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再挖掘出2種可人工飼養本土熊蜂—新聞—科學網

2020-12-25 科學網

 

短頭熊蜂,攝於雲南。蜜蜂所供圖

弗裡熊蜂,攝於雲南。蜜蜂所供圖

近日,《昆蟲》(Insects)雜誌在線發表了2種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以下簡稱蜜蜂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最新成果。他們探明了我國南方蜂種弗裡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短頭熊蜂(B. breviceps)的生物學特性,豐富了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素材,為我國本土熊蜂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奠定了基礎。

團隊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安建東介紹,熊蜂是一類野生傳粉昆蟲。利用熊蜂為可控環境下的農作物傳粉,首先要實現熊蜂的人工飼養。目前,全球商業化應用最廣的熊蜂為歐洲地熊蜂(B. terrestris)。但是該蜂種已在很多地區造成了生物入侵,不僅和當地熊蜂或其它野生蜂競爭營巢場所和食物資源,還會傳播病蟲害,甚至對一些蜂種造成生殖幹擾,導致當地傳粉蜂多樣性急劇下降,擾亂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平衡。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禁止進口歐洲地熊蜂,並著手本土熊蜂的篩選與馴化。

中國已發現熊蜂125種,是全球熊蜂物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近20年來,蜜蜂所從我國北方地區先後篩選出6種適合人工飼養的熊蜂,分別為密林熊蜂、蘭州熊蜂、紅光熊蜂、火紅熊蜂、重黃熊蜂和明亮熊蜂。其中,密林熊蜂和蘭州熊蜂的規模化繁育潛力較大,是目前熊蜂馴化工作的重點研究對象。

安建東說,此次挖掘出的弗裡熊蜂和短頭熊蜂,是我國雲南省分布最豐富的2種熊蜂。研究探明了這2種熊蜂在雲南的傳粉植物、年生活史、蜂群發展動態和交尾行為。結果顯示,這2種熊蜂均為高度雜性傳粉昆蟲,其活動周期和蜂群發展模式明顯不同。在實驗室條件下,弗裡熊蜂和短頭熊蜂的成群率分別為95.5%和86.5%。弗裡熊蜂每個蜂群平均產生135隻工蜂,工蜂數量略小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幾種熊蜂。短頭熊蜂每個蜂群平均產生318隻工蜂,是目前我國篩選出的8種熊蜂中工蜂數量最多的蜂種。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3390/insects11030163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中國團隊挖掘出2種可人工飼養本土熊蜂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蜜蜂研究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近日再次挖掘出2種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探明了我國南方蜂種弗裡熊蜂和短頭熊蜂的生物學特性。這一研究已於近日在學術期刊《昆蟲》在線發表。
  • 我科學家挖掘出2種可人工飼養本土熊蜂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3月9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蜜蜂研究所蜂種質資源與育種團隊再次挖掘出2種可以人工飼養的熊蜂,探明了我國南方蜂種弗裡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短頭熊蜂(B. breviceps)的生物學特性。
  • 熊蜂人工飼養流程
    1、選擇蜂種:採用新疆區的地熊蜂作為蜂種。2、維持蜂王環境條件及配製專用飼料:飼養室環境條件為溫度24-27℃,相對溼50-70%。3、飼料配方為蜂花粉和蔗糖溶液,蜂花粉為含蘋果、梨花的花粉,蔗糖溶液中糖水比例為1-1.2:1.24、誘導蜂王做巢產卵:開始飼餵後3天內在飼養盒內加入2頭蜜蜂或1頭熊蜂工蜂,並用山杏花粉含量不低於30%的混合蜂花粉作為誘導產卵5、在特定條件下飼餵熊蜂:每2-3天給熊蜂提供新鮮飼料,
  • 熊蜂是一種什麼蜂種?
    熊蜂在我國的分布也比較廣泛,特別是以東北地區和新疆地區分布較密集,且種類較多,總計不少於150種,分布分為4個亞區,即日本一中國一喜馬拉雅山亞區、西藏高原亞區、哈薩克斯坦一蒙古亞區、西伯利亞亞區。因此,我國也是熊蜂種類及資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 熊蜂生物學習性簡介
    隨著設施農業的迅速發展,熊蜂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與植物之間巧妙的適應性,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生產中溫室作物傳粉的重要昆蟲。熊蜂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正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被大量應用於溫室作物授粉。我國也進行了大量的熊蜂種質資源調查、飼養與授粉應用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春暖花開,熊蜂蜂王經過漫長的冬眠後醒蟄。
  • 熊蜂的世界|「授粉者」計劃
    為了吸引蘇氏熊蜂,梭砂貝母會分泌出更多的花蜜作為回報。——「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欄目熊蜂是蜜蜂總科熊蜂屬,為獨居性和社會性昆蟲,是蜜蜂大世界中的一員,全球已知約有250種熊蜂。熊蜂的上顎很尖利,吻比蜜蜂要長,有旺盛的採集傳粉能力,適應性強,授粉作物廣,在室內可周年飼養繁殖,喜歡採集深花管的植物,已被證實是設施作物理想授粉昆蟲,是茄科、豆科植物最有效的授粉昆蟲。
  • 走進熊蜂的世界-了解熊蜂授粉
    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發現熊蜂在多數環境情況下授粉效果遠遠要高於蜜蜂。目前,熊蜂授粉技術作為一項高科技的新農業技術,在溫室大棚裡越來越普及。今天帶你走進熊蜂的世界,去了解熊蜂授粉技術。01走進熊蜂的世界,了解什麼是熊蜂:熊蜂是膜翅目蜜蜂總科蜜蜂科熊蜂族熊蜂屬昆蟲,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較多,全世界約250種,我國約有
  • 可生食雞蛋來了,你是否「好這口兒」—新聞—科學網
    近日,某企業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引進「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準」,中國首個可生食級鮮雞蛋企業標準落地。
  • 這些美味在當地泛濫成災,在我國卻價格不菲,需要人工飼養
    現如今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遊,感受一下當地的異國風情和美食,又是我麼會發現,好多美味在國外本地人從來不愛吃,以至於這些東西都泛濫成災,在我國卻價格不菲,吃上一頓要花上高昂的價格,而其市場還供應不足,需要人工飼養,有些完全需要進口才能滿足市場需求,下面就來看看都有哪些美味
  • 草莓大棚裡來了「新工人」—熊蜂
    幾隻小熊蜂,飛入大棚中,飛呀,飛呀……"這不是改著玩兒的兒歌,而是使用熊蜂授粉的草莓大棚裡的真實場景。在這樣的草莓棚裡一串串紅紅綠綠的草莓鮮翠欲滴,剛剛盛開的朵朵小白花更是生機勃發,可大棚裡竟然沒有了往常忙著點花授粉的農民,這都是「新工人」熊蜂的功勞。
  • 養豬小知識:我國本土的瘦肉型豬種有哪些,哪種最適合飼養
    我國本土的瘦肉型豬種有哪些,哪種最適合飼養上海白豬上海白豬產手 上海市郊區。額寬面平或微凹,嘴長短適中,耳中等大,略向前傾,胸寬而深,背腰寬平,腹部較大,後腿肌肉豐滿,被毛色白而細,乳頭7對以上。產仔數11.6頭左右,初生重1.02千克。2月齡斷奶重14.9千克。
  • 熊蜂雖小,但是種植番茄不能少!
    我們都知道番茄屬於自花授粉植物在露天栽培條件下,一般不需要進行人工授粉。但在光溫室大棚栽培條件下,由於溫室內通風較差,不利於傳粉授粉,此時需要依靠人工或者昆蟲才能完成授粉,而蜂類是較好的選擇。而熊蜂具有生命力頑強、個頭大、繁殖速度快,具有旺盛的採集力,減少人工支出成本。熊蜂授粉是一種完全自然的授粉方式,能幫助果蔬達到自然受精過程。花朵受精後,會形成種籽,種籽進而會自然地分泌天然生長促進物質,促使植株的養分向果實聚集,養分積累時間長且充足,果實富含營養物質並且沒有化學激素汙染。
  • 蠍的人工繁殖與種蠍來源
    近年來,我國發展的人工養殖品種主要是經過多次換代、篩選、雜交育成的適應性強的速生家蠍,其體內細胞組織發達,生理機能加快,長期處於高循環狀態。在飼養過程中,完全改變了隨季節而生長的依賴性,對溫度的依賴性強,對聲響、振動和光反應較於平穩。一、引種前的準備做好引種前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 美洲紅䴉的人工飼養與繁育技術
    近年來,美洲紅䴉被廣泛引種到世界各地進行人工飼養繁育。成功的人工繁育既可減少對美洲紅䴉野生種群的捕獲和幹擾,又達到了保存種源的目的,對美洲紅䴉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國內外關於美洲紅䴉人工飼養的研究報導極少,無法對養殖者提供適當而成熟的技術指導。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新聞—科學網
    我國溼地植被可分為森林溼地植被型、灌叢溼地植被型、草叢溼地植被型、淺水溼地植被型、紅樹林植被型、鹽沼植被型。   據悉,作為野外識別溼地植被與植物的工具書,《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共收錄我國溼地植被型59個群系67個群叢,以及常見的溼地植物659種(含變種和變型)。
  • 養雞技術|種公雞的飼養管理
    所以,在育雛早期可對種用公雛進行剪冠,多數公雛可在1日齡時進行剪冠,操作方法是左手握雛雞,拇指和食指固定雞頭兩側,右手持醫用眼科剪刀貼冠基由前向後將雞冠一次剪掉,操作時要謹慎小心,防止剪破頭頂皮膚。在南方炎熱地區,把冠齒剪掉,以免影響散熱。2、切趾 為防止種公雞配種時抓傷母雞的背部,而對種公雞進行斷趾。
  • 15種鰲蝦品種的介紹和飼養經驗總結
    交配繁殖季節環境:繁殖上原產地野採居多,早期文獻上記載較少,人工繁殖紀錄**已突破筆者自己也有少量繁殖,8~9公分就可交配,溫度有限定在水溫18~20度較適合交配.母蝦抱蛋溫度較為麻煩21~25℃都會抱蛋.水質上需注意母蝦選擇抱蛋的水質較為嚴苛踢蛋率極高,建議平常準備一缸乾淨的水缸,當發現母蝦再吐蛋絲尚未理好可先行遷移到此缸內,或是交配多次後可直接移入乾淨水缸中,母蝦抱蛋大約
  • 蘇卡達陸龜的人工飼養
    同水龜不同,我國水龜類養殖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到現在已經有相當的規模,反觀陸龜,可能是因其保護等級較高(所有陸龜屬在國內保護級別都在二級以上),且其經濟價值較低,所以在國內一隻沒有規模型的養殖場。飼養蘇卡達陸龜需要提供較大的飼養空間,至少要提供龜體長10倍以上的室外區域才能保證其健康成長,蘇卡達不僅是大型陸龜,還是沙漠型陸龜所有需要大量的日照,才能給蘇卡達提供充足的鈣質與熱量。人工飼養蘇卡達時主要的飼料為青草,苜蓿草,還有一些草酸含量低的蔬菜(因為過多草酸會影響鈣的形成與吸收並形成結石),水果。
  • 【特養政策】哪些野生動物可人工飼養?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中國,作為觀賞動物有規模的養殖記錄見於清朝,1908年在北京建成了「萬牲園」(北京動物園前身),飼養展覽動物幾十種。  不過真正將野生動物作為產業發展和經濟利用來大量繁殖飼養的,還是改革開放後的新中國。2003年8月,國家林業局發布了首批54種馴養技術成熟、可商業經營利用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使人工飼養野生動物得到規範化發展。
  • 水產新品種「海蠣1號」問世—新聞—科學網
    填補高品質牡蠣市場需求   我國的牡蠣養殖規模和產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佔我國海水養殖產量的1/4。   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高品質牡蠣的需求持續增強。但我國牡蠣產業存在高端產品匱乏、在國際市場佔比較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