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諸國和俄羅斯又一波輿論戰開始了,前情介紹:1月17日,是華沙解放75周年紀念日,在75年前的這一天,前蘇聯傳奇名將朱可夫率領蘇聯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打敗德國國防軍,解放了華沙。不過對於這個重要節日,波蘭方面表示,不會舉辦任何慶祝活動。因為75年之前,波蘭人由被德國奴役,變成了被前蘇聯奴役。
前蘇聯不是解放者也不是救世主,而是奴役者。對於這種說辭,俄羅斯軍方很氣憤,作為回擊,決定在1月1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俯首山舉辦大型煙花晚會,慶祝解放華沙75周年,告慰亡靈,祭奠前蘇聯的英勇士兵。波蘭不慶祝,俄羅斯卻慶祝。俄羅斯和波蘭的這波口水戰,引發了東歐各國的不滿。
立陶宛議會議員知名學者阿奴沙烏斯卡斯發表言論,認為是不是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是波蘭人自己的事,俄羅斯軍方慶祝是越俎代庖,俄羅斯要求波蘭人慶祝,是強人所難。這位學者還提醒俄羅斯人換位思考,並威脅俄羅斯,如果俄羅斯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東歐可以聯合起來,慶祝莫斯科被佔領410周年。
背景介紹,在1610年10月1日,立陶宛和波蘭兩國大軍聯手,遠徵俄羅斯,佔領莫斯科。當時立陶宛和波蘭大軍不但佔領了莫斯科,而且進入了克裡姆林宮,佔領了莫斯科所有武器庫。這位學者倡議:如果俄羅斯人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立陶宛和波蘭也可以慶祝莫斯科佔領日,將每一年的10月1日設為紀念日,每一年都要搞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
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東歐諸國和俄羅斯在歷史上你來我往,戰爭不休,在17世紀初,俄羅斯戰局動蕩,1610年波蘭和立陶宛大軍確實佔據了莫斯科,而且佔領了兩年多。這段歷史是俄羅斯人心中的痛。立陶宛議員翻出這段歷史,也是別有居心。對於二戰,東歐和俄羅斯有著嚴重分歧,俄羅斯認為,俄羅斯人是二戰的解放者和救世主,如果不是俄羅斯戰士浴血奮戰,就不會有東歐諸國的解放。
而現在東歐各個國家,都在忘記歷史,出於政治考量,都在歪曲和抹黑歷史。而波蘭則認為,蘇聯和德國一樣,是二戰的發起者,只不過德國遭到了歷史清算,而蘇聯則沒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德國和蘇聯的軍事盟約,正是由於這個條約,德國和蘇聯聯合起來瓜分了波蘭和東歐。
之前,這僅僅是民間論調,但是在1月中旬,波蘭議會通過決議,把蘇聯和納粹德國一起認定為二戰發起國,而且蘇聯和德國承擔的責任都是一樣的。對於此,俄羅斯很憤怒,也很受傷。正是介於這一點,俄羅斯人才要自己搞慶典,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如此一來,東歐人就更加不滿了,以至於立陶宛議員把17世紀的陳年舊事也翻出來了。有意思的是,俄羅斯軍方已經確認了,就是在1月17日晚上,舉辦大型煙花晚會,慶祝華沙解放75周年,木已成舟,東歐人真敢慶祝莫斯科佔領日嗎?關注本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