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基督的故事

2020-12-19 一生是回家的路

為著耶穌基督的見證,年老的使徒約翰被流放到荒涼的拔摩海島上。在異像裡,約翰被帶到到了天上,到神的寶座前。造物主和受造的人,終於可以面對面。原來,榮耀的造物主,是何等期望受造的人,回到他的寶座前。

使徒約翰到了天上,看到最突出的事情,就是對神的敬拜。在天上,敬拜神是受造物的基本生活。天使、四活物、二十四位長老等等所有的受造物,都在敬拜、讚美神。

天上的敬拜,是地上敬拜的標準。

敬拜神,是宇宙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宇宙就是一首敬拜神的交響樂。

敬拜不是向神歌功頌德,敬拜也不是抒發自己的感情。敬拜是人、被造物對神的主權的認定,是把造物主所當得的尊榮歸給神。

在天上的敬拜沒有攔阻。可是在地上,敬拜神對於許多人來說,仍然是非常陌生的事情。整個世界,仍然在悖逆神、抵擋神的情形裡面,所發出的是刺耳的噪音。

除非人類的歷史被改寫,重新回到造物主的旨意當中。否則,在宇宙中對神的敬拜就不完全。

歷史向來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百個人,就有一百二十種歷史的解讀。只有從神的旨意看人類的歷史,從神的寶座面前看歷史,才可以看的清楚準確。

使徒約翰念念不忘的是,教會的前途在哪裡?人類的前途怎麼行進?歷史將走向何方?

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親自給約翰啟示,帶他到了 天上,看到了夢寐以求的景象。約翰看到坐寶座的造物主,他右手中有書卷。(啟5:1)上帝手中所拿的書卷,就是人類的歷史,以及宇宙的歷史(歷史就是一卷波瀾壯闊的書卷)。

這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是在坐寶座之神的手裡。造物主是書寫歷史,掌握歷史、決定歷史的那一位。

撒旦和墮落的人類,在歷史中亂塗亂寫,留下混亂和汙點。但是,讓我們可以放心的是,歷史掌握在坐寶座的造物主手中。撒旦和墮落的人類所留下的汙點,不能阻擋歷史的進程和結果。在慈愛的、全能的神手裡,是光明和美麗的未來。

撒旦一直想主導歷史,墮落的人們,一直想做歷史的主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歷史就是撒旦借著人類,想從造物主的手裡,奪取歷史主導權的記錄。一整部人類的歷史,就是墮落的人類,想做歷史主人美夢的集大成。

中國的秦始皇、希臘的亞歷山大、歐洲的拿破崙,近代的希特勒、史達林、薩達姆等等,都是在做這樣的美夢。古今中外,歷史一直在重演這個荒誕的故事。現今的時代,不是在重演這樣的故事嗎?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公義和罪惡的對比、慈愛與仇恨的衝突、光明與黑暗的爭戰,這就是歷史的故事,這就是童話的來源。

歷史就是神留給我們成人的童話。

人類的歷史是在神的手裡,宇宙的主權是在造物主的手中。可是,如果宇宙中沒有受造之物能夠打開歷史、解釋歷史、決定歷史,這將是極大的悲哀。

造物主的寶座是永遠不會動搖。可是,誰能夠和神的寶座合拍呢?如果沒有受造物符合寶座的要求,來承擔人類以及宇宙的未來,歷史將會走向何方?

使徒約翰看到宇宙中,沒有誰可以符合寶座的要求,沒有人能夠有資格配展開、觀看書卷,他就大哭起來。這是無助的哀哭,也是人類絕望的嚎啕大哭。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為此哀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東坡;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大多數人在安靜的絕望中生活,當他們進入墳墓時,他們的歌還沒有唱出來……梭羅。

讓人類可以振奮的是,在這裡,有一個宣告,有一道響徹宇宙的歡呼:

「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啟示錄第五章5節)

耶穌基督是唯一有資格展開書卷、解開七印的。他是唯一有資格打開歷史、解釋歷史、決定歷史的那一位。

人類的歷史,之所以被印封住,沒有前途和未來,因為人類都在罪惡之下。人類是在罪惡中出生、在罪惡中生活、也在罪惡中死去。

罪惡是死亡的原因,死亡是罪惡的結果。罪惡與死亡,是一對幽暗的孿生兄弟,殘酷地吸食人類的生命。

人類的歷史,在罪惡與死亡面前,沒有絲毫的免疫力,只有接受被宰割的命運。罪惡是人類的死穴,死亡是人類的公敵。歷史,就在這對幽暗的孿生兄弟面前停滯、退後。

世界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陷落在罪惡與死亡之中的記錄,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人類的仇敵撒旦,借著罪惡,扼住了人類的喉嚨。借著死亡,將人類死死地按在它的魔爪之下。在與人類的爭戰當中,它似乎從來沒有失手。人類的歷史在魔鬼手裡,它隨意書寫殺戮與幽暗。在魔鬼撒旦的手裡,人類的歷史有未來嗎?

從神性來說,耶穌基督是神,是創造宇宙、託住萬有的主。基督沒有以他的神性來完成拯救人類,因為這樣,不符合神公義的標準。

人類犯罪,必須由人來承擔。人類罪惡的問題,必須由人來解決。神是絕對公義的,他不會越過這個界限,不能以神性來幹預人性的問題。絕對公義的神,不會用任何不義的手段做事,即使這件事完全出於愛的動機。

主耶穌基督,不是以他的神性來獲取解決罪惡的資格,而是以他的人性來獲取。「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是屬於猶大支派的,是大衛的根源,神的話語在這裡特別強調基督真實的人性。我們的主,以一個純粹的人,來與罪惡以及背後的撒旦交鋒。

基督在預定的時空裡道成肉身,來到有限的時空之中,來到人間。他是純粹的人,是從來沒有犯罪的義人,成為贖罪的羔羊。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血而死,進入了死亡和陰間的深處,三天後,他從死裡復活,之後升上高天。

耶穌的血,是罪惡的贖價。耶穌基督的寶血,能夠洗淨一切的罪惡。從此罪惡不再是人類可怕的夢魘,

耶穌的復活,衝破了死亡和陰間的門。從此,死亡失去了它的大本營,死亡不再是常勝將軍,它已經被基督攻破了城門!

罪惡與死亡,這對幽暗的孿生兄弟,從此土崩瓦解!罪惡與死亡,撒旦手中引以為傲的資本,蕩然無存。撒旦已經徹底失敗!

耶穌基督已經得勝!人類的歷史,終於峰迴路轉,迎來生命與光明的未來。

這個得勝,是人類的大勝利,是宇宙的大勝利,是關係到神永遠旨意的偉大勝利。

神的羔羊,是主耶穌最美的記號

基督的救贖,是天地間最偉大的勝利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曾經被殺,是宇宙永恆的回憶……

——歷史,就是基督的故事!

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宇宙中所有的受造之物,都要向曾經被殺的羔羊敬拜,這是永恆的讚美,這是宇宙的新歌:

「他們唱新歌……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第五章9-13節)

其實,再多的讚美,對於我們的救主耶穌,都是不夠的!再多的敬拜,都是不完全的!我們的主基督,他配得無限的讚美與敬拜!

無論在地上、還是在天上,對於耶穌基督的認識和敬拜,永遠都是新的。耶穌基督的一切,永遠都是新鮮的,是你我永遠也認識不完的豐富。

到了天上,我們當然會對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由衷的敬拜和侍奉。可是,到了天上,就再也沒有痛苦、迫害、疲倦、憂傷。為我們的救主,獻上我們的愛、為他付出代價、為他受苦受難,現在才有機會。機會一過,就再也沒有。

為他,沒有什麼代價是太沉重的;為他,沒有什麼犧牲是太大的;為他,沒有什麼痛苦是太難受的……

機會不多,願我們都把握機會,為著那曾經為我們死在十字架的宇宙之主。

有機會為著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犧牲所有的人,有福了。

「我若有千萬英鎊,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是為中國,是為了基督」!「我們能為主做更多嗎?」——戴德生

戴德生的救主,仍然活著!

書卷是被七印封嚴,每個印都是災難,對人類罪惡的審判。人類歷史的結局,是以七個印為結束,也就是以一連串的災難和審判為結束。夢想建立人間天堂的,早一點醒過來吧。

回到救主耶穌基督裡,是躲避審判的唯一道路。我們在地上,對這個充滿罪惡的世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多救一些人,歸回耶穌基督的救恩。

願意傳拯救人靈魂之福音的人,有多少呢?願意聽上帝福音的人,有多少呢?

歷史就是基督的故事!

如果你我能夠在他的故事中,有一點份,

在永世裡,那將是何等甜蜜的回憶!

文字/賴恩 音頻/BINFANG

版權聲明:《恩典引領回家路》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恩典引領回家路》,微信號 yinuotk 」,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原創不易。如有進一步的事宜,請給我們留言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摩西和以利亞丨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先知的預言應驗在基督身上
    若改動或杜撰或虛構或歪曲神的話,或無中生有,假傳神的話,就就是假先知,將大大得罪神!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假先知如耶洗別,巴蘭,丟大,加利利的猶大,行巫術的西門等等,這些都受到了神的咒詛。當門徒認出是主後,主耶穌進一步啟示他們「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說的話,都必須應驗[路24:44 ]」。成全和應驗在原文是同一個字,同一個意思,主基督藉著完全遵守了舊約律法,應驗了先知的預言!並且在十字架上捨命流血成就了完全的救恩,成就了舊約律法的義!所以主耶穌基督成全了「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指著耶穌所說的話。
  • "傳奇之王"被疑抄襲"基督山伯爵":故事如出一轍
    故事結構如出一轍:隱姓埋名為復仇 相似度:☆☆☆☆  著名小說《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一位名叫愛德蒙·唐泰斯的大副受他人陷害入獄,出獄後化身基督山伯爵復仇的故事。無獨有偶,電視劇《傳奇之王》也講述了幾乎同樣的故事。
  • 《基督山伯爵》不是一個小說故事,而是生活中的真實案件
    它最先在巴黎的《議論報》上連載,因為作品受歡迎,連在《基督山伯爵》的那個版面的廣告價格都直翻了三倍。而且在寫《基督山伯爵》以前,大仲馬雖然憑藉《三個火槍手》已經頗有名氣,但是稿費卻不多。自《基督山伯爵》發表以後,大仲馬的稿費是每年二十多萬。重要的是他這本書還改變了一個城市,也就是故事一開頭提到的馬賽城因為這部小說建起了基督山街、愛德蒙·唐泰斯街,一度成為了旅遊勝地。
  • 基督耶穌丨命令的總歸就是愛
    打開心門 讓愛走動摩西律法的精義就是愛,命令的總歸就是基督,基督是愛!「祂(基督)施捨錢財,周濟貧窮。祂的仁義存到永遠。祂的角必被高舉,大有榮耀」[詩112:9]主基督給我們作出了榜樣。使徒行傳記載義大利營的百夫長哥尼流,說「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敬畏神,多多周濟百姓,常常禱告神」,這是個真認識主基督並且追求真理的外邦聖徒,所以他得著了。無論是奉獻錢財,還是周濟窮人,只要是為福音的緣故,都必要得著賞賜!
  • 是基督,還是一個歷史人物
    ⒉導言這一章,作者被聖靈感動主要談論的是『耶穌的身份——耶穌是基督嗎?』和『活水的江河』。⑴ 作者被聖靈感動通過對『耶穌的弟兄』、『猶太領袖——祭司長與法利賽人』、『群眾』的描述,形象的描繪出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耶穌是否是基督』這個話題的爭論。
  • 從歷史長河看 耶穌基督給女性地位帶來了怎樣的巨變
    在過去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教內教外都是男權至上,性別歧視是一直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從今天伊斯蘭國家婦女的境況就能看出來。這些女子不能用時享有諸多男性擁有的權利,公開場合下她們必須戴面紗。1999年的一篇新聞曾提到,在伊朗婦女不能塗口紅,否則將被逮捕入獄。因此有學者曾提出觀點:「耶穌的降生是婦女歷史的轉折點。」
  • 《聖經》中諾亞種下葡萄藤,在黑山基督復活大教堂演繹了母愛故事
    黑山裡查基督復活大教堂外側面有一棵葡萄藤,它可是大有來歷、很高貴的呦。讓我帶你去親眼目睹神樹風採。它採自古希臘的聖山,它象徵繁榮、重生、多子多孫,多麼幸福美好的寓意。而在基督復活大教堂不僅有耶穌、諾亞、葡萄藤的聖經故事的神聖和壯美,更因一對母子讓人感受母愛故事。
  • 于洋《基督山伯爵》致敬文學經典,全新演繹「等待和希望」的故事
    作為致敬文學經典的年度巨獻,話劇版的《基督山伯爵》再一次帶領觀眾共同走進了基督山伯爵的精神世界,在復仇與寬恕中找尋救贖、等待希望。   該劇講述了一位名叫愛德蒙·鄧蒂斯的「法老號」貨船大副,因受到陷害被關進了伊夫堡監獄,在善良的神父的幫助下逃出了監獄,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成功復仇的故事。
  • 教會歷史丨耶穌基督曉喻使徒約翰寫信給士每拿教會(上)
    主基督預言在這一大逼迫時期,許多聖徒將要遭受史上最慘烈的殺戮,主耶穌宣告他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生命和死亡的權柄都在他的手中。有了主慈愛信實的應許,每一聖徒必能靠著生命之主勝過一切的逼迫、苦難和死亡!當外敵真正入侵的時候,狼來了的故事發生在周幽王身上,結果就留下了「一笑傾國」的成語典故!主後一百五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士每拿教會的監督坡旅甲(Polycarpus)突然遭到羅馬帝國政府抓捕。
  • 在耶穌基督裡的生命就是人的光(耶穌基督是光,上帝就是光)
    生命在他{耶穌基督}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聖經》約翰福音 1:4 和合本)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翰福音 1:5 和合本)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約翰福音 8:12 和合本)我{耶穌基督}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約翰福音 9:5 和合本)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 (約翰福音 11:9 和合本)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
  • 每一個聖誕集市就是一段歷史
    不要小看這些聖誕集市,它們擁有古老的歷史和悠久的傳統,據說中世紀起源於德國和奧地利,距現在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比如,在德國幾乎每個聖誕集市都有一段歷史傳說,實際上聖誕樹和聖誕彩球就是誕生於德國。按照基督教的風俗,從前的聖誕集市在開張那天晚上,會由男孩子扮成基督進場,重演基督降生的宗教故事。聖誕集市通常在市政廳前的廣場舉辦,所有的飲食攤點都沿人行道向廣場鋪開,出售的吃食和飲料都與聖誕節有關,比如薑餅、甜蛋糕、熱紅酒等德國傳統聖誕飲食。
  • 電影《基督山伯爵》影評
    原著小說:《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馬 大仲馬以Jacques Peuchet所寫的論文集中的一個真實故事為素材。一位叫艾德蒙 唐泰斯的船員的故事:即將繼承下任船長的唐泰斯正在準備和心愛的姑娘結婚,但是四位妒忌他的朋友,謊稱指控他叛國。因此,他被監禁在伊夫島上的伊夫堡(電影中為惡魔島)監獄裡十四年,在他被關押期間,一位博學的神父教給他知識,並在臨死前將基督山島上的財寶遺贈給他。唐泰斯最終越獄成功,在海裡被過往船隻救起,並且憑藉以前的航行知識贏得了船船長的信任。
  •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就是那個小仲馬的父親,這本書又叫《基督山恩仇記》,換個譯名,這本書的內容大家應該就猜到一二了。是的,這本書就是講了一個復仇的故事,沒有過多的感情上的糾纏,故事的全文都在為基督山伯爵最後的復仇而做鋪墊,步步為營,讀起來比看《甄嬛傳》還要過癮許多。
  • 從路加福音看:耶穌基督的降生
    真實的日子/真實的城市我們留意第11節上半句」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i)」今天「這兩個字,表明事件是發生在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日子,就是該撒作羅馬皇帝和居裡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1~2節)。這個事件不是發生在神話或虛構故事裡的一個日子。(ii)」大衛的城裡「這五個字,表明事件發生在一個真實的城市。」
  • 補充《故事臺灣》的故事:歷史教育與書寫的反思
    《故事臺灣》的第一回,在《西發裡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興起(獨立)的段落後,將視野轉離歐洲,回到東亞。這一系列的補充,也隨著這一段後畫下休止。這系列的補充故事,除了補充《故事》未能述及的部分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能透過這系列的補充,讓我們一同思考,歷史書寫的各種面相。
  • 《基督山伯爵》:世界名著版的法國武俠小說,恩必報,債必償
    寫作特點二:只為故事服務,不為社會背書的故事背景《基督山伯爵》的背景主要是在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從這種背景建立上,本書跟狄更斯的《雙城記》有一些相似,但是卻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雙城記》的歷史背景和動亂的描述是為了警示當時的英國,是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的。但《基督山伯爵》卻完全不同,它的故事背景純粹只是為了故事本身而服務,歷史的波譎雲詭不過是大仲馬為了情節引人入勝的手段,絲毫不帶一點對過去的抨擊和對現世的警示。
  • 再讀《基督山伯爵》中的6句話,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可是最近幾天又一次地拿起這本書,再次讀這本書中的故事時,他寬恕他人的做法更加的吸引著我,從其中的6句話發現,這本書講的並不是一個復仇的故事,而是寬恕。1.我寬恕你,因為我也需要別人的寬恕。沒有人會總是生活在黑暗當中,也沒有人永遠的人如自己所願,《基督山伯爵》就是用了一個復仇的故事,講述了報恩以及寬恕他人的力量。《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的典範。在這個故事中,不僅愛德蒙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無知走向有知。
  • 再讀《基督山伯爵》中的7句話,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可是最近幾天又一次的拿起這本書,再次讀這本書中的故事時,他寬恕他人的做法更加的吸引著我,再讀其中的7句話發現,這本書講的並不是一個復仇的故事,而是寬恕。1.我寬恕你,因為我也需要別人的寬恕。沒有人會總是生活在黑暗當中,也沒有人永遠的人如自己所願,《基督山伯爵》就是用了一個復仇的故事,講述了報恩以及寬恕他人的力量。《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的典範。在這個故事中,不僅愛德蒙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無知走向有知。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然而,在整個中世紀時期,大多數的基督徒甚至相當一部分神職人員都難以準確、全面地把握基督復活的深刻神學內涵,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信仰。在中國,清明時節是追思的時候,而在西方中世紀歷史上也有類似的傳統。在中國文化中,追思的象徵元素包括奠酒、香燭和紙錢、柳枝等等。而在中世紀歐洲,追思的圖像符號體系都集中在耶穌的受難與復活之上。
  • 晨禱:因著耶穌基督,生命充滿希望
    他是基督,是人類唯一的救主。在這個普世基督徒紀念耶穌受難和復活的神聖時刻,我因著寫這篇文章,再一次閱讀保羅寫給提摩太的信。保羅說:「你要記得那從死人中復活的耶穌基督,他是大衛的後裔所生的,這就是我所傳的福音。」(新譯本)因著新冠病毒在國外泛濫,死亡的成為我們每一天面臨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