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種書體競相發展,求度追韻,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可以說在我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變古求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裡對其中較主要的代表書家及作品進行簡單概述: 鍾繇(151—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 三國魏書家,書學曹喜、劉德升、蔡邕,其正楷書法獨步當時,自言精思學書三十年。所作秀美典雅,幽深無際。他尤精隸書、楷書,對中國書法由隸入楷有重大貢獻和影響。在書法史上,與張芝、王羲之齊名,並稱「鍾張」、「鐘王」,歷代奉以為法。《書法正傳》雲:「鍾繇書法,高古純樸,超妙入神。」真跡不傳,今人所見其代表作有《宣示表》 《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於後人臨摹。唐人張懷璀在《書斷》中稱:「其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少而博學,不慕榮利,有夷酷之節。甚能籀書,具行入妙。 衛恆雲:「胡昭與鍾繇並師於劉德升,俱善草行, 而胡肥鍾瘦。 尺牘之跡, 動見默。」羊欣雲:「胡昭得張芝骨,索靖得其肉,韋誕得其筋。」張華雲: 「胡昭善隸書,戊先與荀勖共整理記籍,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鍾胡為法,可謂宿士矣。」 韋誕(179—253年),字仲將,魏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三國魏書法家、制墨家,擅長各種書體,尤精題署。《四體書勢》謂「魏氏寶器題名,皆誕書」。太僕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於張伯英,兼邯鄲淳之法。諸書並善,題署尤精。明帝凌雲臺初成,令仲將題榜,高下異好,宜就點正之。因危懼,以戒子孫,無為大字楷法,袁昂雲:「如龍孥虎據,劍拔弩張。」 張茂先雲:「京兆韋誕、誕子熊、潁川鍾繇、繇子會,並善隸書。」 皇象,生卒年月不詳,字休明,三國吳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尤善章草、八分, 時號書聖。他的草書「似龍蠖螫啟,伸盤復行」,「如歌聲繞梁,琴人舍徽」,樸質古情,沉著痛快,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三國志,吳志。趙達傳》 注云: 「時有張子並、陳梁甫能書,象斟酌其間,甚得其妙。中國善書者不能及也。」又將其書同嚴武棋、曹不興畫等並稱「八絕」。羊欣稱其書 「沉著痛快」。張懷瓘說:「右軍隸書以一形而眾相,萬字皆別;休明章草雖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包世臣甚至說: 「草書唯皇家、索靖筆鼓蕩而勢峻密,殆右軍所不及。」張懷璀《書斷》 等列其章草為「神品」,可見前人對他的字評價都很高。傳為他的作品的有《急就章〉《文或將隊帖》,此外,著名的吳碑《天發神激畔》亦傳為他所書。
衛恆(?一291年),字巨山,河東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西晉書法家。宮至黃門侍郎。出生於書法世家,祖衛覬、父衛理、侄女衛保都是著名書法家。明代陶宗僅《書史會要》說他善草、章草、隸、散隸等書體,但見於世的,多是他的草書。唐李嗣真《書後品》稱他的書法「縱任輕巧,流轉風媚,剛健有餘,便媚詳雅」。北宋《淳化閣帖》卷二收有他草書二行。衛恆著作有《四體書勢》和《古文字勢》。其書論的語言和文體過於模式化,形式大於思想,後世書壇多不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