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兩次被滅亡,為什麼能夠延續三百多年,真的是國力弱嗎?

2020-12-15 戰國霸王

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朝代都是亡於內亂,只有宋朝,兩次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滅掉。

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實力有多強,就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只能修長城,讓名將蒙恬帶領軍隊守在北方。

沒有了北方的長城防線,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起,到隋朝時期,中原失守三百年。這三百年裡,南方都打不到北方,隋文帝楊堅也是從北方打到南方,統一全國的。

古代最繁榮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區,北宋能丟掉長城防線,守住一百多年,靠的就是中原地區,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佔有中原地區,建立宋朝,然而宋朝實力最強的就是開國時期,也打不過北方的遊牧民族,奪回長城防線。

北宋初期,統一全國後和遼國打了25年,澶淵之盟後,兩國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人類的發展就是伴隨著戰爭,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於是兩國在保持了一百年和平,都被金國給滅了。

在北宋和遼國不打仗的時候,北宋是在和西夏打仗,宋朝的軍隊其實真的不弱,沒有長城防線,宋朝的國祚能這麼久,靠的就是軍隊的實力。

北宋和西夏的戰爭最主要的有三次,第一次在宋仁宗時期,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三戰宋軍慘敗,西夏雖勝但實力不強,遂向宋朝稱臣,籤訂慶曆和議。

第二次是宋神宗時期的熙河開邊,宋軍勝利收復六州,以及元豐五路伐夏,宋軍慘敗,第三次是宋哲宗時期的洪德堡之戰、兩次平夏城之戰,宋軍大勝,西夏臣服。

在對西夏的戰爭中,由於沒有遼國這個強敵,北宋軍隊武備鬆弛,加上北宋重文輕武,都是書生掌兵權,韓琦、範仲淹、文彥博、龐籍、章楶、王韶、劉平都是進士出身,北宋末期掌兵權的還是宦官童貫。

狄青、種家軍種世衡、種諤、种師道,折家將折可適、折克行等,都是北宋時期守衛西北的名將。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吸取了唐朝滅亡的教訓,為了避免內亂,武將兵權過大,讓文官掌兵權,這也成為北宋滅亡的原因,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北宋滅亡後,失去中原地區,建炎南渡,宋高宗趙構放棄了淮河防線,退守長江,幾乎滅亡,只剩半壁江山,南宋初期的情況和南宋末期的情況很相似,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打的落荒而逃。

不過南宋初期,在宗澤、嶽飛、韓世忠、吳玠、吳璘、劉錡、王彥、楊沂中、張俊等名將的力挽狂瀾之下,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特別是嶽飛北伐,收復了襄陽六郡,把防線推至淮河一帶,南宋末期,襄樊戰役失敗,長江失守,以致無險可守,最終南宋滅亡。

南宋時期多次北伐,嶽飛北伐失敗後,嶽飛被殺,籤訂紹興和議,隆興北伐失敗後,籤訂隆興和議,張浚被罷相不久病逝,開禧北伐失敗後,韓侂胄被殺,籤訂嘉定和議。

三次北伐,南宋第一次失敗後向金稱臣,第二次失敗後改為叔侄,第三次失敗後改為伯侄。

宋金對戰時,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滅掉西夏、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強大起來,蒙古聯合南宋滅掉金國。

金國滅亡後,南宋趁蒙古軍隊北撤之際,發起端平入洛,想要收復中原地區,無奈失敗蒙古軍隊大舉南侵。

蒙古軍隊攻下襄陽後,不久被名將孟珙率軍收復,餘玠在蜀地構築山城防禦體系,由於蒙古內亂,南宋憑藉蜀地和襄陽一帶的地理優勢,堅守了半個世紀。

蜀地和襄陽一帶失守後,南宋無險可守,都城臨安也被元軍攻破,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人擁立趙昰為帝,逃往南方。

在古代,最富庶的地方是中原地區,由於中原地區長年戰亂,被北方的遊牧民族佔領,北方的士族紛紛南遷,江南地區也成為富庶之地,而在最南方的嶺南一帶,還是相對較差,多為流放之地。

南宋殘餘勢力逃往南方後,不久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溺亡,陸秀夫背著宋懷宗趙昺跳海自盡,南宋滅亡。

相關焦點

  • 宋朝真的積貧積弱嗎?
    提到宋朝,總給人以「積貧積弱」的感覺,但這樣的評價準確嗎?宋朝真的有那麼不堪嗎?下面我們從「弱」和「貧」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就「弱」而言,主要是指兩宋朝版圖太小,南宋甚至偏居臨安,只有半壁江山。確實,與漢唐帝國相比,宋帝國沒有恢復傳統的帝國疆域,比如說它沒有將西域納入帝國版圖,更未能開拓疆土。
  • 宋朝滅亡、元朝滅亡、明朝滅亡的情形怎麼那麼像?
    提到宋朝滅亡,很多人就會感到十分可惜,會有這麼一些說法:假如當初不是宋高宗發了12道金牌,把嶽飛召回,宋朝早就收復失地,一統中原,甚至直搗黃龍了;假如不是宋朝皇帝後來沒用,以宋朝的富庶和先進技術,完全可以碾壓周邊;
  • 清朝真的是弱不禁風嗎?看清朝當時的國力如何?戰力經濟不容小視
    我國歷史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數十幾個的朝代,在分分合合中,我國民族越來越強大,同時在政治,文化,經濟上面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在諸多王朝裡面,清朝是距離人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的滅亡也接受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因此有人指出,清朝是歷代王朝中最差的一個朝代,否則怎麼會讓我國陷入半殖民的封建社會當中呢
  • 宋明兩朝都重文輕武,為何感覺明朝軍隊很強,宋朝軍隊卻很弱?
    很多時候前朝人「重武」,後一朝代則「重文」,尤其是在宋代以前,武功盛行,但現實是文武都缺一不可,曾經的宋朝就是典型的因為吃了「重文輕武」的虧,進而也間接導致了宋朝的快速衰落和滅亡。但其實在中國的歷朝歷代,重文輕武的國家還都不在少數,除了宋朝以外,明朝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但同樣都是重文輕武。為何後人的感覺總是明朝軍隊很強,而宋朝軍隊卻很羸弱呢?
  • 在古代,為什麼只有宋朝將皇帝稱「官家」?
    具體的表現可以看一下宋史,遙想當年,太祖皇帝明確立下一條規矩,那就是宋朝在何時何地都不能屠殺任何一個文官。這條法律被嚴格執行,到了宋朝滅亡,就連後來的宋仁宗,宋神宗等人,想要輕易的打擊那些保守派人物,也不能夠越規矩。
  • 宋明兩朝同遇國難,為什麼南宋可以延續上百年而南明卻土崩瓦解?
    北宋雖然在大家心裡,重文輕武,導致武功贏弱,長期被北方遊牧民族欺凌,是一個忍辱負重的朝代。而明朝雖也有點重文輕武,但至少明朝武功不弱,明軍戰績赫赫,大多時候是壓著北方遊牧民族在地摩擦的。那為什麼宋明兩朝同遇國難,南宋可以延續上百年,而南明卻土崩互解呢?
  • 明朝的滅亡真的是因為一個土司造成的嗎?看完你就都明白了
    明朝的滅亡真的是因為一個土司造成的嗎?除此以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朝是毀在了一個土司的手裡,對於這種說法,也是引來很多人的議論,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麼?或者說有沒有什麼根據呢?看完下面的分析你就都明白了。
  • 近代南方非常繁榮,宋朝之前南方為什麼一直落後?
    中華文明起源於中原地區,為什麼南方地區長期落後呢?然而河姆渡文化時期在距今6000年前後和距今5000年遭遇了兩次大洪水,大洪水改變了河姆渡的姚江改成東洩,姚江改道導致鹹潮一日兩次倒灌,土地因此而鹽漬,河姆渡人被迫遷移。浙江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具備了王國的基本特徵。通過考古學和歷史文獻相對照,專家們發現在夏朝前期,全球都經歷了一場大範圍的氣候突變,引發了史前大洪水。
  • 明朝南遷後,為什麼只延續了18年就亡國了?看宋朝的南遷就知道了
    國王不再,國都陷落,許多人因此把1644年的3月19日,看作明朝滅亡的日子。但鮮為人知的是,在皇帝朱由檢自殺之後,明廷還曾因南逃而短暫地延續了一段時間,而這次因外敵入侵而進行的遷移被後世稱為「南渡」,而南渡後建立的政權更被稱為「南明」,歷時18年。事實上,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只有南宋、晉朝和明朝出現過中央集權的「南渡」。
  • 大宋滅亡後,如果所有宋朝皇帝聚在一起,宋太祖趙匡胤會先抽誰?
    經過319年的封建統治時期,宋朝的經濟、文化和科技雖然發展得很好,但是這個朝代仍然走向了滅亡。大宋滅亡後,如果所有的皇帝都能聚在一起,那宋太祖趙匡胤又會抽誰來洩憤呢?北宋年間,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顯德七年,趁周恭帝年幼,在《陳橋兵變》中擁立為帝,開創了宋朝。但是趙匡胤死後,他的王位沒有傳給兒子,而是由弟弟趙光義繼承。
  • 宋朝滅亡不僅僅是朝代的更替,更是中華文明的倒退,至今仍受影響
    宋朝滅亡不僅僅是朝代的更替,更是中華文明的倒退,至今仍受影響文/玖捌姨其實我國在宋朝就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甚至吸引了海外國家前來參觀考察,可以說在宋朝時期我國還是領先世界的,照著這麼發展下去,我國絕對可以穩穩地引領世界潮流。
  • 宋朝的對外戰爭勝率,真有百分之七十五嗎?
    宋朝對外戰爭勝率75%這一說法,最早出現於網絡論壇,並非經過專業統計得出。但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對外戰爭一詞如何界定,是統計勝率的關鍵。但宋朝「對外戰爭」的勝率,卻將宋朝與周邊其他政權發生的所有戰爭都算了進去。宋朝在宋太宗到宋神宗這一百年時間內,除了宋太宗的兩次北伐之外,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對外出擊。尤其是宋仁宗時期,西夏李元昊崛起,屢次侵犯邊境,宋朝因為其軍事體制原因,只能消極防禦,難以主動出擊。防禦戰爭的「勝利」判定標準,即對方退兵。
  • 宋朝號稱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為何會發生財政危機?
    談到宋朝,許多人普遍的第一印象是:富裕、有錢。宋朝確實很發達,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天下紛爭,民生得到發展,並且宋朝重視商業,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是個巔峰時期,兩宋延續三百多年,文化和經濟的成就得到公認。甚至還有宋朝GDP佔當時世界80%這種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說法,真假這裡就不做討論,只是從側面來說,也反映大家對宋朝富裕的認同。但是話說回來,經濟發達了,國家就有錢了嗎,實在是未必啊。如果說富裕的宋朝在很多時候都伴隨著財政危機,是否有些自相矛盾。不過,這卻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 從公元前80年開始,每一百年分別是什麼朝代,國力是強是弱?
    從公元前80年開始,每一百年分別是什麼朝代,國力是強是弱,不如來編排下,感謝acfun大神布哈林和蒼天熊貓的製圖。1、公元前80年自我介紹:我是西漢,我面積639萬平方公裡。我的國力是:弱,★★3、公元120年自我介紹:我是東漢,我面積608萬平方公裡。
  • 宋朝真的不殺士大夫、對前朝後人極其優待嗎?我們都被趙匡胤騙了
    如果,後世子孫中有人違背了自己的這一誓言,那麼,他一定會被天下的人共同討伐直至滅亡。在那個皇權高於一切的時代,作為一國之君,能夠立一下這樣的一個誓言,可見,其胸襟之寬廣為人之寬厚。能夠做出這樣一番義舉的皇帝,即使,是在我國長達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也絕對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了。
  • 金國把宋朝打得遍體鱗傷,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了宋朝統一中原呢?
    北宋本身就有點缺心眼,在聯合金國對付遼的時候統治者就應該能夠想到,失去了這個戰略緩衝地帶,也就離自己落到同樣的下場不遠了。作為兄弟之國,一旦看到機會,決定會毫無猶豫地反咬一口。而且,在金國舉起戰旗時,中原地區的抗金意願並不是十分高昂。大家普遍都比較膽小,有可能是前朝留下的影響太大了,他們在抗禦外族時,主要都是以防禦為主。
  • 宋朝重文輕武,元朝重武輕文,為何宋朝卻比元朝多延續了221年?
    北宋加南宋,一共持續了三百多年的時間,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比較長的了。而元朝,雖然實現了空前的統一,但元朝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從元朝消滅南宋算起,持續了大概幾十年。而從忽必烈建元國號算起,只有短短98年。從成吉思汗斡難河邊稱汗,也只有一百六十年。
  • 宋朝為何會走向滅亡?從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悲劇
    對於漢、唐這樣曾經領先於世界的大帝國,人們多半會給予正面評價,而它們之後的一個王朝卻常常被指責軟弱無能、積貧積弱,它就是宋朝。和漢朝、唐朝時的開疆拓土不同,宋朝的對外擴張並不明顯,反而是接連在北方兵敗於遼、金、蒙古,乃至西夏,失去不少土地。
  • 宋朝受害者有罪論:靖康恥女子被扒光受辱,程朱理學怪其不守貞潔
    這種奇葩的邏輯,真的是讓人無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穿的暴露或許是為了涼爽,或許是為了美感,不一定就是為了吸引男人。【二】靖康之恥女子被扒光受辱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發生在宋朝,北宋末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次社會動蕩。當時處於東三省的金朝越來越強大。而中原地區的宋朝,越來越腐敗衰弱。當時北宋的朝中,有蔡京,童貫等大奸臣。弄得北宋國力衰弱不堪一擊。金朝大軍面對不堪一擊的北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攻破了宋朝的都城。宋朝的皇帝宋徽宗,眼看著宋朝要毀在了自己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