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 我總想靜靜
慢慢的 終歸踏上旅程
離開時
不急不怠的打開
紅酒櫃裡的香氣
還有和你聽過的CD
我曾答應帶你流浪
造物主哺育的土地
酒侍若能把它塞進瓶底
待我
放入口袋
尋你
或東南
或西北
匍匐在你的眼底
如果你能感覺的到
我此刻
這一杯紅酒
這一段旅程
這一絲感動
也好
今天,我要帶著酒和你一起領略那美到哭的法國葡萄酒產區。
阿爾薩斯產區
法國在葡萄酒世界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這裡出產著最昂貴的酒。在法國阿爾薩斯便是其中之一。
阿爾薩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日耳曼民族和羅馬民族的深遠影響,述說著一個美好的文化故事:羅馬人在新紀元之初將阿爾薩斯文化帶到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接著她在墨洛溫王朝旺盛發展,隨後在加洛林王朝,人們開始大量飲用阿爾薩斯「振奮精神、充滿歡樂」的葡萄酒。
在第一個千年之末,有160處阿爾薩斯村莊種植葡萄。到了中世紀,阿爾薩斯葡萄酒已躋身歐洲最富盛名的葡萄酒之列。阿爾薩斯葡萄種植業在16世紀達到了頂峰。這段繁榮期被窘其來並持續了三十年的戰爭所破壞,自此,阿爾薩斯陷入了掠奪、災害、以及人口及各種商業活動急劇下降的深淵之中。
阿爾薩斯葡萄園的重生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當時,葡萄種植者參與了一項質量保證政策,確保選用當地典型的葡萄品種來釀製葡萄酒。自1945年起,這項政策得以加深鞏固:劃定葡萄園界線、制定嚴格的葡萄酒生產和配製法規。
最終,阿爾薩斯在1962年,1975年和1976年分別設立了「阿爾薩斯法定產區」,「阿爾薩斯特級酒莊」和「阿爾薩斯起泡酒」的標準。
在孚日高原的保護下,阿爾薩斯葡萄園成功避開了海洋性氣候的影響,成為法國降雨量最少的地區之一(每年500-600毫米)。同時,得益於半大陸性氣候的影響,阿爾薩斯葡萄園光照豐富,炎熱且乾燥。葡萄園位於孚日山的山丘之上,海拔高度200-400米,因這一特殊的高度,阿爾薩斯葡萄園能夠享受到最充分的陽光照射。這些優勢使得葡萄成熟緩慢,延長了成熟期,並賦予葡萄非常細膩的芳香。阿爾薩斯的地質是真正的鑲嵌式結構,從花崗巖到石灰巖,其中還有黏土,頁巖和砂巖。這種極其複雜的土地大約佔地15000公頃,其多樣性適合種植許多葡萄品種。土地的印跡圓滿了阿爾薩斯葡萄酒的靈魂,賦予其獨特又複雜的經歷。
普羅旺斯產區
普羅旺斯(Provence)主要氣候是地中海式氣候,四季陽光普照,夏季尤為炎熱,年日照時間近3000小時,早到的春天讓葡萄園枝繁葉茂,而炎熱的夏季又催熟了葡萄,迎來了一個碩果纍纍的採摘季節。 降水量全年可達到600毫升,主要分布在秋季和春季。秋季的降雨適逢葡萄採摘期過後,讓辛苦了一年的土壤得到雨水的滋潤,重新獲得養分。春季的雨水使葡萄園充滿生機。來自阿爾卑斯山脈的強風乾燥,寒冷,時時光顧普羅旺斯地區,有效地抑制了葡萄園的病蟲害。普羅旺斯(Provence)地區的土壤以礫質土壤和石灰質黏土為主,有機物質缺乏,在靠海的很多地方能看到強烈風化,裸露的大巖石,土壤淺薄透水性強,難以種植植物,不過這正是種植喜熱的地中海葡萄的好條件。
在公元前6世紀,福西亞人(Phocaean)建造了今天的馬賽市(Massalia)。他們是來自東方的貿易者,穿梭在地中海兩岸,將葡萄樹和葡萄酒帶到了這裡,並在法國南部地區種植葡萄。
在那時,這裡出產的葡萄酒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紅葡萄酒。葡萄被壓榨後很快就進入發酵階段,因此其葡萄酒顏色並不是深。到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佔領這裡時,馬賽的這種桃紅葡萄酒已經非常出名,人們都在垂涎這種美酒。隨著羅馬帝國貿易網絡的建成,這種桃紅葡萄酒的威名也逐漸盛名遠揚。
普羅旺斯在拉丁語的意思是我的領土。這片富庶之地深受天主教影響,一直是巴塞隆納統治者和神聖羅馬帝國勃艮第王國爭奪的焦點,種植於此的各種葡萄就是這部戰爭史的見證者。在這裡,天主教的修士們管理著葡萄園並發展了釀酒技術。
然而,儘管歷史悠久,但普羅旺斯卻一直默默無聞,其葡萄酒也不例外。不過幸好這一狀況正在逐步改善,人們對桃紅葡萄酒的熱情也在不斷高漲。
1977年,普羅旺斯(Provence)出產的葡萄酒進入「原產地監控命名」等級(A.O.C)。普羅旺斯丘(Cote de Provence)是本地最主要的區域法定產區。但不是所有普羅旺斯(Provence)的葡萄酒都可以享有「Cote de Provence」 的稱號。只有18000 公頃的葡萄園,因為其氣候,土壤和地理條件符合普羅旺斯(Provence)地區的特徵而被授予原產地稱號。普羅旺斯(Provence)地區有3個省( Le Var,Les Bouches du Rhone,Les Alpes Maritimes )有權使用原產地稱號。這三省的葡萄園都經過嚴格篩選,而他們的地理位置邊邊角角都經過精確的測量。從Les Bouches du Rhone到Les Alpes Maritimes之間,葡萄園呈現了五種不同的氣候和地質條件。
普羅旺斯(Provence)葡萄酒的精華區位於幾個分散於各地、產區獨立並且風格非常特別的小產區裡。例如位於南部海邊的邦鬥爾(Bandol),這裡出產當地最濃鬱的紅葡萄酒,也是法國最好的慕維得爾(Mourvedre)產地之一,得益於炎熱的氣候,晚熟的慕維得爾(Mourvedre)在這裡完美的成熟,釀造出的酒常帶有熟透的黑色水果、動物皮毛和香料的氣息。
梅多克產區
梅多克(Medoc)產區是波爾多(Bordeaux)左岸葡萄酒產區的代表,堪稱「紅葡萄酒寶庫」,被譽為法蘭西的葡萄酒聖地。
人們讚嘆梅多克的魅力風景,飄香美酒,而誰又知道,在古代這裡只是一片汪洋。奔騰的流水,給這裡帶來了泥沙,歲月的沉澱,漸漸塑造了現在美麗的梅多克地區。流水孕育了梅多克,並陪伴左右,就像一首纏綿的愛情詩。根據史料記載,在中世紀修道院和貴族城堡周圍已經出現葡萄種植區。在16世紀末,葡萄園初步形成規模。18世紀,梅多克土地開始乾涸,人們利用沼澤區幹化之後空出的大片土地擴大產區。直到1760年,幾乎所有的葡萄園都已經建立起來,並掌握在波爾多貴族手裡。1855年分級制度建立時,所評出的四個一級酒莊中有三個分布在梅多克地區。從此,梅多克葡萄酒開始享譽全球。
梅多克葡萄園總面積達16,500公頃,出產世界聞名的優質葡萄酒,由北向南共劃分為8大產區,分別是:梅多克AOC(Medoc AOC)、聖埃斯泰夫(Saint-Estephe)、波雅克(Pauillac)、聖朱利安(Saint Julient)、裡斯特哈克(Listrac)、穆利斯(Moulis)、瑪歌(Margaux)和上梅多克(Haut-Medoc),其中尤以波雅克產區和瑪歌產區最具代表性。
梅多克的稱謂來自拉丁語,意為「在水之間」。梅多克西臨大西洋,東面與吉倫特河相交。日照充足,溫度適宜,雨量適中,沙、礫石、黏土、卵石、碎石共同組成了梅多克極為適合種植釀酒葡萄的土壤。在世界最好葡萄品種中,有一種葡萄,簡直就是為了梅多克而生,這就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從十八世紀開始,赤霞珠在波爾多地區出現,梅多克缺乏營養但排水系統良好的礫石和沙質土壤,以及經常出現的微風天氣等地理環境都十分適合赤霞珠的栽培。赤霞珠是一種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有良好的耐溼度且相對晚熟,所釀造的葡萄酒優雅,色澤深紅,富含單寧,並以微妙的香料、紫羅蘭和雪松芳香著稱,且具有巨大的陳釀潛質。
提到梅多克,不得不提1855年確定的葡萄酒分級制度。1855年當政的拿破崙三世想藉助巴黎萬國博覽會向全世界各國推廣波爾多葡萄酒。拿破崙三世命令波爾多葡萄酒商會通過展覽會的形式進行推廣,而波爾多商會則把這個重任委託給葡萄酒經紀人辛迪加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1855年4月18日,辛迪加組織根據當時波爾多各個酒莊的聲望,葡萄酒的價格等因素確定了58個酒莊,並將其命名為列級名莊(Grand Cru Classe),其中一級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4個,分別為拉菲古堡、拉圖酒莊、侯伯王酒莊和瑪歌酒莊;二級酒莊(Deuxiemes Crus)12個;三級酒莊(Troisiemes Crus)14個;四級酒莊(Quatriemes Crus)11個和五級酒莊(Cinquiemes Crus)17個。
在1855年分級的四大名莊中,拉菲古堡最早的紀錄可追溯至公元1234年,但直至17世紀西格爾(Segur)家族到來之後,它的葡萄園才真正形成規模。得益於該家族的苦心經營,拉菲古堡才能發展成為著名的葡萄種植園。約在1670年到1680年代初期,雅克•德•西格爾侯爵(Jaques de Segur)成為了拉菲開創葡萄園的第一人。拉菲葡萄酒向來以溫文爾雅的特點聞名於世,酒中花香和果香濃鬱突出,口感柔順,平衡性極佳,因而被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稱為葡萄酒王國中的「皇后」。
在葡萄酒的世界裡,梅多克是一片充滿奇蹟的土地,是世界頂級葡萄酒的匯聚之地,猶如存放在酒窖中越陳越香的古釀,持續不斷地向世人展示出無限的魅力。
-END-
圖文來源:網絡
聯繫微信:kaitonewine
商務電話:1860520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