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點評都搜不到的店,靠一碗麵火了14年

2021-02-17 舌尖上的廈門

 

大同路的這家沙茶麵

點評網搜不到

第一次去沒人指路找不到

卻在街坊間火了十幾年

... ...

  點評搜不到,老廈門人卻追了14年  

廈門人對於沙茶麵的喜愛,幾乎是融於生活的。無論是煩悶的午後,還是寂寥的深夜,都可以用一碗沙茶麵來平息。

這家藏在大同路,被好幾個當地人強烈安利的沙茶老店便是這樣的存在。點評上都沒有信息,卻成了不少老廈門人安撫味蕾的第二食堂。

「我女兒快四十了,從小就愛吃八市那家沙茶麵,但我們倆都覺得這家才是最好吃的。它家食材是真的新鮮,湯頭比較清淡,我們倆經常從家散步過來吃。」

「真的,這家是這個。」(說著老爺爺便豎起了大拇指)

到店的時候剛好4點,就陸陸續續遇上了不少客人,有傍晚出來開小灶的大叔、有尋味回憶的年輕情侶、有吃完不忘給老爸打包的孝順大哥、還有從檳榔散步來的老夫婦...

「你也看到了,平臺其實對我們作用不大。因為我們這都是左鄰右舍,他們從來都不會用手機搜索找到我們店,都是大家口碑相傳,介紹來的。」

老闆娘麗姐自豪地拿著手機說道,自家的小生意從不做宣傳,靠的就是口碑,熟人帶生客。

來的大都是附近的街坊,像老朋友一樣,和麗姐有說有笑,偶爾也有些從同安、龍海專程來吃的食客。

店裡只賣2樣,沙茶麵和清湯麵。來這裡的街坊們,大多是為了這碗沙茶麵。

小店入口的透明冰櫃裡,整齊碼放著豬肝、瘦肉、蝦仁、魷魚...加上沿街檯面上的食料,足足二十幾種,看著就十分新鮮,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

聽說我們是第一次過來,麗姐就推薦了幾樣客人常點的食料。

只見麗姐動作麻利,將新鮮的食料在大骨湯裡快速燙熟撈出,然後舀上一勺熱騰濃鬱的沙茶湯頭,3分鐘不到便做好了。

老廈門人的沙茶麵裡,總少不了豆乾、大腸和瘦肉。雖然點了寥寥三個料,份量卻出奇的多,鋪得滿滿一碗,光看著就超有食慾!

每天現熬的沙茶湯是攬客的秘訣。比起別家的口感,它家的湯頭更加清淡鮮甜,帶著一絲辣味,味道卻不失醇厚,抿上一口,回味無窮。

塊頭不小的大腸處理得很乾淨,沒有一絲異味,輕輕咬一口就能感受到它的Q彈嚼勁。

在沙茶湯裡長期浸泡的豆乾,吸足了湯汁,十分入味。入口爆汁,加上外彈裡嫩的口感,實在圈粉!

油麵被埋在各種小料的底部,輕輕挑起就能聞見撲鼻的沙茶香,再嗦上一口,鮮甜爽滑。

配料豐富的三鮮沙茶麵也讓小貝念念不忘,鮮甜嫩彈的蝦仁、脆爽香濃的豬肝、嫩滑入味的鴨血,搭配甜香爽口的沙茶湯底,簡直絕了!

打理小店的是一對夫妻,老闆山哥主要在後廚熬製湯頭,麗姐則負責在門前煮麵、招呼客人。

「店名,為什麼叫這個啊?」

「其實是我們當時為了註冊臨時取的,因為想不出來,所以就用我們的名字,山代表我老公,麗代表我,妍就是我女兒咯。」

山麗妍沙茶麵,是這家店的名字,好聽又少見,念起來還有些拗口。但看著老闆娘邊說邊笑,彎彎的雙眸裡滿到要溢出的幸福感,小貝真的酸了!

「其實以前我們開在六中附近,主要是靠那些學生,後來那個門店不租給我們了,便搬來現在這個門店的對面。但那個店面有點小,客人又漸漸多了起來,就搬來這了。」

「那以前六中的學生還有找來吃的嗎?」

「有啊,十幾年了,現在都當老爸了,帶著老婆孩子一起來了。」

我們走的時候,麗姐還在熱鍋前煮麵,十幾年的變化無常,小店搬了又搬,唯一不變的是這碗越熬越香的沙茶麵,引得街坊們垂涎三尺,總想著來吃上一碗。

相關焦點

  • 普陀這家店靠一碗「牛大」火了5年!首次推出超值優惠→
    每到用餐時間,嘻嘛香門口總是會排起長隊(疫情前拍攝)一碗「牛大」火5年蘭州沒有拉麵,只有牛肉麵,蘭州當地人喜歡稱之為「牛大」,充滿了西北人的豪爽、大氣。2015年,楊浦區五角場,一家專做蘭州牛肉麵的沿街小店艱難開業。
  • 廣東寶藏小縣城,雞有雞味粉有粉味,點評都搜不到的店意外好吃
    是因為皇帝柑出差的,果農帶我們去了一家連地圖上都搜不到的飯館,說這是他的私藏。德慶人特別愛吃雲吞,尤其過大年都會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雲吞、行大運」。區別於我們常吃到的港式雲吞,當地做的雲吞皮更薄,半肥瘦的豬肉餡。而怎麼評斷一碗好的雲吞?
  • 曹張新村這家生煎店,有一碗火了18年的魚湯麵.
    在南禪寺火了18年的東臺魚湯麵,兩年前在曹張新村開了家【七品生煎】。店長老爺子是東臺人,除了會做這人人叫絕的家傳東臺魚湯麵,店裡還有生煎包、蟹油麵,同樣令人拍案叫絕。老爺子還是無錫書法家協會理事,店裡隨處可見的書法作品都是老人家親筆題寫設計的,裡裡外外都有濃濃的書卷氣。丨曹張新村的大鍋生煎包丨
  • 北京這15家小店,有的連點評網都搜不到,竟讓人慾罷不能!
    但其實有些絕妙的美味小店,都隱在北京的胡同深處、藏在犄角旮旯裡,它們沒有豪華的門面,靠的是口口相傳,沉澱下來的忠實食客,最關鍵的是,你可能在點評上都找不到它!!北京最有名的糖油餅!每天早上七點賣!大!排!長!隊!!
  • 開業30年的夫妻店,一碗肉絲麵40元起步,連王思聰都是老食客
    南方人喜歡吃米,北方人最喜歡吃麵。麵條這種東西,卻是在很多地方都有的,雖然看起來是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是不得不說,很多人對於這種東西的味道都是非常喜歡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很是傳奇的小店!在上海,有這樣一家小店,好像是開在那種很深的弄堂裡面,周邊環境其實不是很好,一個差不多10平米的小店,店裡最出名的就是青菜肉絲麵,這家店的東西都是非常乾淨的,雖然環境不怎麼好。當然這家店出名的原因是他家的面,40元起步,最貴100元一碗,老闆是一對夫妻,基本上是開了30多年了!
  • 老味道 | 靠一碗鴨肉飯,這店火了15年!
    在澄海蓮下有這麼一碗鴨肉飯,已經開了15年之久了,許多食客願意為了它驅車前來。每天下午6點開檔,早來都沒得吃。就連不喜歡鴨肉飯的人,在試過一次之後也都逃不開「真香」定律。我是一個很願意嘗試新事物的人,這家鴨肉飯真的從我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被瘋狂安利的,所以這一次去蓮下,我硬生生的從下午等到了傍晚,就等著6點一到來上一碗香噴噴的鴨肉飯。
  • 廣州最小的面,在臺灣火了124年!
    廣州有一家臺灣菜 招牌是一碗比拳頭還小的面 在臺灣火了124年 連蔡瀾都推薦過 1 廣州最小的面,火了124年!
  • 一碗麵兩種味 蘭州這家「鴛鴦牛肉麵」火了
    一碗麵兩種味 蘭州這家「鴛鴦牛肉麵」火了蘭州「鴛鴦牛肉麵」。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裴強 攝「打卡」嘗鮮。「一碗麵兩種味,燃爆您的味蕾。」最近,蘭州牛肉麵又出新花樣啦!元旦前夕,蘭州一餐館推出「鴛鴦牛肉麵」,顛覆了傳統的「牛大碗」,吸引市民前往品嘗。該款牛肉麵碗由店家專門定製而成,一個碗分為兩部分,顧客可以選擇酸菜味和傳統味道相結合,還可以選擇多種面形。1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民主西路這家「鴛鴦牛肉麵」店,前來打卡吃麵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張先生說,「花一份錢,大快朵頤吃到兩種口味,兩種面形,讓口感變得更加豐富。」
  • 鎮江這家破爛的小麵館,連個招牌都沒有,憑一碗肥腸面火了25年
    鎮江是一座非常富饒的小城,鎮江擁有眾多的美食,鍋蓋面,餚肉,陳醋等都是很有名的美食。鎮江也是一座愛「面」的城市,鎮江人很喜歡吃麵,不管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一碗麵可以解決一頓飯。肥腸面也是鎮江人很喜歡吃的面之一,鎮江人的口味較為清淡,可是沒想到這重口味的肥腸面,在鎮江同樣受歡迎。鎮江藏在犄角旮旯的麵館有很多家,這家破破爛爛的小麵館,連個招牌也沒有,就是憑藉著一碗肥腸面火了25年。
  • 憑一碗菜飯,這家點心店火了24年!
    藏在向陽市場附近的佩玉點心店,憑一碗物美價廉的招牌菜飯,火了24年!
  • ️50年只做1道面,16小時手工慢熬骨湯.原湯賣完即止,每一碗麵都可能是最後一碗.
    走進日式拉麵店,選擇吃醬油拉麵、味增拉麵還是豚骨拉麵也是頭痛。但是在這家店,卻完全沒有這個煩惱。因為店裡只賣一道面!能讓廚師埋頭鑽研50年只賣這一道面的,正是這經久不衰又最能慰藉心靈的豚骨拉麵。上海人也喜歡吃麵,所以我將老師教給我的面,原汁原味帶來上海,希望能被更多人認可。」解密50年歷史拉麵店,後廚大探訪!99%的食客喝得一滴不剩雪白濃鬱的骨湯香氣誘人,用到豬骨,還有雞骨、大蒜、背脂等材料。
  • 藏在北京老胡同裡的蒼蠅館子,沒有招牌,靠一碗海鮮面火了20多年
    說起海鮮面,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溫州的海鮮面,溫州的美食還是挺多的,像這道海鮮面就是比較經典的一道美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海鮮面並不是溫州本地的,而是開在北京的一家蒼蠅館子,據說他們家現在已經把招牌都撤了,就怕來的人太多,做不過來,這地方要是沒熟人帶你去,估計你都找不到地方。
  • 這18家老店,在蘇州火了十幾年,有的連門頭店名都沒有
    大家紛紛po出自己十年前後的對比照片勾起了滿滿的回憶和感動匆匆十年裡生活在悄然改變在蘇州有很多開了十年以上的老店店面不起眼,有的甚至都沒有門頭和店名靠著熟悉的味道,一直火了十幾年很多人從小到大都吃不膩傳了兩代,開了將近百年,連個正緊店名都沒有,沒人領路還真找不到,卻依舊可以靠簡單的家常小食吸引一票深夜食客。
  • 32年了,連招牌都沒有的牛腩面,海珠人從出生吃到成家...
    在海珠同福東路附近藏著一家低調了32年的小吃店不是老街坊都找不到,任性到連招牌都沒有憑著一碗簡單的牛腩面稱霸整個海珠區年齡比90後都大的老牌麵店「從1.5元一碗麵吃到如今12這間老字號麵店餵大了好幾代人,從小時候被爺爺拖著手來吃,到現在長大了帶著自己的小孩來吃,大家都說:幾十年來,依然都是「老味道」。
  • 一碗餄烙面在當地火了五十多年,靠的到底是啥
    餄餎面 在每一個河南人的心中,都有一碗屬於自己家鄉味道的面。而這碗面到了郟縣,必是餄餎面無疑。它雖然沒有像燴麵那樣名揚內外,但在郟縣吃貨們的心中,它的魅力可一點都不遜色於燴麵、拉麵等麵食。
  • 南京人超愛的30碗面!每一碗都值得被收藏!
    他家的招牌是幹挑面,小排乾挑面可是連吳亦凡都要來打卡的爆款。小排先炸再滷,特別入味,鮮香之中帶著一點甜味。不管幹挑面還是湯麵,江南春麵館的麵條都是偏嗆的,吃起來特別勁道爽口。地址:科巷西白菜園27號鴻福麵館這些年越來越火,從很多人的私藏變成了網紅店,也有好多明星來打卡。
  • 憑一碗沙茶麵火了十年!這家不起眼的小吃店,熟客都喜歡把朋友往這帶!
    Vol.274 -這是我們走街串巷發現的第274家街頭美味-用一碗沙茶麵在鼓樓區火了十年沒進店前就能看到招牌寫著原西湖店漳州小吃,附近的居民有空沒空都會去打卡他家,在西湖開了5年,因為租金的問題搬來冠亞也開了5年,是名副其實的十年老店!
  • 靠一碗米線火了30+年的店,深圳很難再找到了!
    在香港火了30年的米線連周潤發、張學友、劉德華...都打卡過深圳藏了一家- 必吃單品:豬扒酸辣米線  坐標:海岸城 在香港有一家靠賣米線火了30+年的小店,連TVB大佬們也追著打卡,每次路過都是排長隊...
  • 濟州島這家麵店,沒有菜單,專注一碗海鮮面,大明星都愛吃
    濟州島的海鮮並不是因為便宜量足而出名,而是因為新鮮而深受遊客的喜愛,在濟州島西北部的崖月海邊,就有一家爆紅海鮮麵店——NOLMAN。NOLMAN店裡沒有菜單,只做一樣東西,就是海鮮面,就是這麼純粹。雖然簡單,卻因為專注一碗海鮮面,引得韓國民眾蜂擁而至,連明星都來打卡,《我們相愛吧》、《超人回來了》等多個爆款綜藝節目都曾經光顧這裡拍攝節目呢。
  • 一生只為這一碗麵,他憑什麼靠一碗麵徵服了全世界
    ,早上7點半就有人開始排隊; 老店歇業當天曾創下排隊9小時等一碗麵的紀錄; 有忠實顧客連續40年,每天吃一碗; 當我們問到大勝軒的拉麵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每一位客人都不約而同地說:「它和其他的拉麵不一樣,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