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浙滬河長聯合巡河 一體化大治水重塑「夢裡江南」

2021-03-05 微訊江蘇

近日,在吳江盛澤鎮與秀洲王江涇鎮的交界處,一條斜巷夾在盛澤聖塘村與王江涇陽城村之間。河邊茂密的綠植、不規則石頭砌成的河堤、乾淨碧綠的河水成為河兩岸村民的「夢裡水鄉」。望著腳下緩緩流淌的河流,聖塘村黨委書記張曉峰感慨道,一泓清水兩方合力守護,我們早把「冤家」變為「親家」。

蘇州地處江蘇最南端,與滬、浙各區市交界河湖岸線長度近200公裡,其中不乏江南運河、吳淞江、澱山湖等被列入江蘇省省級骨幹河道或省湖泊保護名錄的河湖。省際河湖管理涉及上下遊、左右岸,由於水系相通、地塊分隔的原因,使得交界地區一度成為「三不管」地帶。隨著浙江的「五水共治」戰略與江蘇「263」專項行動相繼展開,轟轟烈烈的治水行動讓各自境內水域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其中交界水域的治理也逐漸受到雙方的關注。

抓住機遇,吳江區與秀洲區先行先試。2015年,陽城村與聖塘村聯合開展1.9公裡河道清淤,讓雙方嘗到合作的甜頭。2017年2月,吳江區與秀洲區成立了交界區域水環境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對15條交界河道進行劃分,實施屬地負責,同時,兩地建立聯合河長治水機制,攜手治理交界河水環境問題。

類似的場景,去年在蘇州各個交界地區多次出現。

6月15日,崑山水務局與青浦區水務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從聯通水系、聯動治汙等6個方面加強對接,著力建立雙方水利水務聯動協同機制;

8月20日,無錫錫山區聯合蘇州相城區漁政大隊、望虞河管理所等單位開展鵝真蕩水域內漁網專項整治行動,清除設置在該水域內的各類漁網和地籠;

9月13日,崑山、太倉、嘉定、寶山四地省際界河對接會上,進一步明確了40多條邊界河道的具體命名、走向、劃線、管護責任等,共同做好省際邊界地區河湖長效管理工作;

11月13日,在太湖湖長協作會議上,江浙兩省建立太湖湖長協商協作機制。這也是國內首個跨省湖長協商協作機制;

……

從省到區,一處處跨省治水的生動實踐正在長三角區域接連上演!

相關焦點

  • 臨江市鬧枝鎮——巡河治河在行動
    臨江市鬧枝鎮冰湖村巡河員刁傳貴一邊拿著手機巡河,一邊注意腳下冰面,防止滑倒。入冬以後,河道陸續開始結冰,巡河難度也隨之增大。在鬧枝鎮,像刁傳貴這樣的巡河員共有6人,在巡河過程中如發現河道有垃圾、河道周邊環境差等問題,及時上報鎮村河長,聯合保潔員一起實施清理整治。通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巡河員留下有效的「巡河足跡」,及時了解河道情況,最快速度處置。
  • 深圳有位95後民間河長 下班後他不玩遊戲愛巡河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 楊少昆 攝原標題:95後民間河長巡河一次走一天 巡河是高書會每周都堅持的「小事業」深圳新聞網訊 今年,深圳迎來治水提質「大會戰、大建設」之年。深圳以河(湖)長制推進河湖長效治理,將全市161座水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範圍。
  • 河長曬「美河」之(12):如詩如畫 桐廬富春江
    由浙江省水利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省「最美家鄉河」公眾推選活動正在進行中。我們特邀請全省20條參選河道相關河長代表講述治水讓河道美麗起來的心得體會,感受各地樣板河道的別樣之美。
  • 重塑水晶晶南潯!水鄉南潯做活水文章
    著名作家徐遲在自傳體長篇小說《江南小鎮》裡,用66個「水晶晶」描繪南潯水之美。但是,受區域發展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這裡水質曾一度下降。為此,我區以「壯士斷腕」的豪邁全力投入「五水共治」,從濁到清,由淨到美,再融入幸福概念,不斷升華治水理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環境改善。
  • 碧水煙波蕩界河——一體化下的長三角生態綠色協奏曲
    從打通斷頭路到聯合河長常態化,從生態補償踏前一步到治綠標準齊步走,隨著國家戰略的升級實施,長三角正在碧水煙波中奏響生態綠色的協奏曲。標準「一體化」:一橋飛架「斷頭路」8月21日,在東航路元蕩橋的建設路段,班長錢楊正在橋上協調材料的鋪設,從橋頭到橋尾一天能走上3萬多步。
  • 青田東源無人機巡河讓治水無盲區
    這些天來,青田縣東源鎮十一都源河道上,總能看到一架無人機在上空飛行,而在河堤之上,十一都源東源鎮級河長鄒軻通過控制器上的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無人機飛過區域河道裡的情況。東源鎮地形以中低山為主,平均海拔200至500米,山地較為陡峭。境內有3條26公裡長的水系河流和13個山塘水庫,溪流分支較多、水情複雜,巡查難度較大。
  • 河長是個啥職務?河長究竟管些啥?跟著河長去「巡河」
    3日,鄧慶傑巡查前,登錄手機APP進行巡河工作記錄。本報記者 夏升權 攝1月3日上午,記者跟著東區新鰲嶺社區河長鄧慶傑一起去巡河,他也是新鰲嶺社區黨委書記,統籌社區的河湧管養工作。鄧慶傑打開「廣東省智慧河長」App,點開「我要巡河」,便自動顯示定位和附近的河湧信息。緊挨著博愛路的白石湧,雖然水質看起來不是很清亮,但水面極少漂浮物,兩側的灌木叢也基本看不到垃圾。「這屬於市管養河湧,長5.3公裡,流經多個社區。作為社區河長,要當好河湧管護的『眼耳口手』。」鄧慶傑告訴記者,「目前這條湧的主要汙染源是周邊生活汙水入河,汙水管網有待完善。
  • 「90」後河長巡河有招
    榮海翔是位「90後」,擔任石亭鎮人大副主席、鎮級副總河長、淥水石亭鎮河長。巡河本上記載著,他今年3月擔任河長以來,巡河28次,處理解決河堤缺口、河岸違法建築等河湖問題20餘個。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怎樣提高管護成效?
  • 德清三奪「大禹鼎」 治水「三部曲」奏響最強音
    幾年來咬定目標不放鬆,初戰清淤治汙,再戰科技治水,後又馬不停蹄、連續作戰,打出了「十大工程、百河示範、千河提升、萬人聯動」十百千萬治水大行動,吹響了全民治水的集結號。  2017年3月,德清又一舉奪得象徵浙江「五水共治」最高榮譽的——「大禹鼎」,實現了三連冠,奏響了治水史上的最強音。  這些既是對以往德清治水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今後該縣治水工作的鞭策。
  • 五華縣:治水見真章 琴江又變清
    為有治水見真章。2018年以來,五華縣根據《梅州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琴江河水三年變清計劃行動」,同時建立縣鎮村三級河長制,通過強化河湖管護、開展專項整治和督查督辦等舉措,推動河道水環境和面貌持續改善。
  • 跟著河長去巡河 · 信宜篇 | 山清水秀河岸美,信宜懷鄉好風光
    3月25日,由茂名市河長辦、茂名市水務局、茂名日報社聯合舉辦的「跟著河長去巡河」系列活動第四期直播活動走進信宜市懷鄉鎮大威村、黃華江懷鄉中堂河段。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波 攝製在信宜市懷鄉鎮大威村,記者看到村裡的小河溝因現時枯水期而水量少,但是河道乾淨整潔,溪流清澈見底,能看到小魚兒在水中暢遊。
  • 順昌縣建西鎮:河長帶隊巡河 守護美麗河道
    東南網訊 1月12日,順昌縣建西鎮鎮級河長帶領鎮河長辦、共建辦開展鷺鷀溪的巡河工作。一行人仔細察看了水質情況、環境衛生、沿岸水生態及「河長制」公示牌設置等情況,並對河道管護情況進行了記錄登記。今年以來,建西鎮嚴格落實上級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要求,全面開展河長巡河工作,逐步形成常態化、制度化的河長巡河工作新格局。
  • 跟著河長去巡河 守護碧水清波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曾雯雯 通訊員 蓮溪社區居委會) 為營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水環境,進一步提升轄區廣大居民群眾愛河護河意識,8月15日,蓮溪社區組織義務巡河隊開展徒步巡河活動,重點查看深湧左支湧。  在河長的帶領下,義務巡河隊沿著深湧河岸仔細觀察河湧是否有垃圾和雜物漂浮、是否存在亂排汙水等問題。
  • 莆田「最美的官銜」——我是河長!新度鎮蒲坂村20年的治水之路
    這條叫「大溝」的河流在大家的整治下,由於治水經費緊張,村長及書記決定兩人先墊上清理河道的錢。村裡幹部知曉此事,你一點,我一點,共同分擔。民間河長,2年如一日清澈的水面、生機的兩岸、忙著耕種的村民,這是蒲坂村河邊常見的一幕場景。畫面中,還有一個身影,正沿著河道仔細巡查,他就是蒲坂村的村民鄭志順。和其他村民不同,他是來「找茬」的,因為他的另外一個身份,蒲坂村的「民間河長」。
  • 杭州人大推廣治水監督APP助力五水共治
    記者 俞連明 通訊員 斯董瑾 宋玉鳳 王純叢 王力 幾天前,杭州市人大代表楊彬來到臨安市市級河道錦溪錦城街道段巡河,看到幾個人在電魚、網魚,勸阻無效。她立即通過人大代表監督治水APP與河長取得聯繫。不到20分鐘,河長和漁政管理部門趕到現場處理,並沒收了電魚、網魚工具。
  • 新疆博州:「河長通APP」智慧管河湖
    與以往不同的是,當天,巴特爾首先打開手機GPS定位功能,登錄「河長通APP」,點擊「開始巡河」……此次巡湖的路線、時間,便在三維地圖上實時記錄。 艾比湖是準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也是新疆最大的鹹水湖。湖中滷蟲是保護區生物鏈的重要物種,起著淨化水質和為候鳥提供食物的作用。
  • 荔枝灣湧河長葉輝:一年巡河314次,總裡程751公裡
    根據廣州市河長辦出臺的《河長湖長巡查河湖指導意見》,鎮街級河長每周河湧巡查不少於一次。但根據基層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葉輝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共巡河314次,總裡程751.64公裡,平均兩天多就巡一次。昌華街一位每天都有巡河任務的村居級河長坦言,經常能在荔枝灣湧邊看到葉輝的身影,甚至周六日。
  • 杭州人大治水APP究竟是啥
    裡面提到,杭州市人大代表楊彬來到臨安市市級河道錦溪錦城街道段巡河,看到幾個人在電魚、網魚,勸阻無效後馬上通過人大代表監督治水APP與河長取得聯繫。不到20分鐘,河長和漁政管理部門趕到現場,沒收了電魚工具。  一個智慧治水APP能如此神速。它究竟是什麼?有什麼亮點?能不能收到實效?未來還要怎麼做?這些問題一下子全都跑了出來。
  • 【新春走基層】「鄰居」變「親家」 江浙兩省河長攜手護衛清水家園
    張曉峰,今年56歲,是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聖塘村的一名村級河長,平日裡大家都叫他"老張"。早上9點,他開始了第525次巡河。這條他分管的河段叫斜港,河的北岸是江蘇的,河的南岸是浙江的,身份「特殊」。
  • 南召縣留山鎮召開村級河長向鄉級河長述職工作會議
    12月15日上午,該鎮政府召開各村村級河長向鄉級河長述職工作會議。「全面落實推行「河長制」,是深入實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河長辦的大力支持下,我村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強化治水責任,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每一位村級河長分別就本村本年度河長制工作情況向鎮第一總河長和總河長分別進行了述職,每一位村級河長述職完畢後,鄉級河長對述職情況進行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