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價真的要跌了嗎?確實,2017年可以說是近年來政府調控最為嚴厲的一年,各地紛紛響應政策,加緊調控。除了只限購一手房到一手房、二手房都限購,還有各區域的限價限貸政策。
房價暴跌的後果其實是十分嚴重,要是房價開始暴跌,受到較大影響的是銀行,通貨膨脹緊急變為通貨緊縮,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失業率大大提高,等等。無數人下崗失業,貧富差距更大,暴漲時買不起房的人,暴跌後依然買不起。由於房價暴跌代價太大,因此,2017年房價悄然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基本還是以調控來平衡房價,遵循國家相應政策走向。
2018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上面我們提到,2017年房價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同樣,2018年房價也是繼續上漲的機率更大。
比起黃金、股票、收藏、外匯、債券等高風險的投資方式,以及把錢放在銀行任由其貶值的行為,大部分人還是更樂意把錢投入到房地產市場裡面。
比較股票、外匯、債券這種都是存在於無形中的,看不見摸不著,相比之下,房子更有衝擊力,至少人們的心裡想的是:即便什麼都沒了,我還有一套房子可以住。
不說北上廣深這樣發展成熟的城市,即使是大部分二三線城市,房產市場已經成為了賣方市場,城市商住用地越來越少,而有購房需求的人越來越多,勢必房價會越來越高。
梳理過往規律,預知未來
讓我們回顧一下2002年以後十幾年的房價波動,可以看出,房價走勢大致處於三到四年一輪迴的模式,即微漲--大漲—微跌—橫盤—聚勢—盤整上攻—重新大漲這樣一個流程。
而且,每次上漲並非全國普漲,基本都是一線城市領漲,再蔓延至二線城市,較後再波及到三四線城市,漲幅也是逐漸減弱。
2006、2009、2012、2016(包括2017上半年)都是大漲年,其他年則是盤整年或小漲年,但總體一定是螺旋上升的趨勢,因為貨幣和物價的增長都是不可逆的。
總的來說,2018年房價不會下跌,也不會大漲,正是樓市的冷靜期,在這種相對低價的時機入手,對投資來說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