹裹上下單寄快遞的流程「菜鳥裹裹-快遞公司總部-快遞網點-快遞員攬件」的四個步驟,雖然便宜,卻拉長了履約時間,可能還有快遞員攬件「挑肥揀瘦」,整體上運力側的不確定性導致服務質量不穩定。在履約質量的挑戰下,菜鳥裹裹CEO李江華決定建一套菜鳥裹裹能直接管理的網點和快遞員體系。
  • 菜鳥裹裹是什麼都有哪些快遞 菜鳥裹裹服務內容及客服電話
    菜鳥裹裹是一款提供查快遞、寄快遞的應用軟體,主要適用於全網包裹查詢,支持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網購包裹自動跟蹤,同時覆蓋國內外140多家快遞公司。最重要的是菜鳥裹裹是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推出的一款軟體,可以查詢天貓淘寶的所有物流信息,同時可以支持網上寄件等服務,操作非常簡單便捷,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這款軟體的功能特點。
  • 智能快遞櫃之爭:豐巢在明,菜鳥在暗
    豐巢CMO李文青曾表示,目前豐巢虧損主要是因為增布新快遞櫃,現有快遞櫃其實基本可做到收支平衡。對此,汪堅也表示:若能達到單點月收520元基本可以實現已有點位運營成本的收支平衡,但無法收回設備投放成本,部分點位也無法滿足物業的場租要求,所以豐巢應該也是迫不得已才會不斷強化收費能力,以致用戶抱怨不斷。
  • 金融創新:菜鳥驛站賦能快遞公司
    今天分享菜鳥物流創新組合,實現裂變式快速增長。1、微觀上從淘寶引流用戶到菜鳥裹裹,優惠活動,上門服務,快速成交。菜鳥物流創新組合,實現裂變式快速增長。記得當時菜鳥裹裹APP剛剛出來時,新用戶享受寄件免單優惠,解決當時等快遞上門,時間不確性,價格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