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被稱「香港刀王」,磨一把菜刀幾百塊,顧客遍布大江南北

2020-12-19 赫赫的釋懷

時代在進步,在如今各種大機器生產的先進年代,當初一些簡譜老式的舊手藝已經成為了我們的記憶。自從長大之後,小時候的一些新奇玩具,那時候讓我們垂涎欲滴的小零食已經不再能勾起我們的興趣,也早已經養成了每年都要買新衣服的習慣,媽媽也不會再動手去縫補那些破舊的衣服。

小的時候,在我們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塊磨刀石,每當快要過年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換剪刀,磨菜刀的老爺爺騎著一輛裝滿各種工具的三輪車經過,他們接連不斷的吆喝聲成了那時我們爭相學習的對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到如今早已經看不到當初的那道身影,人們也似乎習慣了到超市買各種鋒利的菜刀,那道響亮的吆喝聲早已經被我們給丟棄了。雖然我們丟棄了很多的東西,但往往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有一小部分人在始終堅持,比如在香港就有一位堅持手工磨刀具的老人,這位老人被稱」香港刀王「,他在磨刀行業工作了幾十年,所有的刀具經過他的手都會煥發新生,甚至比新買的刀具還要鋒利。

這位老手工藝人磨一把菜刀的價錢也很美麗,少則幾百塊錢,多則上千元,聽到這裡,有些人不免會產生疑問:不就是一位手藝好一點的磨刀師傅嗎?他的手藝真的能值這麼多錢嗎?小時候磨一把刀不過幾塊錢,物價漲得也太厲害了吧!但你還真別說,他的手藝還真就值這麼多錢。古代常常會出現一些削鐵如泥的上好兵器,他們一旦出現,就立馬會迎來眾人的瘋搶,如今我們早已經過了要使用兵器的年代,但菜刀卻必不可少,而這位陳當華磨出的菜刀完全能與那些上好的兵器相媲美,鋒利程度絲毫不差。

當你使用陳老磨過的菜刀時,根本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可以輕易地削開很多東西。例如,你可以憑空切開西紅柿,一刀下去,西紅柿一分為二,卻絲毫不見水汁流出。你也可以用它來劃開報紙,只需要把菜刀輕輕地放上去,報紙就被削的整齊劃一,是不是很神奇。估計古代的那些上好兵器也不過如此了吧!而且聽說,陳老磨刀的時候完全可以閉上眼睛,只聽聲音就可以判斷出刀是否磨好,陳老雖然磨了幾十年的刀,但他憑藉自己的巧勁磨刀,手上沒有絲毫的繭子。

要說為什麼磨刀的價錢那麼貴,磨刀石估計也佔了一部分的功勞,陳老採用的磨刀石大多都是上好的石塊有些經過估值竟有百萬的價值,一把菜刀經過這些磨刀石身價應該也上漲了不少。手藝好的人,自然不會缺乏顧客,陳當華的顧客早已經遍布大江南北,一些移居國外的人仍舊不遠萬裡來到香港,只為讓陳當華磨一把菜刀。小編覺得,這些老手工大家們的手藝能夠流傳至今,自然是有著一定的原因,我們能夠做的是盡力去傳承這些優秀的文化,讓這些手藝能夠久遠的流傳下去。

相關焦點

  • 「香港刀王」陳當華: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陳華記利器專門店在熙熙攘攘的廟街街頭,店主是人稱「香港刀王」的陳當華。他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卻遍布了半個地球。七十多年專注於打磨鋒利刀刃,也慢慢打磨出鐵漢人生。起初他是偷渡到香港,十歲出頭就已經在廣州一家磨刀鋪學習磨刀。
  • 他被譽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守得雲開見月明——「中國刀王」的傳奇一生 一些在農村長大的人可能還對磨刀剪這一傳統手藝有些印象,舊時常有專業的「磨刀人」背著磨刀石走街串巷,吆喝著「磨菜刀、磨剪刀嘍」,每當這時,各家的大人總會打發小孩拿著菜刀和剪子去磨,伴隨著沙沙的磨刀聲,時光悄然逝去。
  • 他被稱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要價千元,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曾經,有一位被譽為"中國刀王"的人,他磨一把菜刀的價格達到了近千元,但即使如此,他的顧客也遍布了半個地球。那麼,這位"中國刀王"究竟是誰?他磨出的刀又有著怎樣的特殊之處呢?相信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大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記憶,曾經,在中國的街頭有很多以磨刀為生的人,他們整日裡背著磨刀石,走街串巷,而當家裡的菜刀或者剪刀鈍了之後,人們就會找到這些磨刀師傅,讓他們把刀重新磨好。雖然那些磨刀師傅看起來並不是很起眼,但是,如果失去了他們,那麼很多人家中的刀也會變得無法使用。
  • 80歲中國刀王多厲害?磨一把菜刀要出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在香港就有一位號稱「中國刀王」的老爺爺,至今依然堅持磨刀,不僅將這項手藝傳承下來,還傳去了國內外。前半輩子生活艱苦,不放棄磨刀這位老爺爺名叫陳當華出生於中國香港,在香港經營著一家店鋪——陳華紀利器專門店,當時在香港磨刀、磨剪子出售利器的價格很低,所以陳當華當時的收入不多,只能維持日常生計。
  • 「香港刀王」陳當華多厲害?磨一把菜刀上千元,得提前3個月預約
    可不要小看這一把菜刀,中國人做菜講究色香味俱全,刀工好不好直接會影響到之後菜的色香味。好的刀工依靠的正是手上的那一把菜刀,憑藉著多年以來與菜刀的磨合才能形成那樣一種高超的刀技。有一位香港手藝人他被稱之為「香港刀王」,他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做陳當華,他有多厲害呢?
  • 陳當華:被稱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遍布半個地球
    熱愛鑄就才華這位工藝人被稱為"中國刀王",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將磨刀工藝流傳至今,使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了這門古老的手藝,也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觀。"中國刀王"名叫陳當華,出生在中國香港,之前經營著一家陳華記利器店,陳當華的主要工作就是為顧客磨刀。
  • 香港80歲「稀世刀王」,一把菜刀賣上千,為何顧客卻遍及全世界?
    就像下面這一位老人,憑藉一門老手藝,可謂「大吃四方」。這個老人可謂是真正的手藝人,被譽為「香港刀王」。刀工舉世無雙,磨一把菜刀要價上千,顧客卻絲毫不覺得貴,非他不買!這個人叫作陳當華,是香港知名的刀王。在陳當華年輕的時候,便在香港的街頭巷尾做磨刀生活。騎著一輛小三輪,靠磨剪刀,磨菜刀賺取生活費。
  • 此人號稱「香港刀王」,磨一次刀收1000元,海外客戶卻爭著想給錢
    陳當華老爺子如今已經80多歲了,有著50餘年的磨刀經歷,磨一次刀收1000元工費,在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幾十個國家都有他的忠實客戶。據他所說,磨刀這門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飯碗,他二十多歲時就繼承家業,開始為鄉親鄰裡磨刀。陳當華磨刀非常講究,他磨刀只用天然磨石,要想磨出一把好刀,需要用到9塊質地不同的磨石,即使是一把普通的刀,也要用5塊磨石。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手工磨一把菜刀上千元,用心傳承中國工匠精神
    而今天我們講的"中國刀王"的故事,就是工匠精神的體現。陳當華的工匠精神:最初的困頓在所難免,保持初心不放棄在香港,有一家被稱為陳華記利器專門店的不起眼小店,但它的主人卻是香港甚至有著半個地球知名度的"中國刀王"。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有多厲害?磨把菜刀要上千元,得提前3個月預約
    一、香港「刀王」,五十年如一日來自香港的陳當華,是陳華記利器專門店的主人,有將近50年的磨刀經驗。經他之手磨的刀鋒利無比,質量上乘,經久耐用,而且都是手工磨製。他磨出的刀與剪,鋒利且持久耐用,他打磨過的菜刀,也能夠凌空削開番茄而番茄不出汁水。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多厲害?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得提前3個月預約
    跟著磨刀師傅學成之後,陳當華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推著三輪車,車子上放著自己的工具,走街串巷吆喝著「磨剪子,鏘菜刀」。剛開始的時候陳當華也遇到了不少困難,磨菜刀是一個技術活,需要成年累月的鍛鍊,才能把刀磨得更快磨得更鋒利。所以起初陳當華磨刀的時候會很小心,生怕把客人的刀磨壞賠錢。
  • 80多歲的香港刀王多厲害?磨把菜刀要千元,需提前3個月預約
    但是在我國香港,有位響噹噹的刀王,雖然現已經80多歲,但是他磨刀技術名不虛傳,那他到底有多厲害?聽說就連磨一把菜刀都可高達上千元,並且找他磨刀還得提前3個月預約。這位刀王名叫陳當華,他當時被人們稱為「香港刀王」,他的磨刀技術高超,令人驚嘆,甚至傳到了海外。陳當華將老一輩的精神傳承了下來,並且保持初心,堅守傳承。
  • 「香港刀王」陳當華:一把菜刀竟要千元天價,為何顧客還搶著買?
    不可否認,無論是哪一種職業,都有人把它訓練得非常出色,並取得了成功,「香港刀王」陳師傅就是其中之一。恐怕沒人能想像到,一個普通的磨刀匠,手裡拿著一把菜刀,居然能賣出千元的天價,這就是「香港刀匠」陳當華的技藝。
  • 幾百塊的雙立人白買了!國產黑科技30秒磨出好刀,老外:全球前五
    不是我動作慢,而是這刀太不利索了,切個肉都要來回切好幾下才切斷,浪費了我大量時間。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好刀是做好飯的前提。你看那些大廚們,人手一套德國雙立人,刀快得嚇人。就是那幾百上千一套的價格,也挺嚇人的。
  • 重慶「最牛」磨刀匠,發明新型磨刀設備,每天磨菜刀150把
    如今,這樣的吆喝聲越來越少,只有家住重慶九龍坡區石橋鋪的53歲的盧興福還在堅持走街串巷,哪家哪戶的菜刀有了缺口、用鈍了,到了他的手裡就會重新磨得鋒利。不過,盧興福和記憶中那些背著背篼,到了一個地方就停下來,拿出三塊磨刀石的師傅不一樣。「傳統磨刀匠是用磨刀石手工磨,一把菜刀要磨半個小時,我只要三五分鐘就搞定!」盧興福說。
  • 一塊皮革開鋒一把手工刀,結果是你從未見過的鋒利
    (建議向左旋轉手機看視頻)不是這塊皮革有多厲害,也不是這把刀的鋼材多神奇,而是這位手工刀師傅把刀刃開得很窄,刃口是一根頭髮絲的厚度,而且不同於二次開刃的廚刀,他只開一次刃。香港刀王——陳當華的磨刀技巧傳授:以菜刀為例,刀身有分公母,貼著肉的一面叫公,向外的一面叫母,磨法不同。公那邊的鋒口向外推,母那邊的鋒口向裡推。
  • 香港這位老人至今以磨刀為生,磨一把刀1000塊,來磨的人卻排著隊
    而我國有一位老先生就是磨刀技藝的傳承人,也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他被譽為「中國刀王」,據說磨一把刀需要1000元,但國內外卻搶著想要預約。其實早在上古時期,我國就出現了石刀,不過當時的石刀大多是由石塊打磨而成的,專門用來宰殺動物等。到了青銅器時代時,國內出現了青銅小刀,不過這種小刀一般只有君王才會擁有,普通的百姓依然使用石刀。
  • 香港世相|「刀王」陳當華:香江最後的磨刀匠人,這件事他堅持了75年
    那是「香港刀王」陳當華正在打磨一把鋒利的匕首,在燈光下,匕首的刀刃最鋒利處,散發出一種清冷的光芒。這股「刀芒」讓看客的眼球為之定格,無疑是一把可以吹毛斷髮的利器才能散發出的「氣場」,但這卻出自一個下眼袋鬆弛耷拉,看上去垂垂老矣的長者之手。一代宗師,大隱隱於市,這是你第一時間所能想到的兩個詞語。
  • 1200元買的進口菜刀,連西紅柿都切不動?商家:刀是正品!
    女士花1200元買進口菜刀,拿回家西紅柿都切不了浙江杭州的鄭女士平時很喜歡做菜,因此對於廚房中的各類器具也都十分講究,尤其菜刀更是如此,買的時候寧願價格貴一些也不願意湊合。今年三月份,她覺得家中的菜刀用太鈍了,就想著更換一把。
  • 同樣是切菜,為何中國廚師只用一把菜刀,外國廚師要用很多刀呢?
    不同的西式刀這不僅讓人產生疑問,同樣都是廚師,大家都是切菜,為什麼中國的廚師只用一把菜刀就能「行走天下」,而外國廚師要準備很多把刀呢?磨菜刀1、文化不同西方人講究條理和科學,這使得西方的廚師在做飯做菜的時候,也遵循著這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