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理解:「自律是為了更自由」這句話真正的意義

2020-12-06 心靈之音的空間

文/康衛軍

要說國慶假期最大的感受,是對自我的認識。人生就像一條航行在河上的船,不進則退,這個體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明顯。所以人生就是一場與烈性的鬥爭,你能戰勝它,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那你就是成功者,否則將淪為平庸者。

人和人並不是學歷、出生家庭、身處的環境上的差距,而是你能不能自律。這就像一支部隊,你的裝備很先進,士兵的素養很好,但如果指揮系統失靈,政令不通,下達的命令不能執行各自為政,這樣的隊伍將戰無不敗。

自律難嗎?聽起來也不難,無非是一些很不起眼的要求和約束,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鍛鍊、按時做最熱衷的事情。可偏偏就有人做不到,應該睡覺的時候,玩遊戲、刷朋友圈、追劇、打牌、喝酒。該起床吃飯上班的時候,卻因為熬夜,蒙著被子呼呼大睡。

所以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庭,不規律的生活,影響的不僅是自己,還破壞了別人規律的生活,小而言之家庭和單位混亂不堪,大而言之整個社會處於無序的狀態。隨波逐流是一種病毒,它不僅會傳染,還會降低效率,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

當然任何事情的都不是絕對的,在緊張之餘適當的放鬆,常常會提高工作效率,激發更大的創造激情。但這樣的放鬆或者說自由,也一定是建立在自律的前提下。絕對不是為所欲為、肆無忌憚、隨波逐流。

國慶放假8天,應該算最長的一個假期。之前就計劃好,這幾天一定要停下手頭上的事情,過一個悠閒舒心的假期。陪陪父母說說話,吃吃飯,帶家人一起出去轉轉、好好欣賞一下大好河山,也讓自己有一個思考回血的過程。我一直覺得人就像機器,需要定期檢修、充電、加油。

計劃跟不上變化,由於天氣影響,很多事情被擱置。也因為放假的緣故,作息開始變得不規律,無論是休息、吃飯、睡覺,就像電影裡演的,睡覺睡到自然醒,餓了才吃飯,然後靠在沙發上,一部接一部的刷劇。短短幾天,體重增加了好幾斤;由於長期仰臥沙發,整個身體變得僵滯不堪。

人適應享樂的能力是驚人的,一切都變得無序起來。明明不下雨了,也懶得起床鍛鍊;明明睜開眼睛,賴在床上就是不想起來;明明想著看書,卻不知不覺拿起遙控器;明明該睡的時候,卻依然在玩手機。這是另外一種忙,比上班還忙,卻明顯感覺活得愈來愈沒有質量。

忙碌分為兩種:一種是收穫式的忙、忙工作、忙家務、忙學習,忙成長,屬於主動式的忙。晚上躺在床上,回顧一天的忙,你是富足的,是充實的、是變化的,這種「忙」往往自我感覺很有質量。而另外一種忙是被動的,完全是一種支出式的忙,甚至是一種透支式的忙,透支身體、透支時間、透支精神,在這種情境下,人處於虛空的狀態。

我突然理解:「自律是為了更自由」這句話真正的意義。一個人幸福感,不是一種享受,不是一種毫無節制的自由,或者物質的獲取,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勝利,一種戰勝劣性時的快感,一種來源於身體自我掌控的強大力量。自律其實就是自由本身。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山,向上的路越走越難,卻也越走越寬、也越走越充實;而向下的路越走越容易、卻越走越窄,越走越空虛。自律就是戰勝自我,選擇向上的路,就是自個找難受,自個找不舒服,自個找罪受。

昨天,看《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裡邊有一段曾國藩寫下的日記,日記很簡單:某年某月某日,夜與某人談。次日,某人回江西。

某年某月某日,寫信與某人,夜與某人談。

某年某月某日,飯後見一客,與某人久談。

…… ……

曾國藩的很多日記都是寥寥數語,他不全是要記下事實,而是把寫日記作為一種習慣,時時提醒,時時告誡自己,不忘自我反思。

自律究竟有多重要?我想首先它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是一種責任,一種規矩,一種循序漸進做事的方式,亦是一種掌控自我的途徑,是一種在無序自然和世界中為自己錨定一個前進的方向。決定風箏高度的一定不是風,而是始終牽著它的那條線。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自律者自由」?
    自律者自由是我的座右銘之一,從小學加入少先隊開始到一本一本研讀《成功學》的青春時期,自律都是我信奉的至高原則。在近 30 年的人生歷程中,我對這句話的理解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今天我就來聊聊在不同階段,我對「自律」的理解變遷。1.
  • 為什麼白巖松說「越自律,越自由」,怎麼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很好理解呀!就象交通規則,大家越自律,越守交規,通行就越順暢,越自由。反之,大家都不自律,交通就會一片混亂,每個人的自由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自由從來就不是絕對的,有保障的自由都是建立在大家自律的基礎之上的。
  • 自由是相對的,自律給我自由
    經常鍛鍊的人會理解「自律給我自由」。在我看來,自律是實現自由的途徑。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到,經常有人喜歡在朋友圈或者其他場合給自己立各種flag:不瘦十斤不換頭像、每天閱讀一小時、這是最後一次,我以後再也不吃垃圾食品……然而,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往往因為習慣沉迷於安逸和舒適區,在堅持了幾周甚至幾天之後,這些計劃便在各種藉口中陣亡。
  • 若想自由,就須自律
    有一首口口相傳的打油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愛情誠可貴,生命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雖然這首詩難免有些誇張,但也確實有一些道理,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渴望著自由,追求著,很多人甚至會為了自由放棄很多重要的東西。
  • 自律的人,更自由
    常聽人說喜歡自由而不喜歡自律,這個理解可能有偏差。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所以自律和自由不僅不衝突而且相輔相成。自律的人更能自我主宰更能掌控自我,可以說自律的人更自由。比如想吃還想瘦就會讓人感覺糾結感覺不自由,這種感覺並不是外界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心中各種欲望的相互制約,然而自律的人就能夠克制欲望,調節生活規律,控制飲食,進而達成目標,贏得自由的感覺。
  • 自律,才能更自由
    沒有人不想要自由。自由,不要理解成什麼都不做,或者想要怎樣就怎樣,那不是自由,是隨便生活。自由的前提,是自律。人都有惰性,能控制好自己,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該做什麼事,要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才能擁有自由。
  • 該怎麼理解自律的人更自由?
    提到自律,第一個能讓我想到的就是彭于晏,那個健碩的身材,真的是讓人垂涎三尺。彭于晏曾經說他為了保持良好的形象不管有多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健身數小時,幾乎早已忘記了糖果的味道。雷打不動,這種高度自律讓他出類拔萃,有些時候不是因為優秀才自律,而是因為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
  • 越自律越自由,自由與自律
    在這種新情況下,一些人逐漸放鬆或解除了自我約束,只講自由,不講自律,甚至隨心所欲,恣意妄為。這種把自由與自律完全對立起來的做法,顯然是錯誤和有害的。什麼叫自由?恩格斯曾在哲學意義上,為人們從自然界中獲得的自由下了定義,明確指出:「自由是在於根據對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認識來支配我們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 自律才能自由——讀史鐵生
    大串連的時候我還小,什麼都不懂,起鬨似的跟著人家跑了幾個城市,又抄大字報又印傳單,什麼也不懂。其實,我最願意這麼大家在一塊熱熱鬧鬧的,有男的有女的,都差不多大,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幹一點什麼事。28(史鐵生借文中「我」的嘴巴說,「我最願意這麼大家在一塊熱熱鬧鬧的」。
  • 為什麼說自律等於自由?
    自律,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據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頒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自由是一個政治哲學中的概念,在此條件下人類可以自我支配,憑藉自由意志而行動,並為自身的行為負責。學術上存在對自由概念的不同見解,在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認識上有所不同。自律與自由都是按自己的善良意志、憑藉自由意識而行動。自律的人有多優秀,這個優秀不單指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在沒有人督促監督的情況下仍然對自己嚴格要求。
  • 自律才會自由
    勿空:師父,希望獲得自由有訣竅嗎?無師:有啊,自律才會自由勿空:啊?自律不是限制自己的自由嗎?怎麼能說是獲得自由的方法呢?無師: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並不會帶來真正的自由,自由之心是想不做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勿空:這有點兒繞,您能再解釋解釋嗎?
  • 我們理解的自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裡面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關於自由的一段表述:真正的自由是自律,是你要對你的世界有極端所有權。2015年,威林克還出了一本書,叫《極端所有權:海豹突擊隊的領導方法與制勝策略》,這本書曾經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名列第一。書中說到自律就是自由。威林克總覺得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敵人,一手拿著衝鋒鎗一手拿著手榴彈,等著跟他交鋒。他已經不在軍隊,將來不會再上戰場了,但是他總覺得有一天還會面對敵人。
  • 真正的自由,就是有能力說「不」
    知乎上有一個討論量很大的問題:你對自由的理解是什麼?點讚最高的回答是:說「不」的能力。這回答雖寥寥數字,卻直擊靈魂深處。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自由就是有能力說不」的理解也較以往更深刻了許多。關於一個人成熟的標誌,網絡上有句話一直讓我印象深刻:所謂成熟,就是不再年少輕狂,不想喝的酒,先幹為敬,不想見的人,笑臉相迎。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和生存現狀,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按自己的意願來行事,這真的是挺奢侈的。
  • 你是否也錯誤的理解:為了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真實意義?
    我們常常聽到有一句勵志的話:為了愛,讓自己變得更好!可是有的女人卻沒有好好的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娟娟就是其中一個。和我煲了快兩小時的電話粥,言語中充滿了抱怨和迷惑,還有不甘。相戀兩年的男友和她分手了,她說:為了他,她願意變得更好,但為什麼他還要離開她?
  • 自律即自由,開言英語app伴你左右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好,人們已經不用為了如何才能填飽肚子而發愁,而是開始追尋一些更高的目標,比如自由。何謂自由,每個人對"自由"的認知各不相同。很多人所謂的"自由",莫過於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奴隸主"的剝削,不用幹活,沒有約束,自由自在。這樣子的生活看起來確實很自由瀟灑,但這種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 用自律換來你想要的自由
    用自律換來你想要的自由春風春雨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這期間, 嘗過不少甜頭,也有很多心酸,一言難盡。後來,了解到一些微信公眾號平臺運營的策略和知識,就自己也註冊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專門推送自己的原創古詩和現代詩,同時也給很多徵稿平臺寫一些隨筆和散文。如果有寫作經驗的朋友應該是可以理解長期寫作其間的困難。
  • 這些星座堪稱真正的狠人,對自己下手超狠,自律讓他們自由
    在小編看來對別人下手狠,不能算是真正的狠人,因為只要心狠一點,誰都能做到。真正難得的是對自己下手狠,不給自己喘息偷懶的機會,永遠在上進,制定了計劃就逼迫自己完成,這樣才算是真的狠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幾個堪稱真正狠人的星座,對自己下手超狠,自律才能讓人自由。
  • 2020高考作文熱點預測及素材儲備、導寫:自由與自律
    沒有堅守,很難堅持,自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沒有堅守和堅持的自律,自由也就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若為自由故,自律更要強。實現自己的自由,需要更大的堅守。自由是未來和希望,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自由更是相對的無止境。所以怎麼自律也不為過。因為想要自由,所以自律停不下來。自律多了,自由更多了。沒有自律,自由就是一句空話。
  • 從中國抗疫看「自由和自律統一」
    正是由於14億中國人民顯示出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奉獻精神、友愛情懷,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我們才經受住了這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總書記講話強調「自由和自律統一」,強調「自律觀念」及其重要性,對自由、自律問題及其辯證關係給出了簡明而精確的回答。  自由與自律的觀念由來已久。中國從老子、孔子談及,西方世界從古希臘時代(如伊壁鳩魯)肇始。
  • 真正的高手,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
    在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日子裡,繼續毫無意義地耗費生命。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點讚最高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及時誘惑的影響,要麼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擾,幾乎永遠不可能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你會發現: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