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領館,搞反華聯盟……華盛頓下張牌又是什麼?學者:互關大使館、美...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美關係降到數十年來的低點。在美國以撬開後門的方式,強行接管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館舍後,太平洋的這頭,美國駐成都領事館的銘牌隨即被摘除,閉館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白宮官員隔海喊話要求中國不要進行「以牙還牙的報復」,但既然這屆美國政府執意要把激化與中國的戰略和意識形態對抗作為其政治遺產,中國恐怕只能奉陪到底。失控的疫情、危急的選情,使得麥卡錫主義順利在美國借屍還魂。而令媒體最焦慮的問題莫過於,對華政策愈來愈歇斯底裡的華盛頓,下一張牌又會是什麼——把中國在美國的5個領館都關完?突襲南海島礁?訪問臺灣甚至跟臺灣「建交」?「不要盲目誇大中美關係短期內完全失控的風險」,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於一些媒體的極端預測,我們一方面要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不需要過度憂慮和緊張。目前來看,至少美國國務卿在全球尋覓組織反華同盟的工作並不順利,其「挑釁和粗魯的言論」遭到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的抨擊。

成都領館搬出兩個貨櫃

26日晚10時左右,《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5輛重型卡車陸續駛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有大木箱被吊裝在重型卡車上,還有兩輛卡車分別裝載兩個貨櫃駛出領館。從白天到夜晚,多輛貨車和大旅行車在領館進出。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外交官最終離開的時間。據法新社報導,25日清晨清潔工從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運出至少10個黑色大垃圾袋,裡面似乎裝有碎紙片。當天,掛在領館正面的美國國徽已被取下,有外籍人員攜帶行李出入領館。

當地時間24日下午4時,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降下了中國國旗、卸下了中國國徽,鎖上了總領館大門。其後,美國聯邦和地方執法人員乘坐數輛越野車、卡車和麵包車進入領館。據《休斯敦紀事報》報導,當天下午4時40分左右,他們撬開總領館的後門進入其中,早些時候他們還曾試圖從其他三個入口進入,但都沒有成功。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發推特稱,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的房屋是中國政府的財產,美方的闖入行為「和入室行竊沒有什麼不同」。

「休斯敦成了替罪羊」,休斯敦市議會前議員戈登25日對美國ABC新聞說,他擔心中國和休斯敦之間幾十年的經濟和商業關係會毀於一旦,「一旦關係破裂了將如何重建?中國對休斯敦和德克薩斯州來說,都是一個多麼緊密的貿易夥伴!」

《紐約時報》25日評論說,美國和中國正在一步步、以牙還牙地瓦解幾十年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交往,為雙方最強硬聲音的對抗搭建舞臺。隨著大選臨近,美國總統川普在民調中嚴重落後,他的國安官員近幾周加強了對中國的攻擊,目標是中國官員和企業高管。據知情人士透露,儘管這一戰略強化的是競選信息,但一些美國官員也在試圖促成「不可逆轉的變化」。這種綜合效應可能會成為川普「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遺產」,儘管這並不是他一直追求的:在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鞏固一種根本的戰略和意識形態對抗。

「先生,你還有沒有廉恥之心?」

針對蓬佩奧呼籲建立一個「新的民主聯盟」來對抗中國,據俄新社25日報導,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俄羅斯將蓬佩奧關於可能拉莫斯科加入反華行動的聲明看作是破壞俄中關係的「幼稚企圖」,「俄羅斯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扎哈羅娃對蓬佩奧的挑釁口吻表示震驚,稱這種針對中國、中國政治體制和領導人的粗魯言論已經成為美國外交辭令的習慣。

俄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專家瓦西裡耶夫表示,美國建立反華聯盟的想法註定失敗,因為許多國家在各個領域加強與中國的緊密合作。英國《衛報》25日評論稱,川普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明顯失敗,表現為美國成為這次疫情最大的持續暴發國,美國人因此被全球大多數國家禁止入境,這使得美國外交官在哄騙其他國家政府加入反華統一戰線的時候也變得格外困難和沒有說服力,後者通常只能報以痛苦的微笑。

「在新冠肺炎危機中,各國希望世界經濟早日復甦,而不是又多一個危機」。德國新聞電視臺26日指出,蓬佩奧希望結盟對抗中國,但是,川普政府過去幾年並沒有幫助加強國際聯盟,相反退出了一系列國際組織,與歐洲和韓日爭利,令盟友覺得美國不可靠。

而蓬佩奧上周在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的所謂「新鐵幕演說」,更招致一片批評聲。「在公開脅迫美國的親信和遊說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對抗中國的同時,川普的兇悍高級外交官蓬佩奧剛剛進行了一場充滿瘋狂咆哮的演講,其無知和恐華情緒已經達到令人震驚的程度」。香港《南華早報》26日報導稱,蓬佩奧演講中竟稱「自由國家重振了中國失敗的經濟,而北京卻反咬餵食給他的國際之手」,對這種胡言亂語之人,應該送出波士頓著名律師韋爾奇當年質問麥卡錫的那句話:「先生,你還有沒有廉恥之心?難道你連一點起碼的良知也沒有保留下來嗎?」

華盛頓下一張牌會是什麼

「華盛頓下一張牌會是什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對新加坡《聯合早報》說,接下來川普政府會從多方面向中國施壓,包括借香港和新疆問題進行法律制裁、指控中國對美進行滲透和竊取情報、在南海挑起軍事衝突,或要求德國和法國政府緊跟美國步伐,封堵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還有媒體甚至認為,在避免和中國直接武力衝突的前提下,川普在大選前還有兩張牌可向中國打出,一是和臺灣「建交」,二是突襲中國的南海島礁。有人在《今日美國報》撰文稱,為給中國發信號,川普「應該訪問臺灣」。文章稱自1960年以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訪問過臺灣,因為美國官員長期以來一直希望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如果川普去不了,派副總統彭斯去也可以」。

「即便中美關係再惡化,但像兩國互關大使館、美國與臺灣『建交』或者偷襲中國南海島礁的可能性還是極小的。」朱鋒對《環球時報》說,與臺灣「建交」或者偷襲中國南海島礁就是赤裸裸地對華宣戰,美國這麼做,對它自己有什麼好處? 他說,對於中美關係,他還是有兩個基本判斷。第一,美國主動挑起戰爭可能性不大,那幫政治狂人也不能一點底線都沒有,最終要承擔的後果可能包括把美國整個國家都賠進去。第二,美國的西方盟友有多少會支持這種猖狂的反華舉動呢?「沒有國家希望世界被中美對抗所綁架」。

中美「脫鉤」將是有限的

儘管一些美國政客拼命煽動反華情緒,但其實很多美國民眾早已反感了這種政治操作。據香港《南華早報》25日報導,華盛頓確認已暫停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富布賴特項目,這是美國於1946年建立的政府間層次最高的國際交流項目,而中國是首個參與該項目的國家。一份由富布賴特項目成員和校友組織的請願書上,已逾1500人籤名,他們表示,中止這一項目的決定真是「極其短視」,「正是由於當今美中關係狀況,才更需要、而非更不需要富布賴特的工作。」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評論稱,蓬佩奧、納瓦羅等人熱心於中美「脫鉤」,這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經濟代價。對於美國普通消費者來說,「脫鉤」意味著廉價的中國製造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對美國企業來說,「脫鉤」意味著要支付企業搬遷的巨額成本,以及失去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德國《焦點》周刊26日稱,中美急需坐到桌邊談判。有消息說,中美將於8月就第二階段經貿協議進行磋商,這或許是一個轉折點。但《南華早報》引用一位中國政府顧問的話說,鑑於兩國關係的糟糕現狀,新一輪貿易談判不太可能舉行。但他透露,中國負責經濟和貿易事務的相關部門於7月23日舉行會議,討論了一系列相關問題,包括如何增加進口。

《紐約時報》25日引用康奈爾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白潔曦的話稱,「北京並不想和美國全面開戰,但至少中國政府會報復,向世界——以及未來可能的拜登政府——展示中國不會被嚇倒或任意擺布」。報導稱,考慮到兩國經濟的規模和相互交融,兩國關係「脫鉤」將是有限的,在美國政壇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大亨和企業高管,將繼續推動一種更為溫和的對華方式,中國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方面正在取得巨大進步,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公民將希望分享這些進步。報導還說,即便在「新鐵幕演說」中,蓬佩奧也承認,「中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經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李雪 任重 柳玉鵬 環球時報赴成都特派記者 崔萌】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單方面發起政治挑釁 美蠻橫要求關閉休斯敦領館
    「此次美方單方面限時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美對華採取的前所未有的升級行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強烈譴責美方的這一舉動。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在7月24日下午4時前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領館人員將被要求離開。之後多家當地媒體報導稱,中國外交官在領館內「焚燒文件」,引發周邊居民關注。
  • 菲律賓反華示威意在抹黑中國 菲官方否認插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4日中午,馬尼拉的反華示威者聚集在該市金融活動中心馬卡迪區,這是中國使館所在地。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當天中國的領事辦公室出於安全原因暫時關閉。這場嘈雜的示威持續了近2個小時。在防暴警察的緊盯之下,示威者唱著民族主義歌曲,高喊反華口號,高舉寫著「中國停止欺凌」、「尊重菲律賓主權」的標語牌,有人還吹起號角。美聯社稱,一個越南人小團體24日加入到馬尼拉的示威當中,他們稱不能在本國輕易舉行示威,因為越南限制類似的公眾聚集。香港《南華早報》說,示威者反對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張,稱北京侵入他國領土將玷汙自己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形象。
  • 德媒評析:歐洲對美鼓吹「反華聯盟」不買帳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德國外交政策網站7月24日刊登文章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求建立「廣泛的反華聯盟」,歐洲對此反應謹慎。文章摘編如下: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要求建立「廣泛的反華聯盟」,迄今為止歐洲對此反應謹慎。
  • 補壹刀:強關我總領館後,美國還有後手?
    另一邊,還沒等中國公布具體反擊措施,美媒又組合拳似的,配合總統川普放出的風,炒作「美國會否關閉中國駐舊金山領館」的事。 美國關閉中國領館性質惡劣,但它已經不是美國挑釁和惡化對華關係的個案。面對華盛頓的咄咄逼人,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丟棄幻想,準備鬥爭」了。
  • 社評:中國關美領館是被迫的,也是堅定的
    無數在美中國留學生被懷疑是中國「間諜」,已有多名中國學者在美遭到迫害。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多家中國媒體在美機構被強令登記為「外國使團」。中國從外交人員到記者,再到普通學生在美國的工作學習環境都發生了劇變,這一切通向了美國對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的下手。中國迄今為止一直是中美關係惡化的被動方。貿易戰是美國開打的,中國被迫應戰。
  • 【大使館發旅遊警示】土耳其反華遊行襲擾中國遊客,旅土耳其小夥伴一定要注意安全!
    中國駐土耳其使館發出旅遊安全提醒近日,由於境外媒體的不實報導,土耳其境內發生多起針對中國政府的遊行示威活動。中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網站7月5日發布安全提示,提醒在土中國遊客注意安全。  大使館網站刊發消息稱,近日,土耳其境內發生多起針對中國政府的遊行示威活動。其間,一些在土中國遊客受到襲擾。中國駐土使領館提醒在土中國遊客注意安全,特別是不要接近或拍攝遊行隊伍,並減少單獨外出活動。  據報導,土耳其伊斯坦堡日前因「中國少數民族待遇問題」發生示威抗議活動。
  • 多國議員組成聯盟聲援澳大利亞,如今的西方反華分子,真是一屆不如...
    ,澳洲當局拉攏美、英、德、日等西方國家的多名國會議員組成這一跨國議員聯盟,以共同抗衡他們宣稱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 自此之後,但凡我國對澳洲產品展開任何反制措施,這個所謂IPAC聯盟就會跳出來對中國橫加指責一番。直到11月底,我國對澳洲的經貿反制措施達到一個高潮——我國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徵收107.1%到212.1%之間的反傾銷稅,這個IPAC於是抓住機會,搞了一個所謂「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紅酒」的活動。
  • 海評面:留給華盛頓的時間,不多了
    海評面:留給華盛頓的時間,不多了海外網  作者:  2020-07-29 近日,中美互關總領館的風波尚未平息,中美外交官開始共同追憶起這段往事
  • 前總領事分析中國駐休斯頓領館被關三大原因
    據海外網12月22日電 距離美國單方面挑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已過去5個月時間,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前總領事李強民日前在「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上分析休斯頓領館被關原因。李強民表示,中國在美國共有五個總領館,為什麼選擇關閉休斯頓總領館?
  • 美國駐華使館籤證系統或已恢復,上海美領館門前排起長隊
    記者在美國大使館門前看到,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們排起了長隊。       這一排隊現象同樣也出現在上海美領館。7月28日上午7時30分,位於上海南京西路梅龍鎮廣場樓下的的馬路邊就排起了長隊。在隊伍前最前端的一支遮陽傘下,立著一塊「歡迎來到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籤證處」的易拉寶,兩位領館工作人員坐在牌子前,依次核對每位排隊者的姓名和護照,如果排隊者的姓名在當天美領館預約面試的名單上,工作人員就會發給排隊者一張A4紙大小的塑封牌,讓其有次序地乘電梯上到梅龍鎮廣場八樓的籤證中心參加面籤。
  • 中國駐休斯頓領館為何被關?前總領事點出三大原因
    聽新聞海外網12月22日電距離美國單方面挑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已過去5個月時間,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前總領事李強民日前在「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上分析休斯頓領館被關原因。李強民表示,中國在美國共有五個總領館,為什麼選擇關閉休斯頓總領館?
  • 論美領館的關掉—大家狼
    論美領館的關掉聽說,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關掉了。聽說而已,我沒有進去過。但我卻見過未關的美領館,就在成都的南門。當年坐27路公交車到跳傘塔,還得走上一段路,甚為偏遠;如今卻成了黃金地段,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 國際反華議員聯盟又「作妖」,然而尷尬的事情出現了
    今年頻繁借反華議題「興風作浪」的反華「草臺班子」——「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又來「加戲」了。 在澳大利亞對華貿易萎縮的背景下,部分「反華聯盟」成員,於昨日(12月15日)致信多國外長及歐盟,號召他們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的「欺凌」和「壓迫」。但尷尬的是,丹麥的兩名反華議員,直接套用了信件模板,甚至連自己國家的名字都沒有寫,就直接將信寄給了外長。
  • 美國強關休斯敦總領事館,只會「失道寡助」
    俄羅斯衛星社報導,伊朗駐華大使館力挺中國,表示美國這種無理行為將自己的霸權心態暴露無遺。美國漠視國際法規、違背外交公約,對世界和平造成嚴重威脅,終有一天,美國的行為將反噬自己。美國打著「和平」的旗號,入侵阿富汗、攻打伊拉克、撕毀伊朗核協議,現在還無理打壓中國,在世界各地不斷煽動混亂,挑起局勢動蕩,做出這些行為的美國根本就不是所謂的「燈塔國」。
  • 中澳關係緊張,「反華聯盟」趁機進行小動作,不料卻鬧出烏龍
    文\白山近日,「反華聯盟」在中澳關係緊張之際再搞小動作,稱「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欺凌』與『壓迫』」,絕口不提澳大利亞炒作反華議題,迴避澳軍反人類暴行等事,甚至還集體致信多國外長與歐盟,口氣十分狂妄。
  • 澳洲高校響起《義勇軍進行曲》,中國領館這封信,又剛又暖!
    」中國領館給學子們寫了封暖心的信今天(7月25日),中國駐布裡斯班總領館官網發布《致中國留學生朋友們的一封信》。信中提醒同學們注意安全,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平安順利完成學業:「同學們,中國駐布裡斯班總領館永遠是你們在這裡的家!」
  • 終於知道澳大利亞為什麼那麼反華了
    縱觀澳大利亞反華勢力,口口聲聲宣稱獨立自主,卻大多長期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或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拿美國錢,罵中國壞。然而,這些人有一句話是對的,那就是澳大利亞確實面臨著外國幹涉。但幹涉澳的不是中國學生,也不是中國記者,而是ASIO等安全情報機構背後的美國和臭名昭著的「五眼聯盟」。
  • 蓬佩奧反華遊說之旅收效甚微:「幾乎沒有一個國家願被美國利用」
    原標題:蓬佩奧反華遊說之旅收效甚微:「幾乎沒有一個國家願被美國利用」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11月1日發表作者為蒂爾·法恩德斯的題為《一次艱難的訪問之旅》的文章稱,在美國競選活動白熱化階段,美國國務卿對亞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遊說打造
  • 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麼?
    【深度】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麼?有中國學者表示,以往美方對我駐美使領館施壓很常見,但這次「直接下手」,性質已完全不同。美國媒體認為,互關總領館事件表明,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惡化到「令人擔憂的程度」。還有國際媒體聯想到1999年「炸館事件」後,中美兩國使館如何應對的細節。無論未來中美關係是相對悲觀還是相對樂觀,兩國使領館都成了真正的前沿陣地。  「戰鬥到最後一分鐘!」
  • 領事館與大使館區別?美駐華有幾座領事館?
    領事館與大使館有什麼區別? 大使館:是國家之間外交溝通的主要平臺,主要從事高級政治領域的工作。有大使館意味著兩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