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路的這家沙茶麵
點評網搜不到
第一次去沒人指路找不到
卻在街坊間火了十幾年
... ...
「 點評搜不到,老廈門人卻追了14年 」
廈門人對於沙茶麵的喜愛,幾乎是融於生活的。無論是煩悶的午後,還是寂寥的深夜,都可以用一碗沙茶麵來平息。
這家藏在大同路,被好幾個當地人強烈安利的沙茶老店便是這樣的存在。點評上都沒有信息,卻成了不少老廈門人安撫味蕾的第二食堂。
「我女兒快四十了,從小就愛吃八市那家沙茶麵,但我們倆都覺得這家才是最好吃的。它家食材是真的新鮮,湯頭比較清淡,我們倆經常從家散步過來吃。」
「真的,這家是這個。」(說著老爺爺便豎起了大拇指)
到店的時候剛好4點,就陸陸續續遇上了不少客人,有傍晚出來開小灶的大叔、有尋味回憶的年輕情侶、有吃完不忘給老爸打包的孝順大哥、還有從檳榔散步來的老夫婦...
「你也看到了,平臺其實對我們作用不大。因為我們這都是左鄰右舍,他們從來都不會用手機搜索找到我們店,都是大家口碑相傳,介紹來的。」
老闆娘麗姐自豪地拿著手機說道,自家的小生意從不做宣傳,靠的就是口碑,熟人帶生客。
來的大都是附近的街坊,像老朋友一樣,和麗姐有說有笑,偶爾也有些從同安、龍海專程來吃的食客。
店裡只賣2樣,沙茶麵和清湯麵。來這裡的街坊們,大多是為了這碗沙茶麵。
小店入口的透明冰櫃裡,整齊碼放著豬肝、瘦肉、蝦仁、魷魚...加上沿街檯面上的食料,足足二十幾種,看著就十分新鮮,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
聽說我們是第一次過來,麗姐就推薦了幾樣客人常點的食料。
只見麗姐動作麻利,將新鮮的食料在大骨湯裡快速燙熟撈出,然後舀上一勺熱騰濃鬱的沙茶湯頭,3分鐘不到便做好了。
老廈門人的沙茶麵裡,總少不了豆乾、大腸和瘦肉。雖然點了寥寥三個料,份量卻出奇的多,鋪得滿滿一碗,光看著就超有食慾!
每天現熬的沙茶湯是攬客的秘訣。比起別家的口感,它家的湯頭更加清淡鮮甜,帶著一絲辣味,味道卻不失醇厚,抿上一口,回味無窮。
塊頭不小的大腸處理得很乾淨,沒有一絲異味,輕輕咬一口就能感受到它的Q彈嚼勁。
在沙茶湯裡長期浸泡的豆乾,吸足了湯汁,十分入味。入口爆汁,加上外彈裡嫩的口感,實在圈粉!
油麵被埋在各種小料的底部,輕輕挑起就能聞見撲鼻的沙茶香,再嗦上一口,鮮甜爽滑。
配料豐富的三鮮沙茶麵也讓小貝念念不忘,鮮甜嫩彈的蝦仁、脆爽香濃的豬肝、嫩滑入味的鴨血,搭配甜香爽口的沙茶湯底,簡直絕了!
打理小店的是一對夫妻,老闆山哥主要在後廚熬製湯頭,麗姐則負責在門前煮麵、招呼客人。
「店名,為什麼叫這個啊?」
「其實是我們當時為了註冊臨時取的,因為想不出來,所以就用我們的名字,山代表我老公,麗代表我,妍就是我女兒咯。」
山麗妍沙茶麵,是這家店的名字,好聽又少見,念起來還有些拗口。但看著老闆娘邊說邊笑,彎彎的雙眸裡滿到要溢出的幸福感,小貝真的酸了!
「其實以前我們開在六中附近,主要是靠那些學生,後來那個門店不租給我們了,便搬來現在這個門店的對面。但那個店面有點小,客人又漸漸多了起來,就搬來這了。」
「那以前六中的學生還有找來吃的嗎?」
「有啊,十幾年了,現在都當老爸了,帶著老婆孩子一起來了。」
我們走的時候,麗姐還在熱鍋前煮麵,十幾年的變化無常,小店搬了又搬,唯一不變的是這碗越熬越香的沙茶麵,引得街坊們垂涎三尺,總想著來吃上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