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3日上午8點半,在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官員Lindy的帶領下,我們乘坐大巴從酒店出發,前往位於倫敦東區的奧林匹克中心。Lindy說:「從西到東穿越倫敦,你們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景象,但現在的東區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與東區大變臉緊密相連的是房價的高漲,記者在奧林匹克中心看到一處出租公寓,單套年租金標價最便宜的也要21萬英鎊,貴的竟高達50萬英鎊。在維多利亞時期被視為「貧民窟」的倫敦東區,400多年重工業基地的歷史讓這裡的環境更加惡劣,但如今奧運會的到來讓這裡發生了巨大變化。
1
東區大變臉
土壤幾乎被「清洗」了一遍
坐大巴從倫敦西區到東區奧林匹克中心,全程大約1小時。大巴進入東區時,仍能強烈感受到歷史的烙印。西區隨處可見的恢弘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在東區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緊密相連色彩暗淡塗鴉滿牆的樓房。對倫敦而言,舉辦奧運會不僅是召開一項國際體育賽事,更是通過舉辦比賽的契機來重新規劃、改善城市品質的大事。因此,將奧運場館選址倫敦東區,是英國人不可思議的決定,也是著眼未來的選擇。
倫敦奧林匹克中心選址倫敦東部的斯特拉特福德,這塊土地曾是工業重地的垃圾場,如今來到這裡,已經很難尋覓到它「劣跡斑斑」的歷史。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外,嶄新氣派的保時捷東區中心映入眼帘,Lindy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在過去是完全不可能的,這樣的知名品牌只會選擇在繁華的西區,但現在它們看中了這裡的潛力。」
倫敦奧組委接手斯特拉特福德這片土地時,這裡75%的土壤被汽油、石油及重金屬重度汙染,但英國人要求重新使用80%被汙染的土壤,大部分受汙染的土地要改造成奧運場館、公共用地和住宅的基礎。「在建設奧林匹克公園前,這裡經歷了巨大的重建,房子全部被推倒,只是材料可以再利用,土壤被重新淨化,河道疏浚。」倫敦奧組委的新聞官蘿拉透露,土壤淨化是高科技的「得意之舉」,「我們聯合倫敦市政部門制定了恢復生態計劃,建立了土壤修復工廠,用生物降解法對超過1400萬立方米的受汙染土壤進行清潔,超過80%的土壤被重新再利用於奧林匹克中心。」幾乎每一塊受汙染的土壤都會被清潔。有毒的土壤被挖起,運進巨型土壤「洗衣機」,分離掉沙子和碎石,然後清洗提煉出汙染物。之後,再用超大「電磁鐵」分離掉重金屬。清洗完的土壤要經過嚴格的測試和實驗室的檢測來評估其清潔程度。經過這樣清洗的曾嚴重受汙染的土地已經完全恢復「乾淨安全」的標準。
2
房子被熱炒
年租21萬英鎊公寓很尋常
乘坐大巴環繞奧林匹克中心一周時,成都商報記者發現道路兩側都是鐵絲網,透過鐵絲網朝裡面看,隨處都像個工地,腳手架、專業車輛、帶著安全帽的工人隨處可見,在已經像模像樣的場館附近,各種電纜、線管、建築材料散落在地上,顯得有些雜亂。來自倫敦奧組委的消息稱,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場館在2011年已經全部竣工,但現場看上去這裡的工期並未結束。成都商報記者詢問Bully所有工程竣工的截止日,Bully笑著說:「等著吧,到了7月27日就會全部完工。」當地時間7月27日倫敦奧運會揭幕,奧林匹克中心顯然不可能在那時候才開門迎客,Bully只是在說著玩笑話。不過,當成都商報記者追問真正的截止日期時,Bully仍無法給出答案。蘿拉說,無論如何,倫敦已經準備好給世界一個驚喜,奧林匹克中心就像一座巨大的房子,基礎裝修已經完畢,只是還需要完善外面的軟裝飾。
儘管奧林匹克中心還沒有對外開放,但是這塊如火如荼的「大工地」已經催生周邊生意的蓬勃發展。在奧林匹克中心幾百米遠有一幢十幾層高的樓房,這裡的樓頂平臺是拍攝奧林匹克中心的最佳據點。不少熱衷奧運會的拍攝者因為不能進場參觀,都會登上這裡的平臺。「現在那裡不一樣了,以前免費上去,現在住上面的居民要收15磅(約合人民幣150元)。」約翰搖搖頭說,前幾天還想上去拍點東西,只好作罷。不僅如此,成都商報記者在奧林匹克中心看到一處出租公寓的店招,這裡最便宜的一套公寓租金需要一年21萬英鎊,貴的竟高達一年50萬英鎊!「這真是不可想像。」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官員Lindy的家在倫敦郊外,她沒在倫敦市區買房子,但早已感受到奧運刺激下的房價變化,「我並不是很清楚現在的房價,但東區的房子我知道已經漲了很多,很高很高。」
數說房價
13.6萬 倫敦房價平均每平方米13.6萬元人民幣。
44.9萬英鎊 今年2月份,倫敦房價攀升至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平均價格為每套44.9萬英鎊(合710300美元)。
213英鎊 今夏倫敦酒店的日平均房價將高達213英鎊,位置往往還在偏遠的倫敦郊區。
3萬英鎊 英國王室決定在7月倫敦奧運會開幕期間,以3萬英鎊一天的價格向外界出租聖詹姆士宮中的部分奢華套間。
趣聞>>>
給奧運健兒換口味
體育總局辦各地美食周
為備戰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從今年初開始就要求各項目國家隊運動員不能隨便在外吃東西。不過,考慮到每天吃同樣的菜品,運動員容易吃膩等問題,總局訓練局膳食處專門搞了一個各地美食周活動,變著花樣給運動員們換口味。
從去年底開始,先後有雲南、山西、安徽等省的大廚到總局訓練局的餐廳,為運動員們帶去了美味的地方菜餚。本月23日,湖北美食周開始後,武漢小吃熱乾麵受到運動員的熱捧,一開始帶的10公斤材料很快就用光了,很多沒吃到熱乾麵的運動員紛紛要求增加分量。於是,當天下午,湖北省體育局工作人員緊急在武漢購買20公斤熱乾麵原材料,奔襲千裡,連夜乘坐火車送到北京,保證了第二天運動員們能吃到熱氣騰騰的熱乾麵。
據總局訓練局膳食處處長賈凱介紹,考慮到奧運備戰期間運動員不能隨便在外吃東西,「每天都在食堂吃飯,運動員們很容易吃膩,為了讓他們吃得開心,有更好的心情,我們想到了辦各地美食周的活動,接下來江蘇和浙江等省份也將輪流來訓練局舉辦美食周。」此外,賈凱還否認了總局曾經頒布「禁肉令」,「我們每餐是16個菜,其中三分之二是各種肉類。」成都商報記者 何鵬楠
手記>>>
安檢嚴格
僅留一處拍攝點
奧運的腳步早已臨近,但目前倫敦奧林匹克中心仍未對外開放。要想進入內部參觀,必須提前預約,但並不一定能夠獲得通過。好在這次探營活動的官員們提前安排好了一切。經過奧林匹克公園臨時闢出的一條狹窄的綠色通道,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了簡易搭建的接待中心。記者的背包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負責安檢的工作人員仔細翻看著記者的背包,他笑著說:「安全是第一位的,請理解。」
記者乘坐的大巴走遍了佔地3.05平方公裡的奧林匹克中心,一路上大巴沒有停留,也沒有開門,直到最後在奧林匹克中心內的一處臨時通道停下。倫敦奧組委負責奧林匹克中心基礎工程的主管Bully介紹說:「這裡是惟一可以落腳的地方。」通道通向一個小小的平臺,那裡可以進行拍攝。登上平臺,倫敦奧林匹克中心最核心的建築體育館「倫敦碗」映入眼帘。「這裡可以拍攝到園區最吸引人的建築,從2007年開始奧林匹克中心接待了超過20萬參觀者,所有人都對這兩個建築饒有興趣。」Bully告訴成都商報記者。
成都商報記者 蓋源源 發自英國倫敦
(成都商報 合7103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