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印解讀:伊州之印,乾封縣之印,齊王國司印等

2020-12-13 文藏玉器

唐代的官印較隋朝並無太大不同,唐代鈐印的方式多在每紙文書不同部位鈐印多處,如《唐開元二十年石染典過所》,鈐有「伊州之印」「沙州之印」「瓜州都督府印」,其中「沙州之印」「伊州之印」印重複兩處,《沙州敦煌縣懸泉鄉宜禾裡大曆四年手實》一紙上鈐「沙州都督府印」及「敦煌縣之印」,其中「敦煌縣之印」密集地鈐蓋於騎縫處。

唐伊州之印(《唐開元二十年石染典過所》上的印跡)

乾封縣之印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唐代還有一些陶質的官印,如「乾封縣之印」(通高15毫米,印面縱58毫米,橫53毫米。斷代唐代早期,現藏西安博物館),而絕大多數的唐代官印都為銅印。下面就幾方代表性唐代官印,略作梳理。

唐沙州之印(《唐開元二十年石染典過所》上的印跡)

齊王國司印

此印為唐代銅質官印,鼻鈕。通高36.5毫米,印面縱56毫米,橫56毫米。斷代下限為初唐,現藏上海博物館。

唐乾封縣之印

孫慰祖於《古璽印斷代考例續》中考證此印為武德元年(618)至武德九年(626)所造,乃初唐官印之標準品。此印線條圓轉流暢,印文排列均勻,空間分布上比較從容,可以看出制印者對篆法的把握得心應手。

唐齊王國司印

中書省之印

此印為唐代銅質官印,鼻鈕。通高39毫米,印面縱57毫米,橫56毫米。斷代下限為唐景雲二年(711),現藏故宮博物院。

唐中書省之印

為追求印文布局上整體的勻稱,印文中遇到筆畫較少的字時,常通過盤曲筆畫的形式使印面平衡,如此印之「中」字,豎畫下部變成曲折狀,這種屈曲處理既不突兀,也與其他字十分協調,同時也使整方印看上去自然有趣。

尚書兵部之印

此印目前雖無文獻可證其時代,但根據印風可大致推出其使用時間約在中唐。根據印文文字的簡繁安排印面,「尚」字體勢上縮成扁平狀。印文兩行排列,左右基本對稱,筆畫間距大致均整,排列有序。章法處理上以勻稱為主,印文體勢和筆畫的弧度亦處理的十分協調。

唐萬年縣之印

萬年縣之印

此印作為唐代銅質官印,鼻鈕。通高38毫米,印面縱55毫米,橫53毫米。斷代為唐代早中期,現藏上海博物館。

瓜沙州大經印

唐印在布白上吸取了漢印的優點,但在筆畫處理上則比漢印相對靈活,每遇曲折處也大都作圓轉狀,顯得婉轉流麗。此印在圓轉之外,「萬」字下部和「年」字上部的兩處方筆處理,使全印柔美的氣質中多了些許陽剛之氣。

相關焦點

  • 魏晉南北朝官印賞析:江源男章和安西將軍司解讀
    江源男章此印筆畫細勁,結字上多有奇崛之趣,章法上也未採用四字均分的方法,而是使其大小相間。此印極得自然之趣,可供我們學習參考的地方頗多。安西將軍司馬 安西將軍司馬,此印為南朝官印(羅福頤《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中將此印定為十六國時期南涼官印),龜鈕。縱24.5毫米,橫24毫米,現藏上海博物館。
  • 土地爺、城隍爺的法印
    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屬,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閩南、臺灣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一鄉一裡之神。有的道友問我,那麼這麼普及的神用什麼印呢?其實他是借印的。
  • 從唐代開始,鈐蓋印章成為鑑定書畫的重要印證
    唐代張彥遠稱「前代御府,自晉宋至周隋,收聚圖畫皆未行印記,但備列當時鑑識藝人押署」。這種鑑定書畫墨跡之後所作的押署,後來為鈐蓋印章所取代,這是印章由實用向藝術轉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帝令魏少師、虞永興、褚河南等定其真偽,右軍之跡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裝為八十卷;小王及張芝等,亦各隨多少勒為卷帙,以『貞觀』字為印,印縫及卷之首尾。」
  • 黑龍江省博物館「招撫副使之印」特展開展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並宣傳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以博物館優美的展示環境和良好的藝術氛圍為依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一件件珍貴的館藏精品,8月28日,「每月一星」之一百二十七期「招撫副使之印」特展正式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展出。
  • 後曉榮:明末「永昌大元帥印」虎鈕金印考
    從目前所見大順政權的印章中,除新發現的「汲縣之契」、「羅江縣契」和北師大所藏的「金鄉縣契」三枚縣級印章用「契」字入印之外,還有河南大學歷史系藏「儀隴縣契」印、故宮博物院藏「遼州之契」和傳世的「清源縣契」三枚縣級印章,以及北京東廠胡同出土的「工政府屯田清吏司契」四印也是「契」字入印。國家博物館藏「夔州防禦使符」銅印用「符」字入印。
  • 道教重要的「法印」指的是什麼?符籙齋醮常用的法印有哪些?
    道教自從祖天師張道陵開始傳有法印,沿襲至今。法印是道教奏達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經》:「法印照處,魅邪滅亡。」相關記載:認為行法用印猶人間刑政施行必用官印,「法者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導之齊之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靈寶玉鑑》卷一)。
  •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古璽印欣賞
    這段時間之印章有大小方圓、長方等等形式,印體日漸厚重,以鼻紐、龜紐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陰文小篆,有界格,兩漢魏晉的入印篆書方圓俱備,被作為典範,稱為謬篆。此外有鳥蟲書及與其相類之文字,印文外加裝飾及有形印皆為東漢所常見。南北朝印章繼承魏晉之作,饒有古趣。3、發展變化期:隋唐以後印體增大,鼻紐變成小長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寬之柱形柄。
  • 解讀筆記本行業之「無印良品」—麥本本
    【IT168廠商動態】眾所周知,80年代全球經濟危機下的日本,木內正夫創立的MUJI(無印良品)所倡導的便宜且高質量的消費選擇立刻受到日本當地民眾的歡迎,這樣的消費趨勢也成為日後令「無印良品」風靡全球的根源。逆襲流行,淡化品牌,以平實的價格還原商品價值的真實意義,成為「無印良品」持續風行的重要原因。
  • 八字命理中傷官帶印、官印相生,屬于格局比較高,聰明伶俐口才好
    成:生財、帶印、制 煞、煞印俱帶。身旺、身弱、身旺、身弱。敗:見官,重傷洩身,比劫成背祿逐馬二勢,不見官為傷官傷天脫氣。男命:丙寅 乙亥 辛卯 庚寅傷官帶印、官印相生,丙不受傷,夏木逢潤其秀百倍,夏木傷官佩印,格局比較高,聰明伶俐口才好。
  • 印印得心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亮相
    「心心相印——中國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開始低調地華麗亮相。本次展覽以中國印章發展歷史為主線,匯集中國歷代璽印與明清以來名家篆刻作品、明清以來集古印譜和篆刻家印譜,以及以「四大國石」為主的珍稀印材,展品總數560件(套),其中70%以上的展品為首次公開展出。展品之多樣、品質之高端、學術之豐厚、規模之龐大,可謂空前,是一個具有重要的藝術鑑賞與學術研究雙重價值的展覽,可以講是中國印藝的奧斯卡與嘉年華。
  • 雲南玉溪的這座古城,酷似一顆方方正正的官印,印紐是聚奎閣
    雲南的玉溪,有一座通海古城,有意思的是,這座古城像極了一顆官印。清代詩人錢南園在《雨宿通海》中寫道「孤城臨水背依山,憶在江南煙雨間」,道出了通海古城的鐘靈毓秀。通海古城走過了千年歲月,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東部的通海古城,佔地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從空中俯瞰,猶如一顆方方正正的官印,而印紐就是建於明代的聚奎閣。
  • 臺北故宮如何管理深藏清宮200年的古璽印(二)
    《璽史》四卷,書前鈐有「星吾海外訪得秘籍」朱文印和「楊守敬印」、「飛青閣藏書印」、「宜都楊氏藏書記」白文印。是摹錄日本早年敕書及其他文牒上所鈐中央、地方官印的剪貼本。每印下標有年號、來源,所輯多已見於會田富康《日本古印新考》及木內武男《印章》、久米雅雄《日本印章史》等書。也有一小部分未見引用,如「遣新羅使之印」及六種不同的「太政官印」等,是頗有價值的資料。
  • 連載臺北故宮如何管理深藏清宮200年的古璽印(二)
    這些舊印分藏情況是:大清的璽寶及部分帝、後、妃用印,收藏於北京故宮;清太祖至穆宗十朝的諡寶在瀋陽故宮;清宮藏古印和乾隆用印的大部分,1949年隨其他文物遷至臺灣。  乾隆帝喜好印章,與民間早已興起的古印收藏之風與文人雅賞書畫篆刻的新潮相互呼應。除了古銅、玉印,還熱衷於明代名賢刻印的收羅。
  • 《流放之路》盜賊之印獲得途徑分享 怎麼獲得盜賊之印
    導 讀 流放之路S13賽季確定9月上線,這次新賽季會帶來多種物品,比如盜賊之印,契約書以及藍圖。
  • 道教法印中的——道經師寶大印
    道教法印有很多種類,最常用的,就是道經師寶大印。 道家法印,又稱「神印」、「印篆」,是象徵天界、神明權威的印章,與古代帝王玉璽和官府印章極其相似,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道士書寫符籙、布氣治病、闢鬼驅邪、進行齋醮儀式等法務活動時都需要用到法印。
  • 零基礎學篆刻:秦印的十五年,是實用印章特別重要的十五年
    (邦侯、留浦)你看,不是四字印,就是二字印,因為秦為「水德」,「水主陰」,四、二都是雙數,偶數,也就是「陰數」,再加上「田」、「日」字界格將印面劃分為大小相同的幾個等份,是合陰之數印章的補文後綴也明確規定:天子的印可以稱「璽」,其他人吧,叫「印」叫「章」都行,再稱「璽」就是違法,甚至就是造反。比如秦朝曾有六印「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天子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皇帝行璽」,這都是皇帝專用的,總之,「璽」字從此有了特別的意義。
  • 孫家潭 | 新發現遼金時期「三件套」組合式青銅押印範
    孫家潭:我與我周旋久——慶堂鐵筆孫家潭:《慶堂藏戰國時期楚系三合式官璽的釋讀及其它》思接千載,與古人遊:孫家潭藏戰國秦漢官印擷粹天津印社社員篆刻作品展——孫家潭天津印社篆刻作品及孫家潭官印藏品展隆重舉行孫家潭:武夷山邂逅宋代木印孫家潭:珍稀的金代三方紙幣用官印
  • 清朝官印用什麼材料做的?有的用玉石有的用木頭
    俗話說:「私憑文書,官憑印。」民間發生經濟糾紛,必須以文契字據為根據;官場中的公事交往,則均以官印為根據。所以,有時候人們把當官稱為「抓印把子」。正因為官印的重要性,朝廷對官印的材料進行了嚴格限制。清朝時期,官印自上而下,分別由玉、金、銀、銅、木等材料製成。最高級的官印,當然得是皇帝所用的御寶大印了。御寶大印使用的材料,絕大多數是玉石。乾隆皇帝一生共用了25塊御寶大印,其中玉石大印有23塊,分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不同品質。
  • 普洱茶紅印、黃印、綠印、藍印、紫印的含義
    紅印:紅印圓茶又稱現代普洱貢茶,始制於1940年範和鈞創辦佛海茶廠之時。其餅茶內正均為紅色印記,且茶餅的外紙正面都印著「八中茶」中茶公司標誌。在八個「中」字組成的圓圈內,有一紅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產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標誌者且又「茶」字為紅色者,只有紅印普洱圓茶和紅印雲南沱茶,是空前絕後的。