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律越自由,自由與自律

2020-12-15 念念行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生產力重要因素的人,自身也獲得很大解放,人們生產和生活方面的自由度也明顯增大了。在這種新情況下,一些人逐漸放鬆或解除了自我約束,只講自由,不講自律,甚至隨心所欲,恣意妄為。這種把自由與自律完全對立起來的做法,顯然是錯誤和有害的。

什麼叫自由?恩格斯曾在哲學意義上,為人們從自然界中獲得的自由下了定義,明確指出:「自由是在於根據對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認識來支配我們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同理,人們從社會中獲得的自由,也無非是根據對人類社會的「必然性的認識」來支配自己和現實社會。人們按照被認識了的客觀規律,自覺能動地支配自然和社會,同時也能動地支配自己的行為,這就叫做自由。所以說,自由非但不排斥符合客觀規律的種種自律,反而是以後者為其內在要求和先決條件的。從歷史的大視角來看,人們越想獲得更多的自由,就越是要自覺按照客觀規律從嚴自律;而人們自律的程度越高,獲得的自由也就越多。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社會生活中,那種離開自律的所謂絕對「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按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人類社會中,人們為獲得自由而實行的自律,通常是以一定歷史階段上或多或少反映社會客觀規律的各種法律和紀律為其準則的。人們要充分有效地享有教育、勞動的自由,就必須自覺依照有關教育、勞動的具體法規從嚴自律,等等。在現實社會中,如果人們拋開法律和紀律,只講自由,不講自律,一切由著自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那麼,整個社會只能陷入極度的混亂。而在這種混亂無序的社會裡,人們連生存的權利都沒有保障,哪裡還有什麼自由可言呢?

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樣,自由也是不斷演進著的。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自由的演進往往總要伴隨著自律的演進。一般地說,自由達到什麼程度,自律也必須相應地達到什麼程度。毫無疑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當代中國的發展,已給人民帶來了日益增多的自由。但是,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市場經濟是一種融自主性和法制性於一體的經濟形態,它為人們不斷拓展著自由的新境界,又給人們不斷地提出自律的新課題。人們只有堅持自由與自律的高度統一,才能確保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而也才能有效地獲得愈來愈多的自由。

相反,如果人們把自由與自律割裂開來,甚至完全對立起來,只願意從發展市場經濟中獲得更多的自由權利,不願意承擔更多的自律義務,那麼,市場經濟就會變成無政府主義的混亂經濟,而直接的惡果之一,是使人們既有的各種自由在歷史倒退中日趨喪失。類似的教訓,在一些地方並不罕見,應當引以為戒。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白巖松說「越自律,越自由」,怎麼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就象交通規則,大家越自律,越守交規,通行就越順暢,越自由。反之,大家都不自律,交通就會一片混亂,每個人的自由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自由從來就不是絕對的,有保障的自由都是建立在大家自律的基礎之上的。只追求自己的絕對自由而放棄自律的人,得到的只是暫時的自由,卻可能由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損人害己。思想領域也是這樣。
  • 自由是相對的,自律給我自由
    經常鍛鍊的人會理解「自律給我自由」。在我看來,自律是實現自由的途徑。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無法自律自己的各種小習慣、改掉自己的小毛病,就無法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絕大部分令人羨慕的成就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渴望的世界,而自律就是那把可以開啟的鑰匙。
  • 自律決定著人生,一個人有多自律,他的人生就有多自由
    通常一個能夠保持自律,能夠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這樣的人即使沒有那麼優秀,但也能達到常人所不能達到的東西。人這一生,你怎麼對待自己,就會是什麼樣子。能夠管住自己,克制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越自律,人生就越自由。
  • 若想自由,就須自律
    事實上,若想要得到自由,就必須先學會自律。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自律明明是限制了自己,這和自由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通過自律,一個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規範,自己的各方面品質也能夠不斷提升,一個自律的人,做事情更高效,也就更容易具備超越常人的能力,擁有更多的資源,一個更強大,擁有更多的人,當然更可能獲得自由。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極致的自律才能獲得想要的生活!
    以前學廣告,老師帶我們分析品牌經典的slogn尤其是那句「自律使我自由」,讓很多人疑惑自律和自由有什麼關係?自由難道不應該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比如想熬夜就熬夜,想辭職就辭職,想失戀就失戀……其實不然,所謂的自由不過是在一定規則下的自我約束。康德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絕不是淺層以為的任性和不負責任。
  • 自律才會自由
    勿空:師父,希望獲得自由有訣竅嗎?無師:有啊,自律才會自由勿空:啊?自律不是限制自己的自由嗎?怎麼能說是獲得自由的方法呢?無師: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並不會帶來真正的自由,自由之心是想不做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勿空:這有點兒繞,您能再解釋解釋嗎?
  • 自律的人,更自由
    常聽人說喜歡自由而不喜歡自律,這個理解可能有偏差。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所以自律和自由不僅不衝突而且相輔相成。自律的人更能自我主宰更能掌控自我,可以說自律的人更自由。比如想吃還想瘦就會讓人感覺糾結感覺不自由,這種感覺並不是外界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心中各種欲望的相互制約,然而自律的人就能夠克制欲望,調節生活規律,控制飲食,進而達成目標,贏得自由的感覺。
  • 自律,才能更自由
    沒有人不想要自由。自由,不要理解成什麼都不做,或者想要怎樣就怎樣,那不是自由,是隨便生活。自由的前提,是自律。人都有惰性,能控制好自己,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該做什麼事,要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才能擁有自由。
  • 為什麼說自律等於自由?
    自律,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據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頒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自由是一個政治哲學中的概念,在此條件下人類可以自我支配,憑藉自由意志而行動,並為自身的行為負責。學術上存在對自由概念的不同見解,在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認識上有所不同。自律與自由都是按自己的善良意志、憑藉自由意識而行動。自律的人有多優秀,這個優秀不單指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在沒有人督促監督的情況下仍然對自己嚴格要求。
  • 我突然理解:「自律是為了更自由」這句話真正的意義
    所以人生就是一場與烈性的鬥爭,你能戰勝它,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那你就是成功者,否則將淪為平庸者。人和人並不是學歷、出生家庭、身處的環境上的差距,而是你能不能自律。這就像一支部隊,你的裝備很先進,士兵的素養很好,但如果指揮系統失靈,政令不通,下達的命令不能執行各自為政,這樣的隊伍將戰無不敗。
  • 提醒自己自律的句子,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1、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 2、當一個人自律到極致時,即便起點不高,即便受盡嘲諷,全世界依舊會為你讓路。
  • 從中國抗疫看「自由和自律統一」
    正是由於14億中國人民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我們才經受住了這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總書記講話強調「自由和自律統一」,強調「自律觀念」及其重要性,對自由、自律問題及其辯證關係給出了簡明而精確的回答。  自由與自律的觀念由來已久。中國從老子、孔子談及,西方世界從古希臘時代(如伊壁鳩魯)肇始。
  • 有自覺才有自律 有自律才有自由
    於時,你就有了一種向上、自強的自覺,在自覺中就涵養了自律。自律是一種自我約束能力,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是學習的最好方法,是一種習慣,是個人意識的覺醒,是一場與自已進行的戰爭,是對個人意志力最大的考驗,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最大的自由。一個自律到極致的人,既可怕,又可敬。
  • 如何理解「自律者自由」?
    自律者自由是我的座右銘之一,從小學加入少先隊開始到一本一本研讀《成功學》的青春時期,自律都是我信奉的至高原則。在近 30 年的人生歷程中,我對這句話的理解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今天我就來聊聊在不同階段,我對「自律」的理解變遷。1.
  • 高考作文輔導154:唯自律,方自由
    第一則材料給我們介紹了自律的概念,即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第二則材料引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話,可以使一個人從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第三則材料結合當前的時事熱點,疫情期間能否做到自律對人的影響,來再次闡述自律的意義。綜合三則材料,我們的作文寫作可以圍繞自律的意義這一方向去展開。即為什麼要自律?自律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 2020高考作文熱點預測及素材儲備、導寫:自由與自律
    【主題解說】自律是前提,自由是需要。在自律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自由,才是自律和自由之間的最本質的關係和聯繫。自律是一種精神和意志力的體現。其中的核心和要義就是堅守和堅持。堅守自律,究竟我們要什麼,不僅僅是目標,更是一種精神。沒有堅守的自律,一地雞毛。
  • 體重30年保持不變,劉德華:越自律,越優秀
    不得不感嘆,能夠做到自律的人,真的不一樣。01.自律能帶來長期價值看到一個採訪視頻,馬伊琍說自己一直是個自控力比較強的人。高中時,她晚上出去玩,給媽媽說10點回來,每次都是9點半就回來,絕對不會踩著點回來。
  • 夜讀專欄《晚安·西安》|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20201005 自律的人生才自由我意識到,自己有相當一部分的不快樂正是來自於這種空虛的「自由」,它讓我的生活不受控制地走著下坡路,限制了我想成為更好之人的能力,阻礙了我想獲得的那種生活方式。那種自律帶來的自由,才恰恰是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取悅別人、取悅自己都不同,我深以為這也是一種「自律」。
  • 自律即自由,開言英語app伴你左右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好,人們已經不用為了如何才能填飽肚子而發愁,而是開始追尋一些更高的目標,比如自由。何謂自由,每個人對"自由"的認知各不相同。很多人所謂的"自由",莫過於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奴隸主"的剝削,不用幹活,沒有約束,自由自在。這樣子的生活看起來確實很自由瀟灑,但這種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 你的自律,決定著你的一生的命運
    直到後來,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級。 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