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三菜一湯,料理達人端家鄉國菜,仁當牛肉馥鬱沙嗲香濃逼人

2020-12-06 好煮易

今日導讀:「印尼人三菜一湯」料理達人端家鄉國菜,仁當牛肉馥鬱沙嗲香濃逼人!

印尼由多達6000個有人居住的島嶼組成,

地理人文的複雜程度,

也讓料理衍生豐富多元的特色。

「南洋料理達人」稱號的閨蜜,

來自印尼華人家庭,15遷歲居來華,

今天教大家幾樣道地印尼菜,

以及她因應個人偏好調製的香料蔬菜湯,

各有各的美好滋味;

而中國和東南亞諸國的互動密切,

有許多印尼僑民在華生活,

各城市車站附近都有密集的印尼商店,

要購買道地的南洋香料和調味料,

相當方便。

繽紛的香料,

絕對是印尼料理最大的魅力之一。

「仁當牛肉」來說,

這道源於蘇門答臘巴東的燉牛肉料理,

就融入香茅、薑黃、南姜、萊姆葉等在地香料,

加上畫龍點睛的椰漿,

香氣逼人的醬料,

小火燉煮牛小排2小時,

軟爛入味,

鹹中帶辣又有迷人香氣;

原本僅是區域性的菜色,

能被封為印尼國菜之一實至名歸。

仁當巴東牛肉

食材:

牛小排300克、椰奶(或濃椰漿)250cc、椰子水370cc、初榨椰子油4大匙、月桂葉7片、薑黃葉1片、萊姆葉6片、八角1顆、香茅(拍碎)1根、鹽適量,

醬料:

大紅辣椒10克、南姜10克、朝天椒10克、生薑5克、薑黃2克、紅蔥頭5顆、蒜頭3顆、胡荽粉(或胡荽籽)少許、肉豆蔻(或肉豆蔻粉)少許

準備:

椰漿加椰子水混合成椰漿水。

做法:

1.醬料材料以調理機打成泥。

2.熱鍋下椰子油,加入月桂葉、薑黃葉、萊姆葉、香茅炒香,續加入做法1炒散,倒進椰漿水煮到變稠、表面浮出油質。

3.續加入切塊的牛小排、八角拌勻,煮滾後轉小火燉煮到湯汁將收幹,以鹽調味。

同樣被印尼旅遊部列為國菜的,

還有一道叫做「加多加多」的涼拌菜,

中國有些餐廳直接稱之為印尼沙拉。

加多加多在印尼各地都有,

沒有絕對統一的做法,

香料運用也較為簡單,

關鍵的一味是使用烘過的花生碎,

與蒜、辣椒一起磨碎,

並加上椰糖和羅望子汁;

閨蜜的做法還加入了印尼常見的山奈,

在華人圈也被稱為「沙姜」

除了能增添風味,

還有抑制細菌效果,

可說是天然的防腐劑。

有著濃鬱花生香的醬汁,

淋在時蔬和水煮蛋上,

就是冷凍最開胃,

營養又健康的南洋風沙拉。

加多加多蔬菜沙拉

材料:

水煮蛋1顆、馬鈴薯半顆、紅蘿蔔1/3根、小黃瓜1根、高麗菜30克、豆芽菜30克、四季豆30克、空心菜30克、油豆腐(切片)1塊、炸蝦餅適量、油蔥酥少許,

醬料:

熟花生50克、朝天椒半根、蒜頭1瓣、山奈2片、椰糖3小匙、鹽1小匙、羅望子汁30cc

做法:

1.以石臼或調理機依序將醬料中的蒜頭、蒜頭、山奈、熟花生磨成泥,再與剩餘材料拌勻成沙拉醬汁。

2.馬鈴薯、紅蘿蔔、高麗菜、豆芽菜、四季豆、空心菜、油豆腐汆燙後與水煮蛋、小黃瓜、蝦餅等擺盤,淋沙拉醬汁後撒油蔥酥。

熟悉東南亞料理的人,

「沙嗲」一詞恐怕不陌生,

其實在印尼本義就是指「烤肉串」

只是醬汁風味濃厚,

讓人聯想到沙嗲就是重口味的醬汁。

根據閨蜜說明,

印尼式的沙嗲和沙拉一樣會使用花生,

加蒜、紅蔥頭、增稠用的石慄等一起研磨,

再加水、椰糖、印尼甜醬油炒香,

甜鹹交織、香濃馥鬱的醬汁,

醃製雞肉後烤熟,

對肉食控來說何其完美。

雞肉沙嗲

材料:

雞腿肉丁350克、小黃瓜適量、番茄適量、紅蔥頭適量、金桔(或檸檬)1顆、椰糖25克、蒜泥10克、紅蔥頭泥10克、芫荽粉1匙、小茴香粉1/4小匙、白胡椒粉少許、鹽少許、羅望子汁1小匙,

沙嗲醬:

蒜頭1顆、紅蔥頭1顆、石慄(烤過,或可用杏仁替代)1顆、熟花生75克、鹽適量、椰糖2大匙、胡椒粉適量、印尼甜醬油(或蠔油)適量

做法:

1.雞腿肉丁以醃料醃漬至少50分鐘,以竹籤串起。

2.將鹽、蒜頭、紅蔥頭、石慄、熟花生依序以石磨磨碎或用調理機打碎。

3.熱鍋下油,將做法2炒香,加水調勻後以椰糖、鹽、胡椒粉,煮到變濃稠後下甜醬油拌勻。

4.做法1的雞肉串用氣炸鍋以最高溫加熱6分鐘,或以烤箱烤熟。取出佐沙嗲醬、金桔汁和配菜品嘗。

閨蜜雖然出生在印尼,

但是華人背景加上定居中國多年,

也有一套適合中國口味的印尼料理-以眾多香料熬煮的蔬菜雞湯。

她以蘋果燉湯,

不必再加高湯和味素,

就有天然的鮮甜;

等雞肉和蔬菜煮熟,

再加丁香、肉桂等香料,

增添南洋風味,

和正統印尼菜相比,

口味偏清淡,

老少鹹宜。

印尼蔬菜雞湯

材料:

雞腿塊100克、高麗菜140克、蘋果150克、馬鈴薯220克、紅蘿蔔60克、牛番茄90克、青蔥1根、芹菜10克、薑片7克、鴻喜菇55克、水1500cc,

調味料:

鹽1/2小匙、丁香0.5克、肉桂2克、肉豆蔻半顆、胡椒粉少許

準備:

番茄、馬鈴薯、蘋果去皮切粗丁,紅蘿蔔、高麗菜切片,蔥、芹菜切段。

做法:

1.水煮滾後加入生薑、蘋果、紅蘿蔔、雞肉煮約30分鐘,過程中撈除雜質浮沫,使湯頭清澈。

2.放入剩餘蔬菜續煮10分鐘。

3.下肉桂、丁香、肉豆蔻、胡椒粉再煮約10分鐘,加入青蔥、芹菜煮片刻後起鍋,撒油蔥酥。

相關焦點

  • 仁當,大馬和印尼的雙重國菜
    熟悉東南亞美食的人都知道,仁當並不以「酥脆」見長,其特點是綿軟嫩滑。一時間,這位英國評委關於仁當「酥脆」的說法不斷發酵,成為馬來西亞和印尼一直吐槽的對象。仁當究竟是啥?仁當源自於印尼西蘇門答臘島,當地的米南克保人將水牛肉放入椰奶中,加入各種香料以小火慢燉,最終發明出了這種極具特色的食物。
  • 值得一吃再吃 老饕才了解的5道印尼國菜
    2018年,印尼旅遊部長阿里夫宣布,他們已從5000多道印尼菜餚中,精選出5道官方認定的「印尼國菜」。這5道經典的印尼菜分別是印尼雞湯、 仁當、沙嗲、印尼炒飯和有印尼沙拉之稱的加多加多。有趣的是,這5道菜餚在印尼都有許多種版本,顯示了印尼飲食文化的多元與趣味。
  • 印尼旅遊部公布五道「國菜」名單
    據印度尼西亞旅遊部消息,印尼旅遊部長阿里夫日前宣布,印尼的索託湯、仁當肉、印尼炒飯、印尼沙嗲烤串和加多加多什錦菜被確定為印尼的「國菜」。阿里夫說,印尼雖然有很多全國性美食,但這五道菜是印尼常見、受歡迎的美食,代表印尼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水平。
  • 印尼公布4道「國菜」,其味道究竟如何?你想吃嗎?
    「此生為了愛和美食不可辜負」,這是小編的信念,相信很多朋友也像小編一樣是一個吃貨,只要看到色香味俱全的東西就會走不動路,那麼今天小編就一起來給大家說一說印尼的4道「國菜」。
  • 印尼這道菜號稱全球最好吃的美食之首!味道驚豔,外觀不忍直視!
    有的人熱愛「熱辣過癮」的火鍋,有的人偏愛講求「食材原味」、略顯清淡的日本料理,有人對法式大餐和義大利菜欲罷不能,有的人無肉不歡…… 2011年,CNN曾經做過一個「全球50大美食」的線上評選,並有超過35000人參與了這個評選的在線投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個評選的第一名,居然被一道來自印尼的菜拿下了!
  • 教你鑑別地道印尼菜!
    印尼仁當牛肉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有上百個民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味的小吃不計其數。其中風靡印尼的當數起源於西蘇門答臘的「巴東菜」。以油炸為主的巴東菜也離不開各種香料,特別是辣椒,因此巴東菜可謂「無辣不歡」,道道菜都少不了。巴東菜上菜的速度驚人,比漢堡、比薩這類的快餐還要快,只要你到餐館剛一屁股坐下,服務員便會端上好幾個甚至十幾個盤子,直到擺滿一桌子。
  • 印尼「坤甸菜」 │起源潮州,卻比潮州菜更具潮味特色
    坤甸全市50萬人口中,華人就有20多萬人,而華人中大都是潮汕人的後代,因此形成了以潮州風味為主的飲食文化——源自潮州菜而又比潮州菜更具特色的「坤甸菜」。如今「坤甸菜」已風行印尼各地,成為風味獨特的印尼美味佳餚。印尼首都雅加達就有一條專門賣「坤甸食」的食街——雅加達街(JalanJakarta)。
  • 香港地道美食:獨家 10 款「沙嗲」料理!
    提起「沙嗲」,許多人腦海裡都有一幅鮮明的圖畫——茶餐廳、ABC餐、一碟熱騰騰香噴噴的沙嗲牛面,成就了一個豐盛的早上。沙嗲是香港街坊的集體回憶,又何止用在牛肉麵上,這次八叔來安利10間香港好味道「沙嗲」料理!現在香港已經很難吃到舊式冰室的沙嗲牛肉,深水埗的「新華茶餐廳」有得吃!店內堅持每天早上第一時間炒沙嗲牛肉,濃鬱的香味撲鼻!
  • 印尼公布五道」國菜」 味道究竟如何?
    印尼炒飯由米飯加上甜醬油、辣椒、肉絲和雞蛋等食材炒制而成,可以直接食用或佐以沙嗲串燒、黃瓜、蝦片或煎雞蛋。仁當肉仁當肉是用椰漿等食材滷製而成的辛辣肉類美食,也是正式場合印尼人向來客表示尊敬的桌上佳餚。沙嗲沙嗲起是將醬汁醃過的肉類放在木材或者椰子殼上烤燒即成,吃時搭配各種辛辣的沙嗲醬調味。
  • 仁當(Rendang):世界50道佳餚之首
    磚家拍磚:去東南亞旅行,有一道必吃的風味就是仁當,仁當是咖喱又不僅僅是咖喱,有著鮮明的東南亞風格。2011年CNN國際頻道組織全世界35000人測評,仁當被評為世界50道美味佳餚之首。仁當牛肉東南亞咖喱的代表仁當最早是源自於印尼一個叫米南佳保(Minangkabau)的少數民族,現在在印尼、大馬、新加坡等東南亞各國非常流行,在印尼被尊為國菜,是巴東菜的精髓。原本只有在穆斯林的開齋節或正式宴席上才能享用。
  • 馬來沙嗲、印尼巴東牛肉、越式牛肉河粉,多樣的新加坡美食
    不必走遍東南亞就可以吃到地道的馬來沙嗲、印尼巴東牛肉、印度飛餅、泰式冬陰功、越式牛肉河粉,還可以去Arab Street體驗一下中東水煙的特別,或者去Chinatown嘗嘗德國老頭開的德國小食,再或者去Purvis Street來個「3Course」法國菜。
  • 曬曬廣東四口之家晚餐,三菜一湯吃得香,好吃又經濟,從不點外賣!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港味靚,沙嗲味魅,西洋菜靚湯養生!曬曬廣東四口之家晚餐,三菜一湯吃得香,好吃又經濟,從不點外賣! 廣東人講究食補,借五行相生之道,依時節取當令食材補身。
  • 曬曬廣東四口之家晚餐,三菜一湯吃得香,好吃又經濟,從不點外賣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港味靚,沙嗲味魅,西洋菜靚湯養生!曬曬廣東四口之家晚餐,三菜一湯吃得香,好吃又經濟,從不點外賣!廣東人講究食補,借五行相生之道,依時節取當令食材補身。南洋的傳統飲食「沙嗲」,70年代由印尼華僑傳入香港後,早已融入香江飲食文化,成為街坊茶餐廳必有的滋味。「沙嗲」印尼文稱Sate,是印尼國寶級美食,通常肉用醬汁醃過再烤,肉類有雞肉、牛肉、豬肉、羊肉或魚肉,醬汁揉合了花生、椰糖和辛香料,造成它獨特的口感,甜中微鹹。沙茶醬即是沙嗲19世紀初南洋傳來中國的變身。
  • 【想無】泰國的國菜「冬陰功湯」 竟是因為這位澄海人命名的...
    很多人都吃過泰國菜,對其留下的印象就是酸辣的口感,因為泰式料理裡喜歡用各式奇特的調料。喜歡泰國菜的食客很難不為冬蔭功湯的鮮美所傾倒。通紅的基圍蝦,嫩白的菌類,色彩鮮亮的湯裡微微露出不一定叫得出名字的調料,明明可以靠顏值取勝的冬蔭功湯偏偏味道也鮮美馥鬱。
  • 三菜一湯,黑白芝麻雞佐麻醬香濃純粹,鮮茄煮牛肉營養唰嘴好下飯
    「三菜一湯」黑白芝麻雞佐麻醬香濃純粹,鮮茄煮牛肉營養唰嘴好下飯!常用於南洋料理的「薑黃」,將根部磨成粉狀,深黃色粉末加入餐點不僅能提升風味,更含有豐富類薑黃素成分,具備優質抗氧化能力,同時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搭配低卡食材靈芝菇、美白菇和舞菇拌炒,
  • 印尼人在中國,驚呼:貧困區的人竟然有房住!還能吃到三菜一湯!
    導語:印尼人在中國,驚呼:貧困區的人竟然有房住!還能吃到三菜一湯!而印尼就是中國合作建設的一個國家,不僅很多中國項目在印尼投資開展,同時也引進了很多印尼的開發項目。這也使中國和印尼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很多印尼人經常來到中國談交流、合作。最近就有印尼人來到中國貴州地區,在這裡了解了當地中國人的生活,而當他們來到這裡的貧困區的時候,卻感到無比驚訝。
  • 食行紀·馬來西亞的沙嗲
    轉機於新加坡樟宜機場,在書店裡看到各式各樣PVC軟質冰箱貼(見《影像記憶·新加坡機場的冰箱貼》),其中展現本地特色美食的冰箱貼有兩種,一是代表著華人料理的Chicken Rice(海南雞飯),另一個是代表著東南亞料理的Satay(沙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