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海都報 建宇)
「長平高速公路力爭於2017年底具備通車條件。」福州市交建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平高速公路於2015年動建,目前長度逾4.9公裡的控制性工程風洞山特長隧道已開挖近2公裡,松下跨海特大橋近期也將開始首批樁基礎施工。
(圖自網絡,圖文無關)
2010年,漁平高速、平潭海峽大橋建成通車,成為進出平潭島的重要通道,市民前往平潭不再需要等輪渡。但隨著平潭的大發展,進出平潭的車輛日益增多,長平高速通車後,將成為進出平潭的第二通道,緩解漁平高速的壓力。
據介紹,長平高速起點與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的前塘樞紐銜接,終點與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銜接。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都在建設中。(海都記者 陳超)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小練島工程施工現場
6日21:30,經過11小時20分的「奮戰」,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小練島首跨公路移動模架現澆梁終於順利完成混凝土的澆築,標誌著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小練島工程由下部結構施工工序進入梁體上部結構施工。
當晚的澆築現場,巨大的泵臂向模具內部注入混凝土,工人則一邊牽引,一邊不斷振搗,使混凝土均勻分布其中。
(平潭公鐵大橋效果圖)
據介紹,移動模架是一種自帶模板可在橋跨間自行移位,逐跨完成混凝土箱梁施工的大型制梁設備,具有周轉次數多、工序簡單、施工周期短、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此外還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不受墩高、場地、水文地質等條件的限制,為橋梁安裝模板、澆築混凝土等工序提供了作業面,也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可滿足8級風力正常走行、8級風力正常澆築的施工需求。
福平鐵路三標段三分部項目副總工劉宏達介紹,首跨移動模架現澆梁混凝土澆築任務完成,拉開了項目在小練島段移動模架現澆梁大幹施工的序幕,標誌著項目施工進度進入新階段。(謝師強 羅京新 趙毅 文/攝)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福州至平潭鐵路跨海段橋梁工程的主體部分,是國內首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也是國內目前施工難度最大的公鐵兩用跨海橋梁,上層為公路,下層為鐵路,其中,鐵路為雙線有碴軌道,設計時速200km/h,橋梁寬度為12.2m;公路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km/h,橋梁寬度35.5m。擬2019年建成通車。大橋建成後,平潭到福州只需要30分鐘車程,兩地「半小時生活圈」將就此形成,未來的平潭將形成海、陸、空多層次的便捷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