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黑龍江鶴崗的男孩「鍾美美」因在視頻中生動模仿老師而在網絡上走紅,大量下架視頻被發布。當地教育局採訪了「鍾美美」。當地教育局回應稱,學校確實與鍾美美聯繫,希望引導孩子們拍攝一些正能量作品。
當地教育局激怒了網友。有網友說,我看過孩子拍的視頻,沒有問題,他只是模仿成年人的一些言行,如果正能量不夠,也是模仿的成年人不夠正能量。如果你不解決問題,但你必須解決問題,孩子不會放手的。
然而一些從小就來加拿大學習的「鍾美美」同齡人說,他們之所以這麼年輕就出國留學,是因為他們在國內遇到了與「鍾美美」視頻中一樣的老師。
一、被迫寫供詞:我落後於班上
四思小學六年級來到加拿大。她是個豁達樂觀的女孩,唯一的不足,也是老師不能容忍的,就是成績差。每次思思的媽媽去學校開家長會,老師都會拿出一個記事本,列出思考的重大罪行,當然,分數是核心問題。
有一次,思茜的媽媽來到學校,看見思茜躺在書桌上寫著「認罪書」:我錯了,我不應該落後於班級平均水平。
西絲的媽媽當時感覺到血噴到了頭上——難道平均分沒有被扣分嗎?如果每個人的分數是都一樣,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在小學生測試中,有位於頂部和底部的那些,孩子成績差怎麼了?
一怒之下,一直在西南省會城市的一家企業工作的母親帶著Sisi來到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學習的孩子,學費加上母女倆的生活費都不小,此外,母親在加拿大期間不能在加拿大工作,沒有收入,所以坐在空曠的土地上不是一個長期計劃。
為了省錢,最好的方法是快速獲得加拿大身份。在研究了移民政策後,思思的母親發現,作為文科生,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技術移民加拿大,你只能申請那些似乎要求更高、實際競爭很少的項目。技術移民可以獲得4-5的雅思分數,除非祖墳冒煙,否則會被遺忘。
那時候、那時候、法語PEQ項目不需要本地工作經驗。因此西絲的母親來到魁北克,從零開始學習法語,並堅持法語。
要照顧好你的孩子,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通過考試是不容易的。
然而世界上有一種叫「為人父母」的動物,為了讓孩子生活得更好,千萬不要低估父母的決心和毅力。
經過一番努力,我終於通過了PEQ法語項目,拿到了楓葉卡。這只是個開始,在中國做中文工作的人在加拿大沒有那麼多選擇。魁北克中只有60000個中文,他們不足以支持中文媒體。
另一件事是雪嚇壞了西絲的母親。作為南方人,西絲的母親過去常常看到屋頂上的雪,當雪落在路上時,雪融化了,她看不到路上有雪。然而魁北克雪不僅在路上,而且經常下得很大。
溫暖的BC省吸引了Sisi的注意力。在通過提交簡歷找到了一份BC省中文報紙編輯的工作後,Sisi的母親給魁北克移民局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詢問她是否可以離開魁北克到BC省工作。
根據移民局的規定,任何公民都有自由遷徙的權利。跟你媽媽想想。因為她在網上工作,所以她選了一個小的城市。
有一次,在思思的學校,思思的母親看到一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孩子來到教室送牛奶,老師們熱情地從教室裡出來迎接孩子,耐心地教他如何使用勺子,壯觀的場面就像是在問候州長的兒子。
沒有學校老師的壓力,我想敞開心扉,用她的話來說,「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我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啊。」
二、老師說她女兒「智商低」,但她母親別無選擇,只好帶她去醫院檢查
Hana的爸爸媽媽都是華南的大學教授,Hana的城市都是大學教授,她的父母非常重視她的學習。每天放學後,Hana每隔30分鐘作為一個時間段,除了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我們還需要練習鋼琴,學英語,看書和上輔導班。
我不知道她是否有語言天賦,也不知道她的父母是否努力培養了她的父母,8歲的Hana曾多次在她所在城市的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她的作文也很生動,但她的數學成績達不到老師的要求。
平時考試中,Hana的數學成績徘徊在90到95之間,離老師要求的高分還有不遠的距離,老師不寫認真作業也是不能容忍的。
在中國,特別是在重點小學,家長會因為成績差而受到老師的訓斥。每次我們見面,班主任都批評Hana的媽媽數學成績不好,還說孩子智商有問題。
母親本人是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她努力學習以獲得博士學位,她受到學生們的尊敬,但她在孩子們的老師面前受到了訓斥。當我回來時,我忍不住生孩子們的氣。你越罵她愚蠢,她就越膽小。
老師說得太多了,Hana我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做,我的孩子真的很蠢嗎?為了解開心中的謎團,Hana媽媽真的帶著8歲的女兒到當地三級醫院做智商測試,結果表明,Hana的智商為101,這顯然是個正常的孩子,低智商在哪裡。
雖然醫院的智商測試消除了Hana的不滿,但老師告訴Hana母親,孩子的智商很低。
促使Hana母親改變對女兒的看法的原因是在寒假期間把Hana帶到加拿大。每年寒暑假,Hana媽媽都會帶孩子去一些國家深度遊,送孩子去體驗當地夏令營,與當地孩子相處融洽,開闊視野。
寒假,Hana母親和她的孩子們來到加拿大進行學習旅行。由於加拿大與我國寒假時間差,加拿大學校在國內學校還在放寒假的時候就已經開課了。母親聯繫了一所私立學校讓女兒體驗加拿大小學。
早上,送孩子去學校面試時,總是用聲音提起母親的心,老師總是說她的智商很低,她能通過面試嗎?Hana可以回答嗎?
面試結果卻完全出乎Hana媽媽的意料。當你來到校長辦公室時,女校長和藹可親用英語問Hana,你從哪裡來?你叫什麼名字?在Hana用英語流利地回答了校長的問題後,校長很驚訝地問她「你的英語是在哪裡學的?」
當Hana用英語回答他通常學英語只看圖畫書和聽英語故事時,校長很震驚,說你簡直就是個天才!聽到校長對女兒的誇獎,母親的心終於鬆了一口氣,然後她高興了。令人高興的是,我記得我三歲的時候,從不間斷地把英文圖畫書讀給Hana,似乎很有效。
那天晚上,Hana按照她母親的要求寫日記。這一天的日記內容震驚了Hana媽媽。
Hana日記的主題是加拿大小學不同於她在中國的八所小學。在8歲的小女孩眼中,這兩所學校的區別非常具體。一是當她做錯數學題時,老師的態度是不同的。在加拿大小學,她不會做數學題,老師會耐心地教她應該怎麼做,直到她學會了,老師才不會因為她的做錯數學問題而批評她;在中國,當她遇到這種情況時,一隻手放在腰上,一根手指對著臉咆哮:「連這個都不會,你還有空去玩?」
在寫作時,他用雙手叉腰模仿老師兇猛的樣子,比「鍾美美」更生動。
如果你不在家上學,你就得放棄你的上級工作。媽媽在大學每周只需給學生上8節課,就能拿到1萬多元的工資。因為她不用付房貸,日常生活簡單,她在南方的收入大城市不是富豪,而是中產階級小日子。我經常有機會出國經商,寒暑假每三個月就可以帶孩子出去玩一玩。
如果你想為你的孩子出國,你必須辭職,一切從零開始,在加拿大不可能找一份輕鬆的工作。如果沒有收入,什麼將用於支付加拿大母女的費用?我住在中國自己的房子裡,我不用付房租,我的孩子上公立小學,沒有學費。說到加拿大,房租、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是國內生活費的幾倍,而且他們沒有收入,所以經濟壓力一般不大。
一方面是孩子,另一方面是事業。權衡再三,Hana的母親決定放棄工作,報考加拿大的College(職業學院),這樣,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學業,在學習期間,他們的孩子不用交學費,所以他們可以在畢業後儘快工作和掙錢。
白天下課下班回家後,Hana媽媽要做家務,輔導女兒的作業,完成所有的事情,已經很晚了,在女兒睡著之前,她不能平靜下來。最後,雅考慮了合格分數,Hana母親申請了加拿大aCollege入學通知書,但她申請了卡殼。當申請博士學位的大學時,Hana母親設法克服了她的心理障礙,卻不得不處理籤證官的疑慮。
三、看到「明星」老師的恐怖,這位中學老師也決定帶著孩子逃走
在中國,「國內的孩子太可憐了」,May是中國北方一所市級重點中學的教師,她無法理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她所在學校的一位「明星」老師更讓人害怕。
這位女教師的必殺技是對學生使用魔鬼訓練模式。她最經典的做法之一就是規定每個學生半天只能上一次廁所,節省下來的時間應用於學習。有的男生只是憋著腎炎,有的女生月經期不能上廁所。
有些家長來學校是為了這個。搗亂是沒有用的,學生們的成績很好,家長們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到「明星」教師班。學校對老師的殘忍視而不見。
May不想讓他的孩子受苦。如果他們留在中國,他們會盡力取得高分,否則他們就進不了一所好大學。像所有想給孩子換一種生活方式的父母一樣,May帶著兒子去加拿大上中學。
在過去,在中國,May是一名重點中學的高級教師,他對教學計劃很在行,工作很好,當他到達一個外國時,卻驚訝地發現他什麼都不懂。就像蒙著眼睛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我不知道每一步該怎麼辦。很多人認為如果你出國,你會有很多機會和外國人練習口語,你可以看到一個外國人在街上聊了很長時間。事實上陪讀媽媽的社交圈非常狹窄,加拿大當地人在拜訪朋友家時必須提前預約。當我們見面時,我們只是點頭,微笑和打招呼。
他們住在中國人很少的地方,May通常在送孩子上學後參加社交活動。從職場美女到資深保姆,只負責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在調整心理差距之前,她必須處理加拿大不同的教學模式。
剛開學幾個月,他所在學校的導師突然告訴May你兒子的數學水平已經超過了他年級的教學內容。他在九年級學習數學是浪費時間,我想他可以直接上級的數學課,你同意讓你兒子跳上數學課嗎?
這個建議會讓May感到困惑,如果我們按老師的意思逃課,這學期的數學課還沒上完,十年級的數學課就不上了,相反,直接上級,屆時學校會退還九年級和十年級的數學學分嗎?
如果學校不給這兩門課加分,又耽誤申請大學怎麼辦?我很抱歉問導師這些問題。後來,其他陪同的家長告訴May他們的孩子在中學時就遇到過這種情況,後來學校給了學分,不用擔心。不用上課,還得學分,這是好事,天上掉餡餅,當然是跳級!
四、海外打工學生家長的心聲
有思想的母親,Hana母親,以及May,以及來自中國的數千名小留學生父母放棄工作,把孩子帶到加拿大出國留學。他們在中國只是工薪階層,他們的家庭並不特別富裕。
據說加拿大是一個有輪子的國家,沒有汽車很難行走。作為小兩口,in加拿大的大一新生,除了孩子們的學費外,他們還要支付房租、汽車維修費和日常開支,他們一年怎麼能花4-6萬美元,相當於23萬人民幣。我們需要省錢。
這筆錢對富豪算不了什麼,但對工薪階層來說,這不是一筆小數目。更何況,以前是兩個人打工掙錢養家,現在一個人的工資少了。如果你住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生活費用就要高得多。
據加拿大,隨行父母持旅遊籤證入境,沒有工作籤證,他們就不能合法工作。如果發現非法勞工,他們將被遣返。要想合法工作,一種方式是像思思的母親一樣申請移民,獲得加拿大身份;另一種方式是像Hana母親一樣上學,畢業後拿到工作籤證,然後再去工作。
並不是所有隨行的家長都有移民資格,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應付加拿大嚴格的教育並順利畢業。
在中國,年輕時不能與中文一起學好,說到加拿大,當你老了,你仍然使用英文學作品,所以很多專業術語令人望而生畏。即使你畢業了,你也可以在藍領工作。儘管困難重重,這些工薪階層還是把他們的孩子帶到了加拿大。
正如一位隨行家長所說,如果我們沒有遇到那些壞老師和校長,我們為什麼要離開家鄉?一張朋友圈在陪讀學生家長中的截圖被廣泛傳播,這或許能更好地反映打工留學生家長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