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墓是假的?300人動用炸藥挖開孔墳,裡面竟沒有東西!

2020-12-15 鴕鳥看世界

山東有座城市,下面的縣級市比上面的地級市還有名。縣級市叫做曲阜,地級市叫做濟寧。曲阜之所以如此出名,主要是因為孔子的存在。

(孔林)

現在曲阜的孔子遺存,主要是孔府、孔廟、孔林。孔家在文革之前的兩千多年,遭遇過最大的劫難,只是孔府被破壞。

漢武帝時期,魯恭王為了擴建府邸,破壞了孔子舊居,不過壞事做成了好事。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家典籍大量失傳,後面傳世主要靠幾位記憶力超群的人默寫下來的,但是難免存在錯漏。這次毀壞孔子舊居的行動,居然在牆壁中發現了一批重要書籍,包括當時存在爭議的《尚書》。

如果與後來的磨難比較,孔家的這點磨難不算什麼。1966年到1976年,才是孔家真正的磨難。

1966年11月9日至12月7日,小將們在曲阜29天,幹的事罄竹難書。他們共毀壞文物6000餘件,燒毀古書2700餘冊,各種字畫900多軸,歷代石碑1000餘座,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的國寶70餘件,珍版書籍1700多冊。

最令人可氣的是,扒了孔家上三代、下三代的墳。

特別是下三代的墳墓,例如民國初期的衍聖公孔祥珂及夫人墓葬。小將們挖開墳墓,發現埋葬47年的屍體居然沒有變化,就把這些屍體扒光衣服吊在樹上供認參觀。

2008年10月88歲離世的孔德成,是末代衍聖公也是孔令貽的兒子,曾任臺灣考試院院長。大陸曾邀請其回來看看,他一直未曾應邀。

這還不算什麼,當時還有人趁亂發財。附近的村民流傳,一夜挖出一輛拖拉機。

從孔子家族墓葬中挖出大量陪葬品,當時銀行來收金銀,96元一兩,前後收了30多萬元。一同被挖出的玉石,因為不收購,被孩子們拿出當了玩具。

但最奇特的還是孔子墓。

當時小將們用雷管和炸藥炸開孔子墓,可是什麼也沒發現。一直挖到墓底,也沒有看到孔子的蹤影,除了黃土還是黃土。難道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預測到了後世將要發生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小將們的頭目叫做譚厚蘭,湖南望城縣人,和助人為樂好榜樣是純老鄉。1978年她被逮捕,1982年免予起訴。後來她得了宮頸癌,45歲時病亡,沒有結過婚。

相關焦點

  • 孔子墓是假的?300人動用炸藥挖開孔墳,裡面竟沒有東西!
    漢武帝時期,魯恭王為了擴建府邸,破壞了孔子舊居,不過壞事做成了好事。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家典籍大量失傳,後面傳世主要靠幾位記憶力超群的人默寫下來的,但是難免存在錯漏。這次毀壞孔子舊居的行動,居然在牆壁中發現了一批重要書籍,包括當時存在爭議的《尚書》。如果與後來的磨難比較,孔家的這點磨難不算什麼。
  • 1966年孔子墓蒙難:墳冢被掘 聖賢頭顱被當球踢
    動用了雷管和炸藥    1966年的11月29日,陰冷。    劉亞偉記得,那天吃完早飯,聽說譚厚蘭要帶領北京來的紅衛兵去扒孔子墓,他和一幫孩子跑到孔林看熱鬧。他們趕到時,孔子墓周圍已經擠滿了人,擠不進去的便爬到樹上和圍牆上,負責維持秩序的紅衛兵手挽手拉起了人牆。
  • 50多年前孔子墓曾被打開,為何墓內卻什麼都沒有呢?
    生前落寞,死後榮譽無以復加,幾乎達到了半人半神的地步。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孔子的墳墓在50多年前竟然被炸開遭到毀滅性的挖掘,讓人唏噓惋惜。   扒完了孔子後人的墓,孔子的墓也隨之慘遭挖掘,被一直挖到底,什麼也沒有發現,連一塊骨頭也沒找到。孔子跟2500年後的後人們開了個玩笑,失蹤了。那麼孔子的墓到底在哪呢?
  • 文革中紅衛兵挖掉孔子墳 為加快速度使用炸藥
    ,革命小將們為了更快地挖開墓穴還動用了雷管和炸藥,孔子墓被炸開了。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不把這種東西打倒,什麼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來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按照「不破不立」的原則,年輕人的這場文化戰爭也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破四舊」,「破四舊」的提出源於1966年6月1日的人民日報社論,這篇社論同樣有一個聲勢奪人的題目,《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 1966年孔子墓蒙難記:紅衛兵搗毀「孔家店」
    「頭號大壞蛋「的標語資料圖:正在挖掘孔子墓 原載《中國新聞周刊》   傳說中,秦始皇曾經下令挖掘孔墳,而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破壞孔子墓事件,發生在1966年。:「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笤帚不倒,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 1966年孔子墓蒙難:墳冢被掘 聖賢頭顱被當球踢
    動用了雷管和炸藥    1966年的11月29日,陰冷。    劉亞偉記得,那天吃完早飯,聽說譚厚蘭要帶領北京來的紅衛兵去扒孔子墓,他和一幫孩子跑到孔林看熱鬧。他們趕到時,孔子墓周圍已經擠滿了人,擠不進去的便爬到樹上和圍牆上,負責維持秩序的紅衛兵手挽手拉起了人牆。
  • 孔子墓蒙難記:紅衛兵小將搗毀中華文化命脈
    動用了雷管和炸藥  手持鐵鍁钁頭的紅衛兵和抽調來的農民扒墳隊,鍁钁並用,在孔子、孔鯉、孔亻及祖孫三座墳墓上同時作業,一時間塵土飛揚  1966年的11月29日,陰冷。  劉亞偉記得,那天吃完早飯,聽說譚厚蘭要帶領北京來的紅衛兵去扒孔子墓,他和一幫孩子跑到孔林看熱鬧。
  • 50多年前孔子墓曾被打開,為何墓內卻什麼都沒有呢?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孔子的墳墓在50多年前竟然被炸開遭到毀滅性的挖掘,讓人唏噓惋惜。孔子跟2500年後的後人們開了個玩笑,失蹤了。那麼孔子的墓到底在哪呢?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叢鈔》引《東家雜記》稱,當年孔子的墳西側有五座假墳,都是石頭砌成的。這些墳都是他的弟子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後人盜掘。
  • 古蹟尋蹤,實地探尋一個沒有孔子的孔子墓
    <古蹟尋蹤>【山東曲阜「文宣王」孔子墓】值得一說的是,這個孔子墓是一個空墓,在某個瘋狂的年代,此座孔子墓被用雷管和炸藥打開,但奇怪的是裡面什麼也沒發現。他們不甘心一直挖到墓底,也沒有看到孔子的蹤影,除了黃土還是黃土。
  • 1970年的孔林和孔子墓
    我們來到孔林《至聖林》牌坊下,看見《至聖林》牌坊斑跡累累,門柱和門梁上的彩畫已陳舊脫落,周圍沒有多少人,這時,我看見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至聖林》牌坊下來回走動,我想這位老人可能就是那位賣花生的老人。 我上前與這位老人搭話,老大爺,孔林裡都有些什麼故事,能講給我們聽聽? 老大爺說,現在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政府不讓講,講孔子是克已復禮,是四舊,不讓講。
  • 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有十萬座墳冢,為何卻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關於墓地,我們中國古代也有說法,帝王的墓叫陵,仕官的墓叫冢,像孔聖人這樣的宗師的墳墓叫作林,所以孔子的墓地就叫孔林。,啄得士兵抱頭鼠竄,保護了孔子的安全,這件事一傳出去,各個諸侯國更加認為孔子是有天命在身的孔聖人,沒有人再敢打他的主意,就算是孔子去世已經,這些烏鴉也遠遠的守在旁邊守護孔林,卻不踏進孔林一步,保護孔林的聖人們不被蛇類打擾,才有了這個傳說。
  • 文革破壞孔子之墓調查|紅衛兵|孔子|曲阜|譚厚蘭|文物|孔令貽
    當地百姓說,日軍見到孔府的汽車鞠躬行禮,進入民宅發現牆上有孔子像也鞠躬致敬。一計程車司機說自己爺爺得罪了日本人跑進了孔林裡面,日軍出於對孔子的敬仰,開槍不往孔林裡打,而是往天上射擊。而在其他地區,日軍侵略掠奪,犯下滔天罪行。在曲阜沒有破壞孔子廟宇,這並非日軍良心發現,而是在於傳統上儒學對日本有很大影響,所以日軍面對孔子靈位才心懷敬畏之心。
  • 孔子墳墓1966年遭紅衛兵砸毀 陪葬品被搶挖殆盡
    孔子墓1966年遭紅衛兵砸毀 陪葬品被搶挖  孔子墓蒙難記  傳說中,秦始皇曾經下令挖掘孔墳,而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破壞孔子墓事件,發生在1966年。被紅衛兵小將們搗毀的不僅僅是「孔家店」,更是中華文化的命脈。
  • 二戰德軍防空炮塔:被英軍打出400個爆破孔,動用26噸炸藥炸不倒
    文/一軒軍事二戰德軍防空炮塔:被英軍打出400個爆破孔,動用26噸炸藥炸不倒二戰德軍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科技上,都有著巨大的優勢,以至於一度將盟軍打得連連退卻,侵佔了歐洲的很多地區不過在盟軍攻打柏林期間,卻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東西,就比如德軍為抵禦盟軍進攻而修築的各類防禦工事。在德軍的這些防禦工事中,有用來防禦盟軍地面部隊的地面攻勢,比如堅固無比的掩體等等。除此之外,德軍為了防禦英國的空軍襲擊,還修築了堅固的防空炮塔,也對盟軍的空軍部隊造成了不小威脅。
  • 孔子死後,秦始皇挖了他的墳,孔子後人:挖的好!
    孔子在我國是聖人一般的存在,其實不僅僅是在我國,在世界上孔子的地位都是不一般的。孔子的身份地位尊貴,這死後的墓肯定也不能草草了之,在世界上現存的就有很多的孔廟來紀念孔子這個偉大的聖人,更有孔林這龐大的家族墓地。
  • 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有十萬座墳冢,為何卻烏鴉不棲蛇類遠避?
    關於墓地,我們中國古代也有說法,帝王的墓叫陵,仕官的墓叫冢,像孔聖人這樣的宗師的墳墓叫作林,所以孔子的墓地就叫孔林。孔林是中國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已經有了2400多年的歷史,孔子的所有後人都在這裡安息,大家可以算一下現代的後人是孔子的第幾代子孫。
  • 同樣是墓地,「墳、墓、冢、陵」有什麼區別?該怎麼區分?
    同樣是墓地,「墳、墓、冢、陵」有什麼區別?該怎麼區分?中國人對房子的重視之情,想必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吧,可能正是介於這種房子情懷,所以人們對死後的墓地也是非常地重視。我們先來說說「墳」,相信這個很多人都聽過,它也確實和大多數人相關,普通平民百姓的墓地就稱為墳,它的構造很簡單,就是地下棺材,地上土丘。這些墳地大部分沒有立碑作記,因為他們的子孫經濟條件比較一般,沒有能力為死者立碑作記。
  • 墳和墓有什麼區別?別搞混了
    大家在旅遊的時候,有時會到一些名人的墓地去參觀,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有些人的墓叫什麼陵,有些人的叫冢,大多數叫墓,這是為什麼呢?西安古為帝都,傳說帝王陵就有72座,人稱「東方帝王谷」,至於王公大臣、文臣武將的大冢更是星羅棋布,數不勝數。
  • 寸土寸金的活人世界 分分鐘被孔子家族墓地秒殺
    于氏的墓地,除孔子墓外,算是孔林氣派較大、墓飾規格較高的說起墓地,沒有哪個人不司空見慣。因為,每年清明節你都會去,只不過,是形形色色不同地點的公墓。因為人們已經不認為它裡面有10萬孔姓墳包而覺晦氣,而是因為它風水帶來的神奇: 山東大旱時,赤地千裡,唯獨孔林中的樹木不見枯萎,土壤也不過分乾燥;整個墓區樹上沒有烏鴉飛,地上沒老鼠跑,也沒有蛇到處竄。當然,人們更多地被誘惑,蓋源於它是10萬異樹編織的天然植物園,更有4000座漢唐至明清的碑林讓你飽讀孔家的編年史。
  • 清官下葬僅用草蓆裹身,300年後墳被挖開,發現價值10億珍寶
    原標題:清官下葬僅用草蓆裹身,300年後墳被挖開,發現價值10億珍寶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但在三百年後,當他的墳墓被人挖開時,竟然在裡面發現了價值十億的珍寶,這是為何呢?但王士琦沒有放棄,殺敵時,總是奮不顧身地衝在第一線,努力鼓舞士氣。將熊熊一窩,見首領如此英勇,士兵們自然也是盡力搏殺,最終,戰勝倭寇,保衛了朝鮮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