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種族大融合等於地道美食,文化大融合等與改良美食,無論哪個對於吃貨們都是好到不能再好的福利啊。不必走遍東南亞就可以於吃貨們都是好到不能再好的福利啊。不必走遍東南亞就可以吃到地道的馬來沙嗲、印尼巴東牛肉、印度飛餅、泰式冬陰功、越式牛肉河粉,還可以去Arab Street體驗一下中東水煙的特別,或者去Chinatown嘗嘗德國老頭開的德國小食,再或者去Purvis Street來個「3Course」法國菜。
作為地圖上的「小紅點」,新加坡的影視作品其實寥寥,大家都對港劇、美劇或者韓劇情有獨鍾。但自從電視劇《小娘惹》一炮而紅之後,不少人都尋尋都想品嘗一下華人的美食。另外,還有一部與新加坡美食有關的電影《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典型新加坡當地美食之一。有點類似白斬雞,雞肉嫩而不肥有彈性,配上用特有的香料和雞湯烹製的鮮香口感的泰國香米,吃的時候按照自己喜好加上醬油膏,新鮮辣椒醬和姜醬,可以使整個料理口感提升。在國內的海南雞,儘管雞本身不錯,但醬料方面就略遜一籌,配飯也是一般白飯,整個的口感就Low掉了。如果想知道海南雞飯怎麼做的,不妨去看看張艾嘉的電影《海南雞飯》,裡面可是有很多典型新加坡美食哦。
順便一提的是,去吃海南雞飯的朋友們注意了,點單的時候記得指名雞的部位,例如:雞翅,雞腿,雞尾(尾骨靠近大腿的部位),不同部位價錢也不一樣,如果不講清楚可能就會被默默地送上雞胸肉了......
肉骨茶是用豬骨和一些常用的藥材配以其他香料一起熬製而成的湯,一般分為偏藥材味和偏胡椒味。藥材味的肉骨茶口味濃烈,顏色較深。胡椒味的則湯色清淡。肉骨茶搭配米飯,佐以排骨、鹹菜、豆卜、油條,任何時候都是美味。在吃完整餐以後,來上一杯茶,就可以為肉骨茶的一餐劃上完美的句號。
釀豆腐這道菜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比較常見,和國內的麻辣燙有些類似。源於傳統的客家菜餚,在豆腐內填入餡料製成。釀豆腐的餡料種類繁多,一般為魚肉或豬肉蓉,還包括辣椒、豆角、豆腐、苦瓜、蘑菇、豆皮、茄子等。湯頭偏清淡,可以選擇吃「幹」或「湯」,也可以搭配米飯、面或米粉,辣椒和甜麵醬是必不可少的配料。
如果想找尋早期新加坡電視劇裡的南洋風味,那就去找個咖啡店,點上一杯南洋咖啡,來個Kaya(咖椰)麵包,一個水煮雞蛋,再來張報紙。如果想體驗《小娘惹》裡的娘惹美食,那就去拍攝《小娘惹》的當地餐廳,點上一個Babi Ponteh(香菇豆醬燜豬肉)看看是不是真的像電視裡講得這麼動人。如果想不出想吃什麼,那就去食閣,中餐、西餐、日本餐、韓國餐等等什麼都有,總有一樣適合你的。吃貨們,來個美食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