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人們「借錢」一般都是通過銀行,但其實在民間,也有不少貸款業務。相比銀行貸款,民間的借貸方式比較靈活,資金、時間都可以自由設定。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民間借貸的利息一般比較高,最常見的民間借貸,就是朋友之間借錢,以打欠條的方式,這是民間借貸的一種。
雖然民間借貸的利息相對比較高,但並不是所有的民間借貸,都屬於是高利貸,那麼利息超過多少就屬於「高利貸」了呢?其實,民間借貸的說法並不是利息多少,一般會說幾分利,有網友表示,如果在民間借貸的話,「3分利」屬於「高利貸」嗎?
其實,對於民間借貸行為,國內的法律也是有相關規定的,即國內的民間借貸最高的年利率不得超過36%,如果超過36%的話,則說明是高利貸,並且超出部分的利息也是違法的,即使是通過法律渠道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話,法律也是不支持的,此外,如果年利率超過24%以上,雙方對此有爭議的話,法院在判決方面,一般也不會支持超過24%以上的年利率。
而大家經常說的「三分利」,也就是月息3%,也就是說,如果借1萬元的話,一個月的利息是300元,一年的話利息就是3600元,從這裡來看,「三分利」已經屬於是「高利貸」了,但也分情況,主要是以還款方式來區分的。首先,如果你借了朋友1萬元,每個月只還300元利息,一年到期的時候,才將本金一萬元歸還在,這就說明一萬元用了一年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年利率就是36%,也不完全算違法的,所以也不算是「高利貸」。
但如果每個月還款是本金加利息的話,即每個月的本金在減少,利息卻不變的話,並且資金的使用率也不少100%,這樣算下來的話,一年的年利率肯定是超過36%以上了,而這種情況,就屬於是「高利貸」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民間借貸規定的年利率不得超過36%,其實指的是真實年利率,即以資金使用率100%來計算的年利率,而其它方式所計算出來的年利率,並不是真實的年利率。
此外,在借貸關係中,如果年利率超過36%的話,就已經違法了,如一方請求返還超出部分利息的話,法院也是予以支持的。同時,如果以收取手續費,以及向債務人收入其它的一些費用,相關機構也是不予以保護的,如果以這些行為來掩蓋高利貸行為的話,也同樣屬於是違法行為。而最近幾年,相關機構也在加大對民間「高利貸」的打擊力度。
從目前來看,國內對金融市場的規範、穩定,也越來越重視,相關機構還在積極地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如果涉嫌非法集資的話,要移送到司法機關。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國內的金融市場將會越來越規範,也越來越健康。
最後,在民間借貸中,其實借的資金並不高,因此利息也並不是很高。但在借錢過程中,如果年利率超過了相關機構規定的數字,借款人就應該謹慎了,並且還應該向相關的機構進行舉報,完善國內的金融環境。此外,也希望人們在生活中,能夠遠離「高利貸」。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