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觀音寺山門蓮開

2021-02-19 石觀音寺

觀音山石觀音寺簡介

觀音山石觀音寺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始建於唐天啟年間(887年前後),距今有逾千年之歷史,為荊楚聖地絕無僅有之金剛道場。2008年恢復重建,立「禪教等持,行歸臨濟」宗旨,護國佑民,弘揚法化。觀音山石觀音寺自唐代建始,即以觀音信仰為一寺法緣,是以觀音文化著稱於中原九省的著名「觀音道場」,觀音靈感,稱譽諸方,朝野僧信,遞相朝供。石觀音寺傳承漢語系佛教「一花五葉」禪宗法脈,承載著諸方善信振興華夏道統的厚望,擔負著一方鄉土人文建設、社會和諧、佛法光揚的重要使命 。道場定慧相資,福慧相融,六和相貫,香光莊嚴,愛國愛教,利樂十方,以佛陀住世的深廣自信,熱情迎接廣大人民群眾和十方僧俗的巡禮與參學,攜同互進,成佛菩提!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one Avalokitesvara Temple of Avalokitesvara Mountain

Stone Avalokitesvara Temple of Avalokitesvara Mountain is located in Huangpi,Wuhan. First built in c. 887 AD in Tang Dynasty,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Temple is the only Buddhist adamantine center of Hubei. In 2008, Buddhists restored and reconstructed the temple,established its school ethos of 「equally hold Chan crnd teachings, accord practice with Lingji Sect,」 and to support the country, bless the people, and carry forward the Dharma. Since its first establishment in Tong Dynasty, Stone Avalokitesvara Temple has adopted the belief in Avalokitesvara as its affinity of the Dharma and become the renowned 「Avalokitesvara center」 famous for its Avalokitesvara culture in the nine provinc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is widely praised for being efficacious in relieving the suffering being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as well as the sangha and the lay Buddhists have successively made offerings to the Temple. Stone Avalokitesvara Temple has received and transmitted the Dharma lineage of 「five petals of one flower」 of Chan School in Chinese Buddhism; it is also entrusted with the great expectation of rejuvenat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 by Buddhist believers from various sides,and it shoulders the significant mission of constructing humanism, achieving social harmony and carrying forward and developing the Dharma on its native land. Supported by both Samadhi and wisdom, uniting both merits and wisdom, carrying out the six ways of harmony,interpenetrated and glorified by Buddha-fragrance and -light, loving both our country and Buddhism, bringing benefit and joy to sentient beings of the ten directions, and with the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self- confidence that the Buddha is still living in the world, the Temple warmly welcomes the visits of the people as well as of the sangha and lay Buddhists to practice and study Chan here, to together make progress in the way of Bodhi and to achieve Buddhohood!

相關焦點

  • 石觀音寺石觀音
    石觀音寺位於武漢黃陂,始建於唐朝中後期,為禪門臨濟正宗十方叢林。道風古韻跨越千年,歷經戰火連綿與世事興衰傳承至今。該寺在歷史上屢建屢毀,但屢毀屢建,一直在周邊民眾心目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信仰地位。經過以明賢法師為首的僧團共同努力,2014年12月10日,武漢黃陂石觀音寺正式獲批為宗教活動場所,千年古剎迎來盛世中興的開局之年。
  • 淨土宗之福地——觀音寺
    此乃景德鎮觀音寺也。據傳,此地宋代即建有庵堂,供奉菩薩,明代天順年間(1457-1464年)命名觀音閣並擴建。從此「觀音閣」與「景德鎮」同輝共榮近六百春秋。 觀音閣,建在石埭山的層崖間,扼景德鎮之南北通道,又處地勢險要的關隘。
  • 河北省秦皇島市觀音寺,位於北戴河旅遊區,去旅遊時一定別錯過
    公園始建於1919年,是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園,以登山攬勝、林中探幽,尋史訪蹤,氧吧洗肺為特點,在聯峰山公園深處北部萬木叢中有一座觀音寺,一般稱為北戴河觀音寺,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北戴河觀音寺觀音寺整個寺院佔地面積830平方米,平面布局為四合院式,主要建築自南向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最前面的是山門,山門為單木簷歇山頂,門呈拱形,上繪有纏枝花卉裝飾圖案,門楣上方書有
  • 千年觀音寺石塔
    觀音寺就在萬松山庄北面的圍牆外,正東面也是萬松山庄的圍牆,寺院與圍牆之間都只相隔一條2米來寬的道路。住宅與寺院竟然靠得如此之近,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觀音寺坐北朝南,現存建築為晚清重建格局,前後兩進,正殿面闊3間,東西廂房2間,為單簷硬山式木結構,不高也不大,正面山門上書「觀音禪寺」。
  • 東莞還有一座金碧輝煌且免費的觀音寺—大嶺山觀音寺
    東莞最著名的觀音寺,應該是位於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觀音寺。但是因為收費,並不是人人都會去。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觀音寺,隨時隨地都可以去祈福參觀。這就是位於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景區的觀音寺。如果是開車的話,可導航到大嶺山觀音寺。
  • 石觀音寺小年:近現代史上的首次新春茶話會與送灶儀式
    石觀音寺新春茶話會上,明賢法師介紹寺院的千年傳承與重建因緣(圖片來源:石觀音寺) 臘月二十三小年,武漢黃陂石觀音寺盛情邀請周邊長期護持寺院重建的父老鄉親們,共聚道場舉行新春茶話會,共度佳節、共敘遠景。
  • 蓮花觀音寺,留存的不止遺蹟……
    一個故事、一道美食每月一個鄉鎮為主題我們3月的主角來啦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今 日 美 景//觀音寺據說建於明代憲宗成化十三年從山門到方丈室橫跨整個觀音寺場鎮蔚為壯觀時代變遷舊時壯麗景象已不可考留存於蓮花小學內都來認識下碩果僅存的「長老」們吧石墩遺址神像遺址百年老樹觀音寺現存遺蹟雖少
  • 武漢黃陂石觀音寺重啟法化 再現十方民眾敬拜觀音盛況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石觀音寺拜觀音,新年喜參大悲心; 盛世中興添福祉,無聲處聞海潮音!(明賢法師作) 大悲觀音,大乘之基,重啟法化,締造和諧 2015羊年新歲,石觀音寺於盛世中興之際重啟法化,再現十方民眾絡繹於道、敬拜觀音的盛況。
  • 盛世重建:武漢石觀音寺正式獲批為宗教活動場所
    石觀音寺始建於唐朝中後期,為禪門臨濟正宗十方叢林,道風古韻古風跨越千年而來,歷經戰火連綿與世事興衰傳承至今。該寺在歷史上屢建屢毀,但屢毀屢建,一直在周邊民眾心目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信仰地位。石觀音寺於當今盛世重啟復興之計,彰顯著國家宗教自由政策的切實貫徹和地方政府對民眾信仰訴求的關懷,並將為漢傳佛教禪宗的傳承與興盛再續華章。
  • 武漢石觀音寺櫻花綻放:剎那之間 芳華萬千
    武漢石觀音寺院牆內外櫻花盛開,春意盎然,一派蓬勃氣象(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去年七月盛夏時節,武大等高校學子親臨石觀音寺栽種花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剛栽種時的櫻花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時值濃春,暖意襲人,栽種在石觀音寺院牆內外的花苗已然紛紛枝頭錦簇,花開成片。
  • 河北省秦皇島市觀音寺,位於北戴河旅遊區,去旅遊時一定別錯過
    公園始建於1919年,是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園,以登山攬勝、林中探幽,尋史訪蹤,氧吧洗肺為特點,在聯峰山公園深處北部萬木叢中有一座觀音寺,一般稱為北戴河觀音寺,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北戴河觀音寺觀音寺整個寺院佔地面積830平方米,平面布局為四合院式,主要建築自南向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最前面的是山門,山門為單木簷歇山頂,門呈拱形,上繪有纏枝花卉裝飾圖案,門楣上方書有
  • 石觀音寺小年:近現代史上的首次新春茶話會與送灶儀式
    石觀音寺新春茶話會上,明賢法師介紹寺院的千年傳承與重建因緣(圖片來源:石觀音寺) 臘月二十三小年,武漢黃陂石觀音寺盛情邀請周邊長期護持寺院重建的父老鄉親們,共聚道場舉行新春茶話會,共度佳節、共敘遠景。
  • 武漢石觀音寺正式掛牌 籌備佛門文明賀年樣板
    2016年1月28日,石觀音寺獲頒由國家宗教事務局監製的「宗教活動場所」辨識牌,並由住持明賢法師攜常住大眾舉行掛牌儀式。新春將至,石觀音寺將廣迎四方信眾親臨參禮、祝禱來年,並將以清淨博大的人文關懷,引導大眾文明敬香、文明祝福,樹立佛門歡度春節的優秀樣板。
  • 雙城觀音寺
    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哈爾濱——雙城市觀音寺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雙城區優良胡同,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原名「觀音堂」,後於雙城東門外國道南路修建觀音寺(新址)。面積約為2400平方米。又在新觀音寺距離兩公裡修建了一座七寶塔院。
  • ...金頂寺、迦葉殿、佛塔寺、大理聖源寺愛心運輸車抵達石觀音寺...
    為了感謝武漢同胞,更為了向寧捨身命奮勇逆行的一線醫護人員表示敬意,雲南雞足山虛雲寺、金頂寺、迦葉殿、佛塔寺、大理聖源寺籌集的第三批27噸愛心水果,於4月8日武漢解封當天早上抵達武漢石觀音寺,交請武漢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石觀音寺住持明賢法師組織義工居士,分送至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等10家擔負抗擊疫情重任的醫院,慰問大無畏投身抗疫一線治病救人的醫護人員
  • 武漢石觀音寺櫻花綻放:剎那之間 芳華萬千
    武漢石觀音寺院牆內外櫻花盛開,春意盎然,一派蓬勃氣象(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去年七月盛夏時節,武大等高校學子親臨石觀音寺栽種花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剛栽種時的櫻花苗(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武漢石觀音寺) 時值濃春,暖意襲人,栽種在石觀音寺院牆內外的花苗已然紛紛枝頭錦簇,花開成片。
  • 武漢石觀音寺小年夜:僧俗同慶 開啟迎春進行時
    盛世中興的石觀音寺作為武漢市佛教協會新晉副會長單位,正在日漸成長為長江腹地發展藍圖上弘法護教的新生力量。遙想近百年前太虛大師在江漢平原上籌建「武昌佛學院」、主持《海潮音》所演繹的澎湃氣象,石觀音寺僧眾期冀能夠秉承「觀音大士」的海潮悲智,共同為僧才教育事業的當代勃興、為中原腹地的正法鼎盛而竭盡綿薄,傾力策應。
  • 武漢黃陂石觀音寺重啟法化 再現十方民眾敬拜觀音盛況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石觀音寺拜觀音,新年喜參大悲心; 盛世中興添福祉,無聲處聞海潮音!(明賢法師作) 大悲觀音,大乘之基,重啟法化,締造和諧 2015羊年新歲,石觀音寺於盛世中興之際重啟法化,再現十方民眾絡繹於道、敬拜觀音的盛況。
  • 東莞還有一座金碧輝煌且免費的觀音寺—大嶺山觀音寺
    東莞最著名的觀音寺,應該是位於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觀音寺。但是因為收費,並不是人人都會去。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觀音寺,隨時隨地都可以去祈福參觀。這就是位於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景區的觀音寺。如果是開車的話,可導航到大嶺山觀音寺。
  • 盛世重建:武漢石觀音寺正式獲批為宗教活動場所
    石觀音寺始建於唐朝中後期,為禪門臨濟正宗十方叢林,道風古韻古風跨越千年而來,歷經戰火連綿與世事興衰傳承至今。該寺在歷史上屢建屢毀,但屢毀屢建,一直在周邊民眾心目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信仰地位。石觀音寺於當今盛世重啟復興之計,彰顯著國家宗教自由政策的切實貫徹和地方政府對民眾信仰訴求的關懷,並將為漢傳佛教禪宗的傳承與興盛再續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