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美國總統又要毀約?

2021-01-13 澎湃新聞

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31日下午6時05分(北京時間6月1日6時05分),美國總統川普發推特宣布,將在當地時間周四下午3時(北京時間6月2日凌晨3時),在白宮玫瑰園宣布決定——是否退出巴黎協定。而多方媒體證實,這個決定會是退出。這並不是美國總統第一次在氣候問題上反悔。16年前曾上演極其相似的一幕:一位新上任的共和黨總統宣布前任民主黨總統籤署的國際氣候協定作廢。

16年前的那個氣候協定就是《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是人類有史以來通過控制自身行動以減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個國際文書。1997年12月,包括美國在內的公約締約方在日本京都就發達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協議(即《京都議定書》)。協議規定,39個工業化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之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5.2%,其中歐盟國家減排指標為8%,美國為7%,日本減少6%。

協議有一個生效條件,它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籤署該條約並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附件I中規定國家在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開始生效。

2001年3月,新上任的小布希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義務」為由,宣布單方面退出《京都議定書》。這一度使《京都議定書》的生效進度陷入僵局,直到2004年12月18日俄羅斯通過協議,才湊夠了兩個「55」。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兩任美國總統作了相同的抉擇。不過,兩次選擇的背景並不完全一樣。

「綠色」前任

川普和16年前的小布希一樣,都面臨著一個「綠色前任」留下的一大攤子「綠色」遺產。

柯林頓-戈爾一直被視為美國政壇最「綠色」的組合。自入主白宮以來,柯林頓政府就帶領美國參與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成為這一議題的世界領導者。

而歐巴馬政府則是在國內幾天就會出臺一項綠色新政,在國際上也積極與一些大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儘管他留下的許多新規在強制力上都有問題,但他在《巴黎協定》談判和籤署過程中都明確傳達出了積極的信號。

面對這些遺產,小布希和川普都在競選階段就早早擺明了反對的態度。川普在競選期間就直斥氣候變化是一場「騙局」,發誓上任後就退出《巴黎協議》。當選後,川普接連起用與油氣行業淵源頗深的人士執掌環保署(EPA)和能源部(DOE)——兩個與氣候變化關係最大的部門。在財政預算方面,川普也認為應對氣候變化的種種舉措都是在「浪費錢」。

小布希雖然不像川普一樣是個徹頭徹尾的氣候變化懷疑論者,但也從未掩飾自己不喜歡《京都議定書》。2000年,作為參選人的小布希在被問及氣候問題立場時說道,他會嚴肅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但反對《京都議定書》。小布希對《京都議定書》並不約束髮展中國家感到不滿,指出減排會嚴重損害美國經濟。該言論當時引發了廣泛批評。

從小布希退出《京都議定書》時給出的理由來看,他主要在考慮經濟問題。首先,當時美國經濟並不景氣,能源短缺,他並不想讓情況進一步惡化。畢竟,他的父親老布希就是在經濟問題上敗給了柯林頓,導致連任失敗的。如果既要履行《京都議定書》,又要保住美國的經濟增速和美國人民的飯碗,就要使用大量的天然氣。可當時美國的天然氣儲量和基礎設置都不能支持這一點。

此外,小布希也曾指出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不足,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他雖然聲稱會正視氣候變化問題,但始終傾向於自願方式和市場激勵手段,反對強制性措施。

《巴黎協議》的總統行政令

而小布希和川普宣布退出協議時的情形還是有所差異的。

在《京都議定書》的談判之前,1997年6月25日美國參議院就以95票對0票通過了「伯德·哈格爾決議」,要求美國政府不得籤字同意任何「不同等對待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的,有具體目標和時間限制的條約」,因為這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嚴重的危害」。雖然這份決議並不具有強制力,卻明確傳達了參議院反對《京都議定書》的信號。

鑑於參議院的反對態度,1998年11月12日,時任美國副總統戈爾只是象徵性地籤了字,柯林頓政府沒有將議定書提交國會審議。在小布希宣布退出後,美國最終成為了唯一未批准《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

與《京都議定書》不同,雖然歐巴馬當時以總統行政令的方式批准了《巴黎協議》,繞過了參議院的投票過程,但《巴黎協議》名義上已經獲批。G20峰會期間,中美兩國向聯合國同時交存了本國《巴黎協定》批准文本,對全球形成了重要的示範效應。川普要撤銷這樣一個總統行政令,也需要走漫長的立法程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曾退出京都議定書現在又退巴黎協定 美國鬧哪般?
    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終止《巴黎協定》的所有條款。這是繼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後,川普宣布退出的第二個由歐巴馬籤署的國際協議。而值得一說的是,16年前的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對另一份有關氣候問題的協議《京都議定書》,美國也選擇退出。面對氣候問題,美國為啥總喜歡退?
  • 巴黎氣候協定:又一份京都議定書?(上)
    6月1日下午,他在白宮玫瑰花園宣布:「為了履行我對美國及其公民的莊嚴職責,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一個又一個,我們在兌現我在競選總統期間向美國人民作出的承諾……」按照川普的說法,「這個協定與其說是關乎氣候,不如說是關乎其他國家獲得相對於美國的財務優勢。
  •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中國如何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導者
    《巴黎協定》共有31頁(包括12頁的巴黎氣候協定和19頁的決議),列有29個大條目,其中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透明度、盤點機制等內容。該協定將於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開放籤署,與《京都議定書》一致,至少55個參與國籤署且排放佔比超過全球的55%才能讓協定生效。
  •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 中國如何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導者
    《巴黎協定》共有31頁(包括12頁的巴黎氣候協定和19頁的決議),列有29個大條目,其中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透明度、盤點機制等內容。該協定將於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開放籤署,與《京都議定書》一致,至少55個參與國籤署且排放佔比超過全球的55%才能讓協定生效。
  • 氣候協定:《京都》被差評,《巴黎》會怎樣?
    作者:昊森《京都議定書》遠遠沒有一開始人們對它的期望那麼成功,然而它的理念和思想通過各種途徑流傳了下來,公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不再依託於單純的某一份協議而存在,這應該是《京都議定書》最成功的一點,也大概是它唯一值得被公認的成功的一點。而《巴黎協定》的成敗又將如何?
  • 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這麼一回事
    2017年6月1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這一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應。《巴黎協定》是什麼?美國為什麼要退出? 這篇文章會為你梳理事情的全貌。什麼是巴黎協定?
  • 拜登: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環球網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北京時間13日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拜登寫到:「五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齊聚一堂,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2019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今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峰會
    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峰會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 官方名稱為COP15,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15次締約方會議(COP)。  1997年12月《京都議定書》: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大會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根據這份議定書,從2008年到2012年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  199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劃」:第4次締約方大會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到底是什麼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協定,且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的締約方。美國為什麼要退出?對世界又有什麼影響?01巴黎協定1975年,美國科學家布羅克首次提出「全球變暖」的字眼,氣候變化及其引發的危害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警告,如果不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2030年之後,地球將迎來「毀滅性天氣」。為此,聯合國一直在撮合世界各國(地區)達成共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 拜登:美國將在39天後重回《巴黎協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地時間12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拜登寫到:「五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齊聚一堂,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我們將團結全世界,推動取得更大更快的進展,直面氣候危機。」2019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今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 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行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今年的12月12號是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紀念日。當天,聯合國及有關國家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氣候雄心峰會。法國總統 馬克龍 在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具體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 拜登:我就任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每經編輯:趙慶2020年12月12日是《巴黎氣候協定》籤署五周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12月12日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拜登寫到:「五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齊聚一堂,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我們將團結全世界,推動取得更大更快的進展,直面氣候危機。」
  • 拜登稱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直面應對氣候危機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北京時間13日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拜登寫到:「五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齊聚一堂,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2019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今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 巴黎協定有哪些國家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也就是意味著,今年11月4日,也就是今天,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川普退出、拜登重返的《巴黎協定》,到底是怎麼回事?
    美國東部時間 2021年1月20日中午,民主黨人拜登在美國國會大廈西側的廣場上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總統當天的就職典禮結束後,旋即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籤署了共17項行政令、備忘錄和總統公告,包括宣布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
  • 《京都議定書》介紹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
  • 美方稱應對氣候危機的承諾堅如磐石,華春瑩:退出《巴黎協定》?
    請美方立即恢復執行《巴黎協定》。延伸閱讀:又退群!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被批不顧人類未來!北極冰川融化、歐洲熱浪肆虐、美國颶風破紀錄……全球變暖正給人類敲響警鐘——控制溫室氣體刻不容緩!然而,美國卻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 俄或將拒絕《京都議定書》二期 承諾應對氣候變化
    去年南非德班氣候大會達成了「自2013年1月1號起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協定,因此如何「確立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確保其按期實行」就成為了今年多哈會議的核心任務。雖然早在2009年俄羅斯就已宣布將不接受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義務,但是有關專家表示,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打算退出《京都議定書》,更不說明俄羅斯忽視氣候變化問題。
  • 拜登外交攻勢開啟,打臉前任求重回巴黎協定,中國會讓美國入群嗎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北京時間13日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看來拜登也在學習川普玩手機發推特,這對老年人的眼睛很不好,以後應當減少。拜登的內容為:「五年前的今天,世界各國齊聚一堂,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
  • 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
    1997年底,《京都議定書》在日本通過。《議定書》規定了第一承諾期(2008-2012)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量化減排指標,並要求它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排所需的資金及技術支持。2001年,美國總統布希宣布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在緩慢的進展後,《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