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賀歲》視頻即將上線 尋找宮裡的年味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故宮賀歲》劇照

故宮博物院供圖

本報電 (鄒雅婷 任妍妍)12月27日,由故宮博物院、騰訊出品,故宮出版社、騰訊新聞聯合製作的視頻節目《故宮賀歲》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發布會。

作為2020年春節期間給公眾獻上的賀歲禮,《故宮賀歲》視頻節目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1月1日-29日期間通過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播出,每周1集,每集時長30分鐘,共推出5集。節目形式為主持人與故宮博物院相關專家、參與節目的嘉賓一起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

第一集《乾隆的朋友圈》講述清代宮廷新年時最重要的宴會「重華宮茶宴」,探討有關君臣關係以及文人雅集的故事。第二集《宮裡的團圓飯》聚焦紫禁城乾隆時代的新年家宴。第三集《最美的春節》探尋紫禁城裡過年的禮制儀典和傳統習俗。第四集《節物寄情》探問國人以物寄情、以物達意、以物敬奉天地自然背後的文化背景與精神內涵。第五集《宮廷春晚》揭秘皇帝的「春晚」有哪些玩法。

《故宮賀歲》以探尋紫禁城春節習俗為入口,用當代人的眼光解讀傳統文化,旨在打造「連接每個人的春節」,讓公眾對故宮文化和過大年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嚮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2020《故宮賀歲》品味故宮裡的濃濃年味
    《故宮賀歲》劇照。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當乾隆皇帝在臘月初一用賜福蒼生筆鄭重寫下第一個「福」字的時候,就預告著宮裡要開始過年了……正在播出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是2019年《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延續和新形態的嘗試,嘗試將展覽中靜態的文物背後的故事、容易被人忽視的傳統之美,借主持人和嘉賓的嘴說出來
  • 故宮賀歲元旦上線 播出時間平臺及分集簡介一覽
    過去紫禁城裡過年會準備什麼禮物?紫禁城新年家宴什麼口味?紫禁城裡「福」字、春聯與民間有什麼不同……  2020年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將推出視頻節目《故宮賀歲》講述故宮傳統過大年的習俗,為公眾獻上傳統文化賀歲大禮。視頻將於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以每周一集的方式在騰訊視頻播出。
  • 皇宮裡怎麼過新年?故宮上演「賀歲片」紫禁城裡尋年味兒
    迎年應臘朔,施惠守家風。鳳篆鵷班布,朱箋墨瀋融……」這首來自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製生春詩》,描繪的正是宮裡過大年時開筆書福的場景。自去年推出「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以後,今年,故宮又通過「賀歲片」《故宮賀歲》的形式,展示宮裡過大年的習俗,與觀眾一起品味故宮裡濃濃的年味。
  • 《故宮賀歲》2020年元旦上線 5周連播迎新春(圖)
    這一切謎底將隨著2020年1月1日《故宮賀歲》視頻節目正式上線陸續揭曉答案。中國網記者今天獲悉,由故宮博物院、騰訊出品,故宮出版社、騰訊新聞聯合製作的5集視頻節目《故宮賀歲》,將於1月1日-1月29日期間通過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播出,每周1集,每集時長30分鐘。據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介紹,《故宮賀歲》是一檔談話類文化節目。
  • 《故宮賀歲》將上線,馮唐、羅晉等帶大家在宮裡過大年
    2019年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舉辦了「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給觀眾獻上了從未有過的傳統文化賀歲大禮。2020年春節期間,《故宮賀歲》是以視頻節目的形式再次給公眾獻上的賀歲禮,讓大家持續感受故宮賀歲的文化溫度。
  • 《故宮賀歲》第二期溫情上線,看竇文濤馮唐探尋乾隆大年家宴
    1月8日,由故宮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第二期已在騰訊新聞客戶端上線。繼首期節目細緻講述重華宮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後,本期節目聚焦於乾隆時代的團圓家宴。俗話說,團團圓圓過新年,那麼身為皇帝的乾隆,他的團圓飯都吃啥?他的團圓飯都跟誰吃?
  • 故宮復原舊時燈景賀歲迎祥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餘俊傑)21日,故宮博物院在乾清宮前丹陛上下樹立起「天燈」和「萬壽燈」各一對,作為「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實景體驗部分正式向觀眾開放。據了解,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故宮博物院於今年1月8日起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通過創新展覽形式,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
  • 北京故宮:「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開幕
    ↑2019年1月23日,北京故宮,觀眾在參觀「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CICPHOTO/劉憲國 攝當日,北京「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乾清宮東廡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故宮博物院特舉辦春節大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作為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融匯了故宮歷史及院藏文物中蘊藏的過年元素,運用數字投影、虛擬影像,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相交織,組成創新的文化體驗空間,運用互動捕捉等方式實現春節文化與人的互動。
  • 《故宮賀歲》第三期上線 原來紫禁城也流行「集福」
    「當天地間寒風驟起,年就近了,那些關於團圓的溫暖氣息,似乎也開始縈繞在記憶裡」,隨著青年演員羅晉的開場白響起,《故宮賀歲》第三期於1月8日在騰訊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本期節目主要講述了清代紫禁城新年自臘月始的宮俗禮儀,例如元旦盛典皇的帝拜年和開筆儀式有什麼講究?
  • 故宮賀歲|我們為什麼越來越愛傳統的年味兒?
    這一期《故宮賀歲》就帶大家共同探尋一下宮中傳統的儀式節俗。年味之一:那些大年夜親手寫下的願望,已歷百年請大家到節目中尋找答案!年味之二:最高等級的儀式,表達家之情與國之敬正月初一天色剛亮,乾隆皇帝就從乾清宮來到慈寧宮給皇太后行拜賀之禮。皇帝要在接受眾人朝拜之前先為天下人垂範,拜會自己的母親,這個禮儀在宮裡過大年期間堪為最高等級。
  • 故宮賀歲|紫禁城裡的團圓飯竟是這樣吃的
    宮裡的團圓宴也是一場接著一場,第一場是早膳,皇太后在的時候,自然是陪太后吃;皇太后不在的時候,與皇后妃子一起吃。接著是宗親宴、廷臣宴、外藩宴等等。團圓飯糰聚家裡人初一這一天,必須和最重要的人吃,這一點,我們和古人是一樣的。皇帝新年第一天的團圓飯也是和家裡人一起吃,只是皇帝的家裡人真的太多了。
  • 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了 故宮復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天燈」和「萬壽...
    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了 故宮復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天燈」和「萬壽燈」時間:2019-01-03 20:30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了 故宮復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天燈和萬壽燈 故宮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場景 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了!
  • 浦發銀行攜手《故宮賀歲》帶你納福賀歲過大年|銀行
    隨著農曆新年的到來,一檔聚焦傳統春節文化的視頻節目也以其獨特的「年味兒」,引發了人們的熱切關注和好評,它就是《故宮賀歲》。浦發銀行作為行業合作夥伴參與的新春檔重磅文化節目,目前全網播放量已達1.6億,其獨具人文情懷的節目視角,帶給人們濃濃的「紫禁城的年味」。
  • 宮裡來了一串足金「小寶貝」,特有年味,大人小孩都能戴
    再過十幾天,就是2021年元旦了! 「宮」裡來了一串特別有年味的「小寶貝」。 中國年味的儀式感值得世代相傳
  • 宮裡的福筒,點亮紫禁城
    昨天,故宮博物院在「微故宮」公眾號,發布紫禁城建成600年主題文章,隨後,600歲生日的祝福湧向紫禁城。-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即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
  • 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是怎麼回事?故宮紫禁城新年展覽掛天燈
    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是怎麼回事?故宮博物院於2019年1月1日開始,開放神武門外至東華門外的故宮城牆和筒子河之間的通道。據悉,1月6日至4月7日,故宮博物院還將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將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的場景,普通人能在宮裡過年啦!
  • 宮裡上新福筒,重現紫禁城的新春景象
    近日,故宮博物院在「微故宮」公眾號,發布紫禁城建成600年主題文章,隨後,600歲生日的祝福湧向紫禁城。-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即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
  • 故宮即將有序開放 館長稱將打造數位化故宮的應用
    因疫情防控閉館3個多月的故宮,即將與旅客見面。  故宮今天發布公告,稱即將有序開放。4月29日8:00,故宮博物院將推出「好久不見 故宮」開館倒計時直播活動,詳細解讀開館之後社會公眾關心的各類問題。
  • 紫禁城裡年夜飯都吃啥?《故宮賀歲》帶你在故宮探尋傳統過大年的習俗
    由故宮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文化年俗節目《故宮賀歲》已經上線。從重華宮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到乾隆的紫禁城年夜飯,主持人竇文濤和王剛、馮唐等嘉賓一起一探究竟。對吃貨來說,皇帝的年夜飯吃什麼的話題,繞不過去。  吃啥?
  • 金豬賀歲,迎新納福——邀您首都賓館(原首都大酒店)過大年!
    農曆豬年即將到來,入住首都大酒店,遊古街,逛廟會,登城門,品小吃,老北京民俗、年俗輪番體驗,故宮裡過大年悄悄告訴您:今年住「首都」,去「宮裡過年」更方便!故宮開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的場景,我們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屆能在宮裡過年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