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廚師還是家庭主婦,菜刀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中國人的廚房裡,一定會有一把方片一樣的菜刀,這把菜刀似乎是萬能的,因為在中國人手中,這把菜刀完成了切、剁、刺等工作,在中國美食的文化中,以一己之力撐起切菜的任務。
同樣是切菜,外國人卻和中國人有很大不同。日本人將中國方片形的菜刀稱呼為「中華菜刀」,意思就是這把菜刀是中國獨產,雖然部分日本人也會使用這種菜刀,但它們更多地出現在中華餐廳的後廚裡,而日本人則更喜歡用又扁又長的片刀。
日本人尚且不熟悉中式菜刀,更何況西方國家的廚師。被西方國家尊敬的米其林,米其林廚師們甚至擁有自己的菜刀系列,平時他們用一個小布包裝著這些菜刀,有大有小,負責處理各種不同的食材,應對不同的場面。
這不僅讓人產生疑問,同樣都是廚師,大家都是切菜,為什麼中國的廚師只用一把菜刀就能「行走天下」,而外國廚師要準備很多把刀呢?這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中國的菜刀的確西式菜刀更好用一些?事實上,關於菜刀,我們還要從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上來解釋。
1、文化不同
西方人講究條理和科學,這使得西方的廚師在做飯做菜的時候,也遵循著這樣的理念。菜刀是「一器一用」,在切菜的時候,他們有專門的剔骨刀、主廚刀、麵包刀、切魚刀、切芝士刀等等種類的刀。西方人做菜就像做實驗一樣,他們的菜譜上,用料甚至可以精細到克、毫升等計量單位,所以切菜的時候,面對不同食材,也要有不同器具來應對。
而中國人做菜的風格,往往是自成一派,並且喜歡一器多用。一把片狀菜刀,可以完成廚房裡大部分切菜、剁菜等任務,那就已經足夠了。再看中國人的菜譜,也很能顯示中國人做菜不局限在數字上,而是喜歡自己憑感覺和經驗掌握,若干、少許、適量等詞,讓外國人看了都會崩潰。
2、中國菜刀的優點
中國的片狀菜刀,是適合中國美食的。中國菜中,有很多食材需要切片、切絲、切丁,片狀菜刀雖然看起來很笨重,但是廚師可以接著菜刀的重力,輕鬆切菜。再加上片狀菜刀的刀身面積足夠寬大,在面對較大的食材,例如豆腐乾、土豆、蓮藕、白蘿蔔的時候,也能快速切開食材。
片狀菜刀除了能夠完成切、剁、片、拍等動作以外,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可以充當一個小案板。上面也說了,中國美食中有很多食材是切成絲狀、丁狀的,將食材轉移到鍋裡的食材,如果刀身面積不夠大,這些食材的轉移就非常麻煩,片狀菜刀和手搭配,可以迅速轉移這些食材。
3、西方菜刀的優點
西方菜刀的最大優點,就是輕便小巧。西餐中常用的一把刀叫主廚刀,這把刀基本上可以完成切、片、剁等動作,這把菜刀在使用上非常容易上手,適合廚房小白,或是不怎麼經常做菜的人。西方菜刀大多是尖頭的,在處理肉類的時候,尖頭刀更加得心應手,也更符合西方人愛吃肉類,不怎麼經常把菜切片切絲的習慣。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