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男章
江源男章 ,此印為北齊官印,銅印鼻鈕。縱24.5毫米,橫25毫米,現藏上海博物館。男,初為官名,後成爵稱。魏晉以後男即為封爵的一級,地位在王、公、侯、伯、子之下。此印當為江源縣縣男之官印。
江源男章
此印筆畫細勁,結字上多有奇崛之趣,章法上也未採用四字均分的方法,而是使其大小相間。「江」「源」二字皆有「水」旁,不同之處在於「江」字「水」旁較寬,「源」字「水」旁極窄,寫法雖同而形體上又有所區別。
江源男章
此印雖刻畫粗率,但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卻饒有生趣,如「江」字之「工」部及「源」字之「原」部將筆畫盤曲,填充印面;「男」字明顯字形較短,「章」字字形較長,在章法上造成了一種參差錯落之感,且「章」字稍帶斜勢,這些都是此印看似生拙實則生動的地方。此印極得自然之趣,可供我們學習參考的地方頗多。
安西將軍司馬
安西將軍司馬,此印為南朝官印(羅福頤《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中將此印定為十六國時期南涼官印),龜鈕。縱24.5毫米,橫24毫米,現藏上海博物館。古有安西、安南、安東、安北「四安將軍」,漢魏始置。安西將軍司馬當為安西將軍之屬官。
安西將軍司馬
此印刻畫較為粗率,起收筆多有粗率不工之處,且筆畫粗細反差極大,如「將」「軍」二字線條較粗,「司」「馬」二字較細,「安」「西」二字則極細(「司」「馬」「安」「西」四字筆畫雖細,但卻不失於柔弱,依然勁挺有力),印文字形皆取方勢,字形樸茂,有生拙剛猛之感。
魏晉官印,百度
章法上,「西」「司」二字筆畫較少,線條也較細,因而字形較疏朗,二字又恰成對角分布,形成遙相呼應之勢。整個印面章法上有疏有密,虛實相生,印面上邊頂邊,下邊留空,增加了整體的厚重感。
此外,因磨損之故,線條時粗時細、時隱時現,變化極為自然,給人一種不溫不火、自然天成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