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但背後的故事你們又知道多少呢?
一、王傳君
很多人對王傳君的形象還停留在愛情公寓的關谷身上,他曾經為了拍這部電影大量的運動和減肥,為了演出癌症患者的病態幾天幾夜不吃飯,電影中有一段吃包子的片段NG了無數次,直到他吃了55個才算拍攝完成。
二、演員非常敬業
這部劇雖然是喜劇題材,可是裡面有大量的哭戲對於徐崢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挑戰,譚卓為了演好舞女這個角色,練了幾個月的鋼管舞,最後一身都是傷。
三、一顆藥七百多
這部電影其實是由真實故事改編,在那個時候格列衛一盒就要23500元,一盒三十顆一顆就要七百多元,這麼高昂的價格難怪電影裡的阿婆說自己一年吃掉三套房,其實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
四、牧師
電影裡的牧師給人留下來很深刻的印象,他曾經為了能夠飾演好這個角色,在六十多歲的高齡從零基礎學習英語,也是夠拼的。
五、換了四次名字
電影在取名時換了四次名字,最後才敲定名為《我不是藥神》,而拍攝這部電影的想法其實是徐崢在和朋友吃火鍋時約定的,靈感也都在酒裡了。
想要了解更多的電影冷知識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