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最古老的菜譜

2021-02-23 美食博山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訂閱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第一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博山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小編微信:msboshan

投搞:msboshan@163.com 商業合作:13365330683

     去年夏日,小編與琴俠老先生通過友人介紹,有幸拜訪了一位研究博山餐飲文化的老者,他今年已經七十多歲,思維敏捷,對博山餐飲文化的研究頗深,採訪過程中,除了了解到更多的故事,也在老人這裡見到了寶貝。見到了博山60代最完整的一套老菜譜《烹調講義》。

      老菜譜,其紙張泛黃、類似茅頭紙,翻開首頁,是《烹調講義 初稿》幾個大字,再往後翻閱,象是用鋼筆抄寫,小編最初以為是手抄本,後經老人介紹,這是油印版,因為在那個年代,鉛印成本較高,才選用手刻油印。

5本珍貴的老菜譜

這套老菜譜老人共收藏了5本菜譜,分別是《食譜》、《細葷菜》、《一般素》、《細素》、《海乾、甜菜雜項 》,據老人講,該套書應為6本,其中少了《一般葷》這一冊。

首頁

這套菜譜是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社會各方面的需求,提高炊事人員的業務水平,1960年初,原淄博市商業局博山分局服務商店在所屬博山大街飯店,組建了服務商店紅專學校,為各廠礦企事業單位培訓炊事員,為此抽調王廣鏞、王德漢、高良德、蘇孝德、白懷進、張本仁等6人組成專業教研組,負責專業技術教學,當時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

他們根據學員文化水平差的情況制定了「教材要面向實際、通俗易懂」的編寫原則。

6位編委中王廣鏞是精通魯菜,紅、白兩案兼長的廚壇高手,也是聚樂村飯莊的創始人之一,長期以來他是負責技術工作的聚樂村飯莊的掌柜(現在稱經理),對博山菜的繼承、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德漢是擅長站灶掌勺的聚樂村飯莊的創始人之一,享有盛名的廚師。

高良德、蘇孝德也是在聚樂村飯莊工作幾十年的名廚,高良德是身懷花腰花同時一次花兩大片的絕技廚壇高手。由他們四位回憶、討論、總結、擬定的內容,再經張本仁先生執筆寫出各菜的具體做法,然後由高良德審核定稿,名為《烹飪講義》(初稿),這就是最早的博山菜譜。


烹飪講義的第二位保存者


     2016年1月11日,小編有幸與省、市餐飲方面的領導、老總們一起目睹了山東理工大學學術交流中心總經理李昌順先生收藏的上世紀60年代那套老博山菜譜,打開綢緞包裹,老菜譜的表皮已泛黃、脫落...

李大師這裡一共4本。在交談中,李大師講,「他的這套叢書也不全,也在努力尋找散落在民間的老菜譜,希望你們美食博山也幫著找一下。」

這套老菜譜凝聚了老輩博山餐飲人的心血,是博山菜的一次全面記載,也是中國歷史上區縣級最早最完整的菜譜。

博山能有如此完整菜譜,可看出博山菜自成體系已久,博山不愧為魯菜發源地。

你身邊還有老博山餐飲方面的資料、物件嗎?

哪怕是一張菜譜、一個帳表、一個牌匾、一雙筷、一個盤、一段歷史記載.

讓我們共同挖掘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共同為博山菜尋根溯源,讓博山餐飲歷史向前再推一百年...

支持的朋友請幫忙分享一下,謝謝!!!

相關焦點

  • 最早的博山菜譜
    最早的博山菜譜現在已鮮為人知,但它卻是對博山菜的概括和總結,它面世已整整30多年了,由於它結合本地的實際,實用性強且通俗易懂,易於為大眾學習接受,所以成書後受到飲食界同行及各界的歡迎。由他們四人回憶、討論、總結、擬定內容,再經張本仁先生執筆寫出各菜的具體做法,然後由高良德審核定稿,名為《烹調講義》(初稿)這就是著名的博山菜譜。其內容分為: 一般葷菜部分;細葷菜部分:一般素菜部分; 細素菜部分:海乾、甜菜和菜雜項續頁部分共5集。全由張本仁先生親自刻版、油印在16 開的新聞紙上,裝訂成冊。當時中國經濟雖處困難時期,紙張質地粗、黑,但印刷清楚、美觀,閱讀非常方便。
  • 饅頭、廚師都有了,是不是還差點山東美食菜譜,博山酥鍋奉上!
    饅頭、廚師都有了,是不是還差點山東美食菜譜,博山酥鍋奉上!魯菜當中有一種非常出名的菜品,叫做博山酥鍋,博山位於山東省淄博市的博山區。博山人對吃上也是頗為講究的。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桌上的菜品是非常豐富,也非常的有特色的,比如說,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一道菜,叫做豆腐箱,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是把豆腐炸成大的長方塊。
  • 博山菜的命名與特點淺談
    該志的後邊附錄了《博山菜譜》並說明:此菜譜最早成稿於1960年的《烹飪講義》,並於1972年修訂整理,更名為《烹飪技術》,1973年又經增補、整理而成此《博山菜譜 》。本文以《博山菜譜》為主要依據,從菜品命名和特點這一側面為切入點,結合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典雅,憧憬美好的理念,參照其它菜系一些好的經驗,進行分析、探討。一、 主料和配料的巧妙結合在《博山菜譜》中(以下簡稱菜譜),如冬筍炒雞絲、豌豆炒雞片、榨菜炒肉絲等。外系菜如龍井蝦仁等。
  • 博山清梅居各酒店團隊餐最新菜譜
    您身邊的旅行專家——清梅居旅行社,在團隊餐的選擇方面,對菜品、服務、用餐環境、質量管理等有著標準化要求,博山清梅居各酒店的團隊餐就是您的不二之選!清梅居飯莊是淄博市特色餐飲名店,酒店擁有包間二十個,婚宴大廳一個,可同時容納400人就餐。
  • 博山家常菜——炒八寶
    點擊上方↑↑ 美食博山,關注每周2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淄博 博山)走進博山琉璃園
    博山琉璃園位於博山西冶街稍南右首,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廣場 ,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再稍南處有一泉池,泉池瀰漫著青苔,姜太公正穩如泰山的端坐在那塊巖石上垂釣。琉璃園的正門朝東,遠眺,仿佛就像一個聳入雲端的天門,上面刻滿了飛龍騰達,飛龍環圍著用琉璃鑲雕的三個打字,「琉璃園。」
  • 山東博山的大山之中,藏匿著一個古老的神秘村落――惡石塢
    最近兩年,隨著電視劇《綠水青山帶笑顏》的熱播,讓一個藏匿在博山大山裡的神秘山村成了網紅打卡地,那就是惡石塢村。 據史料記載,惡石塢村早在清朝乾隆年間便已存在,由於地理條件等原因,惡石塢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村口的懸崖之上,叫上惡石塢;另一部分在山谷之中,稱下惡石塢。
  • 博山:這道美味酸菜魚,藏在博山美食園的二十年老店裡
    山城博山的美食園有一家經營了二十年的老店,瀚祥張記全魚。一道酸菜魚伴隨幾代人的成長,目前已在江蘇, 山西,河南,濟南等地開設連鎖店二百多家,聽說現在人家不僅有傳統酸菜魚,還有咖喱,黑椒, 麻辣等眾多口味,一起去看看吧。
  • 博山煎包 | 李昌順
    博山煎包,也稱油煎包。在家庭製作的也稱「水煎火燒」,是起源比較早的山東名小吃。在北魏賈思勰始的《齊民要術》中,「煎」已成為獨立的烹調技法。由此可見煎包確為歷史悠久的地道的博山美食。最有代表性的吃法是剛出鍋的煎包,喝著熱油粉,伴著酸鹹菜或煎包、熱小米粥、佐以大蒜、陳醋食用。        博山煎包的獨特在於制餡。需先製做「花餡」。
  • 博山有三件寶
    於是便將博山的獨特風情總結了『博山三件寶』——大床、地爐和炒瓢。」       接著我又解釋了它的豐厚含義:「大床——博山大漆家具的代表,是文明高雅的象徵;地爐——博山冬季取暖的獨特方法,是資源和智慧的表現;炒瓢——博山悠久飲食文化的代詞,是精美技巧的炫耀。」大家聽了,一起拍案稱絕!這篇就先說說炒瓢吧.
  • 32個博山之最!
    小編微信:msboshan投搞:msboshan@163.com 商業合作:13365330683        前期美食博山推出過博山創造的「11個中國之最」,有朋友提出裡面漏掉了一個「博山生產出了中國最早的雙層客車「,經查史料,的確如此。
  • 記憶中的博山鹹菜
    博山的主食多冠有「博;菜餚也是如此,博山酥鍋、博山炸肉、博山豆腐箱、博山春卷、博山卷尖;連鹹菜也是:博山酸鹹菜、博山油辣菜、博山辣熗絲……「博山」就是一個品牌。博山人不但菜餚做的精緻,就連小小的鹹菜也做的非常好。別人視鹹菜為小菜,博山人能把鹹菜做成了菜餚,還會把菜餚變成小鹹菜。席間上來一盤菜品,是菜餚、還是小鹹菜,我也分的不那麼清楚。
  • 博山,青州古道,秋谷高風
    暮春三月,小城博山清明短暫的假期,本想著躲開人從眾的景區,去心往已久的小園林-博山因園無奈出門未看黃曆,因園因為提升改造已閉門謝客。耗費半天時間,卻吃了閉門羹,心有不甘。好在相鄰的青州古道,給了一絲絲的慰籍,不至於此行一無所獲。
  • 博山秘境「老洞」
    博山西部山區域城鎮石門景區4公裡處、石臼河上遊有一處小橋流水人家,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優美的小山村,名曰下惡石塢,這地方兩邊是連綿的山,村子依山而建。村民們說,站在村東的山頂,元宵節時能看到博山燃放的高空焰火。
  • 博山:「顏神古鎮」的美麗蝶變
    秋風起,白雲飛,序盛事,匯博山。顏山孝水,人文薈萃。山的綺麗,水的靈秀,古老的歷史,美麗的傳說,使這座地處魯中腹地的山城魅力四射,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認識博山。顏神古鎮項目以古窯村為核心,總佔地面積625畝,隨著項目的推進,在這裡,舊廠房將變身兒童遊樂天堂、美術館展現當代陶瓷琉璃藝術、假日酒店融入匣缽胡同、前衛酒吧藏身古老窯爐、創意店鋪、茶館、餐廳、咖啡館……傳統與時尚在這裡碰撞,廣場與院落中茂盛的大樹、匣缽砌就的古老民居群落,與傳統建築和諧共生的當代建築,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節點,一如一次奇妙的穿越之旅。
  • 博山名吃細細數
    因為這裡廚師比炒瓢還多,一條魚就能做出風味不同的七八道菜,還可以三遍兩遍的咂出味道各異的咂魚湯。就是蘿蔔、白菜也能做出不一樣的風味。隨便走進一家路邊店或是家庭飯店,都有拿得出手的博山菜,真是應了那句「要想吃好飯,圍著博山轉」。
  • 博山名饌之十二: 博山烤肉
    博山烤肉,博山人亦稱作「燒肉」,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裡載有「炙豚法」,闡述的就是燒烤豬肉的方法。其精湛技藝代代相傳,博山烤肉這一特色名吃就是在這種傳統燒烤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 旅遊和美食地圖攻略出爐,玩轉博山
    博山有著山水城市的靈秀與優雅,生態優勢無可比擬。博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城市特色鮮明,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魯中山水畫廊」美譽,擁有大小景點200餘處,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紅葉柿巖理想村將於10月1日開放試運行,原始古老峽谷之中,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氣候適宜,獨特的原生態鄉村氣息讓你心曠神怡。
  • 淄博市博山旅遊和美食地圖攻略出爐
    博山有著山水城市的靈秀與優雅,生態優勢無可比擬。博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城市特色鮮明,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魯中山水畫廊」美譽,擁有大小景點200餘處,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紅葉柿巖理想村於10月1日開放試運行,原始古老峽谷之中,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氣候適宜,獨特的原生態鄉村氣息讓你心曠神怡。青山涵綠水,綠水繞青山。
  • 博山美食知識大掃盲!【精】
    博山早點中的「喝頭」有稀飯、粘粥、餛飩、豆汁等,但最具地方特色的還應數「油粉」,其特點是酸滑鹹香四味具備,喝咽咀嚼兩相得。當時以王貫東和穆如平的油粉最有名氣,各飯鋪一度爭先效仿。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是發泡起酥,鬆脆金黃的肉皮和肥瘦相問的肉質。成條狀掛烤的豬肉,多是除血脖和後坐以外的腰彎部分,一刀剖斷,但見絳紅、乳白、金黃三色相呈,膾炙香味撲鼻而來。  烤肉的方法應當是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發現了用火來烤炙食物的最古老的文明,發展至今,則有文野精粗之別。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便記載著「炙豚法」(即烤豬肉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