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記者在裡仁村看到,20平方米左右的超市裡,商品琳琅滿目,擺放有序。有油鹽醬醋、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也有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既有黨員愛心專櫃,也有單位捐贈專櫃。每種物品都明碼標「分」。
為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消除「等靠要」思想,今年9月,廟首鎮裡仁村探索建立了「愛心超市」扶貧扶志模式,這也是旌德縣第一家扶貧愛心超市。超市實行積分兌換制度,村裡製作並下發積分卡,村「兩委」幹部、幫扶責任人負責,聯村幹部、村民組長配合考評,通過發展產業、踐行鄉風文明、支持配合村裡「六合一」等重點工作及主動配合幫扶工作等評比活動,對貧困戶進行積分獎勵。1分等同於人民幣1元,一個月評一次分,根據貧困戶需要隨時兌換積分,最高分為50分。
「通過這種積分制管理,讓貧困戶主動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脫貧的辦法和幹勁就有了。」廟首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龔幸對記者說,現在裡仁村的愛心超市實行幫扶單位贊助一部分、社會成功人士捐助一部分、黨員捐贈一部分的思路,愛心超市物品種類不斷擴充豐富,覆蓋了農戶日常所需的基本用品。截至目前共募集資金2萬元。
「愛心超市」推出後,贏得了全村貧困群眾的積極參與,經過一個月的探索,11月25日,村裡進行了第一次積分兌換物品活動,全村26戶貧困戶齊聚村委會,兌換需要的生活物品。
「已經積了33分,可以兌換一桶油、一塊肥皂;我想兌個保溫杯,還缺5分……」。村委會內熱鬧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積分話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村「兩委」幹部則核算積分、兌換日用品忙得不亦樂乎,當天共兌換了1200分。
永豐村民組的貧困戶王慶平,右手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開了個小賣部維持生計,他因為積極參與脫貧政策宣傳,主動配合支持村裡的工作,在評比中拿到了滿分50分。在現場,他激動地從村黨總支書記陶國強手中接過了積分兌換的1桶食用油、5斤麵粉和一瓶香醋。
「村裡開展愛心超市積分兌換物品活動,這是黨和政府對貧困群眾的關心,今後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村裡的工作。」王慶平感激地說,作為貧困戶自身也要奮鬥,今後要把自己開的小店經營好,靠自己努力實現脫貧。
「愛心超市」給裡仁村的扶貧工作注入了一股清流。「自從村裡建了愛心超市,實施了積分制管理,大到扶貧政策解答,小到環境衛生都是打分的範圍,改變了不少群眾以往等、靠、要的思想和現象,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陶國強說,現在大家攀的是誰家評選積分多,比的是誰家乾淨整潔、有致富門路,激勵效果明顯。
據了解,裡仁村自從開展愛心超市積分制管理以來,充分調動了貧困戶發展產業、自主脫貧的積極性,讓「比著幹」成為常態,讓貧困群眾自覺、積極地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切切實實把「志智雙扶」落到了實處。下一步,該村準備將愛心超市積分獎勵範圍拓展到全體村民,對支持配合村裡重點工作、參與最美庭院打造、踐行村規民約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村民進行積分獎勵,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凝聚強大正能量。(汪紅潮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